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野史秘闻>正文

红楼梦之悲宝钗:一个被命运捉弄的可怜人 红楼梦之悲宝钗:一个被命运捉弄的可怜人

导语:红楼梦中悲伤的宝钗:被命运捉弄的可怜人。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一下它们。开题之前想要说,自己的文章和见解并非有学术,我只是从一个红楼梦读者的角度,一个纯粹的草根去阅读那些经典的红楼人物,提出我内心最真实的感受,我希望和大家一起切磋探讨对红楼人物形象的理解。 悲宝钗:一个被命运捉弄的可怜人 不知道大家听说过两位前人读红楼的故事吗?清朝光绪年间,有一个江苏人叫邹弢,此人酷爱红楼

红楼梦中悲伤的宝钗:被命运捉弄的可怜人。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一下它们。

开题之前想要说,自己的文章和见解并非有学术,我只是从一个红楼梦读者的角度,一个纯粹的草根去阅读那些经典的红楼人物,提出我内心最真实的感受,我希望和大家一起切磋探讨对红楼人物形象的理解。 悲宝钗:一个被命运捉弄的可怜人 不知道大家听说过两位前人读红楼的故事吗?清朝光绪年间,有一个江苏人叫邹弢,此人酷爱红楼,你听他的别号就知道他是醉心于红楼的哪个人物了。他别号为潇湘馆侍者,可见这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拥林派人士。而他有一位朋友许伯谦则喜欢红楼小说里的宝姐姐。有一天,两人在一起探讨红楼,却因为两人各自尊崇的人物的优缺点而争论起来,争得是面红耳赤,大有挥动老拳来解决分歧的意思,幸亏有另一位朋友赶来,才避免了两个人的大打出手。之后,两人约定再不一起探讨红楼了。看到了吧,这便是曹雪芹刻画的这两个红楼人物魅力的体现。 悲宝钗:一个被命运捉弄的可怜人 不管这个故事是否真实发生过,但是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红楼里的宝黛之争,由来已久。从最初红楼草稿写成,在一个小范围内流传开始,直到今天的红楼研究者登上了央视的百家讲坛,这几百年来关于黛玉宝钗的方方面面,孰优孰劣,始终是没有一个公认的清晰的答案。 悲宝钗:一个被命运捉弄的可怜人 关于探讨妹妹黛玉的文章,我在之前已经写过几篇,所以今天只想说说我对于宝姐姐这个人物形象的分析和认识。读过红楼的人经常说「 ”红楼双璧”,小说中貌美的女子甚多,但是无论从哪个角度去对比排行,最终胜出的只有这两个人,就是林妹妹和宝姐姐。 悲宝钗:一个被命运捉弄的可怜人 比起林妹妹的「 ”弱柳扶风,病如西子胜三分”,书中是这样介绍宝钗的,「 ”不见奢华,惟觉淡雅,品格端方,容貌美丽”。当贾府的远方亲戚,金陵薛姨妈带着宝玉的表姐薛宝钗初来贾府的时候,尤其是当雍容华贵的宝钗站立在贾府一干众姐妹面前的时候,大家包括宝黛在内的所有人都为宝姐姐的端庄大方而惊异。 悲宝钗:一个被命运捉弄的可怜人 我想小说的作者在处理这一情节,对于宝钗的外貌描写如此简洁是深有其意的。如果说在第二回黛玉进贾府的时候,通过众人的眼睛来细腻刻画了大家眼中的林妹妹,是要通过妹妹的体态和面部特征来展现一个寄人篱下的小女孩内心的哀伤,这就为日后这个人物的一些乖张行为的表现奠定了精神基础,也包括她最终选定了潇湘馆作为居所,这里的环境就合适她那样的性格。而宝姐姐呢?我们在通读了红楼之后才知道宝姐姐原来是真正深藏不露的一个人,所以在贾府他们三人最初相会的时候,大家对于这位远房表姐的影响,只有她的雍容华贵和端庄大方的一个大致感官。 悲宝钗:一个被命运捉弄的可怜人 但是如果仅凭于此,我们就认为宝姐姐只是一个瓷花瓶的「 ”冷美人”,那我们就太小看这位富贵小姐和曹雪芹的思想深度了。作者曾有这样一句话来评说宝姐姐「 ”罕言寡语,人谓装愚;随分从时,自云守拙”,我想这一句话才是真实地反映了出了宝姐姐的内心世界和真实性格。宝姐姐是真的「 ”寡语”吗?完全不是!该说的场合和该说的话都少不了宝姐姐的份儿,像贾母给孙儿辈的宝钗办了一场生日宴会,当下人端来点戏的册子,我们的宝姐姐就特别地「 ”尊老敬老”,她不仅净挑德高望重的贾母爱听的热闹戏来点,还给宝玉正儿八经地讲解那一支「 ”寄生草”是如何的经典。我们以一般人的眼光看,鲁智深的戏再怎么说,主要突出的是热闹,大多数的人不会在意那些戏词是如何有嚼头的。显而易见,这出戏是宝钗的刻意而为,那老祖宗当然是高兴地合不拢嘴了。 悲宝钗:一个被命运捉弄的可怜人 还有就是宝姐姐真的「 ”拙”吗?是真的「 ”手拙”吗?我想每一个读过红楼的人都不会忘记那一幕,宝钗去看宝玉,袭人回避,有意为两人创造了在一起的机会。我们细看之后宝钗的一连串动作,拿起袭人落在那得针线活儿,坐在袭人刚才的位置上,斜倚着宝玉小歇的床,竟然亲自打起针线来了。你可以在读完这一段文字的时候,闭上眼睛,遐想一下,一个倾城倾国的美娇娘,守护在心爱的男子身边,温婉可人地做着针线活儿,这是什么样的一种意境啊!宝钗最真实的美也正在于此,说宝姐姐「 ”手拙”更是无稽之谈。 悲宝钗:一个被命运捉弄的可怜人 至于说到宝钗是不是「 ”心性笨拙”呢?这就更站不住脚了。你想自从薛姨妈一家到贾府算起,到小说的最后,合府之人无人不夸宝钗的端庄大度、有涵养。这些难道不是我们的宝姐姐在一次次地待人接物的时候,用自己的行动打动和感染了所有的人。如果没有一点的心计和城府,估计是处理不好与荣宁二府各色人等的关系的。你还记得「 ”宝钗扑蝶”那个环节吗?她在听到了两个小丫鬟之间的谈话后,她巧妙地把祸嫁接给了「 ”林妹妹”。 悲宝钗:一个被命运捉弄的可怜人 如果我上面的分析大体正确的话,那就又引出一个问题了。既然宝姐姐外貌出众,性格温柔,而且又心灵手巧,可作者在评说这样的一个可人儿的时候又用了「 ”人谓装愚,自云守拙”呢?我想我们的答案就在作者自己说的一个词里,那就是「 ”随分从时”。我们继续探寻宝钗随的什么分?从的什么时?这样的「 ”分,时”如何又导致了宝钗不能把自身最美好最率真的一面表现在人前人后呢? 悲宝钗:一个被命运捉弄的可怜人 谙熟中国传统文化的人都知道,在中国所处的整个封建社会和更远的时候,人们所崇尚的是男耕女织的生活,女性在那个时候是主导社会的男性的附属品,经常被提及的「 ”三从四德”便是所有妇女的精神枷锁。想当年唐太宗李世民的一句「 ”女子无才便是德”就差点扼杀了我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政治家武则天,即便是武则天没有听从太宗的话而成就了唯一女皇帝的神话,但是太宗皇帝的这句话却深刻地影响了自那之后的广大的中国妇女的命运。 悲宝钗:一个被命运捉弄的可怜人 这便是红楼梦故事所处的大时代背景,尤其当封建制度发展到曹雪芹所生活的明清之际,这项制度枝枝叶叶的完善已然到达了巅峰,可见在小说作家所处的那个时代,整个中国的广大妇女是没有社会地位的。我们在各种各样的明清影视剧中都可以看到,封建社会中男子可以依靠读书致仕或者参军打仗去挣得功名,就可以开衙建府,实现抱负。而那个时代的女子却只能依附在男人的官位和功名之下,夫荣妻贵,一旦那些建立府衙的男子落魄了,一众妇女就只能跟着倒霉了。这就是腐朽的封建制度,一个吃人的泯灭人性的制度,毕竟在那个时代,「 ”花木兰”式的奇女子只能存在于人们的想象之中。花木兰,两千年估计就出现那么几个,武则天呢?几千年只有唯一的一位,而像红楼梦中那些豆蔻年华的女孩子又怎么会逃出那个腐朽制度的掌控呢?!于是悲剧就这样产生了,我们可以掰着指头数一数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的各种结局,黛钗二人,无论外貌,还是才艺,俱可惊为天人,她们的结局如何呢?贾府的四个女儿,真的是「 ”原应叹息”的元迎探惜四春,一个一个不是香消玉损,就是归隐青灯古佛,还被迫远嫁海疆之外。至于其他的女孩则更是可悲。 悲宝钗:一个被命运捉弄的可怜人 红楼梦的伟大之处也在于此,作者首先苦心孤诣地构造了一座与世隔绝的「 ”大观园”,但是随着故事的展开和延伸,无论这座园林的围墙修得多高,整个封建社会的病症陋习最终还是淹没了这个「 ”女儿国”。 由这点看来,我想,有着所谓封建社会所推崇的那种品德和涵养的薛宝钗本身就一个「 ”符号”。她来到了贾府,就意味着一场不可避免的命运和斗争即将展开,因为在她的身上有比贾府原来女儿们更卫道的性质。 悲宝钗:一个被命运捉弄的可怜人 然而是不是感觉我们的宝姐姐就是一个词「 ”可恨”呢?当然不是,如果是那样,红楼梦这部小说就不会是四大名着之首、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了。因为人性是复杂的,我们不能把宝钗这个形象,简单的等同于像「 ”王夫人、邢夫人、王熙凤”那样的封建贵妇。虽然她的身上一点不少封建卫道的思想色彩,但是作为一个涉世未深的烂漫少女,他的思想和行为还有很多闪光的地方。 悲宝钗:一个被命运捉弄的可怜人 上面说过的宝钗坐在宝玉的床边做针线的情节,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情窦初开的女子的万千柔情,我笃定宝钗一定是真心爱宝玉的,不然就不会出现另一个情节。本来在睡梦中的宝玉根本不知道宝钗在边上,但是宝玉的嘴里喊出了「 ”什么金玉良缘,我偏说是木石姻缘!”可以想象这句话对于宝姐姐打击之很之深,但是我们的宝姐姐面对着自己深爱的男子,竟然失去了往日所有尊严和伶俐,只是看着床上的宝玉,双眼噙着委屈无辜的泪水。看到此时我也感动了,我终于理解了,原来伟大的作品就有这样的力量,黛玉妹妹的泪水就叫人感到她的凄美了,而黛玉的「 ”敌人”,宝姐姐的泪水同样也是叫人充满的感动和哀婉同情。 悲宝钗:一个被命运捉弄的可怜人 就和黛玉一样,宝姐姐的「 ”情到真处”也是那样的纯洁、美丽和高尚。在宝钗的身上还有许多连黛玉都不及的品质,比如在对待合府的下人时,宝姐姐从来都是态度谦和,客观公正,尤其体谅那些日夜在大观园里劳作的奴仆,基本上在宝钗身上没有黛玉的尖酸刻薄。还有就是与大观园姐妹相处上,宝姐姐也时常为众姐妹考虑,比如替湘云置办螃蟹宴,就是因为湘云是寄居叔父家,手头也拮据;还有宝钗帮助邢岫烟赎回棉衣,而又不惊动大家,就是考虑了「 ”二木头”迎春的处境和当时的人事环境而后做的;尤其是在黛玉病重的时候,宝钗是真的急在心里,于是耐心开导她,并且每天让人给她送来一两燕窝,这个时候宝姐姐全然忘记了黛玉曾经对于自己尖刻的讽刺,这又需要怎样的心境和度量呢?每读到此处,我都动情了,这也是我们曾经视为反面的那个宝姐姐。 悲宝钗:一个被命运捉弄的可怜人 真的是诸多种种。真的,我居然感觉到宝姐姐身上的优点绝对比林妹妹要多的多。然而宝姐姐又不可避免的是作者所构造的来对抗和衬托最主要的女主人公林黛玉的一个角色。这也就注定了宝姐姐是无法超越林妹妹的,这又究竟是为什么呢? 悲宝钗:一个被命运捉弄的可怜人 诚然,宝黛钗的爱情纠葛,终究是一场悲剧,无论是对于爱情中的任何一方,在那个年代追寻自由高尚的爱情,成功的机率是极其渺茫的。 黛玉,一个弱小的年纪就寄人篱下的女孩,本来打算谨谨慎慎、小心翼翼的度过这一段寄居的生活,日后还可以回到扬州去,回到父亲的身边去。无奈天意弄人,家道突变,父亲去世,不得已暂时的寄居变成了一世的寄居。且不说别的,就光看这段黛玉的身世,就可以唤起我们无尽的同情了。真是屋漏又逢连夜雨,原有自己从小青梅竹马的宝玉,如今又来了一个宝钗,在宝钗来了之后就有了金玉之言的严重威胁和家长对于金玉姻缘的强力支持。就在这几重夹击之下,黛玉愈来愈消瘦,固然几经试探之后,也知道宝玉对自己是海誓山盟、永不变心,但是面对强大的封建礼教,黛玉最终是执拗不过命运,她香消玉殒了。她用自己的生命的终结,来和那个腐朽的制度抗衡,虽为无言的斗争,但是其情可贵,其情可叹,其情可颂。 真是,今日葬花君不在,花睡土中何时醒? 悲宝钗:一个被命运捉弄的可怜人 黛玉是遭到了「 ”明算”,那么宝钗就是遭到了封建礼教的「 ”暗算”。一个一生遵守封建道德标准的女子,在寻找真爱的路上费尽周折,当真爱就在眼前的时候,当时的社会和命运又一次捉弄了她,原来所爱的人和自己的道德信仰是南辕北辙。这样的爱情不会长久,与其说在小说的情节里,她得到了如愿的婚姻,不如说真挚的爱情,她始终没有找到,最后自己也是在这样吃人礼教的压迫下,遭到了封建礼教的「 ”暗算”,孤苦伶仃,了此一生。 悲宝钗:一个被命运捉弄的可怜人 黛玉之所以比宝钗更经典,就在于黛玉的主动性,目的是崇高的,我就不要去顾及什么,率性而为,精神世界何等高洁。古往今来,所有文学作品中的女子估计都是无法超越这个形象的。而宝姐姐的内心其实是扭曲的,是时时刻刻遵循礼教?还是大胆追寻真爱?这一对矛盾同样也造就了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有众多优点,但是毕竟因循守旧的卫道的人。 从这点上看,宝姐姐这个角色是无法超越黛玉的,她也是一个被命运捉弄的可怜人啊! 悲宝钗:一个被命运捉弄的可怜人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木乃伊复活 木乃伊复活开口说话 讲述千年古墓地下生活下一篇:努尔哈赤传 史说解读:努尔哈赤传奇反腐杀子谜案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