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史前文明>正文

此省曾分出两个特别市 后来一个回来继续当老大 一个再也没回来

导语:这个省有两个特殊的城市。后来一个回来继续当老大,一个再也没回来。以下文字资料是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的。让我们快速看看!清初时,江南一省的赋税占全国的三分之一,而每期科考,江南一省的上榜人数就占了全国的近一半,于是有「 ”天下英才,半数尽出江南”一

这个省有两个特殊的城市。后来一个回来继续当老大,一个再也没回来。以下文字资料是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的。让我们快速看看!

清初时,江南一省的赋税占全国的三分之一,而每期科考,江南一省的上榜人数就占了全国的近一半,于是有「 ”天下英才,半数尽出江南”一说。江南省脱胎于明朝的「 ”南直隶”,公元1661年,清廷将江南省一分为二,东称「 ”江南右布政使司”,西称「 ”江南左布政使司”。公元1667年,取江宁、苏州二府的首字,清廷改江南右布政使为江苏布政使司,取安庆、徽州二府的首字,改江南左布政使为安徽布政使司。1760年定江宁府为江苏省省会,安庆府为安徽省省会。 1661年江南省分省后安徽布政使寄治江宁府,1760年后回到安庆府。清两江总督驻地为江宁,1761年,在江宁府又设江宁布政使,分管江宁及淮、扬、徐、通、海等处。同时在清朝时,苏州为江苏巡抚的驻地,同时苏州又为苏州布政使的驻地,分管苏、松、常、镇、太等处。清代的江苏省是两江总督、江宁布政使驻江宁府,江苏巡抚、江苏布政使驻苏州府的格局,这就是说实际上清朝时的江苏存在着两个省府江宁和苏州。南京,清代称之为江宁、古称金陵、建康。南京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南京为京师,南京遂成为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到明代中叶,南京城人口达120万,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首都。 1645年,清军兵锋直指江南,攻陷南京后遂即废除其国都地位,改应天府为江宁府,成为江南省的省府。看看江宁府的位置就知道,基本处于当时江南省的中心位置。现在的南京也是位于安徽省和江苏省的交界处,这种省会离省界很近的情况并不是太多。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定南京为首都,同年置南京特别市,分出江苏省。1928年,镇江市成为江苏省省会驻地,一直到1949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根据孙中山先前的大上海计划,在1927年设立上海特别市,归中央直辖,分出江苏省。而上海地区各县则仍属江苏省,上海市与上海县分离。1928年,西方各国在上海的租界成为了上海的一个特别区,这时的上海特别市的面积很小,也就约500平方公里。 1949年,国家设苏北、苏南行署区及南京市三个省级行政区。1952年,三地合并,南京由直辖市变为省辖市,就在同年,为了更好治理洪泽湖,安徽的盱眙县和泗洪县划归江苏,作为交换,萧县和砀山县划给了安徽。 1953年,南京又正式成为了江苏省的省会。而上海市分出后就再也没回来继续作为国家直辖市,1958年到1959年,原江苏省松江专区9县和南通专区的崇明县先后划归上海市管辖,松江专区撤销,上海面积自此扩大了10倍。 附关于上海租界:1292年上海县立,归松江府管辖。1845年英国殖民者首先在上海县洋泾浜以北一带划定英租界,1848年,美国在虹口一带划为美租界。1849年,法国殖民者也要求划定法租界,1863年,美租界与英租界合并成立公共租界,1899年英美租界又改称为上海国际公共租界,在当时与法租界并立。英美租界是当时法律最完备、经济最繁荣、管理最完善、面积最大的一个租界,上海英美租界和上海法租界大体在今黄浦、静安、虹口、杨浦、徐汇区等现在的上海市区所在地。上海市的位置可谓得天独厚,位于中国海岸线的中间位置,同时又处于富饶的长江流域的出海口位置,1404年开拓形成黄浦江后,上海港凭借黄浦江的优良航道而日益壮大,洋山深水港建成后,上海的国际港口地位更加巩固,上海这种这种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是其近代崛起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历史上有几个着名的女人下一篇:闪米特 闪族人起源于哪里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