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史前文明>正文

永乐大典内容 《永乐大典》: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

导语:举世闻名的成书于明代初期的《永乐大典》,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类书,也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它的篇幅之大,内容之丰富,缮写与装潢之精美,在当时的世界上,也是无与伦比的!永乐大典《永乐大典》编撰于明朝永乐年间,内阁首

举世闻名的成书于明代初期的《永乐大典》,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类书,也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它的篇幅之大,内容之丰富,缮写与装潢之精美,在当时的世界上,也是无与伦比的!

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编撰于明朝永乐年间,内阁首辅解缙总编的一部中国古典集大成的旷世大典,初名《文献大成》,是中国百科全书式的文献集,全书22,937卷,11095册,约3.7亿字,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显示了中国古代科学文化的光辉成就,但《永乐大典》除了正本尚未确定是否存在长陵外,永乐副本却惨遭浩劫,大多亡于战火,今仅存800余卷且散落于世界。《不列颠百科全书》在“百科全书”条目中称中国明代类书《永乐大典》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

《永乐大典》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个符号.

类书,是古代百科全书式的资料汇编,因博采群书,分类编辑,故称“类书”。明成祖朱棣即位后,鉴于古今事物散记于各书,不易查阅。1403年命翰林院侍读学士解缙等人,组织编纂一部便于查索的大型类书。当时规定:自古以来的“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毋厌浩繁!”第二年,解缙等人编出《文献大成》,朱棣认为过于简略,又于1405年命大臣姚广孝、刘季篪和解缙等人,组织人力重修。这次参加编纂缮写工作的官员、文士,多达二千一百六十九人,至1408年冬全部完成,由朱棣将该书定名为《永乐大典》。

《大典》辑有上古至明初的图书七、八千种,包括经、史、子、集、释藏、道经、医药、戏剧、平话、工技、农艺等着作,可谓旁搜博采,汇集了当时的天下群书。全书计有二万二千八百七十七卷,目录六十卷,装订成一万一千零九十五册,共约三亿七千万字,是一部规模宏大,内容极为丰富的煌煌巨制!《大典》的编排体例以《洪武正韵》为纲,按韵分列单字。天文、地理、人事、名物、诗文词曲、奇闻异见等等,都随字收载。例如天文志列在“天”字下,地理志列在“地”字下。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当时规定所辑入的书,不准删改,必须照原着整部、整篇、整段地编入,因此《大典》保存了我国宋元以前大量的珍籍。

永乐大典

《大典》编成后,只缮写了一部。朱棣从南京迁都北京后,《大典》也运至北京,收藏在皇宫的“文”内。由于卷帙过多,此书始终未能刻版付印,直到明嘉靖末年,才照原本摹写了一部做为副本。《大典》的正本约于明亡之际被焚毁,副本在清朝前期由皇家档案库皇史宬移至翰林院藏存。乾隆年间纂修《四库全书》时、由于官吏们的偷盗,《大典》缺失了二干四百多卷;1860年英法联军侵占北京时又被劫掠。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大典》惨遭浩劫,部分被烧毁,部分被抢走,剩下的仅有六十四册了。这部出类拔萃的文化典籍遭到如此摧残,是我国文化史上无法估量的损失!

解放后,经多方努力,到1959年为止,已搜集《永乐大典》二百一十五册,加上复制本等,共七百三十卷,1960年由中华书局影印出版。虽然这七百三十卷只是原书的百分之三,但其中仍然保存了不少散佚的珍贵资料。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苏轼的人生态度 苏轼诗词里超然的人生态度下一篇:韩非子的著作 解读韩非子作品中的寓言故事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