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史前文明>正文

指挥之标志 指挥之标志 将帅之身份 全军之信仰——聊一聊先秦时期的军旗

导语:指挥的象征,将军的身份,全军的信仰——先说先秦时期军旗下的文字资料,是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的。让我们快速看看!在古代军队里如果要列举常见的器物,我想除了兵器外,应该就是各种军旗了。了解战争的朋友们都知道军旗对于军队的重要性。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是最早出现军旗的国家之一,军旗在先秦时期就有了很大的发展,其形制,图像以及作用不仅对后世军旗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其演变也真切反映了当时时代的特色。下面

指挥的象征,将军的身份,全军的信仰——先说先秦时期军旗下的文字资料,是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的。让我们快速看看!

在古代军队里如果要列举常见的器物,我想除了兵器外,应该就是各种军旗了。了解战争的朋友们都知道军旗对于军队的重要性。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是最早出现军旗的国家之一,军旗在先秦时期就有了很大的发展,其形制,图像以及作用不仅对后世军旗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其演变也真切反映了当时时代的特色。下面我们就来聊一聊先秦时期的军旗。 先秦时期军队里的军旗 先秦时期军旗的基本构造 根据《通典》记载:「 ”黄帝振兵,教熊、罴、貔、䝙、虎,制阵法,设五旗五麾”。可见军旗的产生最早可追溯到黄帝时期。由于旗帜不易保存,具体已不可考,但商朝至战国的一些文献的记载,以及青铜器上保留的诸多旗形,为我们了解先秦时期的军旗留下了珍贵参考。通过这些文物上的铭文与文献记载,我们可以了解先秦时期军旗的基本构造。 先秦时期的军旗主要由干 、縿、斿、旆、四部分组成。 先秦军旗的基本结构 干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旗杆,除了旗杆作用外,干还是地位的标志,以高低区别尊卑。《尔雅·释天》记载:天子之旌高九仞,诸侯七仞,大夫五仞,士三仞。” 縿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旗面,是旗帜的主体。先秦时期根据縿上不同的画物来区分职别。如根据《周礼》记载,縿画日月为王旗,画熊虎为军吏旗,画龟蛇为郊野官吏旗。 斿是附缀于縿的飘带,是爵位级别的标志。斿的多少以名数定。王「 ”受天有大命”,为天子,天数十二,所以王旗是十二斿。诸侯百官旗上的斿据《周礼·典命》载,上公九命为方伯,旗九斿。《国语·齐语》记载周襄王赐齐桓公「 ”龙旗九斿”,齐桓公为方伯,龙旗九斿正好跟爵位相合。侯爵七命旗七斿,子男五命旗五斿。因为斿只是用来表示等级的,所以系法比较灵活,除了缀于縿后面,有时候还直接系于旗杆,出土的中妇鼎上就有这样的铭文图形。 中妇鼎铭文:直接系于旗杆的六斿旗 旆是接在縿上而飘扬的长帛。旆帛长大,所以有些文献又称「 ”大旆”。旆着佩也。旆是縿的配属物,可以根据需要随时佩上或取下。如果旗上佩旆,就表示着要开战。 《左传》昭公十三年,晋以兵车会诸侯,八月辛末,建而未旆。「 ”叔向曰,诸侯有见矣,不可以不示众”,壬申,复旆之。 由上可看出晋国要示威作战才佩上旆。 另外《诗经·小雅》记载的宣王北伐,「 ”元戎十成乘,已先启行”,其「 ”白旆中央”。也说明了佩旆表示示战,而且还多用于前锋战车。 先秦时期军旗的主要种类及演变。 根据《周礼》记载,先秦时期的军旗主要有九种,以旗面标识不同而区别,即「 ”九旗”,「 ”日月为常、交龙为旗、通帛为旃、杂帛为物、熊虎为旗、鸟隼为旟、龟蛇为旐、全羽为旞、析羽为旌”。这些军旗之中形制、图案都有比较严格规定和等级区分。 常是君王的帅旗,旗面绘有日月,有时候还会附有升龙、星斗等图案,杆高九仞,旗面缀有十二条旒饰,至尊而长大,所以又称「 ”大常”。大常按礼上可兼下,下不可僭上。即天子常旗可附绘其他图案,但其他旗不可晖有日月图案。 旗作为诸侯帅旗,旗面画相交的两条龙称为交龙,旗杆的杆头还系有铜铃,用以发号施令。《诗经·周颂》叙述了周成王率诸侯祭祀武王,诸侯的帅旗是:「 ”龙旗阳阳,和铃中央”。 交龙纹样 旃,是指旗面没有任何图像,通体为一种颜色的旗,所以说通帛为旃。而物旗是相对旃旗而言的,旗身也不画物,而且对半分为两种颜色,或者以燕尾状杂色帛素装饰旗边。 旃是孤卿的军旗,旗杆高五仞,有六条旒饰。物旗是大夫的军旗。因为通帛一色表示尊贵,杂帛异色表示位卑,旗面上又都不画物,所以旃旗和物旗除了各自可以作为独立之旗外,还被当做常、旗、旟、旗、旐等旗的旗身。 无图像通体为一种颜色的旃旗 旗是各级军吏武官的军旗,旗面画熊虎;旟是朝中百官的军旗,旗面画鹰鸟;旐是朝外郊野官员的军旗,旗面画龟蛇。由于旗、旟、旐等军旗的使用者多为中下等官员,位卑,因此这几种军旗也多以物旗为旗身,在上面再画上各自标识。 旞、旌这两种军旗都是只在旗杆顶端系上羽毛而不安装旗面的军旗。《周礼·春官》郑玄注:「 ”全羽、析羽皆五彩,系之于旞旌之上”。那么旞、旌二旗区别是什么呢? 《周礼·春官·司常》记载:「 ”全羽为旞、析羽为旌”。全羽就是一束完整的羽毛,析羽就是两束或者分支状的羽毛。战国青铜器「 ”车马猎纹鉴”清楚地提供了二者的差别。 车马猎纹鉴纹饰模本 一为两马驾挽的战车 其尾建载一束粗大的羽毛,即是 ”全羽为旞 ”之旞 。 一为四马驾挽的战车, 其尾建载分枝状羽束即是「 ” 析羽为旌 ”之旌。 二者均用于标明指挥位置 , 指挥军事活动。 旞除了在作战中使用外,还被用作于君王乘车上的仪仗旗,以壮王威,后世的羽葆幢、绛引幡、清道旗之类的仪仗旗就来源于此。 此外,旞、旌因为其性状和作用,又被普遍的用作常、旗、旟、旗、旐、旃、物等旗的杆饰,把成束的羽毛装饰在旗杆顶部于是就有了「 ”旌旗”、「 ”旌旃”、「 ”旌旗”等称呼。事实上,根据文献记载以及出土文物,旞、旌不仅用于战车,而且建于战船,还插在金鼓、矛戟之上;不仅由将帅挥舞指挥,还由士兵披挂冲锋。正因为这样,旌旗作为战旗与战争紧密相关之义,一直沿用至今。今天军旗旗杆上的流苏也是先秦时期旌旗杆首羽毛的演变。 在五行思想产生后,除了因为旗面纯杂有别的旃、物旗,全析有异的旞、旌旗外,常、旗、旟、旗、旐五种军旗渐渐被编进五方五色,并结合「 ”前朱鸟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的四象思想,形成了「 ”五行军阵”的阵旗——五方旗。 「 ”五行军阵”和「 ”五方阵旗”影响深远一直持续到明清,戚继光的《纪效新书》和王圻、王思义的《三才图会》都有五方阵旗记载。 《三才图会》里的五方阵旗 先秦时期军旗的作用 先秦时期的军旗在军队中就已经有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看看军旗的作用。 一、作为指挥军队的标志。 这里的指挥军队含义包括:直接指挥作战,组织军队队列和军情传递。 军旗是指挥军队的重要标志 如《公羊传》宣公十二年:「 ”庄王亲自手旌,左右挥军。”记载庄王用旌旗为标志直接指挥作战。 此外,军旗还与徽识构成了军队作战的信息标志体系。徽识隶属于军旗,着于兵士之身,组织军队队列。清惠士奇对此曾有考证: 《墨子·旗帜篇》曰:「 ”吏卒男女皆辨异衣章。”衣章者,小徽帜也。 《附缘子·经卒令》曰:「 ”卒有五章,前一行苍章,次二行赤章,次三行黄章,次四行白章,次五行黑章。前一五行置章于首,次二五行置章于项,次三五行置章于胸,次四五行置章于腹,次五行置章于腰。”自腰至首,五色为章,九旗之属也。 军旗作为指挥军队的标志,除了以上作用,还因事所需在旗上画各种图像,充当着军情传递标志。 《礼记·曲礼上》说「 ”前有水,则载青旌;前有尖埃,则载鸣鸢;前有车骑,则载飞鸿;前有士师,则载虎皮;前有挚兽,则载貔貅”。 由上可见,通过在旗面上绘不同的图来与所要表达的实物、实情联系在一起来传递消息,这也证明了军旗充当着军情传递的标志。 二、表明统军将帅的身份。 前文我们提到,各类军旗在形制和图案上都有比较严格的区分,不能随便僭越。如旗杆的高度,王旗为九仞高,诸侯为七仞高等。还有缀于旗面的斿数,代表这天子册封的命数,根据斿数的多少就能直接看出其爵位。如果说两种标志还不那么明显的话,那么旗面上的图案则能直观的显示出统军将帅的身份,这个在前文也提到过,比如军旗上画着交龙,那么军队的统帅身份就是诸侯。 三、信仰功能。 军旗除了以上两种直观的功能外,还有一种很容易被忽略的功能——信仰功能。 《逸周书·世俘》云:「 ”武王在祀,太师负商王封悬首白旗,妻二首赤旋,诏告于天”,挂头于旗杆之首是为了告知神灵。 马王堆帛书中有黄帝擒蚩尤后,剪其发,把他的头发系于旗首,祭祀于天的记载。 《六蹈·龙蹈·兵征》云:三军无故,旌旗前指,……此得神明之助,大胜之征也。行陈不固,旌旗乱而相绕,逆大风甚雨之利,……此大败之征也。「 ”前指”的旗旗成为了「 ”得神明之助”的神物,成为了胜利的象征。「 ”旌旗前指”在古人的头脑中似具有了同兵刃一样的杀伤力,出征时要让旗幡指向敌方。这时,旗帜已不再仅仅是一种指挥军队的标识,它所包含的信仰已让它成为了一种战保佑自己战胜敌人的特殊「 ”武器”。 旗幡前指 这说明先秦时期军人们觉得军旗可起沟通神灵、保佑赐福的作用,承载了人们对于上天与神灵的信仰。 而《礼记·曲礼》记载了行军中对五行阵旗的使用,「 ”前朱鸟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招摇在上”。古时人们对于出行非常的重视,因为风险很大,所以他们用旗帜构出一个对自己有利的宇宙天象,以抵御风险。在抵达驻地后,还要立旗为门,名曰「 ”和”,护佑军营。由此可见,在古人的观念中,行军与驻扎时的军旗就是一种保护伞,在它所笼罩的范围内,是安全的,这其实涉及了天象影响人事观念下古人的出门信仰。 除此之外,在军旗的颜色和图案上,也能体现出信仰功能,如夏后氏尚黑,故军旗多为黑色。殷人尚白,军旗就以白色为主。而九旗之中的旗、旗、旟、旐四旗分别画有交龙、熊虎、鸟隼、龟蛇等四象图案,也反映了当时在五行思想观念和天文知识发展影响下的古人信仰情况。 综上所叙,军旗不仅在行军和作战中具有各种实战标志作用,而且它的表明身份作用以及各种军旗之间形制、图案不可随便僭越的严格规定,也反映了先秦时期私有制发展下「 ”家天下”统治秩序的建立。此外军旗会随时代演变而有不同的表现,从而反映出不同的时代特色与信仰。如画四象、招摇体现了天象影响人事信仰的观念;因事所需在旗帜上画各种图案以方便信息传达则是战国时期战争频繁的产物。 结语: 先秦时期的军旗对后世军旗的发展影响是巨大的。先秦军旗的一些早期功能一直延续到后世。先秦时军旗形制、图案的不同,体现了私有制发展下「 ”家天下”统治秩序的建立。人们对军旗形制、图案的细致关注,也体现了当时的思想信仰和时代特征。在「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氛围下,军旗的演变与作用真切地反映了先秦这一时期的时代脉搏。 我是沸点鲜历史,专注于历史领域创作,如果大家觉得文章分析的还可以,或者更有幸能给您带来些许收获,就点个关注呗~~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主要参考资料:《周礼》、《礼记》、《诗经》、《先秦旗帜考释》等。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历史上有哪些着名的姓刘的文臣武将 历史上有哪些着名的姓刘的文臣武将下一篇:张献忠死前做了三件狠事 张献忠死前做了三件狠事 曾经的起义军没人能做到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