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史前文明>正文

生物motu分类鉴定是什么 古希腊医学有细胞概念吗

导语:生物motu分类鉴定是一种对生物进行分类和鉴定的方法,古希腊医学中并没有明确的细胞概念。生物motu分类鉴定通过对生物形态、生理特征和遗传信息等进行分析,可以帮助科学家对不同物种进行准确的分类和鉴定。

目录导航:

  1. 生物motu分类鉴定是什么
  2. 原子发展史
生物motu分类鉴定是什么

分类系统是阶元系统,通常包括七个主要级别:种、属、科、目、纲、门、界。种(物种)是基本单元,近缘的种归合为属,近缘的属归合为科,科隶于目,目隶于纲,纲隶于门,门隶于界。

随着研究的进展,分类层次不断增加,单元上下可以附加次生单元,如总纲(超纲)、亚纲、次纲、总目(超目)、亚目、次日、总科(超科)、亚科等等。此外,还可增设新的单元,如股、群、族、组等等,其中最常设的是族,介于亚科和属之间。

列入阶元系统中的各级单元都有一个科学名称。分类工作的基本程序就是把研究对象归入一定的系统和级别,成为物类单元。所以分类和命名是分不开的。

种和属的学名后常附命名人姓氏,以标明来源,便于查找文献。变种学名亦采取三名制,分类名称要求稳定,一个属或种(包括种下单元)只能有一个学名。一个学名只能用于一个对象(或种),如果有两个或多个对象者,便是“异物同名”,必须于其中核定最早的命名对象,而其他的同名对象则另取新名。这叫做“优先律”,动物和植物分类学界各自制订了《命名法规》,所以在动物界和植物界间不存在异物同名问题。“优先律”是稳定学名的重要措施。优先律的起始日期,动物是1758年,植物是1820年,细菌则起始于1980年1月1日。

鉴定学名是取得物种有关资料的手段,即使是前所未知的新种类,只要鉴定出其分类隶属,亦可预见其一定特征。分类系统是检索系统,也是信息存取系统。许多分类著作,如基于区系调查的动植物志,记述某一国家或地区的动植物种类情况,作为基本资料,都是为鉴定、查考服务的。

物种指一个动物或植物群,其所有成员在形态上极为相似,以至可以认为他们是一些变异很小的相同的有机体,它们中的各个成员间可以正常交配并繁育出有生殖能力的后代,物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元,也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元。

物种概念反映时代思潮。在林奈时代,人们相信物种是不变的,同种个体符合于同一“模式”。模式概念渊源于古希腊哲学的古老的概念,应用到整个分类系统,概念假定所有阶元系统中的各级物类单元,都各自符合于一个模式。

物种的变与不变曾经是进化论和特创论的斗争焦点,是势不两立的观点。但是,分类学的事实说明,每一物种各有自己的特征,没有两个物种完全相同;而每个物种又保持一系列祖传的特征,据之可以决定其界、门、纲目、科、属的分类地位,并反映其进化历史。

分类工作的基本内容是区分物种和归合物种,前者是种级和种下分类,后者是种上分类。种群概念提高了种级分类水平,改进了种下分类,其要点是以亚种代替变种。亚种一般是指地理亚种,是种群的地理分化,具有一定的区别特征和分布范围。亚种分类反映物种分化突出了物种的空间概念。

变种这一术语过去用得很杂,有的指个体变异,有的指群体类型,意义很不明确,在动物分类中已废除不用。在植物分类中,一般用以区分居群内部的不连续变体。生态型是生活在一定生境而具有一定生态特征的种内类型,常用于植物分类。人工选育的动植物种下单元称为品种。

由于种内、种间变异错综复杂,分类学者对种的划分有时分歧很大。根据外部形态的异同程度作为划分物种依据而划分的称为形态种,由于对各种形态特征的重要性认识不一,使划分的种因人而异,尤其是分类学者对某些特征的“加权”常使它们比其他特征更具重要性,而造成主观偏见。

一个物种或物类,以至整个植物界和动物界,都有自己的历史。研究系统发育就是探索种类之间历史渊源,以阐明亲缘关系,为分类提供理论依据。尽管在分类学派中有综合(进化)分类学、分支系统学和数值分类学三大流派,但在其基本原理上都有许多共同之处,不过各自强调不同的方面而已。

特征对比是分类的基本方法。所谓对比是异同的对比:“异”是区分种类的根据,“同”是合并种类的根据。分析分类特征,首先要考虑反映共同起源的共同特征。但有同源和非同源的不同。例如鸟类的翼和兽类的前肢是同源器管,可以追溯到共同的祖先,是“同源特征”。恒温在鸟兽是各别起源,并非来自共同祖先,是“非同源特征”。系统分类采用同源特征,不取非同源性状。

林奈把生物分为两大类群:固着的植物和行动的动物。两百多年来,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逐渐发现,这个两界系统存在着不少问题,但直到20世纪50年代,仍为一般教本所遵从,基本没有变动。

最初的问题产生于中间类型,如眼虫综合了动植物两界的双重特征,既有叶绿体而营光合作用,又能行动而摄取食物。植物学者把它们列为藻类,称为裸藻;动物学者把它们列为原生动物,称为眼虫。中间类型是进化的证据,却成为分类的难题。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在19世纪60年代,人们建议成立一个由低等生物所组成的第三界,取名为原生生物界,包括细菌、藻类、真菌和原生动物。这个三界系统解决了动植物界限难分的问题,但未被接受,整整100年后,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开始流行了一段时间,为不少教科书所采用。

生命的历史经历了几个重要阶段,最初的生命应是非细胞形态的生命,当然,在细胞出现之前,必须有个“非细胞”或“前细胞”的阶段。病毒就是一类非细胞生物,只是关于它们的来历,是原始类型,还是次生类型,仍未定论。

从非细胞到细胞是生物发展的第二个重要阶段。早期的细胞是原核细胞,早期的生物称为原核生物(细苗、蓝藻)。原核细胞构造简单;没有核膜,没有复杂的细胞器。

从原核到真核是生物发展的第三个重要阶段。真核细胞具有核膜,整个细胞分化为细胞核和细胞质两个部分:细胞核内具有复杂的染色体装置,成为遗传中心;细胞质内具有复杂的细胞器结构,成为代谢中心。由核质分化的真核细胞,其机体水平远远高出于原核细胞。

从单细胞真核生物到多细胞生物是生命史上的第四个重要阶段。随着多细胞体形的出现,发展了复杂的组织结构和器官系统,最后产生了高级的被子植物和哺乳动物。

植物、菌类和动物组成为生态系统的三个环节。绿色植物是自养生物,是自然界的生产者。它们通过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把无机物质合成有机养料,供应自己,又供应异养生物。菌类是异养生物,是自然界的分解者。它们从植物得到食料,又把有机食料分解为无机物质,反过来为植物供应生产原料。动物亦是异养生物,它们是消费者,是地球上最后出现的一类生物。

即使没有动物,植物和菌类仍可以存在,因为它们已经具备了自然界物质循环的两个基本环节,能够完成循环过程中合成与分解的统—。但是,如果没有动物,生物界不可能这样丰富多彩,更不可能产生人类。植物、菌类和动物代表生物进化的三条路线或三大方向。

当前最流行的分类是一种五界系统。五界系统反映了生物进化的三个阶段和多细胞阶段的三个分支,是有纵有横的分类。它没有包括非细胞形态的病毒在内,也许是因为病毒系统地位不明之故。它的原生生物界内容庞杂,包括全部原生动物和红藻、褐藻、绿藻以外的其他真核藻类,包括了不同的动物和植物。

原子发展史

一、科学原子论诞生的时代背景

化学是以物质为研究对象,以阐明物质的结构及其变化规律为己任,所以,“物质是什么构成的?”是化学的基本问题,也是核心问题。然而,从上古代的德谟克利特(公元前460~前370年)到17世纪的波义耳(1627~1691年),上下2000多年,尚未做出完全正确的回答。

虽然德谟克里特早就提出,物质是由看不见的微粒构成。并把这种微粒称作“原子”(希腊文意思是不可分割的),但只是一种猜想,一种推理,没有实验根据,因而对物质结构的认识是朦胧的、幼稚的,处于萌芽时期。

到了17世纪的1661年,波义耳才第一次明确了化学的研究对象、方法以及他的物质观,把化学确定为科学。他以化学实验为基础建立了科学的元素论,他认为只有那些不能用化学方法再分解的简单物质才是元素。

这种物质观已接近原子论,但还不是科学的原子论。因为,他当时称之为元素的物质,今天看来只是单质,而不是原子。其中还有不少错误:受实验条件的限制和思想上的局限性,曾错误的把火、气、水都视为元素;把物理性质“火”和化合物“水”都当成了元素,造成了元素概念的混乱。

在波义耳之后的100年里,人们在科学实验和化学分析中不断发现新的元素,把化合物从元素表中逐渐拉了下来,1789年,拉瓦锡对元素概念又进行了总结和思考,提出元素是“化学分析所能达到的终点”。

丰富了波义耳的元素观,发表了包含33种元素的元素表,但对元素的质量未能进行测定和确认。因而,波义耳的“元素论”尚未成为准确、清晰、科学的概念,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前400年,希腊

哲学家

德谟克列特提出

原子

的概念。

1803年,英国

物理学家

约翰·道尔顿

提出原子说。

1833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提出法拉第

电解定律

,表明原子带电,且电可能以不连续的

粒子

存在。

1874年,司通内建议电解过程被交换的粒子叫做电子。

1879年,

克鲁克斯

放电管

高电压

低气压

真空管

)中发现阴极射线。

1886年,哥德斯坦从放电管中发现

阳极

射线。

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

汤姆生

证实

阴极

射线即阴极材料上释放出的

高速电子流

,并测量出电子的荷质比。e/m=1.7588×108

库仑/克

1909年,美国物理学家

密立根

的油滴实验测出电子之带电量,并强化了“电子是粒子”的概念。

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

卢瑟福

α粒子

散射实验,发现原子

有核

,且

原子核

正电

、质量极大、

体积

很小。其条利用(粒子(即氦核)来撞击金箔,发现大部分(99.9%)粒子直穿金箔,其中少数成大角度偏折,甚至极少数被

反向

折回(十万分之一)。

1913年,英国物理学家

莫塞莱

分析了

元素

的X射线

标识谱

,建立

原子序数

的概念。

1913年,汤姆生之

质谱仪

测量质量数

并发现同位素。

1919年,卢瑟福发现

质子

。其利用α粒子撞击氮原子核与发现质子,接著又用α粒子撞击棚

(B)

、氟

(F)

、铝

(A1)

、磷

(P)

核等也都能产生质子,故推论“质子”为元素之原子核共有成分。

1932年,英国物理学家乍得威克利用α粒子撞击铍原子核,发现了中子。

1935年,日本物理学家

汤川秀树

建立了

介子

理论。

原子趣闻:人体中每秒有40万个

放射性

原子蜕变为其他原子。人体每个

细胞

平均有90万亿个原子,是40万个原子的22500万倍。

原子:原子是

化学变化

中的最小

微粒

。(没有

外壳

)是

人类

经典

的、使用最为广泛的基本

假设

。原子的假设,可用来精确的解释

物理学

力学

热力学

光学

、量子力学、

统计力学

等等几乎物理方方面面的问题,以及同为

自然科学

生物学

(用物理学家的眼光看,一切

生物过程

都是原子的运动)、

化学

(化学可以使用量子力学等解释)等等,在

未来

,或许会延伸到各个学科。

原子的假设建立时是基于人类直观的感觉-物质的

粒子性

。但在物质波动性上也可以神奇地找到它的

影子

。也许就是因为原子的假设,使物理学有现在这样辉煌的成果。

原子可看作

地球

一样大的体育馆里的一颗乒乓球(

原子半径

数量级

在10的-10次方),研究原子的方法也好比在这个体育馆里放置10的23次方以上的乒乓球,并且让这些球不停地跳动起来。

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更

外层

有电子围着原子核高速转动。

原子是构成

自然界

各种元素的

基本单位

,由原子核和核外

轨道

电子(又称束缚电子或绕行电子)组成。原子的体积很小,

直径

只有10的-8次

cm

,原子的质量也很小,如

氢原子

的质量为1.673

56*10的-24g,而核质量占

原子质量

的99%以上。原子的中心为原子核,它的直径比原子的直径小很多。

原子核带

正电荷

,束缚电子带

负电荷

,两者所带

电荷

相等,

符号

相反,因此,原子本身呈中性。束缚电子按一定的轨道绕原子核运动,当原子吸收外来

能量

,使轨道电子脱离原子核的吸引而自由运动时,原子便失去电子而显电性,成为离子。

原子是

构成元素

的最小

单元

,是

物质结构

的一个层次.原子

一词

来自希腊文,“意思是不可分割的。”公元前4世纪,

古希腊

物理学家

德谟克利特

提出这一概念,并把它当作物质的最小单元,但是差不多

同时代

亚里士多德

等人

却反对这种物质的原子观,他们认为物质是连续的,这种观点在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wenming/584903.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崩铁星核是什么 罕见宇宙天文奇观:热核恒星爆炸威力巨大下一篇:太空极光是什么意思 科学家称“彩色系外行星”或存在神秘生命(图)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