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史前文明>正文

中国天眼拍到的图片 中国天眼2021年起向全世界开放(图)

导语:被称为“中国天眼”的中国500米球形射电望远镜(FAST)于今年1月通过验收测试,正式投入使用。11月4日,FAST建设单位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介绍,“中国天眼”运行稳定,一年来观测服务5200多个小时。科学家利用“中国天眼”的高灵敏度观测性能发现了240多颗脉冲星。FAST是上世纪90年代由“人民科学家”南任栋提出的巨型射电望远

被称为“中国天眼”的中国500米球形射电望远镜(FAST)于今年1月通过验收测试,正式投入使用。11月4日,FAST建设单位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介绍,“中国天眼”运行稳定,一年来观测服务5200多个小时。科学家利用“中国天眼”的高灵敏度观测性能发现了240多颗脉冲星。

FAST是上世纪90年代由“人民科学家”南任栋提出的巨型射电望远镜,历时5年半完成。前两代数百名研究人员为FAST的建设和试运行付出了巨大的努力。FAST于2016年9月投入使用,2020年1月通过国家验收,成为世界上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

FAST运营发展中心执行副主任、总工程师江鹏表示,在FAST建设中,工程团队突破了大跨度、高精度的结构制造安装技术,研发出的钢索疲劳强度是标准值的2.5倍;采用先进的测控技术,通过不同测量级别的优势互补,测量精度提高到4mm;此外,提高了系统的耐候性,每年可获得2000小时的观测时间。

去年,中国科学院成立了FAST科学委员会,选定并确立了五个科学目标,观测脉冲星就是其中之一。FAST科学委员会主任、中科院院士吴相平表示,脉冲星具有科研和应用的双重价值。FAST建立后,中国科学家开启了发现和研究脉冲星的新时代。“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发现了240多颗脉冲星,并努力在未来五年内发现大约1000颗脉冲星。”吴相平说,不仅要在银河系内发现脉冲星,还要在银河系外发现脉冲星。另外,还要努力寻找更有价值的脉冲星系统,比如黑洞-脉冲星双星系统。这种“组合”可以为精确检验引力理论提供一个完美的实验室。“我相信FAST具有获得这一发现的敏感性。我们来看看机会。”

江鹏表示,FAST正式运营后,过去一年的服务时间超过5200小时,几乎是预期设计目标的两倍。今年4月,时间分配委员会开始向国内天文学界征集免费申请。截至目前,已收到170多份申请,总申请时间约为5500小时。实际上只能批1500机时,观测时间竞争激烈。"今后,我们将考虑逐步向外国科学家开放."

作为中国的主要科学基础设施,“中国天眼”一直备受关注,许多人渴望走近天眼,看到超大型科学设备的魅力。江鹏表示,目前各地已围绕FAST设立景区,未来FAST运营中心也将考虑逐步向公众开放,在没有科学观测任务的维护期内提供参观和科普教育。

相关新闻

《中国天眼》帮助发表了40多篇高水平论文

快射电爆发是宇宙中射电波段最亮的爆发现象,持续时间很短,通常只有几毫秒,但它释放出巨大的能量,相当于地球数百亿年的发电量在几毫秒内完全释放,但快射电爆发的起源还没有得到明确的解释。

随着FAST的顺利运行,国内相关研究团队迅速成为国际快速无线电突发领域的核心研究力量。近日,北京大学教授、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李克佳带领研究团队,用FAST探测到了一次非常罕见的FAST射电爆发的重复爆发,并首次发现重复爆发的辐射具有非常丰富的极化特征。这一观察为快速射电爆发的辐射源提供了新的信息。该成果论文于北京时间10月29日正式发表在国际科学期刊《自然》上。

此外,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的联合研究小组利用FAST对银河系磁层的软伽马重复爆发源进行了多波段联合观测,FAST的超高灵敏度给了迄今为止对射电波段流最严格的限制。这篇成果论文将于北京时间11月5日凌晨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记者从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了解到,基于FAST数据发表的高水平论文有40多篇。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胶着 美国五大关键州选情十分胶着下一篇:长征六号 长征六号发射成功(图)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