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野史秘闻>正文

一个条约和一位王妃引发的故事:甲申政变

导语:这场政变的故事始于朝鲜的一项条约、一位公主和一场兵变。条约是指江华条约。1875年,以日本“云阳”为首的三艘军舰入侵朝鲜釜山和江华岛,引起朝鲜士兵的抵抗。最后日本人赢了,签订了江华条约,打开了朝鲜的大

这场政变的故事始于朝鲜的一项条约、一位公主和一场兵变。

条约是指江华条约。

1875年,以日本“云阳”为首的三艘军舰入侵朝鲜釜山和江华岛,引起朝鲜士兵的抵抗。最后日本人赢了,签订了江华条约,打开了朝鲜的大门。值得一提的是,当时作为主权国家的朝鲜,清帝国在这一事件上态度暧昧,无疑增强了长期觊觎朝鲜半岛的日本的信心。

一个公主指的是当时当政的韩国敏公主,也就是后来的明成祖皇后。

1864年,朝鲜国王去世,他哥哥的孩子李希继承了王位,因为他没有孩子。李当时12岁,由父亲大元君摄政,摄政十年后,大宗师尝到了权力的滋味,在儿子22岁时拒绝交出权力。但当时性格软弱的李希实际上完全听从了妻子闵妃的话——朝鲜政坛最高权力的争夺变成了大袁俊和闵妃的角力。

兵变是指1882年的“仁武兵变”。

事实上,1873年,大庭院和闵妃的权力斗争分为两派:闵妃通过宫廷政变获得权力,使大庭院交出权力。相对来说,元帅一方是很传统的,不愿意做任何改变,更倾向于清朝,而闵妃一方因为想巩固政权,所以采取了愿意改革的开放态度。当时更接近进入明治维新的日本人。但民非集团在位期间,并无改革、腐败、民愤之意,大庭院一直在等待东山再起的机会。

最后,1882年7月,由于大元帅付出的“旧军”和民飞付出的“日式新军”待遇差别很大,又由于长期的“对日仇恨”,导致“旧军”部队哗变,军民聚集焚烧日军公使馆,杀害一批日军。

当时,闵飞的手下逮捕了一群闹事的士兵。大师抓住这个机会,散布了闵妃暗中勾结日本人的风声,开始鼓动朝鲜人民“排挤日本”,然后派兵追杀以闵妃为代表的“后来者”。闵妃伪装成宫女逃跑。

消息一出,就给了日本一个机会。日本决定出兵朝鲜,并签署新条约,扩大在朝鲜的权益。但这一次,清廷也反应迅速,立即出兵朝鲜。由于闵妃在逃亡期间曾指示其在天津的亲信向清廷求助,中国人权衡双方利弊后决定支持正统的李希闵妃集团、朝鲜国王。

这一变化后,民飞集团自然对中国感激不尽,作为宗主国的中国在朝鲜的影响力得到全面加强,基本控制了朝鲜的外交和海关事务。

然而,在故事的这一点上,这只是解释背景的开始。

2

现在,轮到这场政变的主角之一,朝鲜的“文明党”了。

朝鲜华凯党大致形成于19世纪70年代中期。“文明党”这个词其实是日本人给的,意思是“从野蛮走向文明”。

当时,朝鲜的大门被迫打开。虽然比起中国的“洋务运动”和日本的“明治维新”,朝鲜人的“开天辟地”已经晚了,毕竟出现了一批希望通过改革改变国运的人。这群人主要是来自朝鲜的年轻贵族子弟,他们的家庭有足够的财力送他们去日本考察。这些贵族子弟来到日本,目睹了日本明治维新以来的新气象和发展,深受感动。对比同样在进行“洋务运动”的中国,这些贵族子弟觉得向日本学习才是正确的方向。

这群人慢慢聚集在一起,得到了一个统一的称号:“文明党”。简单来说,他们的目标是对内进行社会改革,对外脱离清朝的宗主国统治,依靠日本的力量使韩国成为“亚洲的法国”。

事实上,民飞集团最初被日本人称为“文明党”。因为“仁武兵变”驱逐了大宗师的极端保守势力,华凯党一度认为是施展才华的时候了。但他们很快发现,民非集团只是打着“文明”的旗号,却根本不愿意做任何改变。久而久之,文明党也分裂了:成为以民非集团为代表的“大党”,而金为首的一批人则是“激进的文明党”,要求他们通过强力变革,甚至暴力革命,由中国转到日本。还有一个叫“稳文明党”的中学,认为应该改革,但不应该破坏与中国的宗主关系。

于是,韩国政治就在这样一个内忧外患、暗流涌动的环境中进入了1884年。

今年是沈嘉年。

1884年,中法战争全面爆发。

今年8月,法国舰队突袭马尾港,清闽海军全军覆没。南方的战争很紧张。吴长庆曾在朝鲜六个营驻扎了3000人,他率领一半部队返回中国寻求增援,而中国驻朝鲜部队的实力有所削弱。

悲惨的“马尾海战”

另一方面,因为清廷慈禧太后今年发动了“沈嘉政治浪潮”,她取代了一贯主张软禁的恭亲王。,使得当时在朝鲜当权的闵妃产生了怀疑,认为清廷可能会把它放回大庭,朝中之间也有猜疑。

此时,以金、、朴槿惠、、洪英治、徐光藩等人为首的党,决定借此机会铲除清朝在朝鲜的影响,推动朝鲜改革。

首先,金经常带人去访问,告诉他中法战争中国要输了,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皇帝的权力不是在他父亲手里就是在他妻子手里,他被说服了,给了金一封密函,类似于“圣旨加衣服”,授予金使人造反的权力,希望借此机会领导一个亲政府。

随后,华凯党作出了一系列安排,包括成立“忠义”敢死队,包括暗杀“大党”部长等。一切准备就绪后,金知道还有最关键的一环要做。

那就是需要日本人的帮助。

对于华凯党试图清除中国在朝鲜的势力,日本人当然有他们自己的权利。但鉴于当时日本无法与中国抗衡,日本驻朝鲜大臣武田一郎制定了两个向中国报告的方案:方案A派遣日军配合“华凯党”,击退清军;方案二是去袖手旁观。

当时以伊藤博文为代表的日本政治领导人认为现在还不是挑衅中国的时候,于是下令武田不要让日本参与这件事。但由于通信需要时间,在等待命令的过程中,像后来的日本军国主义者一样,怀着“帝王梦”的武田一郎,决定擅自选择A计划。

日本驻朝鲜武田一郎大臣

按照计划,12月4日晚,以首尔邮局落成典礼为借口,华凯市委、邮政总局成员洪英治出面邀请了一批驻朝大党要员和清朝官员。然后把士兵分成两种方式:一种是放火,以引起客人的注意,然后全部围捕追捕;另一条进宫的路告诉国王和公主,是清军作乱,他们被挟持在易守难攻的京油宫,迫使国王宣布改革。

华凯党在整个过程中计算得很好,但他们低估了这次事件的另一个主角中国的能力。

确切地说,它低估了一个中国人的能力。

这个人就是袁世凯。

袁世凯的叔父袁与关系甚好,袁世凯也受之托,随吴入朝。袁世凯在朝鲜期间,当时才20出头,聪明勇敢,给吴长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开始,在软禁大宗师的宴会上,吴长庆不忍下手,但袁世凯力劝他把大宗师推上轿子带走。

在吴长庆率领他的一半军队返回中国寻求增援后,袁世凯留在了朝鲜。事实上,他已经从各种线索中嗅到了文明党可能动手的迹象,甚至在家里给李鸿章写了一封信,说如果日本驻朝鲜大使武彦回到朝鲜,估计短期内会发生大事。

在12月4日的邮局晚宴上,文明党也向袁世凯发出了邀请。但袁世凯询问时,听说日本大臣武田一郎不去,当即决定找借口不去。

袁世凯的谨慎是有道理的:当晚发生了政变。

尽管经历了一些波折,华凯党基本上达到了他们的目的:放火,杀死几个大党的大臣,然后哄骗高宗皇帝和闵妃到京游宫,召集武田一郎率领的200名日本援军,牢牢地守卫着宫殿。后来,金以国王的名义召集了一批大党的要员进宫,并派埋伏的刺客一一杀死。

起初,皇帝和闵妃都有些疑虑和犹豫,但金在关键时刻砍掉了几个声称“外无变化”的大党重要大臣,包括皇帝最幸运的大臣刘再贤,没有人敢在宫里反抗文明党。

当时唯一能改变局面的是清军驻韩。

12月4日晚,代表中方前往邮局参加“鸿门宴”的是清朝驻朝鲜商务专员陈树堂。逃离邮局后,我回到办公室,立即告诉了一切。袁世凯立即带着200名士兵去邮局,没有发现一个人。然后我找到了在事件中被砍的大党部长闵泳翊,然后我意识到发生了政变。

当时袁世凯认为皇宫里有日军驻守。为了避免冲突,他与卫戍营提督吴召友、连长张光潜联名上书皇上,请求准许清军入宫守卫。但是所有的信件都交给了金,他把国王扣为人质,并以国王的名义拒绝了。

至此,宫中局势正按照文明党员的计划顺利进行。

1884年12月6日,华凯党公布了大党整肃后的新政府官员名单,并发布了14个政纲,宣布改革。改革的内容主要包括:要求清朝释放宗师回国、断绝与清朝的宗藩关系、打破门阀制度、招贤纳士、四民平等、惩治汉奸、废除冗官、改革赋税、改组军队、限制国王和朝廷的权力等等。

应该说,这一政策议程仍然反映了朝鲜迫切希望与世界大国联系的愿望。但问题在于华凯党长期形成于宫廷和贵族阶层,没有群众基础。朝鲜普通民众很少理解和支持这些改革,这些限制王权和聚集财权的措施基本上遭到了高宗和闵妃的反对。

然而,由于当时天皇本人受华凯党控制,他仍然在这一天接见了日、英、德、美等国的大臣,说改革总是需要一些大事才能成功。

一切似乎都表明华凯党的“沈嘉政变”已经完成。

但是,清军就是在这个节骨眼上出动的。

12月5日,袁世凯其实是准备了一整天。

当时中朝之间的官方文件是由北洋海军的军舰送到天津北洋衙门的。朝鲜发生了这么大的事件,如果你像往常一样向北京清廷最高层请示,至少需要几天时间——如果你等着北京回复再来朝鲜,大局肯定就定了。

当时驻守朝鲜的清军将领有分歧:前将领吴兆友和张广都说“没有北洋命令不能轻举妄动”。陈树堂还传达了美、英、德三国大臣的意见:劝清军不要行动。朝鲜大臣金云植也发出了建议:天皇掌握在华凯党和日本人手中,所以不要伤害国王。

金允智。他是当时朝鲜“稳健文明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赞成改革,但主张“托管西方设备”,类似于中国的“中国风,西化”。“激进文明学校”没有得到“稳健文明学校”的支持,是一个很大的错误。

只有袁世凯坚持速战速决。

袁世凯虽然只是当时清军驻朝鲜的后勤主管,但一直受到的信任,学识确实高于吴、张。此外,他在首尔有很好的人脉,所以他仍然有很大的发言权。经过一番争论,清军将领谈判的结果是清军暂时不出动,派人紧急向北洋大臣李鸿章汇报。

但是,从下午开始,袁世凯就开始了自己的行动。

袁世凯要先解决兵力问题,于是联系了自己编辑的朝鲜亲卫军左右营,给他们分发了600块质量上乘的黄金,暗中同意准备进宫护航。

然后,他想解决“师从名师”的问题。他联系了朝鲜右代表沈顺泽,让他写一封信。沈顺则立即以朝鲜政府的名义给清军写了一封信,要求他们出兵镇压华凯党,解救国王。

这时候,景佑宫的文明党内部开始出现问题。

当时文明党省略了杀一个大党臣,沈向勋。他写了一封密函,内容是关于文明党杀了闵太高、闵永穆等六位大臣,并把它放在御粮底下,送给被软禁的闵妃。闵太高和闵永穆是闵妃族人的亲信。闵妃顿时怒不可遏,当即怂恿皇帝迁回难以防守的常德宫,并趁宫女带信离开皇宫,让亲信迅速与清军取得联系,杀宫相救。

袁世凯接到消息,坚定了决心,通知吴兆友、张光潜带兵入宫,并作出承诺:

得到大家的首肯后,袁世凯立即率领一营清军官兵和之前约定的朝鲜亲军左右营前往常德宫。

12月6日下午3时,袁世凯率领清军、韩亲军营2000余人到达常德宫敦化门。

他一进宫门,文明党的“忠义契”和日军就开始猛烈射击,清军立即还击。袁世凯主要进攻中路,吴兆友从左城门领兵,双方立即展开激战。除了开化党和日军,驻军里还有一批朝鲜兵。但在这批士兵接受袁世凯的监督和训练之前,许多人一见到袁世凯就立即叛逃加入清军。由于“忠义事迹”数量较少,清军的作战对象主要是日军。

战斗中,袁世凯带头,自己冲在前面,毫不畏惧地向前一步。日军在气势上先失,人数处于劣势,于是逐渐陷入劣势,从越南撤退到越南,最后陷入溃败。

这时,闵妃一行已经逃到城北的关帝庙躲起来了,而金要求皇帝去仁川坐船去日本,皇帝拒绝了。劝说期间,日本大臣武田一郎退缩,准备带领日军先撤退。事实上,这一天,武田一郎也接到了中国的指示,不要激怒中国。是金于君答应向日本借300万元,并聘请日本人担任军事顾问和财务顾问,他勉强同意留下来。既然日军已被打败,烛天肯定会撤回日本大使馆。临行前,安慰金。中国肯定会以武力相待!”

经过一场毫无结果的斗争,文明党决定让高宗皇帝去关帝庙,在日本驻烛天大使馆避难——这意味着承认政变失败。

12月7日上午,被袁世凯从军营接来的高宗皇帝再次召见各国使节,推翻了他之前所说的话,称这是于今平等文明党挟持的“叛乱”,但幸运的是,在清军的帮助下,叛乱被平息了。

当时,首尔的街道上也出现了耐人寻味的场景:

取得胜利回到营地的清军,一路上受到朝鲜人民载歌载舞的欢迎和支持。另一方面,城里的日本人被朝鲜人追击,双方发生激烈冲突,各有伤亡。文明党员金的住处被老百姓烧毁,日本大使馆被韩国人围攻,导致武田一郎烧毁大使馆。他和包括金玉萍在内的9名文明党员逃到了日本驻仁川大使馆,最后乘船逃回日本。

持续三天的政变就此结束,但影响深远。

12月10日,皇帝一行回宫,把所有责任都推给了文明党员,开始了大整肃,逮捕并杀害了朝廷内外的文明党员,甚至还有他们亲属中的妇女儿童。朝鲜政权再次落入民飞集团手中,华凯党消失了。

在政变中吃了暗亏的日本不敢挑衅中国,只能再次勒索朝鲜。1885年,它与朝鲜签订了《首尔条约》,要求朝鲜道歉,支付赔款,采取暴力行动,并向朝鲜派遣更多军队。1885年4月,伊藤博文与李鸿章签订《中日天津条约》,规定中日向朝鲜派兵必须互相通报,相当于提高了日本在朝鲜的地位。

清朝看似是这次政变的最大受益者,作为朝鲜宗主国的权益大大增强,但实际上却因为不敢进一步挑衅日本而在外交上失败。但作为个人,在平定政变过程中做出巨大贡献的袁世凯正式走上历史舞台,进入清廷高官尤其是李鸿章的视线。政变后,袁世凯被任命为朝鲜首相大臣,谈判贸易事宜,可以随意进出皇宫,从而成为朝鲜的“大皇帝”。

虽然政变只持续了三天,但对三国的影响从未止于此。

就朝鲜而言,虽然华凯党的政策在当时并不为人民所理解,但毕竟反映了朝鲜的民族独立意识已经开始觉醒,资产阶级革命的愿望已经萌发。

就中日而言,双方再次认识到朝鲜半岛必将成为两国摩擦的导火索。随着清朝国力的衰弱和日本的迅速崛起,两国在这个半岛上再次发生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果然,十年后,又是一场风暴。

只是那一次,结局反了。

这篇文章就来说说两个人的命运吧。

一个是闵飞。

闵妃在“沈嘉政变”平息后重新掌权,但在十年后的“甲午战争”中因清朝战败再次失势。非常痛恨日军的闵飞,后来又试图与俄军结盟,驱逐日军,最终导致日军杀人。在1895年的“B-事件”中,日本人公然进入韩国皇宫,抓住闵妃,肆意虐待她。最后,他们杀了人,烧了他们的尸体,把他们的骨灰倒进池塘。一代公主,终无骨。

另一个是金。

金流亡日本,后改名岩田周佐,靠日本政府的支持生活。但随着日本在韩国地位的提高,逐渐失去了使用价值。此外,金一直在策划反攻朝鲜,日本政府逐渐将金视为包袱。有一段时间,金被流放到小笠原群岛,然后安置在北海道的札幌,每月生活费只有几十元。对日本失望之余,金转而与清朝李鸿章接触,商讨“中日韩联合抗欧美”。结果他在1894年3月抵达上海与李鸿章的儿子见面时,在酒店被朝鲜派来的刺客暗杀,尸体被引渡到朝鲜,在那里吃了一具尸体,被斩首。

两人的命运反映了朝鲜在近代史上的无奈。

历史上,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朝鲜一直过得很艰难。处在中日两个强国的差距中,北方还有一个强大的邻国俄罗斯,朝鲜一直在差距中挣扎求生。由此看来,“大党”也有其无奈之处。

然而,与华凯党不同的是,尽管他们的“沈嘉政变”包含各种理想主义的成分,但它只持续了三天,然后就失败了。但无论从他们的政策纲领还是改革诉求,都希望朝鲜走上独立繁荣的道路,出发点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他们找到了错误的依靠对象——1910年,朝鲜被日本正式吞并,日本已经焦虑了。

但回过头来看,如果朝鲜想自力更生,能不能靠清朝?我们能依靠俄罗斯吗?或者说,真的有一个正确的依靠对象吗?

在巨变中,哪个国家不想自力更生?但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自强之路,可能确实需要别人的帮助与合作,但归根结底还是要一步一步来。

指望完全靠别人帮你变强,只能靠冰山,跟老虎谋皮。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无价之宝的价值 世界十大无价之宝,全球十大顶级文物下一篇:张作霖被炸身故 张作霖被炸身故 大帅府是如何将消息滴水不漏地瞒了十多天的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