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史前文明>正文

寻隐者不遇贾岛 贾岛寻隐者不遇全文

导语:贾岛寻隐者不遇全文《寻隐者不遇》是唐代诗人贾岛写出的一首着名的诗,这首诗流传非常广泛,从小学课本到儿童启蒙读物以及唐诗读本中都有收录,这些书中还配有相应的绘图,绘图上有松,有指着手的童子,还有一个问者,形象地展示了诗的内容

贾岛寻隐者不遇全文

《寻隐者不遇》是唐代诗人贾岛写出的一首着名的诗,这首诗流传非常广泛,从小学课本到儿童启蒙读物以及唐诗读本中都有收录,这些书中还配有相应的绘图,绘图上有松,有指着手的童子,还有一个问者,形象地展示了诗的内容。

寻隐者不遇古诗配画

《寻隐者不遇》这首诗短短只有四句: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这首的意思是:在山中的一颗苍松下,我向隐者的小徒弟打听隐者的去向,小徒弟说,他的师父还在山中采药,只是这山中云深雾重,他也不知道师父身在何处。前一句是问话,后三句是回答,表现了隐者的高风亮节,作者寻而不遇,心中只有空自仰慕。作者贾岛给我们描绘一个世外高人的隐者,形象生动,以白云和苍松为衬托,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全诗结构精巧,特别的问答方式让人耳目一新,仅有二十个字,简单的叙事,环境、人物、情节一应俱全,却引人无限的想象,言外之意是一首抒情诗,山高云远,苍松亭亭,可爱的小童和一脸遗憾的来者,还有没曾出现的隐者。

《寻隐者不遇》这首诗风格通俗易懂,却清新艳丽,色彩鲜明,像一幅中国山水画。含义深刻却着笔简捷,情深深意切切,心情上的百回千转尽在这白描无华之中。它是贾岛一篇代表作,在诗词的历史上是难得的精巧作品,后人今天吟来,也有百般滋味在心头。

贾岛剑客全文赏析

以“诗囚”着称于世的唐代诗人贾岛,他的诗歌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所作大多数以凄凉寒苦为感情烘托,被苏轼总结为“郊寒岛瘦”。可是这首《剑客》一改往日的悲凉气氛,率直明坦的抒发了自己情怀。给人一种不同的风格体验。

贾岛画像

诗中贾岛以剑客自喻,以剑客的口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诗歌的前两句“十年磨一剑, 霜刃未曾试”着力刻画这把“剑”是什么剑。这是一把剑客耗费了十年的心血打造出来的宝剑。此剑剑刃锋利闪烁着白光,是一把未曾试过的宝剑!字里行间透露这作者跃跃欲试的心态。后面两句“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表现出贾岛信心满满想要大干一场的豪言壮志!

贾岛把自己比作剑客,将自己苦读十年的学习过程以比喻的方式写入诗中,托物言志,表现了自己渴望为国效力的宏伟抱负。这是一首典型的五绝诗,整首诗将作者的伟大的思想抱负巧妙的浓缩在艺术作品之中。语言平易近人,思路畅快明了,表现出了贾岛不一样的创作风格!

这首五绝,是贾岛吟成“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二句后加的注释。意思是,这两句诗苦思了三年才得以吟出,吟成不禁双泪长流。知音者应知我吟诗之苦,佳句之难得。懂得我的诗的人如不赏识,我将隐迹故山,以度残年,再不作诗了。表现了诗人艺术劳动的艰辛、刻苦,也说明好诗佳句得来不易。贾岛这种苦吟精神,对后世颇有影响。

贾岛初赴举的全文阅读

贾岛初赴举的意思就是贾岛第一次参加科举考试。贾岛是晚唐后期诗人,后又称他为瘦岛,与当时的另一个贫苦诗人孟郊为友,并齐名为郊寒岛瘦。贾岛家境贫寒,小时候只得到寺院里做和尚,后来想走仕途,就还俗去参加科举。

贾岛画像

贾岛第一次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有一天,在京城里骑在毛驴上,想起了自己写过一首诗《题李凝幽居》,诗中有一句“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还有需要探讨下,他考虑半晌,是用“推”好还是用“敲”,边走边想着,嘴里念念有词,手上还停地做着“推”和“敲”的动作,糊里湖涂撞在当时的大官韩愈的出行队伍上,边上卫士把他拿下,他才如梦初醒。幸而韩愈不仅自身很有才华,也是个爱惜人才的人,贾岛把诗大声念出来并说了“推”和“敲”的为难,韩愈听了,他和贾岛一起讨论诗的用词,最后韩愈对贾岛说,还是用“敲”比较好,深夜中“敲”的声音更响亮,还能让吟起来朗朗上口,贾岛听后很高兴,不停地赞叹。贾岛和韩愈两个人相见恨晚,交谈甚欢,一个骑马一个骑驴边走边聊,就这样贾岛跟着韩愈回到了韩愈的家,两个人从此成为了好朋友。

只是可惜,第一次参加科举的贾岛就名落孙山,再后来的很多次科举中,都一次没有考中,他爱诗如命,无意还得罪了皇帝,到最后只能到长江这个小地方做个主簿。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高尔基的简介 著名作家高尔基的生平简介下一篇:加尔文主义 马丁路德加尔文宗教改革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