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史前文明>正文

明明开国之君 却有亡国之君的特征 明明是开创者 却又是掘墓人

导语:明明是建国之王,却带有亡国之王的特征,明明是开拓者,却也是掘墓人。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历观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王朝,开国之君往往励精图治、宏才大略。当然也有一些开国皇帝,由于决策的失误,给后代子孙留下隐患,导致社会动荡

明明是建国之王,却带有亡国之王的特征,明明是开拓者,却也是掘墓人。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

历观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王朝,开国之君往往励精图治、宏才大略。当然也有一些开国皇帝,由于决策的失误,给后代子孙留下隐患,导致社会动荡。但,作为一个开国之君,却具备亡国之君鲜明特质的,少之又少,西晋的开国皇帝,晋武帝司马炎就是这样一位典型人物。 公元265年,司马炎逼曹魏皇帝曹奂禅位,改元泰始,史称晋武帝。公元279年,司马炎发动灭吴的战争,仅用4个月的时间,战争取了辉煌的胜利,统一了全国,结束了中原八十余年的分裂局面。 作为西晋的开国皇帝,司马炎有很好的条件,解决当时作为统治阶层,所面临的一系列社会矛盾和问题,革除自汉代以来的弊政痼疾,开创一片新的天地,为司马氏的子孙打下「 ”万世”的基业。 首先,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祖辈父辈的余威尚在,司马家族正如日中天,为司马炎的开拓创新提供很好的政治基础;其次,非常顺利地灭了东吴统一全国,司马炎的个人威望达到了顶峰,为革新除弊减少了阻力;再者,中原大地刚刚经历了长期的社会动荡,人心思定,社会潮流趋稳,提供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作为开国之君的司马炎,虽然也采取了一些积极的措施,鼓励垦荒、兴修水利、扩充劳动力,促进农业生产,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但是,更多是,扮演了一个西晋王朝掘墓人的角色,为西晋王朝挖好一个巨坑,随后是「 ”八王之乱”在前胸猛捅一刀,「 ”五胡乱华”又在后背一刀,西晋王朝这个巨人轰然倒在了这个巨坑里。 很多人将司马炎的过失局限于皇族宗室成员的分封,为之后的「 ”八王之乱”埋下了隐患,其实远不止这些。在晨风晓月看来,亡国之君该有的特征,在司马炎身上全都有所体现。 司马炎 目光短浅,没有雄心。 司马氏的西晋王朝,是篡魏而得来,司马炎的西晋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世族的影响力巨大,在一定的地区甚至超过帝王,严重影响了皇权的稳定。本身就是世家大族的司马炎,最大的忧心就是,别的世族也同他篡魏自立一样,有朝一日篡晋自立。 解决这一突出的重大问题,司马炎采取了三条简单粗暴的办法:大肆分封皇室成员,继位之初就一口气分封了17个王,并允许诸王在自己的封国自行任命官吏,建立自己的军队,俨然是国中之国;去州郡武备,大郡只可以设武官一百人,小郡设武官五十人,限定世族可以控制的军队;颁布「 ”占田令”,限制世族拥有田地的面积和数量,打击世族的经济基础。司马炎一厢情愿地认为,从此天下全归司马氏了。但是,他忘了,东周的分封导致了春秋战国将近500年的战乱;汉初的分封,导致的「 ”七国之乱”,几近大厦倾覆。 司马炎是有机会解决这一自东汉开始的突出问题的。「 ”举清能,拔寒族”,逐步选拔培养寒门子弟进入中枢,稀释世族在朝中的影响和力量,后世的「 ”宋、齐、梁、陈”四代之主,皆起自寒微;平衡世族在朝中的各方势力,达到一种相互制衡、相互牵制,为朝廷所用。要做到两点,难度很大,首先要改革自两汉以来的选人用人的根本制度「 ”九品中正制”;其次,「 ”晋初所任,非功臣之后,则外戚之伦”,减小世族对朝局的影响力,就要承担与世家大族对抗的风险。所有的问题,都聚焦于一点,作为帝王司马炎的雄心和胆识。但由于他的目光短浅和安于守成,选择了一种治标不治本的药方,非但问题没有解决,还留下了王室操戈的隐患。 缺乏敏锐,忽视朋党。 朋党,历来就是朝廷的禁忌,政治危害极大。首先是对皇权的危害,朝中一帮大臣,拧成一股绳,在重大利害面前,自然会与皇权对抗,特别是皇权还没有绝对集中的西晋,更是严重的威胁;其次是动摇国本,朋党在朝中形成一个利益集团,必然党同伐异,自己人不讲原则的推荐提拔重用,不是自己圈内的人,不问缘由打击排斥,恶化整个国家的政治生态;其三是误尽国事,朋党一旦形成,就只有自己小团体的利益,再无国家的利益,只要对小集团有利的,损害国家利益也在所不惜,对小集团无益的,对国家再有益处也坚决反对。 西晋的朋党,在初期就已经很严重了。早期是侍中、尚书令、车骑将军贾充与荀凯、荀勖、冯紞相互结为朋党,朝中许多官员依附,党派众多庞杂。后期是皇后的父亲杨骏及其弟杨珧、杨济当权,结为一体,互相利用,排斥打击忠臣和贤臣。司马炎对朝中的朋党,看得很清楚,心里也很明白,可就是不打击、不处理,导致愈演愈烈。世人只知「 ”八王之乱”的根源在宗室的封王,而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朋党却被忽略淡化。 司马炎 识人不明,终成祸患。 亡国之君的一个重要特质就是「 ”亲小人远贤臣”。西晋虽然也出现了羊祜、杜预这样的贤臣和重臣,但这样的大臣主要任用在对平定东吴的战事上。真正的朝廷中枢,却是贾充、杨骏之流当政。贾充,是司马氏的三朝重臣,为司马氏夺取天下立下大功,但是人品有问题,为人巧诈谄媚,西晋建立之后,再无国家利益,只为私利,是实实在在的奸诈小人;杨骏,心胸狭窄,权欲熏天,妒贤嫉能,人品及性格缺陷明显。 对于这类人,司马炎却一再重用,甚至作为托孤重臣,终于搞乱朝纳,激发事端。 司马炎 奢侈腐化,贪图享乐。 作为开国之君,应该励精图治、厉行节约。奢靡历来就是亡国之兆,因为奢靡消磨斗志,奢靡滋生腐败,奢靡败坏朝纲。同时,所有财富皆来自于百姓,统治阶级奢靡成风,必然会加重最底层百姓的负担和压力,激化阶级矛盾,严重的时候还会激发民变。 司马炎的奢靡首先表现在后官。自古帝王好美人,后官多几个女人,本不是什么大事,不会影响政治大局,但也不能太离谱。司马炎继位以来,多次下诏,挑选公卿以下官吏女子补充六官,甚至下令在他还没挑选结束之前,禁止天下女子嫁人。《资治通鉴》记载,泰始十年三月,司马炎一次就召纳将吏女子五千人,入官女子与家人分别时,号哭之声响彻宫宇。 司马炎 东吴平定以后,吴主孙晧的后宫女人,五千多人,司马炎毫不客气,照单全收。宫中妃嫔的人数一度达到一万余人。女人多了也烦劳,司马炎不知道每晚该睡在哪?于是发明创新,每晚乘坐羊车,羊走到哪个女人门口,就睡在哪个女人那儿,公平公正。宫中女人捉摸出了规律,争先恐后地将鲜嫩的竹叶插在门上,用盐水洒在地上,诱使羊将车拉到自己的门前。 司马炎的奢靡,还表现在支持纵容官员比富斗富上。其中最有名的,有羊琇、王恺、石崇三人,以奢侈为荣,相互攀比。王恺用紫色的蚕丝作道路两旁的帐幕,长达四十里;石崇就用锦缎作屏幕,长达五十里;王恺拿二尺多高的珊瑚树向石崇炫耀,石崇当场用铁如意将珊瑚树击碎,带王恺回家,拿出六七株三四尺高的珊瑚树任其挑选。此三人都是皇亲功勋,所有的财富都来自于百姓,不是巧取豪夺,就是剥削征用而来。整个西晋的奢靡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成为一种社会风气,而作为皇帝的司马炎,不但没有猛然醒悟,大力制止打压,反而大肆封赏,直接助长了这种不良的风气。 西晋立国不久,中原大地刚刚结束了长期的战乱,人口稀少,物质匮乏,作为国家的上层阶级,如此奢靡之风,会直接加剧社会的对立,深化阶级矛盾。 司马炎的羊车 大事糊涂,所托非人。 历朝的帝皇,人生的大事莫过于选择储君,选择一名仁德、爱民、勤勉的接班人,将王业传之万世。但司马炎却偏偏选择一个智障的儿子司马衷,当皇位继承人,理由也仅仅是长幼之序,简直是迂腐之极。关键是明知自己的儿子是智障,还要隔三差五的派大臣去看看这个傻儿子,最近有没有长进。还时不时出几个问题,考一考傻儿子,找人代笔做的答案,司马炎还居然相信了。 儿子智力有问题,一定要立为太子。在选择儿媳妇时,总应该找一位贤德智慧的女子,将来做个贤内助,为儿子出谋划策,支撑朝局。司马炎在选择儿媳妇的问题上,同样犯糊涂。明知卫瓘的女儿美貌贤能,明知贾充的女儿丑陋而且妒忌无德,却偏偏听信贾充一帮小人的忽悠,选择了贾充之女贾南风,立为太子妃,为以后的「 ”八王之乱”埋下伏笔。 司马炎 如果不是在逼曹魏皇帝曹奂退位时的英雄神武,如果不是在平定东吴时的杀伐果决,真的有理由怀疑司马炎本人在智力上也有问题。 「 ”晋武帝以荒淫怠惰、遗患后嗣名,然帝在历代君主中,实尚未为大恶。所不幸者,则以仅守成之才,而当开创之世耳。盖晋之王业,虽若成于宣、景、文三朝,然其所就者,实仅篡窃之事,至于后汉以来,政治、风俗之积弊,百端待理者,实皆萃于武帝之初。此其艰巨,较诸阴谋篡窃,殆百倍过之。虽以明睿之姿,躬雄毅之略,犹未必其克济,况如武帝,以中材而涉乱世之末流乎?承前世之积弊,而因受恶名,亦可哀矣。” 吕思勉老先生在《两晋南北朝史》中如是评价司马炎,将他的恶名定性为,仅有中等之才智却面临艰巨之困局,实在是很客气委婉了! 在晨风晓月看来,武帝司马炎,既是西晋的开创者,也是西晋的掘墓人,西晋之亡,实亡于武帝。门阀士族与皇权的矛盾没有任何减少,分封宗室诸王,又埋下同室操戈的地雷,再加上选择一个智力有问题的继承人,找一个自私狭隘的托孤辅政大臣,不乱不亡都难啊!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mm是什么单位的 mm是什么单位的缩写下一篇:曹操手下五大谋士:曹操身边的五大谋士都是谁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