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史前文明>正文

在古代子嗣的称呼是什么意思 古代公主会称二公主吗

导语:古代子嗣的称呼是指对古代皇帝的儿子的称呼,表示继承皇位的人。古代公主通常会根据排行称为一公主、二公主等,以区分身份和地位。

目录导航:

  1. 在古代子嗣的称呼是什么意思
  2. 古代公主自称什么
古代子嗣的称呼是什么意思

在古代一般称对方的儿子为令郎或者贤郎,称对方的孙子为令孙或者贤孙。

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贤,用于称平辈或晚辈。

对待自己的儿子、孙子,一般在成年前称呼他的名,成年后称他的字。表示尊敬之意。

古代子女的称呼:

1.寿称 襁褓:初生 孩提、总角、垂髫:童年 金钗之年:女子12岁 豆蔻之年:女子13岁 及笄之年:女子15岁 碧玉年华:女子16岁 桃李年华:女子20岁 花信年华:女子24岁 弱冠之年:男子20岁 而立之年...

2.古代年岁称呼: 襁褓:不满周岁。 孩提:两至三岁。 始龀、髫年:女孩七岁。 始龀、龆年:男孩八岁。

子嗣的意思是指儿子,指传宗接代的人。嗣作名词时有接续、继承、子孙等意思,也可作动词、形容词、副词的词性变化。子嗣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zǐ sì。

出处:

元·无名氏《刘弘嫁婢》楔子:“师父道在下夭寿,师父道在下绝嗣。师父,如何全美的寿数,如何得有这子嗣?师父一发与迷人指路者。”

元·无名氏《刘弘嫁婢》第一折:“姑夫无了子嗣,各人的造物,你可怎么埋怨我,干我甚么事!”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九:“他并无子嗣,与庄家老姥夫妻两个早夜算计思量,无非只是耕田、锄地、养牛、放猪之事。”

近义词:儿子、小子、幼子、子孙、儿孙、后代、后人、后嗣、后生。

在古代是一个使用范围较广的称呼,秦汉以后主要用作儿子之称。 自己之子可称为“犬子”、“孽子”、“不孝子”等,别人之子又可称为“令子”、“良子”、“不凡子”、“贤子”等、尊称的话是“令郎”、“佳儿”、“麟儿”、“令公子”。除此,还可用“男”、“子息”、“贱息”、“儿子”、“儿郎”、“儿男”等来称呼子。若有几个儿子则有“长子”、“次男”、“幼子”等称呼。

古代公主自称什么

古代公主自称自称‘本宫’

古代宫规(自称):

1、皇上见到太后要自称为孩儿或皇儿,见到其他地位低的人时自称为朕。

2、皇后见到皇上、太后时要自称臣妾,见到其他人时自称为本宫。

3、太后无论见到谁都一律自称为哀家。

4、王爷见到皇上和皇后时要自称为臣弟或臣兄,见到太后时自称为儿臣,见到其他人一律自称为本王。

5、皇子见到皇上、皇后、后宫嫔妃一律自称为儿臣,见到其他人自称为本皇子。

6、公主见到比自己份位低的人要自称本宫,见到太后、皇上、皇后、后宫嫔妃要自称为孩儿、儿臣,或自称名字、封号亦可。

7、后宫嫔妃见到皇上、皇后、太后三人时要自称臣妾,除此三人外见到份位高的人要自称嫔妾,见到份位低的人自称为本宫。

8、宫女自称奴婢。

9、内侍自称奴才或咱家。

10、侍卫自称卑职。

11、大臣自称微臣或臣。

12、王妃的自称与后宫诸妃一样。

13、长公主见到比自己地位低的人时自称本宫,见到地位比自己高的人时自称封号即可,无封号者自称名字。

14、郡主的自称与公主一样。

15、太子妃的自称后宫诸妃一样。

扩展资料:

公主,是中国古代对皇女、王女、宗女的称谓。

起源,《公羊传》曰:天子嫁女子于诸侯,必使诸侯同姓者主之,故谓之公主。西周春秋爵称,可大致分为王、公、侯、伯、子、男六级。而在王即周天子以下就是公侯伯子男五等,周天子把女儿嫁给诸侯时,不亲自主持婚礼,让同为姬姓公爵级别的诸侯主婚,这便是公主的由来。并且因为周王室姓姬,所以周天子的女儿也称王姬,《诗经·召南·何彼襛矣》就写到:何彼襛矣,美王姬也。此后王姬也成为帝王的女儿的代称。诸侯之女也称为公主,《史记·吴起列传》记载公叔为相,尚魏公主。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wenming/576902.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明制甲胄组成 古代甲套多坚硬下一篇:fgo凯撒和尼禄什么关系 欧洲历史尼禄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