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野史秘闻>正文

德国和日本是轴心国 德国和日本是轴心国 为何出售军火建德械师 帮中国抗日

导语:德国和日本是轴心国家。他们为什么要卖军火建立工程兵,帮助中国抗日?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作者:慎独 声明:兵说原创,抄袭必究 抗战时期,中国军队在大部分时间里武器装备远不如日军,无论是国军还是八路军、新四军,都使用落后的装备与日军作战。但在抗战早期,有部分军队拥有比日军还要精良的装备,毛瑟步枪,捷克造机枪,马克沁重机枪,37mm战防炮,这都是当时比较优良的装备。这些

德国和日本是轴心国家。他们为什么要卖军火建立工程兵,帮助中国抗日?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作者:慎独 声明:兵说原创,抄袭必究 抗战时期,中国军队在大部分时间里武器装备远不如日军,无论是国军还是八路军、新四军,都使用落后的装备与日军作战。但在抗战早期,有部分军队拥有比日军还要精良的装备,毛瑟步枪,捷克造机枪,马克沁重机枪,37mm战防炮,这都是当时比较优良的装备。这些拥有先进武器的部队,就是我们俗称的「 ”德械师”。说起这些德国装备,也见证了中德之间当时的军火贸易:双方共赢,各取所需。 一战后,《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限制十分苛刻。除煤炭外所有战略资源都无法自给自足,85%的铁、80%的石油、70%的铜都依赖进口,尤其钨和锑,几乎全部来自进口。德国本想依靠正在工业化进程中的苏联满足自身对资源的需求,然而希特勒掌权后,一方面不想依靠苏联,另一方面也不想让苏联得到德国的技术,遂逐渐停止了与苏联的贸易。那么这些资源从哪来呢?中国成为德国的卖家。 一战后德国失去大片领土 此时中国的南京当局,正苦于买不到优质武器,因为当时绝大多数武器都是对华禁售的。鉴于清廷时期就有向德国购买军火的传统,德国制造给国人留下深刻印象。同时因为德国是一战战败国,与中国之间没有不平等条约。一个有资源没技术,一个有技术没资源,中德之间很快就你情我愿地开始了军火贸易。 毛瑟步枪堪称德国制造的明星产品 起初,南京当局一般通过中间商从德国购买武器。1932年,通过瑞典购买了48门卜福思山炮。1933年,宋子文到德国一口气签下了包括1000挺马克沁机枪在内的价值5000万马克的军火大单。1934年,一个叫克兰的军火贩子,利用他和德国将领的私人关系,成立了合步楼公司,专门从事中德之间的资源换军火贸易。当年8月,他与财长孔祥熙签订了《中国农产品与德国工业品易货贸易合同》。 马克沁机枪是抗战时期中国军队使用最多的重机枪 与此同时,有着德国「 ”国防军之父”之称的塞克特将军来到中国,作为国府的军事顾问。在他的推动下,南京方面与德国签订了购买24门150mm榴弹炮以及2.4万发炮弹的大合同,总价值达到900万马克。在抗战初期,日军没有一款火炮可以与之相媲美。 德国制造的150mm榴弹炮,是中国军队最好的火炮 而塞克特因病回国后,他的继任者法肯豪森将军继续帮助中国整训军队,同时积极推动购买德国装备。在塞克特与法肯豪森的推动下,中国与德国于1936年2月签订协议,由德国提供1亿马克贷款,中国每年可用来购买2000万马克军火,同时每年向德国提供1000万马克的矿产与农产品。这被视为对中国的雪中送炭,因为当时中国外汇极少,无法用现金支付。而且德国承诺以最快的速度发货,甚至直接从德军仓库中划拨。 德国国防军之父塞克特 当年5月,中国向德国购买了包括124门37mm战防炮、60门105毫米榴弹炮、15辆坦克等重武器,以及包括钢盔、子弹、探照灯、汽艇等国内继续的装备。这些装备基本都在七七事变前运抵中国。据统计,仅1936、37两年间,中国就从德国购买了上亿马克的军火。同时,德国也从中国得到了海量的战略物资,尤其是钨,中国出口的钨中,79%是出口到德国。 然而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德国就处于一个极为尴尬的位置。一方面德日两国已经形成同盟,另一方面中德之间有着大量的军火贸易。中国希望德国从中调停阻止日本侵略,日本则希望德国停止向中国出口武器。 德国国内亦有亲日派与亲华派,亲日派以空军部长戈林等人为代表,亲华派则以外长牛赖特为代表。牛赖特一面为中国争取德国的军火,一面反对日本的侵略。而戈林等人虽然表示不应继续向中国出售军火,但也不支持日本侵略。 时任德国外长的牛赖特 但随着德日之间关系进一步紧密,德国对中国态度逐渐转变,之前的以货易货的模式不再继续,要求中国支付现金,南京不得不东拼西凑2000万马克给德国。宋子文、孔祥熙、蒋百里等大员多次前往德国,希望德国能阻止日本进一步侵略,却无功而返。 淞沪会战爆发后,南京依旧希望国际上有人能出面调停,可英法在隔岸观火,美国则与日本关系暧昧,只有苏联愿意出面,偏偏日本又是反苏的。南京再次寄希望于德国,德国驻华大使陶特曼被授权负责调停。与此同时,由于日军在和德械师作战中受挫,也希望德国能劝说中国停止抵抗,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就在陶特曼与德国驻日大使狄克勋往来于中日之间游说之时,战场形势开始朝着不利于中国的方向发展。眼见中国军队节节败退,狄克勋与陶特曼竟然劝说南京投降,并且以德国在一战中的例子说明,越早投降越能争取更好的条件。可即使南京遭遇屠戮,坚持抗战的声音依旧占上风。老蒋表示「 ”与其屈服而亡,不如战败而亡”。 此后,虽然德国与中国之间仍有小规模军火贸易,但与之前不可同日而语。在淞沪战场拼到最后一滴血的德械师,也没有重建。德国的武器不可谓不强大,不可谓不先进,然而终究未能帮助中国抵御日本的侵略。南京当局屡屡指望德国调停而失败的历史告诉我们,指望外国永远不可能保家卫国!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伊哀王朱典楧:大明第一恶霸 伊哀王朱典楧:大明第一恶霸 嘉靖皇帝都拿他没办法下一篇:为什么说朱元璋报答邻居刘继祖 为什么说朱元璋报答邻居刘继祖 最终受益者却是朱元璋自己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