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史前文明>正文

347年前的今天彼得大帝出生 347年前的今天彼得大帝出生 他如何完胜同时代的康熙皇帝

导语:彼得大帝出生于347年前的今天。他是如何打败当时的康熙皇帝的?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1672年6月9日】彼得大帝出生 濒临海边的一座城堡上,彼得一世推开了西向的窗子,须发迎着海风飘动,他踌躇满志地凝望着眼前浩瀚的波罗的海。如果你是一个前苏联电影发烧友,那么一定会对这个特写镜头印象深刻。这是苏联影片《彼得大帝》里的经典镜头,恰到好处地烘托了彼得大帝一生的文治武功。

彼得大帝出生于347年前的今天。他是如何打败当时的康熙皇帝的?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1672年6月9日】彼得大帝出生 濒临海边的一座城堡上,彼得一世推开了西向的窗子,须发迎着海风飘动,他踌躇满志地凝望着眼前浩瀚的波罗的海。如果你是一个前苏联电影发烧友,那么一定会对这个特写镜头印象深刻。这是苏联影片《彼得大帝》里的经典镜头,恰到好处地烘托了彼得大帝一生的文治武功。 一个与众不同的皇帝 彼得一世,名叫彼得·阿列克谢耶维奇·罗曼诺夫,1672年6月9日出生于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是沙皇阿列克谢一世和他的第二任妻子维塔利娅·纳利什基娜唯一的儿子。彼得4岁那年,父皇去世,他身不由己地卷入了皇位继承权的斗争中。他的同父异母长兄费多尔继承了沙皇之位。费多尔体质虚弱,患有坏血病,1682年病逝,没有留下子嗣。 10岁的彼得,在其母舅家族的支持下,被拥立为新一代沙皇,称「 ”彼得一世”。然而,不久后,其异母姐姐索菲亚公主在另一些贵族的支持下,把体弱多病的异母兄伊凡立为沙皇,俄罗斯的天空中,出现了两个太阳。不过,由于伊凡体弱多病,彼得年幼,朝政便由索菲亚这个幕后的太阳执掌。彼得虽未被取消沙皇的称号,但被迫和母亲离开皇宫,迁居到莫斯科郊外的离宫生活。 1689年,野心勃勃的索菲亚企图通过宫廷政变,废掉彼得和伊凡,自立为沙皇。结果阴谋败露,索菲亚被送进修道院,失去权力和自由;羽翼渐丰的彼得,开始上台执政,时年17岁。在宫廷里长大的彼得,与其他沙皇有很大不同,他从小就喜欢数学和航海技术,酷爱军事游戏,从木炮、木枪、木马,到真刀、真枪、真炮,玩得不亦乐乎。在普列奥布拉任斯基村做军事游戏时,彼得创建了两个少年「 ”游戏兵团”,后来成了他新编陆军的嫡系部队。身世与性格,彼得都像极了中国的康熙皇帝。22岁那年,彼得的母亲去世,从此,他便独揽了朝廷的大小事务。 打开通往欧洲的「 ”窗口” 17世纪的俄国,虽然在对外贸易方面有所发展,但仍然是一个闭关锁国的典型封建国家,农奴占全国人口总数的九成以上。而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尤其是航海技术,为国家带来了巨额财富,这些,深深地吸引着彼得一世。为了效法欧洲强国,增强经济实力,亲政不久的彼得一世,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创举。他乔装成一名「 ”寻师问道的学生”,化名「 ”米哈伊尔”,跟随一支250人的使团赴欧洲列国考察。秘密出访期间,彼得一世参观了具有「 ”海上马车夫”美誉的荷兰,被各种手工工场尤其是军工厂深深吸引。于是,他留下来,在阿姆斯特丹的一个造船厂当了四个月学徒,虚心求教。 在欧洲的实地考察中,彼得一世也开展了广泛的外交活动,以寻找同盟。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他同奥地利皇帝进行谈判,想缔结一项反土耳其的联盟协约,企图借助奥地利的力量,打开通往欧洲的「 ”窗口”,以控制黑海出海权。虽然谈判最终因种种原因而破裂,皇天不负有心人,彼得一世在归国途中,发现北欧强国瑞典同波兰、丹麦之间不和,他抓住了这一难得的机会,施展巧妙的外交手段,最终同波兰、丹麦达成了反瑞同盟,这为日后发动大规模对瑞典的「 ”北方战争”奠定了基础,从而夺取了波罗的海,如愿以偿地打开了「 ”窗口”。这次考察,他还带回了一大批学者、技师和工匠,为更好地了解西欧,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改革,起到了推动作用。总之,这次微服考察,收获颇多,改变了俄国的历史和命运。 对外战争与对内改革 在彼得以前,对俄国人来说,跨出国门便意味着背叛,历代君主严禁自己的臣民走出国门。俄国也没有后来那么强大,除了在西伯利亚之外,对外扩张之路也没有取得什么进展,而且处在强国的包围之中:往南,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占据着黑海北岸及克里木半岛,封锁了俄国到黑海的交通要道;往西北,瑞典控制着波罗的海沿岸的土地,整个截断了俄国通往波罗的海的道路;往西南,有大国波兰横亘面前;往东,两次雅克萨之战败给大清帝国。俄国人迫切要求打破这个闭塞的局面,历史和现实赋予彼得一世两大任务:一是从土耳其手中夺取黑海北岸土地,打通黑海到地中海的通道;二是从瑞典手中夺取波罗的海东岸土地,打通在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当然,彼得一世的野心不止于此,他想建立俄国在整个欧洲的霸权。1695年,彼得一世发起了对土耳其的两次远征,铩羽而归。1700年,他将目光转向北方,发动了侵略瑞典的战争,一打就是21年,史称「 ”北方大战”。结果,瑞典败北,彼得一世为俄国人实现了两大夙愿中的第二个。俄国参议院授予彼得一世「 ”彼得大帝”的称号,这便是电影《彼得大帝》那个特写镜头的历史寓意。 对外发动战争的同时,彼得一世开始了对内改革。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取消旧式杜马,设立新的国家最高权力机构——参政院,下设军事、外交、财政、司法等12个分院;同时,加强税收管理,增强国家财政收入能力,把全国划分为8个州、50个省,受沙皇和中央直接管辖。经济上,为了能同欧洲列强并驾齐驱,彼得一世排除阻力,推行重商主义政策,重金聘请外国技术人员来协助发展本国工业,从而促进了经济的飞速发展,为对外战争的胜利提供了稳定的保障。军事上,为了满足对外侵略扩张的需要,改募兵制为强制征兵制,当时的俄国没有海军,为了夺取出海口,彼得一世从无到有创建了一支拥有48艘战舰的海军部队,并建立军事院校,使俄国军队一跃成为欧洲实力最强的军队之一。文化上,改革斯拉夫文字,翻译出版西方着作,建立一系列世俗学校,并向欧洲派出留学生。生活方式上,提倡移风易俗,对陈旧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提倡西欧的服饰、礼仪。 彼得一世的改革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开启了俄国近代社会转型的大门。 彼得大帝与康熙皇帝之比较 放宽历史的视界,彼得大帝所处的时代,东方也出现了一位叱吒风云的统治者——康熙大帝。彼得大帝生于1672年,1682年即位,1689年亲政,1725年去世,在位23年;康熙生于1654年,1662年即位,1668年亲政,1722年去世,在位61年。之所以把他们拿来比较,除了所处的年代相同,还因为他们有许多相似之处,比如:都在年少时即位;都经过残酷的政治斗争后得以亲政;即位之初都面临诸多困境;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文治武功都有所成就;在皇位继承人问题上都颇费周折……然而,他们之间更多的是不同: 彼得大帝微服出访西欧国家时,国内发生了政变,他星夜赶回,以强硬的手段平息叛乱,为日后改革奠定了稳固的政治基础;康熙大帝在惩治乱党的过程中,为了体现「 ”仁政”,多采用「 ”怀柔”政策,为日后施政产生了消极影响,官场腐败愈演愈烈,动摇了清朝统治的政治基础。 彼得大帝在巡游西欧时,把所见所闻的新鲜事物,通过改革加以引进,使原本远远落后于欧洲的俄国迅速崛起;康熙大帝一生也是四处巡游,甚至微服私访,但仅局限于国内,把江南的园林艺术照搬到北方,精力用于兴建避暑山庄、皇家园林,于国家进步毫无益处。 彼得大帝重视教育,推行全民义务教育,设立专门学校推行文化、科技;康熙则采取严厉的文化高压政策,通过文字狱打击不同政见者,使读书人将智慧和精力虚耗在考据、训诂等故纸堆的学问里。 俄罗斯原本是个内陆国家,没有出海口,在大航海时代,彼得大帝认识到这是导致俄国落后的根源,于是,他建立海军,开辟海上门户,征战一生,终于使俄国跻身强国之列。而清朝一开始就拥有广阔的海疆,但是为了防止汉人与海外的反清势力相勾结,实行严格的海禁政策——片帆不得出海,康熙曾一度解除海禁,促进了农业发展和工商业的复苏。不过,到了晚年,西方殖民者进占「 ”南洋”,由于担心江南反清势力得到西方殖民者的支持,危及自己的统治,康熙再次锁上了国家的大门,闭关锁国的政策被其后历代继承者所沿用,直到鸦片战争被迫打开。关上了大门,也便关上了视野,锁住了希望。 彼得的改革是效仿西方向旧传统的一次宣战,而康熙的施政则是为了维护旧传统的策略…… 英雄是社会的镜子,而未来则是英雄的镜子。彼得大帝犹如俄国旭日东升前的曙光,而康熙盛世则是在表面繁荣掩饰下的虚假盛世,是落日前的余晖。在盛世的遮掩下,中国被远远甩在了时代潮流之后。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1979年昆仑山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昆仑山事件真相揭秘 1979年昆仑山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昆仑山事件真相揭秘下一篇:冷军画幅烂地图卖4370万 冷军画幅烂地图卖4370万 放大8倍 这根本不是画 越看越可怕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