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史前文明>正文

施利芬计划的核心是什么 为什么施利芬计划是一个伟大的战略

导语:俾斯麦创建了统一的德意志帝国,但同时德意志帝国的崛起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德国被英国、法国等欧洲老牌强国所憎恨。因为英国认为德国的崛起会夺取其帝国威望,而法国的普法战争使得两者矛盾尖锐。德国明白这个道

俾斯麦创建了统一的德意志帝国,但同时德意志帝国的崛起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德国被英国、法国等欧洲老牌强国所憎恨。因为英国认为德国的崛起会夺取其帝国威望,而法国的普法战争使得两者矛盾尖锐。

德国明白这个道理。同时,德国位于欧洲大陆的中心,被大国包围,处于战略劣势。因此,德国统一后,其总参谋部开始研究如何应对未来全面的欧洲战争。普法战争期间,德国参谋长毛奇预见到德国可能面临双线作战的风险,于是他计划击败迟钝的俄罗斯,然后反过来进攻法国。这种策略被称为“先东后西”。老毛奇的继任者沃尔德西也坚持这一核心战略。但当施里芬接任参谋长时,他完全背离了这一战略。而是颠倒操作顺序,即“先西后东”,也就是所谓的“施里芬计划”。

施里芬认为德国的土地太广阔,要取得明确的胜利太难了。西线法军虽然被称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但在法德边境也有很强的防线,但如果借鉴比利时,很快就能打败法军。打败法军后,他转败为胜,取得了彻底的胜利。

施里芬计划的核心是速度,也就是精准的速度。施里芬认为,俄罗斯原始的铁路系统导致俄罗斯战争动员速度缓慢。而且俄罗斯虽然有600万常规部队,但是装备非常落后,俄罗斯战争动员需要6~8周才能完成。所以这期间德国人一定要打败法国,不然真的会在二线作战中陷入困境。

1914年战争开始后,德军突袭比利时,两天后进军首都布鲁塞尔。之后真的很快打败了法军。但是,德国人万万没有想到,法军的出逃部队在法国将军费霞的领导下顽强抵抗,把法军的兵力集中在马恩河前线。同时,祸不单行。在战争动员未完成之前,俄罗斯就将其军队投入战场,这使得德国人不得不从阿尔萨斯撤出一些准备包围法军的俄罗斯军队,保卫东线。这导致了一战历史上著名的马恩河奇迹,直接导致了德国在根本意义上的战败。

纵观施里芬的整个计划,西部战场必须在6周左右摆脱法国,而且必须经过比利时,德军击败法军后俄国军队必须投入战场,这一切都是一场赌博。结果赌输了,输的一塌糊涂。速度是WINNER的一个核心观点,在瞬息万变的战争环境中受到了极大的攻击。

事实上,施里芬没有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他死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1913年。但是施里芬计划伴随着整个一战,很多学术前辈把锅推到了当时的德国参谋长小毛奇身上,认为他指挥不当、决策错误导致了德国在一战中的失败,但要认识到世界在变,战场更神秘。让一个十年后的参谋长去执行十年前的计划是错误的决定。

当然,施里芬计划也值得成为一个伟大的战略。虽然赌输了,但是速度的思想就是胜利,对后世影响很大。从这个层面来说,施里芬应该被称为“闪电战之父”。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怎么评价东林党在明朝后期历史上所起的作用?下一篇:类固醇的危害 类固醇有什么副作用?滥用类固醇对身体的十大危害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