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史前文明>正文

黄埔古港的古港历史 黄埔古港的古港历史

导语:黄埔古港史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黄埔古港位于广州市海珠区新港东路琶洲街世纪村。沿着西部公路进入村庄。一座高耸而辉煌的现代拱门迎面而立。刻有“黄州”字样。在靠近珠江支流的村子南面,还有一座刻有“冯普”字样的彩色拱门。据说古代有一对凤凰飞来此地,从此人丁兴旺,五谷丰登。这个村庄位于一个小岛上。水边地区被称为“浦”。水中的土地被称为“周”,因此该村被命名为“黄州”或“冯普

黄埔古港史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黄埔古港位于广州市海珠区新港东路琶洲街世纪村。

沿着西部公路进入村庄。

一座高耸而辉煌的现代拱门迎面而立。

刻有“黄州”字样。

在靠近珠江支流的村子南面,还有一座刻有“冯普”字样的彩色拱门。

据说古代有一对凤凰飞来此地,从此人丁兴旺,五谷丰登。

这个村庄位于一个小岛上。水边地区被称为“浦”。水中的土地被称为“周”,因此该村被命名为“黄州”或“冯普”,后来演变为“黄埔”。

由于瑞典船只哥德堡号的到访,它得以重建。

哥德堡号商船是瑞典东印度公司于1783年建造的。它已经三次抵达广州,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航行。

1745年9月12日,“哥德堡”号装载了中国瓷器、丝绸、茶叶等货物。第三次中国之行归来时,遭到风暴袭击,不幸沉没在哥德堡港入口处。据说当时从沉没的“哥德堡号”打捞上来的货物,除了船损和打捞工程费用,还能盈利,所以中国海上丝绸之路更繁荣。

黄埔古港见证了广州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

自宋代以来,黄埔村长期在海外贸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南宋时,此地已是“海船云集之地”。

明清以后,黄埔村逐渐发展成为广州对外贸易的对外港口。

据《黄埔港史》记载,乾隆二十三年至道光十七年的80年间,共有5107艘外国商船停泊在黄埔古港。

乾隆二十二年,闭关清廷废除江浙闽海关,保留广东海关,指定广州为唯一外贸口岸长达80多年。这一时期,黄埔古港发展迅速,设有黄埔税务所、外事处、买办馆等。外国商船在这里报关后必须由中国飞行员带进香港,然后货物才能进入十三笔交易。80年后,

后来由于河道堵塞缩小,古代港口迁到长洲岛,使用黄埔港。据说上海黄浦江的名字也和这个古老港口的名声有关。

广州有很多叫黄埔的地方,但黄埔村应该是这个地名最早的来源。

还有一个轶事,说黄埔村本来叫“冯普”。清朝的时候,很多外国商船停靠在这里,外国人发音都不准。他们总是把“冯普”叫做“黄埔”。久而久之,原来的“冯普”就不叫了,最后变成了“黄埔”村。

黄埔村还是一个古雅的场景。

村内保存的大量文物古迹见证了历代“海上古丝绸之路”的繁荣,见证了黄埔古港的独特历史地位,见证了广州沧桑巨变。

在文物专家眼里,黄埔村就像是“海上古丝绸之路”上的活博物馆。它的建筑风格与哥德堡东印度公司有很大不同,但游客的感受可以完全联系起来——目前最有价值的历史就在人们的心中。

康熙二十四年,江浙闽粤四地设海关,广东海关在黄埔村设立黄埔注册港和税务所。

乾隆二十二年,清廷取消了中国的江浙闽海关,只保留广东海关,指定广州为唯一的外贸口岸。

据《黄埔港史》记载,乾隆二十三年至道光十七年的80年间,共有5107艘外国商船停泊在黄埔古港。

黄埔古港原名江源码头,但岸边仍有一条“滨水街”。它过去靠近码头,码头是一个繁忙的市场,有很多商店。现在村民建房的时候还时不时的挖木桩和桩基。

附近散落着大量外国海员和商人的石碑和墓碑,还有多种语言的铭文。

中山大学东南亚研究所的俞定邦教授解释说:“这些墓碑的存在表明,在‘一个贸易’的时代,许多外国商人来到这里做生意。他们并不是一来就简单的离开,有的还在这里呆了很久做生意,这就让一些商人死在这里之后就埋在这里了。”瑞典船长斯卡勒的三位祖先应该葬在这里。

黄埔直街当年是一个重要的商贸区,清末的街道特色至今还能看到。这里有许多寺庙,都与航海和海外贸易有关。现在只保存了一座北帝庙,庙里的碑文记载了清政府对海外贸易征税的重要史料。

广州社会科学院历史学教授杨万秀喜欢用数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他说:“清代广州的对外贸易发展很大。1757年,清政府宣布实行“一站式贸易”。每一个来中国进行贸易的国家,都要来广州,通过广州海关。

1757年,有9艘外国船只来到广州,1836年,多达199艘。"

黄埔古港兴盛时,是17世纪至19世纪广州海外贸易最繁荣的时期,是近代西方商人津津乐道的“对华贸易黄金时代”。

英国人威廉·希克(William Hick)于1769年来到广州,他对广州赞不绝口:“船只在珠江上行驶的场景,就像伦敦大桥下的泰晤士河。不同的是河上有不同的帆船,有大帆船。在外国人眼里,没有什么比排列数英里的帆船更壮观的了。”

除瑞典哥德堡外,黄埔古港还停泊了美国的中国皇后号、俄罗斯的霍普和涅瓦号、澳大利亚的黑斯廷斯号等外国商船。这几天,谁敢不承认广州的国际大都市地位?

广州有重商的传统。都说哥德堡人胆子大,广州人胆子大。

在瑞典看到的清代中国瓷器,实际上是绘有欧洲国旗和家徽的,被称为“点烧瓷”——根据客户的订单和要求生产。

有古书记载:“欧洲讲究中国的颜色,中国商人投资。他们在景德镇烧白瓷,运到袁玉娥,雇佣工匠,按照西方的绘画方法绘画,然后在珠江南岸的河南烤漆。然后卖给西方商人。”可见广州人头脑灵活,相当遵守国际商业规范。也难怪哥德堡人走的很远很广。

开放一直是广州城市传统中最珍贵的特征。

2002年,一家调查公司对北京、上海和广州的居民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三地居民一致认为广州是其中最开放的城市。

回顾这座城市的历史,广州一直是中国向世界打开的一扇或明或暗的窗户。

即使在六七十年代“文化大革命”疯狂封闭的年代,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也从未停止过。

瑞典商人与广交会有着不解之缘。

在1955年的第一届广交会上,一位瑞典商人拿到了第一张票。

瑞典商人科科扎从1966年开始参加广交会,每一期都会来,不会有人缺席。至今他还保留着当时送给他的“小红书”,到处向人炫耀。

黄埔村和黄埔古港,是遥远的欧洲哥德堡曾经停靠的地方。

珠江像一条玉带,在琶洲塔和广阔的万亩果园旁缓缓流淌。

不远处,一座超大型现代化建筑——广州国际会展中心悄然崛起。据可靠消息称,广交会今后将搬到这里。

历史一轮又一轮,“海上古丝绸之路”和现代国际贸易事件在黄埔古港找到了一个交汇点。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谁知道湖南郴州临武县一个叫镇南的历史 谁知道湖南郴州临武县一个叫镇南的历史下一篇:古代医药神仙有排名:民间祈福 医王药王常混淆 古代医药神仙有排名:民间祈福 医王药王常混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