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史前文明>正文

洋务运动的影响 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的作用以及他的影响

导语:本文讨论了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的作用及其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李鸿章提出了政治改革活动,试图改变清政府的现状,提升国人的综合能力。洋务运动以购买洋枪洋炮和建立新的军事工业为主要任务,其最直接的目的就是镇压民众的反抗。李鸿章的洋务活动刺激和诱导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也起到了抵制外国经济实力扩张的作用。但其洋务事业具有很强的封建官僚性质,政治和文化上的改革仍停留在表面。

李鸿章洋务运动中的作用,李鸿章一生为晚清政府服务,也提出了很多改变中国现状的方法。比如洋务运动就是李鸿章提出的政治改革活动,李鸿章就是因为洋务运动而试图改变清政府的现状,提升国人的综合能力。李鸿章是洋务运动最重要、最有力的推动者,也是洋务运动的根本宗旨。

首先是洋务派的阶级性决定的。

李鸿章

19世纪60年代初,面对如何解决内忧外患的问题,清朝出现了两派——洋务派和顽固派。以镇压太平天国起家,后来掌握了军事、政治、外交大权的强大洋务派李鸿章认为,如果火器能追上西洋,就“足以平中国有余,打败外国不足”。现在关注,最终实现自主。洋务派中掌握军政的一批大官僚,虽然在处理洋务上与顽固派有很大不同,但阶级本质是一样的,都是地主阶级和封建制度既得利益的代表。所以他们只要求在封建制度中加上一些西方的先进技术,可以压制人民,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保证长期的封建统治。

其次,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

洋务运动发动这场运动是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秩序。20世纪60年代初,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政局岌岌可危。鸦片战争后,清朝阶级矛盾在空前加剧,劳动群众起义激增。除太平天国运动外,还有捻军和少数民族起义等。太平天国运动规模最大,对清政府的打击更重。所以洋务运动兴起之初,其最直接的目的就是镇压民众的反抗。所以洋务运动一开始就以购买洋枪洋炮和建立新的军事工业为主要任务。1861年,曾国藩创办了安庆军械所,这是中国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最早的近代军事企业。

李鸿章

此后,随着不平等条约的陆续签订,中国进一步介入资本正义市场,对原有的自然经济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列强加紧了对中国的武装侵略,中国边境地区出现了新的危机。洋务运动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适应当时的形势,在经济上打着“求财”的口号建立了民企。一方面是“瓜分外商利润”,以保障权利,解决军工资金困难;二是为军工提供必要的金属原料和煤炭燃料,减少对外依存度。比如李鸿章创办的开平煤矿,不仅给各局供应煤炭,还投放市场。因其质优价廉,迅速开拓市场,逐渐取代了国外煤炭在天津的地位。在军事上,洋务派除了继续在各省设置兵工厂,扩大原有军事工业外,还开始筹划海防,提出十年内建设几个海军的建议,并从英国和德国购买船只,积极组建训练海军,加强海防;与此同时,为了加强国防,抵御外敌侵略,编制了一支不同于湘淮军的新军——连军。

再次,从洋务运动的内容来看,其真实意图也很明显。

洋务运动中创办的洋务企业具有很强的封建性质。在所有制方面,我们应该采取政府经营和政府监督的企业经营的形式。就军工而言,资本来自国库,经营的目的不是交换和盈利,而是直接武装军队。经营管理也是跟随封建政府的一套规章制度,实际上是清政府封建官僚控制的官办产业。至于洋务派创办的民间企业,无论是官办、官商合办,还是官商合办,绝大部分都是由封建官僚官方控制的。洋务派除了控制他们的企业外,还压制和打击新生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阻碍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他们绝不会允许阻碍他们统治的经济存在。洋务派虽然派出留学生和高材生出国留学,为近代中国培养了一批人才,但他们只想培养洋务运动所必需的技术人才,他们害怕也不愿意从根本上废除科举制度,因为这是他们做官、选拔统治阶级人才的方式,他们害怕新思想、新事物对他们统治的冲击。

最后,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更能凸显其根本目的。

李鸿章

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所谓“中学”,是指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所谓“西学”,指的是西方文化,但主要指的是西方现代科技。“为体而学”强调中国正规的名校教育是决定国家命运的基础;“取西学为用”,就是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税收、武器装备等方面仿效西方国家的一些具体措施,组织新的洋务政策,挽救衰落的清朝。

这说明洋务大臣还是崇拜封建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不可能也不愿意接受现代西方民主制度。李鸿章在洋务企业成立之初就明确表示“中国军民制度的一切都远远领先于西方人,单靠火器是达不到的”。总之,洋务派试图简单地将西方现代科学技术嫁接到封建“身体”上,以维持封建专制统治。当然,这必然会导致先进生产力和落后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和对抗。封建主义的“身体”承载不了新生产力的“使用”。这条路行不通,根本目的无法实现。甲午战争和中国的惨败也证明了这一点,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结束。

二、李鸿章对洋务运动的影响

从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可以看出,李鸿章的洋务活动有以下几个特点:(1)以“练兵造机”为中心,民用兵;以技术为中心,“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不改变专制制度和文化传统;以政府为中心,从原材料采购、生产流程管理、产品配送基本走官方路线,而不是市场经济。总之,李鸿章作为中国现代化实践的第一人,主要停留在“器物”层面。可以说现代化的长征才刚刚开始。

从当时的历史背景来看,封建主义在世界上彻底衰落,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建立。李鸿章洋务运动顺应这一历史潮流,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引进一些现代科学生产技术,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受洋务企业的吸引,一些官僚、地主、商人也开始投资现代工业。所以可以说,李鸿章的洋务运动刺激和诱导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也起到了抵制外国经济实力扩张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李鸿章不愧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第一位杰出实践者。

李鸿章

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李鸿章作为一个封建官僚,对现代化的理解是非常有限的:他的洋务事业虽然在经济上诱发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但却具有很强的封建官僚性质;政治上,洋务运动根本不涉及改造封建专制制度。在文化上,我们仍然固执地认为中国儒家思想很精彩,所以它的现代化还停留在“神器”的层面,对外国的研究还停留在粗浅的水平。这远不如他同时代的日本杰出的改革者,比如伊藤博文,他的改革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成为资本主义强国。但李鸿章30年的西化并没有培养出打败日本的实力,这不能不说是改革的局限性造成的。

有人说,没有甲午战争,李鸿章的西化本来是可以一步步完成中国现代化的使命的。但历史不能假设,李鸿章作为封建官僚,当时没有也不可能有这样长远的战略眼光。甲午战争是中国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的试金石。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清政府的腐败。日本取得伟大胜利的根本原因在于明治政府的效率和诚信。因此,李鸿章作为中国现代化的第一人,艰难地迈出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第一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这一步跌跌撞撞,拖着清政府千疮百孔的机器前行,结果可想而知,所以其历史局限性应该是充分看到的。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wenming/317222.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唐朝魏征 唐朝一代名臣魏征曾做过啥不靠谱的事情下一篇:南宋皇帝列表及年号 宋朝皇帝列表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