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史前文明>正文

守皇陵的是什么人 古代守墓有多可怕

导语:守皇陵的是什么人 古代守墓有多可怕

目录导航:

  1. 守皇陵的是什么人
  2. 上古时代的守墓人都叫什么
  3. 守陵人是干什么的
  4. 结庐守墓的成语故事
  5. 为什么说荀攸可使看坟守墓
守皇陵的是什么人

清朝守陵园的主要是皇室或宗室子弟担任守陵大臣;内务府找来的专门的守墓人,还有八旗子弟中选出的卫士作为陵园护卫。清朝有一套完备的陵园守护制度,这套制度非常的森严且严谨。

清朝守陵大臣也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担任的,必须是上三旗,即正黄旗,镶黄旗,正蓝旗的子弟才能担任。可见这个职位非常重要,守陵大臣的品级是正三品,比一个知府的品级还要高。

地位尊贵,当然和清朝厚葬的礼仪分不开。守陵大臣统领守陵卫士保护陵园,手下还有一批守墓人,还要在特定节日搞祭祀活动,古代的祭祀活动非常繁杂,需要一些对礼仪十分了解的人操作。

其中最为关键的便是对于日常贡品的准备和定期替换,还有固定的祭祀活动。这些繁琐的工作,责任划分清楚,每个守墓人只负责一个部分,明确的权责划分,不可逾越半分。古人对礼仪是不可偏废的,否则就是有罪的。

上古时代的守墓人都叫什么

我们经常可能听到一个词“守陵人”,守陵人当然就是守护一些陵墓的人,这种人在古代一般都是身份很高的人才能够有的,比如守皇陵的,那就是给皇家守陵。

守陵人是干什么的

守墓人就是守护坟墓的人。

这种人不但过去有现在有将来也会有。 拿古代来说,帝王的皇陵有大批守墓人自不必说,就是农村也有守墓人。过去农村中每个家族都有一个共同墓地,2.普通人没必要有守墓人,除非皇帝和王子等。因为怕人盗墓。普通人,哪舍得把金银财宝埋给死人3.守墓人守的血脉4.古代贵族,死后都有陪葬品,怕被人盗墓,所以才找人守护,这就是守墓人。

结庐守墓的成语故事

山西朔县的侍卫张日明,自从阎锡山逝世之后,他每天都搭乘公交车上山,照料其故居,还会在他墓前供奉新鲜的水果。

他坚持了52年,没领过一分钱津贴。

有青葱小伙到垂垂老矣,张日明老人迈着踉跄的步履,抚摸着坟前的墓碑,说:“我来看您了。”一句话说完,现场的人也哽咽了。

张日明说:“阎锡山是山西的大家长”。

“结庐守墓”是春秋时期的孔子的弟子才能做出的“义举”,然而却出现在近代的一个侍卫身上,可歌可泣。

阎锡山也算是一代枭雄,在山西人们心中,就好比张作霖在东北人心中的位置。阎锡山最具传奇色彩的是他的婚姻生活,比起民国其他军阀,他算是一个专情忠诚的好男人。

在古代男人眼里,女人不值钱,就像一件衣服一样,穿够了就丢掉,毫不可惜。他们但凡有权有势,就会左娶一个右娶一个,新鲜够了就丢掉不管。

在封建社会想让手握权柄的男人一心一意似乎并不容易,袁世凯的妻妾也蛮多的,不过老袁也算是个纯爷们,对妻妾照料得比较好,其他军阀还不如他,娶了很多妻妾,甚至都记不住名字,认不清面孔,只能说是“种猪”。

阎锡山只有一妻一妾,而且妾是用来传宗接代的,他真正有感情的是他的妻子。

在他妻子死后,他提笔凝思,写成一幅对联:

“竹青四时真味在,莺芳一室古香存”。

他的妻子叫徐青竹,包办婚姻,妻子比他大六岁。这就比较令人惊讶,当时流行男大女小,这样的包办婚姻只能说是传奇。

更传奇的是,两人八字合适,无比和谐,越来越有感情。

其实阎锡山本名不叫这个,他小名叫万喜,等他考试的时候,算命的说:“你五行缺金,肯定能考上”,结果他就考上了。

考上后要取个官名,算命先生摇头晃脑半天后说:“五行缺金,就叫锡山吧!”

阎锡山果然缺金,虽然有很好的感情生活,也有很好的事业,但一直没孩子。后来他不得不娶一个小女生为她生养孩子,小女生只有十四岁,刚能生育。

小女生到了阎锡山家,服从大老婆指挥,姓也改成大老婆娘家的姓,叫徐兰森。徐兰森叫徐竹青姐,对她的话言听计从。

不过叫姐也是抬高了这个女生的地位,毕竟她之是妾。这个小女生一到阎锡山家,人生如同开挂,一口气为阎家添了五个男孩和一个女孩。

但这些孩子只能管这家的主子徐青竹叫妈,徐兰森是他们亲妈,却只能叫姨妈。

好在徐青竹对几个孩子也好,视如己出,但唯一不好的是,她一定让孩子叫自己妈,这让亲妈作何感想,肯定心里不舒服。

在一次重要的战役中阎锡山战败,逃亡大连,徐兰森带着老四、老五跟阎锡山一起到大连,徐青竹过了一段时间才到,结果她发现这两个孩子叫徐兰森妈,而不是姨妈。这点触怒了她,她认为挑战了她在阎家的地位。

她去找阎锡山评理,阎锡山没理会她,当时他情绪低落,也没空安慰她,结果她哭了一整夜。

后来阎锡山对徐竹青还跟以前一样,大事小事都征求她的意见,家里的事物也交给她打理,有重要的聚会就让徐竹青代表自己去。但徐竹青始终不原谅他,跟他分居。

没想到徐兰森死得最早,突然病故,那天是腊月三十,天寒地冻。

徐兰森死后,徐竹青才原谅了阎锡山,重新回到他生活中,陪他走完七十八岁的人生。阎锡山死后四年,徐竹青才去世,他们的爱情传奇就此纠结。

人死了,故事却还在继续,在墓碑前,松树丛中,古旧翘角的屋檐下,还有模糊发黄的老照片中人的眉梢眼角之间。

人死了,情还在继续,世间所谓的大爱,从来就不是男女之情,而是不求回报的付出,比如他的部下,曾经最年轻的侍卫,如今已是白发苍苍。

老人将墓碑擦拭干净,暮雨蒙蒙,他最后鞠了一个躬,步履蹒跚地下山了。这里有阎锡山和他的夫人,也有整个民国最传奇的军阀混战的一生。

老人说:“我死后,我的后代也会为阎锡山扫墓。”

为什么说荀攸可使看坟守墓

这句话是祢衡说的。祢衡是东汉末年名士,个性恃才傲物,和曹操、曹丕、曹植都有交集。他曾经和荀攸有过一段对话,评价荀攸的才能,其中说到“荀攸可使看坟守墓”。

关于祢衡为什么说荀攸可使看坟守墓,并没有明确的解释。可能这是他对荀攸性格的一种调侃或是一种讽刺。

在古代,看坟守墓通常是低下的人从事的工作。祢衡说荀攸可使看坟守墓,可能是认为荀攸的才能只能胜任这种低下工作。但这种说法显然是不公正的,因为荀攸在三国时期是一个有名的谋士,为曹操出谋划策,立下不少功劳。

总之,祢衡说荀攸可使看坟守墓的具体原因可能只有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才能解释,我们只能根据历史记载和文学作品的描述来理解。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wenming/574316.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中国古代的韩国是现在的韩国吗 韩国历史修改下一篇:在三国历史中,郭嘉和太史慈哪位更加重要?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