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史前文明>正文

明代《寰宇通志》为何禁止在民间流传 其与夺门之变有何关系 明代《寰宇通志》为何禁止在民间流传 其与夺门之变有何关系

导语:为什么禁止《明实录》在民间传播?它和夺门之变有什么关系?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寰宇通志》是明朝官方修订的地理志书,在文献学和历史地理学上面都有重要的地位。谈到《寰宇通志》的编订,就不得不谈到明英宗年间爆发的“土木之变”。在土木之变中,明朝军队惨败于瓦刺军,而且英宗成为瓦刺的俘虏。这对明朝的国威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帝国上下无不人心惶惶。景泰帝登基不久之后,在特殊的时代

为什么禁止《明实录》在民间传播?它和夺门之变有什么关系?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寰宇通志》是明朝官方修订的地理志书,在文献学和历史地理学上面都有重要的地位。谈到《寰宇通志》的编订,就不得不谈到明英宗年间爆发的“土木之变”。在土木之变中,明朝军队惨败于瓦刺军,而且英宗成为瓦刺的俘虏。这对明朝的国威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帝国上下无不人心惶惶。景泰帝登基不久之后,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朝中大臣认识到维持国内局势稳定是当前工作的重心。在于谦等人的主持下,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来保障朝廷稳定,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措施是命太子太傅、户部尚书陈循等率其属纂修天下地理志。编纂地理志一方面可以弘扬明朝疆域广阔和博大的事实,增强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冲淡土木之变给全国带来的阴影。 《寰宇通志》 >需要说明的是,早在洪武年间,曾编纂过一本名为《寰宇通衢》的地理志书,明清之人多称为《寰宇通志》,但是此书并非我们现在所指的《寰宇通志》。在陈循等人的主持下,《寰宇通志》的编纂工作进行的十分顺利,景泰七年五月,该书正式编纂完工,共一百一十九卷,记载了两京十三布政司的相关地理、人文事迹。 >陈循像 >景泰八年,明英宗在宦官的帮助下发动了“夺门之变”,重新夺回了皇位,将景泰帝封为郕王,但此后不久景泰帝死于宫中。英宗夺回皇位后,开始大肆清洗旧臣,诸如于谦、王文等人被杀,陈循虽免一死,仍然受到重责,被发配到铁岭卫戍防。而《寰宇通志》的命运更为坎坷,根据明人叶盛记载:“此书印装已备,方欲下颁,适天顺改元,遂已”。可以得知,在“夺门之变”后不久,英宗对于该书虽未下令禁毁,但是却禁止在全国流通,在后来编纂的官方资料中,也从未有过关于此书的记载。尽管如此,《寰宇通志》仍然在民间的一些藏书家中有所保存,诸如黄宗羲、季振宜等人均曾收藏过《寰宇通志》的部分手卷。我们可以大概勾勒一下《寰宇通志》的流传概况:景泰七年修成之后,本拟公布天下,然而“夺门之变”后该书成为禁书,禁止在民间通行,一直深藏于宫中,直到明朝后期才开始陆续的流出宫中,但是刻本较少,所以大部分学者对该书的了解并不深刻,处于“只闻其名”的状态。 >郑振铎 >这种状况在抗日战争时期得到改善。抗日战争期间,郑振铎与何炳松等人在上海成立了“文献保存同志会”,志在保存中华古典文献,为后人所用。通过一段时间的整理,“同志会”收集了大量的原始文献。但是当时国内环境动荡不安,保存文献又是一项费时费力的事情,综合考虑之下,决定先出版一批史料价值高、保存完好的孤本。从1940年开始,陆续出版了一批高质量的孤本文献,因这一批多为明代的史料,所以命名为《晚明史料从刊》,后更名为《玄览堂丛书》。而后又在1947年出版了《玄览堂丛书续集》,幸运的是,《寰宇通志》得以编录其中。正是在郑振铎等人的远见卓识下,《玄览堂丛书》等一批高质量的历史文献才得以流传于世。在此之后,《寰宇通志》也广为传播。 >参考文献: >1.叶盛:《水东日记》,中华书局,1980年。 >2.刘葳:《的价值及其缺陷》,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 >3.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仁宣致治》卷二十八。 > >华 兴 春 秋 小编 :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 赵培文 郁花以上内容由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太不可思议 雍正继位那天发生的诡异事件 太不可思议 雍正继位那天发生的诡异事件下一篇:它是我国64大国宝之一 它是我国64大国宝之一 因工艺精湛 被怀疑是「 ”现代人”带回去的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