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史前文明>正文

正将 编制和待遇问题 正将考古推向后继无人的绝境

导语:2021年第一期《文物调查》发表了一篇文章——《论我国考古工作中编纂和从业人员的严重不足》,读来令人震撼。随着现代化的大力推进和建设的热潮,我们的土地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被翻了过来,导致越来越多的古代遗迹和墓葬重见天日。同时,

2021年第一期《文物调查》发表了一篇文章——《论我国考古工作中编纂和从业人员的严重不足》,读来令人震撼。

随着现代化的大力推进和建设的热潮,我们的土地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被翻了过来,导致越来越多的古代遗迹和墓葬重见天日。同时,很多史书都在接受考古对象的辩护,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会被现代人更深刻地阐释,这离不开考古工作的发展。

日前,四川三星堆遗址又有重大发现。通过直播,人们看到了那些在一线的考古人员,他们或身着防护服,或在现场用铁锹刷子仔细挖掘,或在实验室仔细分析文物细节,亲身感受到了来自3300年前的第一手文物。看起来很酷,不是吗?

说真的,以考古为职业怎么样?这个业内人士写的调查报告告诉你:很难!

——当前,我国考古工作面临人员和从业人员严重不足的问题。

“以中国国家考古研究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为例。到2020年,研究院只有140人,133人。

研究所里考古队严重短缺。30多个野外考古队或研究组中,大多数遗址实际工作人员只有一人,有的考古队只有建制,无法补充工作人员。

在一些重要地点,人力严重短缺。比如著名的二里头遗址只有两名工作人员,殷墟遗址只有四名工作人员。"

令人震惊!国家队还是这样,而省队的情况完全可想而知: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有131人。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有117人。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原本只有40人,2018年改制后增加到80人。

山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原来有52人,2019年改革后只增加了88人。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现有61人

在江苏,省级文物考古专业行政单位是南京博物馆考古研究所,只有30人。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现有人员50人。

福建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省级文物考古研究所只有21名工作人员。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现有职工42人,聘请硕士30余人。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现有职工70人,聘请硕士研究生20余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有50人。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有49人。

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有43人。

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有40人。

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有25人。

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有28人。

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只有7人。"

考古大省陕西和河南只有100个编号!海南省有个位数!真是让人哭笑不得。“省级机构的现有人员编制还包括其财务、行政、后勤和安保人员。如果扣除这些人员的数量,实际能够在各级文物考古部门参加野外工作的人数就会少一些。”“更为严重的是,市县两级基层文物保护力量较弱,基层文物管理机构不健全。”

文章打了个比方,“如果按土地面积计算,每位考古人员需要承担4571.4平方公里的考古勘探和发掘任务。新疆、内蒙古、青海、西藏、云南、贵州6个省区的235名省级考古工作者,需要承担全国56%国土面积的考古工作。”欲哭无泪。

那么,国家考古工作真的依赖于编制内2100多人吗?为解决供需矛盾,“大部分省级文物考古一线单位采取聘岗待岗的形式,通过技师、研究助理等方式聘请硕士研究生作为就业员工,边工作边等待准备。”但是我们知道,随着编制和聘用制度的不同,待遇和稳定的程度是完全不同的。我们读到的所谓“考古学家”,其实是大悲的隐喻。

在现实的压力下,越来越多的考古后备人才流失,中国的考古工作有陷入后继无人、无人援助的危险境地。

结果如何呢?这样一来,盗墓贼就会越来越多的进行挖掘,一个接一个,肆无忌惮,被盗文物就很容易低价出售。我们的考古队员三三两两的迟到,疲于奔命,清理一个又一个的“剩饭剩菜”,被世人质疑甚至辱骂。

考古学为历史研究提供了反馈。如果我们总是擦着盗墓贼的屁股,用几块散乱无序的碎瓦来研究,中国的历史文化依然会雾蒙蒙、疑神疑鬼,甚至停滞倒退。

文章提到,“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因为考古行业工资低,省会及以上家庭负担重,有毕业生主动转行。但主要原因是文物考古机构岗位编制不足,文物行政管理岗位稀缺,导致专业后备人才流失。”

原因有很多,但准备和治疗无疑是最感人的!我们不能欺负诚实的人。我们总是期待考古学家“用爱发电”,只靠他们廉价的爱来鼓励他们从事这项事业。

我们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自己的历史文化感兴趣,对考古感兴趣。就像直播中那些认真的90后学生一样,他们永远不会辜负这个事业和使命。另一方面,我国也不应该辜负这些考古学家,更不应该用直播和宣传视频“套路”那些天真真诚的心。

要知道,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沉默寡言的人,终究会有自己的选择。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新加坡语言 新加坡语言转型的经验下一篇:赘婿宁毅最爱谁 《赘婿》宁毅到底喜没喜欢过刘西瓜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