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史前文明>正文

雪祭 党益民长篇新作《雪祭》研讨会在京隆重举行

导语:雪节封面2017年1月11日上午,党益民新小说《雪节》研讨会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研讨会由长江文艺出版社总编辑黄思主持。长江出版传媒集团董事许德焕致辞,称赞这本书是在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指引下创作的杰作,是

雪节封面

2017年1月11日上午,党益民新小说《雪节》研讨会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研讨会由长江文艺出版社总编辑黄思主持。长江出版传媒集团董事许德焕致辞,称赞这本书是在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指引下创作的杰作,是反映我们时代伟大实践的巅峰之作。出席研讨会并致辞的嘉宾有著名评论家雷达、、王守德、、梁、程绍武、;著名作家徐贵相、刘建伟、邱华栋、李洱、石一枫。

《雪祭》作品研讨会现场“雪节”作品研讨会现场

《雪节》是由著名军事作家、辽宁武警总队副政委党益民酝酿的长篇小说,也是长江文艺出版社“新世纪作家文聪”出版的第一部原创小说。作者党益民,陕西阜平人。80年代初至今,进藏40余次,获二等功2次,三等功11次。出版有长篇小说《格桑花一路》、《石羊西峡》、《父亲的雪山》、《母亲的河》、《根据地》等10部文学作品,长篇报告文学《胸走西藏,守望天山》。《格桑花一路行》改编成20集电视剧,在央视黄金档播出;报告文学《望天山》被改编成影视剧,主人公陈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受到的好评。作品曾获全军新作品一等奖、中国作家“大红鹰”文学奖、第三届、第四届徐迟文学奖、陕西省政府第二届刘清文学奖、第四届中国鲁迅文学奖等诸多奖项。

作者坚持讴歌当代军人的奉献精神,书写优秀传统文化,以传递社会正能量、弘扬革命先辈的理想信念为己任。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主题色彩,在读者中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作者近期完成的长篇小说《雪祭》延续了作者一贯的创作风格,是继《格桑花》之后,当代写西藏战士的又一主旋律。这本书从军事人员的角度,将西藏的历史变迁尽收眼底,精辟地再现了新中国成立后西藏的变化。既有强烈的历史意识,又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是目前极为罕见的注重社会效益的优秀作品。作者主要写的是一个连的官兵在雪域高原修路的艰难历程。他们在磨难和牺牲中勇敢,用生命开启了绝地上的通道,是展现当代军人风采的杰作。小说以追忆的形式,辐射了上一代军人在50年代维护和平、抗击叛乱、建设西藏的英雄事迹,展现了西藏解放半个世纪以来的深刻变化和发展,讴歌了两代藏族军人的使命。故事曲折,文笔简洁明了,人物饱满真实,藏族风情浓郁,让人感到摄人心魄,催人泪下。

《雪祭》是作者对入藏40多年、酝酿20年后在那片土地上牺牲的战友的深情探望。它反映了一代军人真挚的家国情怀,是当代军人为国家建设无私奉献的颂歌。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

“中国文艺工作者应该成为时代的先行者、开拓者和开拓者。通过更多有骨气、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时代的进步要求,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美,弘扬中华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激励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向前发展。”

《雪祭》是一部如此优秀的作品,作者用灵魂记录了我们这个时代的伟大实践,展现了信仰之美和崇高之美。

会上,嘉宾们对党益民的新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雪祭》不仅是一部具有巨大社会效益的大题材,而且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是近年来难得一见的内容与艺术高度统一的军事小说,有评论家提到,他们在80年代的青年时代就看到了《山下的花环》的震撼,认为读《雪祭》产生了堪比读那个时代《山下的花环》的震撼。有评论家指出,这本书是新时代军事文学的典范,将军事文学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精辟地呈现了两代军人献身西藏的传奇境遇;一些作家多年来一直关注党益民的创作,认为《雪祭》是一部超越作者以往作品的小说,是一部以士兵视角展现西藏历史变迁的厚重之作。

最后,作者党益民详细分享了这本书的由来和过程,回忆了那些为国家建设在西藏牺牲的战士,回忆了他们在西藏的热血青春。作者深情地说:

“我19岁进入西藏,修建了青藏公路。西藏有我难忘的青春,埋葬了我们很多同志。我深深地爱着这片土地,自然风光和人文环境,怀念那些牺牲的战友。去过西藏40多次,走遍了青藏公路、新藏公路、川藏公路。那些路就像深情的臂膀,紧紧拥抱着西藏,像悸动的血脉,连接着内陆和西藏。西藏是我一生中不可磨灭的难忘记忆。每当我打开地图,看着熟悉的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我就兴奋起来,激情的青春似乎就在眼前。这张地图承载着我心中无法消解的藏地情节,表达了我对西藏的深深眷恋。去了东北之后,经常在海拔零的地方回想起过去的高海拔。对我来说,西藏永远走不完。我认为西藏是我灵魂的栖息地。在西藏,我真的知道什么是生命,什么是死亡,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在西藏,我真正体验到了生活的艰辛和死亡的安逸。在那里,我经历了许多生死灾难,目睹了好几次战友的牺牲,却无能为力。虽然我获得了两次二等功和11次三等功,但我从来不敢当英雄,因为在我心里,那些同志才是真正的英雄!”

整个研讨会持续了两个多小时。文坛重量级嘉宾从不同角度对《雪祭》进行了深入探讨。大家一致认为,这本书是两代军人谱写的史诗,是展现当代军人精神世界的成熟小说。这部小说的出版必然会引起评论家和读者的广泛关注。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中国诗歌学会 “2016中国诗歌年度报告”在北京发布下一篇:抱朴子作者 抱朴子作者是谁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