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史前文明>正文

叶恭绰 苏华:叶恭绰的逸民悲情

导语:1640年,在郑元勋的《影园》中,牡丹花盛开,最奇妙的是一簇牡丹中出现了五朵黄色的牡丹。菊花以黄为义,君子为名。随着奇异的黄牡丹盛开,郑元勋也有了扬名立万的大动作:邀请各行各业的学者齐聚园中,赏花吟诗。那一年,广东番禺路过

1640年,在郑元勋的《影园》中,牡丹花盛开,最奇妙的是一簇牡丹中出现了五朵黄色的牡丹。菊花以黄为义,君子为名。随着奇异的黄牡丹盛开,郑元勋也有了扬名立万的大动作:邀请各行各业的学者齐聚园中,赏花吟诗。那一年,广东番禺路过扬州,正逢郑元勋在园中与文士相会,所以他参加了这次会面,并被法官钱以《牡丹十法》授予第一名。女子音乐歌曲映入红轿子眼帘,一时被传为盛事,被誉为“黄牡丹状元”。一年后,1644年6月26日,牡丹诗大赛组织者郑朝宗在扬州被城里人误伤。“黄牡丹书生”黎遂球,在两年后的赣州守城大战中,因“夺朱非正色,异族也为王”这句话被清军杀死。明朝时,他和哥哥李穗红一起去世了。

龙宋遗民史

1933年2月8日,书画家吴湖帆、张大千从上海赴苏州,在彭公甫处举行“正社书画会”第二次大会。“正社”是以苏州画家吴湖帆、彭公甫,兄弟张善丕、张大千,名人何成、叶恭绰为骨干的民间组织。在民国时期,有很多民间艺术团体结社自由,不需要登记审批,集会期间也从未被派出所突击检查或拘留。因为何成年纪最大,是当时的“南北要人”,这个社团的成员常被称为“燕农会长”、“八哥”。此后,“正社”及其主要成员张善坤、张大千在北平多次举办艺术展览,均由“延农会长”策划主办。

1933年2月8日,何成带着一幅《林诗田郑元勋山水画轴图》来到吉雅。这幅画的左上方,有董其昌题字的五行:“沈启南自画山水云:诗在大池画中,画在大池诗外。短短一百二十年,翻身而生。我在朝宗的画也是云。”图片右上方是郑元勋的补充提问:“辛休息这个冬天不在沈笔爷附近,他三十岁的时候,手腕力量还年轻,但董思白先生已经非常欣赏了,这是一个数字。画不足以存,问题不能弃,要传承。付钱给孩子让他展示和隐藏。崇祯邱欣怡重新认识了影园中的蒿亭。”郑朝宗的画《吴湖帆》从未见过,他惊叹道:“几乎一模一样。”绘画和查美赫、邹晨虎很像。朝宗求职难,墨独厚。”叶恭绰看到郑元勋画轴背后有很多遗民轶事,说郑元勋举办了“黄牡丹诗词大赛”,土生土长的黎遂球成为“牡丹状元”。何成现在的话刺激了叶恭绰:“为什么不搞个长庆体,写一章龙歌?”因此,叶恭绰在这次雅集后把画带回家,查阅了史料,并进行了详细的考证。3月下旬,作《明代郑超宗元勋山水画轴》一文,被颜农收藏,还与何成。

此碑文以善良好客的何成开头,接着说郑朝宗虽然从事诗画工作,但他的名字来源于他成为后期赋学会的领袖;写的是郑朝宗被杀,其弟夏征入朝不为官,稍事休息便侍奉母亲;最后,郑元勋的画在安徽祁门马岳仪、马岳禄兄弟的玲珑山阁和无锡杨家藏中流传,最后以何成的名义流传。

为颜农题名而收集的明代郑超宗元勋山水画轴,看似是一部简单的明遗民史,但也可以看作是一部“遗民多少泪洒入景芝尺空”的诗史。此外,不可避免地还有叶恭绰重返政治生涯的阴影。

仕途坎坷,民以安之

叶恭绰,广东番禺人,1881年11月24日生于北京,1968年8月6日逝世。

1906年,叶恭绰进入清朝的邮电通信部,1908年4月晋升为邮电通信部。5月晋升为岗通部门,9月由奇品文员晋升为岗通部门。一年后,他被提升为程铮厅厅长。一年多后,他被任命为铁路总局局长进行晋升。然而,1911年,接替徐世昌出任邮政通信部部长的盛宣怀,却以“浪费权力”为由,被铁路总局免去了升任职务。没过多久,盛宣怀因“国有铁路”问题被清廷革职。盛宣怀下台后,叶恭绰复职,仍担任铁路总局局长,主管全国铁路监督工作。

辛亥革命、内战、和会期间,叶恭绰上午在邮政通信部工作,下午到袁世凯官邸商谈政治渠道。他提出了一些退位和促进北方共和的建议。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他坚定拥护共和国的誓词是叶恭绰写的。同年,叶恭绰开始担任交通银行副经理,其影响力很快超过中国银行,成为民国政治派别“交通厅”的灵魂人物。

南北和谈后,邮政通信部改组为交通部。叶恭绰还是铁路总局局长,兼任道路管理局局长。同时指出“今天第一件事就是赶紧修路,别的都不是问题。比如国家和人民的纠纷,内债和外债的区别,都是枝节问题。为此,经过全国协商,形成了铁路布局的基本思路。首先,国际社会试图缩短欧亚之间的运输路线,直接与西伯利亚铁路连接。其次,在国内纵横建设两条主线为宜,一条是横贯亚洲大陆的陇海线,一条是纵向折线,一条是粤汉线,这样可以尽快连通北京和广东。这一思想直接影响和推动了中国铁路建设的战略布局。

1913年12月,叶恭绰被任命为北京市政府道路管理局局长,代理交通运输部副部长。1915年6月,庄云宽发起“三龙参案”,陆军第二大臣徐树铮、财政第二大臣张欢、交通第二大臣叶恭绰被勒令停职;此案还涉及金浦、韩晶、京穗、郑泰、沪宁五路的导演,史称“五路参演案”。1917年,出任段内阁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兼邮政总局局长。1918年10月,叶燧因与直属上级、首席运营官曹汝霖意见不同,从西苑借款,辞官远走欧洲。1920年8月,晋为宰相,为交通总长。1921年4月,他被赶出内阁,因为他批评各地军阀鲁莽行事,破坏道路管理。

同年12月,梁实义出任内阁总理,而叶恭绰仍掌管交通局长。1922年1月19日,吴率六省督抚,致电总统徐世昌,解除梁实义丞相职务。一周后,我和梁诗怡一起投靠了天津。5月5日,冯军战败,直接上台。徐世昌总统下令通缉梁世义、,叶逃往日本。

流亡日本期间,叶恭绰完成了他的重要著作《论交通救国》。1923年4月,叶恭绰回到广州,担任孙中山大元帅大本营的财政部长。1924年9月,由军队支援的段组建临时政府,受孙中山委派北上,第三次出任交通总长。1927年6月,军阀孙、张宗昌与张结成同盟,组成“安”,拥张为“陆海军大元帅”,组织北京军政府,聘请为财务委员会副主席。

蒋介石统一南北后,叶恭绰被南京国民政府通缉,不得不避沪避苏。1932年1月,蒋介石第二次下台,孙克组织南京国民政府,邀请他担任铁道部长。然而,这位铁路部长只任职了一个多月,然后就随孙克离职了。从那时起,叶恭绰不再谈论政治,致力于文化事业。明代郑超宗元勋为颜农题名而收藏的山水画轴漫龙宋,其实也明确了他自己在台上台下“清正不俗,不得不克制”的政治心态。不幸的是,许多写叶恭绰的人只能列出他们在政治上的官衔和文物收藏的森林名单,却不知道他在各种风景之后的悲惨遭遇。

路的尽头是悲伤、悲伤和愤怒

1937年,“近代岭南四大宗师”之一的黄历节幸存者,将黄历节前收集的王秋梅《送李梅舟北去诗》寄去。王秋梅知道叶恭绰热爱可以追溯到黑暗时期的乡村国家文学,于是把它托付给了叶恭绰永保。同年11月,上海投靠香港时,叶恭绰还带走了其他收藏的书画。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日军准备攻占香港。叶恭绰“不想进入重庆,因为他打算去广西和贵州。”。我已经订好了航班空,这样就不能多带行李了,所以我从收藏的书画中选了最好的一幅,把轴头的尾部剪掉,连介绍和题字都剪掉了。令人不安,许多被遗弃。当时是一大早,宗昊已经占据了飞行位置,无法与之竞争。飞机停了,坏的不能换新的,这卷也是。虽然粘合力强,但很难熨烫。这也是我人生的遗憾之一。"

写于1958年的这段回忆,有三点值得注意:一是不愿回到当时正面临抗战的国民政府首都重庆,二是不愿回到汪伪统治下的敌占区。这是一次典型的惠民之旅;三、《南园士人送李梅洲北》诗卷,这次准备离港投靠桂林、贵州时的“书画特聘画家”之一,“削去轴头尾部,连头、题词都有介绍”,“后者虽强为粘,必难铁,这也是我一生的遗憾之一”,参考此诗卷。

1949年8月,我避开香港的叶恭绰展来观此诗卷,写道:“时代变了,我想回到旧隋源,但我不安分,隐居起来,然后我移居香港。收藏品中的绘画、古物和绘画经历了混乱并被销毁。幸运的是,这本书没有丢失。然而,我无法解释,我被秋斋的意思淹没了。”这种对旧的执着和对乡村文学保存的高度重视的深情,由此可见一斑。

1954年6月5日,已经是中央文史馆副馆长的叶恭绰,在《南园士人送李梅洲北归》诗卷中第二次题词说:“我老了,死了,但我不想回到故乡。遗产将坐落在北京西部的翠微山脚下。因为他们不爱一座山,所以他们以历史闻名。一旦秋千飘了,易安能不动吗?所以,描述就写在这里。看到本卷以后,当有同情。“然而,当时看到这本书的人,对那些为这个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长者,并没有同情之心。1957年,他们像往常一样被贴上了“右派”的标签。

1958年,由“益民”变为“右派”的叶恭绰对《南苑文人送李梅洲北归诗卷》有三个疑问:“宇易强调乡村国家文学,乐此不疲。总是注意支付账单。今年是七十七岁。我偶尔会放这卷,有很多感触。后来的观众,当他们知道虞书此时的感受,何苦呢?”这首描写《南园士人送李梅洲北归诗卷》流传过程的律诗,真的属于“其歌亦有思,其哭亦有怀”的挽歌,只是有些后人看过了,不知道该如何悲凉,更不用说感情了。

1960年12月,刚刚摘下“右派”帽子的叶恭绰,开始担心农村写“大字报”“标语”用的毛笔和纸墨过多,真正的使用者用不好笔的问题。于是他写了一篇关于书画工具供应的文章:“所有地方都写‘大字报’,可能需要几千把刷子。你听出它的不足了吗?如果每年需要一亿二千万把刷子,却不可能做出十二万把更好的刷子来满足艺术需求,这是什么原因呢?所以制作刷子所需要的原料,如狼毛、兔毛、马毛、鸡毛等。,都不缺产量,但都被抛弃了,即经济又太矛盾了。”

然而,政治是无用的。随着“文化大革命”的兴起,汉字用纸用笔从来不缺。1968年,《光明日报》发表《中国官僚资产阶级的始祖叶恭绰》一文。读完之后,叶恭绰病倒了,并于8月6日死于焦虑和愤怒。那些对中国现代文化做出巨大贡献的人,成了官僚资产阶级的祖先。卓尔康说:“遗民只注意最后一条路。”到目前为止,平民叶恭绰还没有成为平民。

◎文史学者苏华,现居太原。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骆驼祥子第十四章批注 骆驼祥子第十四章主要内容下一篇:程不时 程不时和他的中国大飞机梦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