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史前文明>正文

东晋刘毅刘裕曾是“拜把兄弟” 为争权反目

导语:东晋刘一的刘玉曾是争夺权力的“结拜兄弟”。以下文字资料是边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让我们快速看一下它们。刘裕画像。 “教主”卢循跳水以后,南方大地再没有“敌我矛盾”了,刘裕开始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第一个对准的是“拜把兄弟”刘毅。 刘毅认为自己落笔

东晋刘一的刘玉曾是争夺权力的“结拜兄弟”。以下文字资料是边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让我们快速看一下它们。

刘裕画像。 “教主”卢循跳水以后,南方大地再没有“敌我矛盾”了,刘裕开始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第一个对准的是“拜把兄弟”刘毅。 刘毅认为自己落笔一手好文章、跨马一身好武艺,刘裕是个只有蛮力的乡巴佬,凭什么要做“大哥”呢? 双方开始勾心斗角 第一:裂缝初现,和王谧有关。 王谧曾经帮刘裕还赌债,是个有眼光的“投资家”。 他又是桓玄的大红人,有几张经典的照片,可以上“新闻首页”:晋安帝要禅让时,他第一个冲进皇宫,抢过传国玉玺;随后屁颠屁颠地跑到桓玄那里,亲手献了上去。因为这个“丰功伟绩”,他在“桓楚”朝,位居“三公”。 刘裕“解放”建康后,要清算桓氏残余势力。按理说,他是“甲级战犯”,应当享受第一个被砍头的“殊荣”。 但是,刘裕先是新立一个傀儡皇帝,紧接着,王谧被任命为侍中、司徒兼扬州刺史,再次上了“头条”。天下震惊,他难道是最大的“卧底”? 刘裕实在是用心良苦,从表面看:报答当年恩情;更深层的原因是:找一个信得过的“形象代言人”。 建康城内,世家大族盘根错节、势力强大,自己是山沟沟里走出来的,虽然一夜暴富,顶多算个土豪,城里的老贵族不买他的账。王谧是王导的孙子,祖宗八代都拿得出手,根正苗红。 于是他一声令下,凡是有争议的“帖子”全被删除,大家要紧跟时代、统一口径。王谧摇身一变成了头号“开国功臣”,当然在背后“拉线”的是刘穆之。 刘裕自己很低调,任徐州刺史,镇守京口,做了幕后老板。 刘毅已经想和刘裕分庭抗礼,找到了这个突破口。 在一次朝会上,刘毅突然站出来,大声问王谧:你说说,皇帝的玉玺如今在哪里? 王谧吓得面如土色,以为要抓他的“小辫子”。会议一结束,就冲出建康,逃往外地。刘裕听说后,派人把他架了回来,一切官职照旧,又派了20多名武艺高强的侍卫跟随左右。暗地给了刘毅一记耳光。 过了三年,也就是407年,对于刘裕来说是大喜大悲,喜的是:桓氏势力被斩草除根;悲的是:王谧死了。 任豫州刺史的刘毅激动得跳起来,决定给老朋友一招“化骨绵掌”,无声无息让他中招受伤。 他派手下皮沈去朝廷,提出两个方案:1、由琅琊王司马德文任司徒,中领军谢混接替王谧的其他职务;2、司马德文任司徒,谢混任录尚书事,刘裕任扬州刺史,坐镇京口遥控。 两个方案有三个共同点:1、表面和刘毅都没有关系,他是清白的;2、阻止刘裕去建康,就留在京口;3、谢混入主中央。 谢混是谢氏大族的人,刘毅视为知己,要把他推成自己的代言人。 为了表示对刘裕的尊重,皮沈带着方案先去京口汇报,第一个拜见了刘穆之。刘穆之听了个大概,说:等会儿,我去上厕所。 出去之后,写了一张纸条派人送给刘裕,意思是:皮沈说的话你千万不能同意。 过了片刻,刘裕出来接见皮沈,闲聊了几句,说你一路辛苦,先去客房好好休息。 刘穆之跟着进来,说:到了现在这个时候,你不能再在幕后了。如果还只做一方大员,就要受制于朝廷。你要正大光明地站出来,表明你是“老大”,支持你的人有了方向,反对你的人绝了幻想。扬州刺史、入主中央一个都不能少。 刘裕点了点头,当天启程去建康。几天后,任命下来了,司马德文任司徒,刘裕任侍中、扬州刺史、录尚书事等,留在建康辅政,原来的职务徐、兖二州刺史同样兼任。 =============分页符============= 刘毅写诗讽刺刘裕 第二:裂痕越来越大,与卢循有关。 卢循造反,何无忌刚刚战死,刘裕一赶回到建康,就写了封信,让刘毅的堂弟刘藩带给他,说:我和这些妖人打交道多年,知道他们狡诈善变,目前锋芒又盛。贤兄先整装备战,愚弟把战船修好立即出发,我们联手,一定能剿灭他们。 刘毅一看到信,气得肺都炸了,说:他的意思是我一个人肯定打不过卢循,没有刘裕就不行。 他对刘藩说:当初我们一同起义,我只是出于谦让,才推他做盟主,你们以为我真不如他。 随后他带了2万水军迎战卢循,结果几乎是全军覆没,九死一生逃回建康,声望暴跌“几千点”。 刘裕平定卢循后,晋安帝摆下了盛大的庆功宴,喝酒到热烈时,大伙提出:一起赋诗来歌颂这次伟大的胜利。 刘裕是大老粗,戳到短处了,坐着不吭气。刘毅得意洋洋,当场吟诗一首,其中有:“六国多雄士,正始出风流。” 这句话意思为:六国时战将武夫虽多,但不如曹魏正始年间的名士风流有韵致。刘毅想表达的是:我的军功可能不如刘裕,但文雅要超过他。 刘毅身边有两个大名士支持他,一个是谢混,祖父是谢安,父亲就是被孙恩杀死的谢琰。论文才,江左第一。 当年孝武帝为女儿晋陵公主挑选驸马,对王珣说:公主的夫婿只要像刘惔、王献之那样就可以了。 王珣说:谢混虽然比不上刘惔,但不比王献之差。 孝武帝连忙说:那可以了,可以了。 哪知道还没结婚,孝武帝被宠妃杀死了。大臣袁崧想插上一脚,把女儿嫁给谢混。王珣急忙上去阻止:你还是不要靠近禁脔吧。 东晋初,国家很穷,每有一头猪,大家就割下猪项上的一块肉,送给晋元帝,因为这块是最肥美的。被称为“禁脔”,脔是肉的意思,这个词后来比喻成内定之物,其他人不能染指。 后来守丧期满,他和晋陵公主才完成婚礼。 另一个人叫郗僧施,是郗超的侄子,也是风流倜傥,名重一时。 刘毅当上荆州刺史 第三:裂痕再也无法修复,与一次任命有关。 刘裕西征卢循,留下刘毅和刘穆之守建康,刘裕回来后,刘毅发昏,对刘裕说:刘穆之这个人野心大,你可要注意啊。 刘裕像吃了蛆一样恶心。 到了412年,荆州刺史刘裕的三弟刘道规身患重病,过了几个月就去世了。 刘毅喜出望外,因为朝廷任命为荆州刺史,虽然和豫州刺史是平级,但荆州地形险要,一般都认为,这是升了。 刘裕却是暗藏杀机:1、先稳住他的心;2、刘毅的大本营在豫州,离建康太近,如发动政变朝发夕至,不如调虎离山;3、刘道规经营荆州7年,这次没有动一个官吏,刘毅翻不了天。 刘毅当然清楚,没有自己的人哪能办事呢?他明暗做了两件事,明里提出两个要求:1、荆州户口不足10万,兵器缺乏,请求加督交州和广州;2、调郗僧施到荆州,帮助治理,相当于任他的大秘书。 暗里:擅自从豫州等地抽出了一万精锐带往荆州。 刘裕对他的“大动作”、“小动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全部同意。 刘毅又做一件小事,终于成了压在骆驼身上的最后一根稻草。 以上内容由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汉朝的十个冷知识 比外面的寒流还冷 知道一半的就是高人下一篇:蜻蜓目 阳光下夺目的透顶单脉色蟌 当地人眼中的“蜻蜓目”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