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野史秘闻>正文

乒乓外交的故事 乒乓外交的幕后故事:不光中美之间开启乒乓外交

导语:  并非只有一个“乒乓外交”。  或者说:“乒乓外交”的常见词义是关于中美关系的,但他的引申义里,则有各式各样的“乒乓外交”。  在中美“乒乓外交”之后的一个重大事件,是1971年11月3日到14日的

  并非只有一个“乒乓外交”。

  或者说:“乒乓外交”的常见词义是关于中美关系的,但他的引申义里,则有各式各样的“乒乓外交”。

  在中美“乒乓外交”之后的一个重大事件,是1971年11月3日到14日的“亚非乒乓球友好邀请赛”,对于这一赛事有多少国家和地区参赛,我收集到三个数字:47个、49个、51个——“47”是新华社10月23日通稿里提供的数字;“49”是《中国体育年鉴》里的数字;“51”则最早见诸路透社和法新社的报道。

  《读卖新闻》有点儿酸溜溜地谈到:参加亚非邀请赛的国家和地区有51个,而名古屋世乒赛不过57个,“作为国际比赛来说,没有一个白人参加,亚非小国不用担心受怕,可以说这也是唯一的一次。在联合国大会上反对阿尔巴尼亚驱蒋提案的达荷美、冈比亚、利比里亚等国也大大方方地参加比赛,这也表明了中国的外交政策。”

  德新社则指出:“中国的新闻工具对于有亚非地区五十一个国家参加的这次比赛用的篇幅比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入联合国要多得多。中国慷慨解囊以确保这次友谊赛获得成功。此间人士说,这次比赛的组织委员会已付出了包括到北京的飞机票在内的一切费用,并且为在北京包租的两座饭店中的住宿付费。中国事实上已把它的乒乓外交扩展到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

  在“扩展的乒乓外交”中,有这样几件值得关注的事情——

  首先是印巴关系。

  在1962年的边界战争之后,第一个访问中国的印度团体是乒乓球队,在他们到访的同时,一个由布托总统率领的巴基斯坦高级代表团也在中国进行访问。

  其次是同时举行的几项乒乓球赛事。

  在亚非邀请赛举行的同时,中断五年的法国国际邀请赛在巴黎举行,也在几乎同时,在诺维萨德举行了南斯拉夫国际乒乓球邀请赛——乒乓球几乎在一夜间成为世界上的热门运动。

  再次是与中国建交的热潮。

  1971年,一共有16个国家和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是新中国成立之后与中国建国的国家数量最多的一年。

  亚非邀请赛期间,日本观察家提出了一个新说法:“乒乓外交的总结大会”。

  但很快他们将发现——这个结论下得太过匆忙了,“乒乓外交”的连台好戏还将继续上演。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世界一小国 世界一小国 面积还没重庆大 人口不足400万 却闯进了世界杯下一篇:为何故宫的“冷宫”不对外开放 为何故宫的“冷宫”不对外开放 真是阴气太重 溥仪笑着道出真相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