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史前文明>正文

罗马和塞琉古战争原因 古罗马可以打仗吗

导语:罗马和塞琉古战争是由于领土争夺和政治利益引起的。古罗马当时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能够进行有效的战争。

目录导航:

  1. 罗马和塞琉古战争原因
  2. 一部古希腊罗马的电影,国王带兵打仗,被海里的怪物袭击,困在一个岛上
  3. 最爱打架的国家
  4. 秦朝和罗马修建道路的各自目的
  5. 全面战争罗马1,内战怎么打
罗马塞琉古战争原因

叙利亚战争其他含义

塞琉古帝国与罗马共和国的战争

叙利亚战争(前192年-前188年),也被称为安条克战争,主要是罗马和塞琉古王朝国王安条克三世在希腊、爱琴海和小亚细亚间的军事冲突。

随着马其顿王国在第二次马其顿战争败于罗马,安条克三世认为是扩张至希腊的好机会。自前196年起,这两大势力逐渐相互在台面下对抗,并试图与希腊诸多小势力结盟来扩大自身在希腊的影响力,最终引发罗马-叙利亚战争。

战争最后由罗马获得彻底的胜利,安条克三世被迫签下阿帕米亚和约,使塞琉古帝国割让小亚细亚给罗马的盟国,也进一步确认罗马在希腊的霸权,更使罗马成为地中海惟一的一等强国。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叙利亚战争

时间

前192年-前188年

全称

罗马--叙利亚战争

序曲

叙利亚战争

塞琉古国王安条克三世介入希腊的纷争这事,要从他与马其顿国王腓力五世秘密联盟说起。公元前203年,两国秘密协定瓜分埃及国王托勒密五世的领土

然而,公元前200年,罗马因跟帕加马、罗德岛同盟而开始卷入希腊的事务,当时这两国与马其顿腓力五世爆发克里特战争,并祈求罗马军事协助,罗马随即派了一支军队进入希腊与马其顿开战。

这个时候,塞琉古国王安条克三世正与托勒密王国进行第五次叙利亚战争,并在前200年的帕尼翁战役中击败托勒密的军队。公元前198年,安条克三世征服柯里叙利亚。

安条克三世在掌握柯里叙利亚之后,继续夺取托勒密王国在奇里乞亚、吕底亚和卡里亚的领土。当攻击托勒密王国朝在小亚细亚的疆域时,安条克三世派了一支舰队占领托勒密海岸城市来支援马其顿腓力五世,虽然罗马的盟邦罗得岛在该区拥有不小的海军力量,但安条克的行动使罗得岛心生警惕,为了使腓力五世希腊称霸的目标失败,罗得岛派出大使向安条克表达抗议,威胁如果安条克三世的舰队执意通过该区就要开战,安条克三世忽视这项警告,仍然执行他的海军计划。然而罗德岛并未与塞琉古帝国宣战,因为腓力五世已经在库诺斯克法莱战役被罗马和埃托利亚同盟击败,对罗德岛的威胁已经解除,第二次马其顿战争结束,停战和约使马其顿王国除了赔偿战争军费和丧失领土外,还被迫成为罗马的同盟国。

而塞琉古帝国和托勒密王朝之间的第五次叙利亚战争于公元前195年结束,和约内容包括柯里叙利亚成为塞琉古的领地及托勒密五世必须迎娶安条克的女儿克利奥帕特拉一世为妻,安条克三世可以把注意力从亚洲转到欧洲来了。

走向战争

这时,引发第二次“布匿战争”的迦太基将军汉尼拔,从迦太基流亡到塞琉古帝国境内的泰尔,之后又到以弗所的安条克三世宫廷寻求庇护,在那里劝说安条克发起对抗罗马的行动。

在希腊,尽管仰慕希腊文化的罗马执政官提图斯昆克蒂乌斯弗拉米宁(Titus Quinctius Flamininus)派传令官宣布什腊人获得"自由",但因为罗马持续在希腊城邦间扩大影响和干涉,加上埃托利亚同盟不满意在第二次马其顿战争所得的领土太少,使埃托利亚同盟逐渐反对罗马。

公元前195年,罗马决定入侵斯巴达时,埃托利亚同盟要求自己来处理斯巴达问题,并希望罗马撤出希腊半岛。然而,亚该亚同盟不希望埃托利亚同盟的势力过于茁壮,反对这项提案。

同年,以复兴整个帝国为目标的安条克三世开始入侵色雷斯,当地曾经在塞琉古一世时为帝国疆土,但在塞琉古一世被刺杀之后失去了。公元前195年,安条克三世势力进入欧洲,色雷斯几乎重新回到塞琉古帝国手中。随着希腊反纳比斯战争结束,罗马的军队履行先前的承诺离开希腊半岛,但罗马与塞琉古间关系越发越紧张,罗马坚持安条克三世必须离开欧洲,并且在小亚细亚的希腊城邦的独立须受到尊重。

公元前193年,两方的矛盾使在以弗所的协商破局,尽管如此罗马此时并没有想与安条克发生战争。在罗马离开希腊后,埃托利亚同盟开始鼓动其他强权成立反罗马联盟,此时安条克三世尚未决定要与罗马发起战争,马其顿国王腓力五世却拒绝了,然而刚战败的斯巴达国王纳比斯反而接受,但纳比斯复兴斯巴达的举动很快遭受到击败,埃托利亚同盟击败罗马的希望落空了。

纳比斯的失败让埃托利亚同盟再度发起行动,而这次安条克三世终于答应了,并承诺如果埃托利亚人与罗马发生战争他将会介入。在得到安条克的诺言后,埃托利亚同盟攻击在德米特里阿斯和卡尔基斯的要塞,但仅仅只有德米特里阿斯的攻势成功。对于埃托利亚同盟的行动,毫无意问罗马军队将会再度登陆希腊,尽管安条克三世在其他事务上的行动使他手头上没有足够的大军,他仍然率领10,000名步兵、500名骑兵和六头战象横过爱琴海,以希腊解放者姿态登陆色萨利的德米特里阿斯。

军事冲突

在登陆希腊后,安条克三世祈望还有其他希腊势力可以加入反罗马同盟,然而亚该亚同盟对他宣战作为对应,甚至连马其顿腓力五世都愿意对罗马提供帮助,这造成希腊半岛上最强大的马其顿可能变成安条克的敌手。虽然战争初期有些进展,但在安条克登陆希腊六个月后罗马完成战争的初步准备,派了两支罗马军团登陆希腊,绕过埃托利亚进入色萨利,同时马其顿军也进入色萨利,安条克三世希望能在温泉关抵挡罗马军,但温泉关战役结果使他的大军遭受惨重损失,这样一来安条克三世只能撤回小亚细亚,孤立无援的埃托利亚同盟只能在埃托利亚战争后降服于罗马。

虽然在爱琴海海域上塞琉古拥有强大的海军,但罗马在与帕加马和罗德岛的同盟下组成庞大的舰队,并在科律克索战役击败塞琉古海军。公元前191年,罗马同盟舰队封锁小亚细亚沿岸的港口,而安条克三世试图重建他的海军,更派遣迦太基名将汉尼拔到腓尼基建造舰队,来阻止罗马陆军渡过爱琴海,也希望能在海战中击败罗马同盟舰队使联军分散,再分别一一击破。

如同安条克的计划,罗马同盟舰队遭到塞琉古舰队突袭,罗德岛丧失大量船只,使帕加马国王欧迈尼斯二世派遣军队到北爱琴海支援陆军行动,留下罗马和罗德岛继续在萨摩斯监视塞琉古舰队,罗马联军因此而分散。然而当汉尼拔的舰队前往达达尼尔海峡的途中遭到罗德岛舰队拦截,并在欧利米登战役中惨败。安条克三世在无奈下只能以剩下的舰队作为赌注,在前190年迈昂尼苏斯战役(Battle of Myonnesus)中再度战败。

在一连串海战胜利后,罗马大军可以肆无忌惮渡过达达尼尔海峡进入亚洲,而安条克三世也聚集庞大的军队对应,虽然安条克有意接受罗马战前的条件来避战,但已经太迟了,双方在马格尼西亚战役展开厮杀,罗马军队主帅为大西庇阿的弟弟卢基乌斯科尔内利乌斯西庇阿亚细亚提库斯,虽然安条克三世成功击破罗马联军的左翼,但自己塞琉古军队的左翼却遭到击败,使中央的步兵方阵遭到联军夹击,塞琉古军死伤大半,安条克只能接受这场战争失败的事实。此战后卢基乌斯获得了"征服亚洲的"的称号。

阿帕米亚和约

叙利亚战争

双方战争结果以塞琉古帝国惨败结束,根据阿帕米亚和约,安条克三世必须完全放弃欧洲及托鲁斯山脉以西的亚洲地方、交出他所有的大象、以及只能拥有12艘战船作为国民治安之用,然而在受到攻击时他可以有多一些战船,并支付15,000塔兰同银币。帕加马和罗德岛获得了塞琉古帝国在安纳托利亚的全部领土作为长期支持罗马的回报,也使罗马的政治霸权得以扩张到地中海东部。

一部古希腊罗马的电影,国王带兵打仗,被海里的怪物袭击,困在一个岛上

《奥德赛之七海神怪录》The Odyssey (1997)

影片记载了伟大的武士国王奥德修斯战后历经16年磨难返回家园、与妻儿团聚的感人故事。奥德修斯在特洛伊战争中利用木马藏兵之计攻陷敌城,他不顾海神的咒语起航回家,途中历经了灵与肉的重重考验:与吞食土兵的独眼巨怪斗智斗勇;为拯救囚中妖法而变成猪仔的船员与美艳女巫同床共枕5日(世间5年);孤胆穿梭阴阳之界;因迷失方向被海之女神软禁孤岛数年;……但对爱妻的思念坚定了他返回故土的信念。在女神雅典娜的帮助下,智慧与胆识最终战胜了种种恐怖与奸邪,奥德修斯夺回了他所拥有的一切。

最爱打架的国家

回答最爱打架的国家?

答:美国。新闻中天天讲挑起战争,十有八九都是美国。我认为的原因之一,自认为很强大,自吹很强大。因为强大想打谁就打谁,但是它大多打的是些小国家,某些物资比较丰富的国家。

原因之二,一旦自己的国家在经济上出了危机就用侵略别的国家来解决。

原因之三,想独霸世界,打不听它指挥的弱👎小国家

答:最爱打架的是美国

美利坚合众国(简称“美国”)[59],是由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50个州和关岛等众多海外领土组成的联邦共和立宪制国家。其主体部分位于北美洲中部,美国中央情报局《世界概况》1989年至1996年初始版美国总面积是937.3万平方公里,人口3.33亿,通用英语,是一个移民国家。

'世界上最爱打架的国家当然是超级大国美国和俄罗斯了。美国是一个依靠战争而大发横财的国家,他会把那些即将淘汰武器卖出去,所以世界上最不稳定的因素都是美国挑起的。

俄罗斯为了自己的利益不受侵犯,也是被迫进行自卫战争。还有如以色列,阿富汗,叙利亚,乌克兰也都处于战争状态,让我们祈祷世界和平吧。

我个人觉得,最爱打架的国家应该是西班牙。之所以说西班牙人最爱打架,是因为,他们连牛都打。哈哈哈,当然,这是开玩笑的。

根据历史记载,曾经统治西班牙的古罗马恺撒大帝就热衷于骑在马上斗牛。而后,斗牛发展成站立在地上与牛搏斗。至此,现代斗牛的雏形基本形成。

两个超级大国美国和俄罗斯,因为只有战争才能赚更多的钱,卖那些他们即将淘汰的武器出去。

美国也是一个非常喜欢战争的国家,虽然建国时间不长,而且是殖民地出身,但是美国从建国开始,基本上就一直在战争状态。美国统计过,其建国200多年,只有16年没有战争,是排在俄罗斯之后,第二个最喜欢打仗的国家。

美国通过战争,解决掉了几乎所有的对手,独立战争打败英国,西进运动打败法国,一战削弱德国,二战彻底削弱英法,打残日本。而且每次打仗都是在敌人最虚弱的时候,或者两败俱伤的时候,所以美国自己的损失很小,因此,战后美国直接成为世界最强大国家。

秦朝和罗马修建道路的各自目的

罗马帝国和秦朝修筑的路,其主要目的是用兵、补充粮秣以及侵略别国掠夺土地财物。例如秦始皇派长子扶苏、大将蒙恬修筑的‘直路’就是戍边防匈奴为目的的。

秦朝修建道路目的:

秦始皇修建秦直道的目是为了抵御当时北方的匈奴入侵。

这条公路的修建连接了诸多个城市和省份,能够更快速的运输物资和军队,大大缩短军队的行程时间,除此之外,这条道路还用于秦始皇的巡游,算是当时非常少有且比较完备的南北干道。而这条公路的修建也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从当时来说,这有利于加强秦国范围内各省市的联系,也有利于秦始皇对国家的统治以及对地区的控制。

罗马修建道路的目的:

1.罗马人早期的道路修建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保障战争需要。无论是军队的军需输送、指挥命令的传达等等都需要道路作为保障,没有道路设施,顺利的完成大规模作战尤其是远距离作战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罗马早期的道路基本都是为了战争服务的,在罗马早期的几次扩张战争的背后,都能看到道路修筑的痕迹。

2.罗马历代统治者热衷于修路的原因还有维护统治的需要。罗马除了罗马主城之外,还包括数量庞大的行省,这些行省指的是被罗马征服的意大利之外的需要向罗马纳贡的地区。为了维护罗马对于诸多行省的控制,道路的修筑就显得异常重要。

秦朝修建的道路叫驰道,具体目的是:

1、巩固政权,秦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要集权就必需加强控制地方,交通便利是保障。

2、车轴以及其它配件可以标准化生产,交替使用方便。

3、为了保护路面,提高道路的使用效率。

4、驰道,以咸阳为中心,加强边防,巩固统治,巩固君主专制。

罗马修建的道路具体目的是:

最初动因是为了满足军事征服的需要,但后来则更多地是出于政治 统治的考虑。 罗马这种完善发达的道路系统对罗马社会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它维护了国家的政治 统治,促进了经济贸易的发展,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推动了帝国的“城市化”进程。

“条条大路通罗马”是指当时的罗马作为欧洲的政治、文化、宗教、行政中心的繁荣景象----无论你从何处想去罗马,都有会一条路最终通它。

而当时的秦直道最早的作用确实用来做军师用途,当时蒙恬驻守内蒙古的九原郡,而那时王翦、王贲父子正在做灭国大战,蒙恬和王翦同时作为上将军,却一个各担不同的重任,蒙恬是防止匈奴人的入侵,因此,当时为了能建立一支快速反应的粮草供应线路必须修建一条比官道还要重要的军事直道!

另外,说的多一点,中国真正的骑兵是在三国后期才出现的,因为三国之前包括汉,乃至春秋战国,当时所谓的骑兵都只是用马来快速运送士兵用的,并不能直接在马上打仗,因为并没有发明马镫,而三国后期才发明的马镫,这一点也是很重要的。~说了这么多,需要说明的就是,秦直道和条条大路通罗马 这是两个概念,一个是比喻当时的罗马繁荣,而另一个却是世界古代交通史上一大壮举,自然自豪。

一、古罗马修建道路的根本目的。

谚语云:条条道路通罗马。古罗马人修路真的是为了百姓福祉,给老百姓修来晚饭后散步、遛狗用的吗?

按目前国际认知,古罗马人建立了一个环地中海的的大帝国。为了维持帝国运转,保证帝国与各区域的信息畅通,更重要是快速投送军队镇压叛军,古罗马帝国不得的海陆并用,加快修建道路。这其实和秦朝修建秦直道的目的是一样的。

二、古罗马也修建了长城。

公元122年,罗马皇帝哈德良在入侵英格兰后,为了防御来自北方的皮克特人的侵扰,修建了约120公里长的哈德良长城。后来,罗马帝国又增修了英国安东尼长城,以及在德国修建的550公里的上日耳曼-雷蒂安边墙。

第一,秦朝驰道是全国主要郡县与首都连接的大道。直道是自咸阳直通九原郡的大道。

秦统一后第二年,秦始皇就下令,修筑从咸阳通往全国各地的驰道。经过10多年的建设,驰道基本遍布全国,主要郡县都有驰道与首都咸阳相通。

驰道路面宽阔,以夯土筑成,据史料记载,平坦处宽约50步(约合今69米),每隔3丈(约合今7米)栽种一棵行道树。秦始皇本人有生之年就多次通过驰道巡视全国。

全国虽已统一,但北方匈奴仍然是秦帝国最大的威胁,因而秦军长期屯驻于今内蒙古中部一带,以防匈奴入侵。为保证军队的快速调遣及后勤物资给,

公元前212年,秦始皇下令,修筑一条自咸阳林光宫(今陕西淳化县境内)直通九原郡(今内蒙古呼和浩特西南)的大道,称为直道。秦直道全长700多千米,路面最宽达60米以上。

秦驰道就是当时的国家级公路,而秦直道则因道路通畅、路基优良而堪称古代第一条“高速公路”。秦代的驰道和直道共同构筑了中国古代早期最完备的道路交通系统。

第二,罗马修路。谚语云:条条道路通罗马。古罗马人修路真的是为了百姓福祉。按目前国际认知,古罗马人建立了一个环地中海的的大帝国。为了维持帝国运转,保证帝国与各区域的信息畅通,更重要是快速投送军队镇压叛军,古罗马帝国不得的海陆并用,加快修建道路。

全面战争罗马1,内战怎么打

有2种办法,一个就是不停发展,扩大你的势力的版图,到一定实力的时候,元老院会下令让你的领袖自裁,选是,那么你领袖死,内战不发生,选否,这与元老院决裂,与另2个罗马开战,另一个就是靠修改,开局就能内战,当然你也可以不打,先维持关系,内战的主动权就在自己手中。。。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wenming/557480.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十大穿越到大唐的小说 唐朝最有作为的皇帝排名下一篇:姜子牙是什么时候改版的 吕尚怎么变成姜子牙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