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野史秘闻>正文

宋朝重视商业经济繁荣 宋朝为什么还会发生财政危机

导语:很多人都不了解宋朝财政危机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谈到宋朝,许多人普遍的第一印象是:富裕、有钱。  宋朝确实很发达,结束了唐末以来的天下纷争,民生得到发展,并且宋朝重视商业,商品经济的发展也是个巅峰时期,两宋延续三百多年,文化和经济的成就得到公认。  甚至还有宋朝GDP占当时世界80%这种在网络上流传甚广的说法,真假这里就不做讨论,只是从侧面来说,也反映大家对宋朝富裕的认同。  但是话

很多人不知道宋朝的金融危机,所以他们会和边肖一起享受。

说到宋朝,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有钱,有钱。

宋朝真正发达,结束了自唐末以来的天下纷争,民生发达。而且宋代重视商业,商品经济的发展也是一个高峰期。宋朝延续了三百多年,文化经济成就得到认可。

甚至有一种说法是宋朝的GDP占当时世界的80%,在网上广为流传。如果是真的假的,这里就不讨论了,但是从侧面,也体现了大家对宋朝富裕程度的认可。

不过话说回来,经济发达了,国家就有钱了,不一定。

如果说富裕的宋朝经常伴随着金融危机,是不是有些矛盾?然而,这是一个真实的事实。

宋代金融危机

说到宋代的金融危机,有一件很有名的事——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变法。

改革总要有原因的,好的法律不改也是自然的。改革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当时北宋的财政。

这个时期的财政状况有多糟糕,在《继续教育明镜》的龙编著中有一句话说得很清楚:

从康定和李青开始,它就被送到各种住处,帮助头发发育。积累了一百年,却保存在空本书里。

康定和李青是宋仁宗的年号。以前几个皇帝积累的国库到宋神宗的时候都花光了,只剩下空空,也就是说国家财政一直空。

所以王安石要变法。改革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富国。为什么是富国?因为国家没钱,国家有钱没钱,宋神宗当然知道,所以他是王安石的坚定支持者。在君主和大臣们的共同努力下,青苗法、征兵法、田方平均税法、农田水利法、城市变革法、平均损失法都是以财富管理为基础的。

宋神宗试图改革时,金融危机早在真宗仁宗时期就暴露出来了。

景祐五年,仁宗统计天下收支,不是不知道,而是愕然。被称为盛世的仁宗王朝,已经到了吃尽粮绝的地步。

《宋史·食货志》记载:“近几年世界上的财政捐赠数目,如王受国子监国子监的教导,是有关系的,是消耗的。在黄游的第一年,他输入了126,251,964,但什么也没留下。

可见收入数字确实高,但基本上什么都没剩下,国库也是空空。

上帝统治时期,财政状况恶化,连郊区祭天的费用都负担不起。

“今天,不缺钱也不尴尬。说到军队和郊区的大开销,就派他们去刷,躲也躲不了。”

我们得想办法收支平衡。因此,早在王安石变法前28年,宋仁宗在清朝实行新政,任用范仲淹、富弼、韩琦等名臣,提出“十事”从严治政。

前后两次改革,无论法律如何变化,其中一个主要目的是开源节流,而金融危机是其发生的主要原因。

这是北宋。南宋时期,失去大片领土的南宋表面上还算繁荣,但财政危机却加深了。

具体到州、军、县,举两个例子。

绍兴初年,洪州每月需要粮食和石头7000多块,每年需要石头85000多块。除去当地需要供应的数量后,只剩下所需数量的一半。

绍兴二十六年,宜兴县年收入1.5万余元,但支出达3.4万余元。

从中央到地方,入不敷出的情况越来越严重。

“三冗余”问题

既然宋朝很有钱,为什么会出现金融危机?说到底还是体制问题。否则,从仁宗到宗申,他们不会全神贯注于政治改革。

宋朝吸取了唐朝灭亡的教训,从财政到军事,严格控制地方。地方财政系统没有人事任免权,需要法院处理;支出方面,法院会把州县的支出做好预算,地方政府收的资金留给地方政府,剩下的上交。这叫供给。也就是说,财权都在法院手里。

北宋初,财政相当充裕,地方预算也很充足。中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政府加大了对地方政府的招聘和调整,地方支出增加,逐渐导致地方政府入不敷出。

地方收支不足,中央也有财政危机,也是支出大幅度增加造成的。从地方到中央,支出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三冗余”。

“三冗”是指“冗官”、“冗兵”、“冗费”。

冗员问题就是现代人所说的人浮于事、人浮于事。

冗员问题有多严重?有一个身影。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官员总数为9758人,宋仁宗皇帝加持年间达到17300人。宣和元年,官员人数增至48,377人。百年左右,官员增加了四万多,比真宗时期多几倍。

官员那么多,小官吏多。宋真宗咸平四年,有人建议一次裁掉天下官吏19.5万余人。可想而知,官员的数量。

除了多余的官员,还有多余的士兵。多余的士兵意味着士兵太多,大多数都是无用的士兵。

出兵政策是宋太宗时期制定的制度,出兵的理由,赵匡胤说得很清楚,“吾家之事,唯有出兵才能百代之利,盖千年之饥,有叛而无叛。”宋太祖大概是被唐末五代军阀割据吓到了,宁愿花巨款募兵防止兵变。

这个制度被继承下来,导致部队人数激增。宋太祖时期,全国驻军不到40万人,清朝时宋仁宗驻军约125万人。虽然未来有所下降,但仍保持在100万以上。

至于军队的战斗力,大部分军队的战斗力都是因为军队体制的问题而堪忧,相当于国家花大价钱养了一群没用的人。

从制度设计来看,无论是冗官还是冗兵,初衷都是为了维护王朝统治,养官养兵。用巨款养官,可以安抚天下士人的心。官员多了,权力就散了。从地方到中央,权力过大的官员很难造反。

出兵的目的是为了消除民间叛乱的隐患。宋朝制度的设计使得很难有自重的拥兵将领,兵变的可能性变得很小。

从这些角度看,宋朝没有内乱,没有重大兵变,也没有藩属政权。北宋灭亡后,杜南政权得到了文官和武将的一致支持。

也许我们可以比较一下南明,南明的疆域和人口都比南宋大,但是不会得到所有势力的支持,最后分崩离析。

从这个角度来说,系统设计的初步经验已经有了一定的回报。宋朝虽然在军事上很弱,但仍然延续了三百多年,这也是原因之一。

这个问题有两个方面。不可避免的是多余的官员和多余的士兵变得放纵,后果就是多余的开支。

百万级以上的官员和军队需要巨大的财力。宋仁宗帝国统治时期,举官、举兵占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宋神宗熙宁时期,基本入不敷出。此外,在此期间,法院的收入不断增加。

黄游进了3900万,费用只有三分之一;Xi宁是5600万,他花了他所有的时间。

这是北宋,南宋的情况并没有好转,冗费问题一直困扰着大宋朝的朝廷。

雪上加霜的是,南宋所面临的军事威胁更大,军费开支更大。领土变小了,军队却增加了,金融危机自然也增加了。仅军费就将占国家财政支出的80%。"东南部的人们在军费上花了18英镑."。

因大敌而难以削减军费,但冗员问题在南宋也持续存在。

南宋嘉定六年,低级官员38864人,只有六至九等。相比之下,南宋的疆域比北宋缩小了很多。

朱彝在保祐四年作了比较。在宋真宗景德镇,1万多名官员由世界320多个县的财政收入支付,而在宋理宗保友,2.4万多名多余的雇员由100多个县的税收支付。所以,“边郡受科真扶持,大陆供不应求。如果你想拓宽自己的财力,就必须淘汰多余的员工”。

宋朝时期,许多皇帝和大臣都致力于解决这个问题。无论是轰轰烈烈的新政庆典,王安石变法,还是南宋几个皇帝的修修补补,都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其实“三冗”问题发生在历代封建王朝,并不是宋朝独有的。但宋代制度的设计使得“三冗”问题对宋代财政收入影响很大,在宋代无法逆转。

导致宋代财政危机的原因除了三个多余的问题之外,还有很多,如皇室支出的铺张浪费、税收制度的缺陷、官员队伍庞大、监督不力等。

虽然收入很高,但以上都成为宋代财政危机频发的主要原因。

宋朝收入高,支出高

有人说,从北宋到南宋,金融危机并不总是伴随着王朝。

虽然金融危机始于真正的氏族王朝,经历了仁宗和宗申,但在宋神宗即位后的17年,即元丰期间,政府的财政状况有所好转。宋哲宗即位后,经过熙宁末年到元丰的变故,他“积财积粟二十年”。前两次政治改革虽然失败了,但还是产生了一定的效果。

南宋时期,北伐结束后,南宋在金、蒙古的进攻中发现短暂的和平,财政状况得到部分改善。绍兴年间,实施边界法,检查核实土地占用状况;宋理宗和贾思道推行的公地法在一些地区也有一些短期效果,可以看作是下坡路踩了一脚刹车。

总之,这些局部或暂时的改善并不能改变宋代金融危机的特点。大宋朝国民收入确实高,但支出更高。从国家层面来说,确实不能算富裕王朝,因为赚的多,花的多。

宋朝一直在思考如何解决金融危机,但变法没有奏效。后来不得不乱送钱,由世界上第一张纸币上交,逐渐成为政府掠夺人民财富的工具,造成社会通货膨胀。

比如宋朝就像一个庞大的公司,经营收入很高,但是机构臃肿至极,各种人浮于事。公司收入不包括所有费用,真的没剩多少钱了。

没有钱,费用就省不下来。很多领导想改革,入不敷出。他们逐渐入不敷出。以企业信用为质押发行的货币最终成为一种收款工具。信用破产。你觉得这个公司有钱还是没钱?

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的原始版权受到侵犯,请通知我们,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明宣宗朱瞻基是一位明君,为何后世却说他是明朝罪人呢?下一篇:埃及最可怕的木乃伊 埃及木乃伊的灵异事件 揭木乃伊诅咒背后的惊人真相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