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野史秘闻>正文

2000年前的秦直道——世界上首条军用「 ”高速公路” 2000年前的秦直道——世界上首条军用「 ”高速公路”

导语:秦之道2000年前——世界第一军事“高速公路”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河西走廊的古代城池遗址 秦始皇画像 今天的秦直道遗迹 匈奴单于的鹰形金冠 中原王朝与匈奴开战图卷 「 ”条条大道通罗马”,是今天欧洲流行的着名谚语,用来形容昔日辉煌一时的、古罗马帝国的道路建设奇迹。因为这条5米余宽的罗马大道,曾让欧洲人引以为豪了一千年。 然而事实上,在罗马帝国兴盛之前200年,中国

秦之道2000年前——世界第一军事“高速公路”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河西走廊的古代城池遗址 秦始皇画像 今天的秦直道遗迹 匈奴单于的鹰形金冠 中原王朝与匈奴开战图卷 「 ”条条大道通罗马”,是今天欧洲流行的着名谚语,用来形容昔日辉煌一时的、古罗马帝国的道路建设奇迹。因为这条5米余宽的罗马大道,曾让欧洲人引以为豪了一千年。 然而事实上,在罗马帝国兴盛之前200年,中国的秦人就修建成了一条震古烁今、穿山越岭,气势磅礴,宽度是罗马大道10倍的 「 ”超级公路”——秦直道。 贴切地讲,远在2000多年前,位于黄土高原上,诞生了世界上第一条 「 ”高速公路”。 它笔直宽阔,工程浩大,宽度在70米左右,从当时的国都咸阳一路向北,翻山越岭,直达内蒙古大草原的包头,全长700多公里。 这是两千多年前的军用高速公路。历史记载,秦汉的千军万马凭借它,3天3夜便可风驰电掣从关中的咸阳直达匈奴的腹心地区「 ”九原城”。 从军事意义上说,前无古人的世界首条军用高速公路「 ”秦直道”,堪称是秦皇汉武抗击匈奴的一张秘密王牌,重磅级的战略武器。 1 始皇帝为何要修「 ”秦直道”? 公元前3世纪,忙于四面征战、统一六国霸业的大秦帝国的北境,恰是崛起之际的匈奴。 据《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匈奴人的先祖是中原夏朝的遗民,夏朝灭亡后,其遗民中的一支在西迁过程中融合了月氏、楼兰、乌孙、呼揭等诸多部落的人,而成匈奴。 「 ”匈奴,其先夏后氏之苗裔也,日淳维。唐虞以上有山戎、猃允、荤粥,居于北边,随草畜牧而转移”。 近代学者考证,商朝时的鬼方、混夷、獯鬻,周朝时的猃狁,春秋时的戎、狄,战国时的胡,都是匈奴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别称。 公元前244年,赵国名将李牧采取诱敌深入,围而歼之的战术,一举歼灭匈奴剽悍骑兵10万余众,几乎将草原各部落的男性扫掉了一大半,开创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步兵围歼骑兵的杰出战例。此后的十余年间,匈奴人再没有一骑敢于踏入赵国境内半步。 李牧大败匈奴骑兵 抗击匈奴 在秦翦灭六国、统一中原的战争时期,秦国对匈奴主要采取防御的策略。因此,双方并未发生激烈的冲突。 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里称:因使韩终﹑侯公﹑石生求仙人不死之药。始皇巡北边,从上郡入。燕人卢生使入海还,以鬼神事,因奏录图书,曰「 ”亡秦者胡也”。始皇乃使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人北击胡,略取河南地。 秦始皇第四次出巡,抵达成阳后,便派遣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人北击匈奴。这次对匈奴用兵的主要原因是燕地方士卢生进献图书给秦始皇,故作天机不可泄露、神秘兮兮地称「 ”亡秦者胡也”。 翻译成白话的意思就是:「 ”灭亡秦朝的是胡”。据说这个「 ”胡”字本意是是指秦二世、始皇帝小儿子胡亥,可是秦始皇没有理解,他误解成「 ”匈奴”,就派将军蒙恬率兵三十万去攻打北方的胡人,夺取了黄河以南的土地。 不过,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之下,秦始皇的理解没啥大毛病,在秦国忙于陷入内战统一六国之际,北边的匈奴开始崛起,时不时侵犯北方边境。秦统一中国之后,六国已灭,大秦已没有对手 ,可生活在北方,屡屡犯边的匈奴,才是秦国最大的潜在威胁和危险对手。 面临这种巨大的威胁,对于雄心勃勃、意气风发的一代枭雄秦始皇及其新创未久的大秦帝国而言,都是无法逃避的,要想保持帝国的强大和牢固,就必须对外来的威胁力量进行打击。 公元前212年 ,大将蒙恬接到秦始皇诏令,令他修一条由咸阳直达九原的大通道——「 ”秦直道”。 这条亘古未有的军事大通道,南起咸阳市淳化县铁王镇的梁武帝村,沿着子午岭主脉北上,经旬邑、黄陵,再由黄陵兴隆关向西北转向甘肃庆阳及陕西榆林的定边 ,经鄂尔多斯市,至包头市九原区麻池乡的麻池古城。 从地图上可以看出,秦直道是由咸阳通往北境阴山之间最捷近的道路,大体南北相直,故称「 ”直道”。 蒙恬画像 秦直道的战略示意图 蒙恬大败匈奴 2 秦直道与秦长城互为依托,在大秦帝国的北疆构筑了一道收放自如的攻防体系。 为了在战略层面彻底解决北方匈奴的侵扰,即秦长城之后公元前212,秦始皇命令大将蒙恬实施了一项史无前例的国防工程。 「 ”三十五年,除道,道九原抵云阳,堑山堙谷,直通之”。 从秦都咸阳向北,在黄土高原腹地,今天陕甘两省的交界地区地势突然增高,形成一条南北走向的山脉,山上覆盖着郁郁葱葱的森林,走向与地球本初子午线重合,故称「 ”子午岭”。 数百万年以来,由于河流的侵蚀,黄土丘陵上沟壑纵横,修建道路的难度可想而知。秦人修筑的「 ”秦直道”,恰恰要沿着山势走向进行南北贯通。 史称蒙恬和太子扶苏,带领30万军民,在海拔1600余米的子午岭上,披星戴月,车拉肩扛,夜以继日地修建这项史无前例的浩大工程。他们削去高耸的山头,填平幽深的峡谷,逢山开路,过河架桥,遇石堑齐,花费了两年时间,在黄土高原上诞生了人类第一条军用「 ”高速公路”——秦直道。 「 ”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 秦直道南起陕西咸阳的甘泉宫,北至今内蒙古包头九原郡,它是一条南北长达700多公里的军事大通道,据说全盛时期的秦直道可并排跑13辆马车。 秦直道的全面竣工修成,具有十分重大的军事战略意义。 军事家赞誉为:横有秦长城,纵有秦直道。在秦汉时期,如果说长城像一面横挡着中原大地的盾,那么秦直道就是一柄直刺北方匈奴而出的长矛; 如果把蜿蜒纵横的长城比作一把强弓,那么,笔直通向草原腹地的秦直道,就是那把直插匈奴心脏地带的锐利弓箭。 一句话,秦直道与秦长城,为大秦帝国的北界边疆构造了一道收放自如的攻防体系。 通过军事天才蒙恬对匈奴的几次战略大决战,修建万里长城,开辟军事大通道,秦军大败匈奴,解决了北方威胁,收复了河南地,自榆中至阴山设置34县,成为抗击匈奴的稳固后方基地。 后人为此高度评价其伟大战略意义。 「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万里长城 秦直道示意图 秦国大将蒙恬雕像 3 汉武帝大举反击匈奴,卫青霍去病千里纵深大迂回建立傲世功勋,最该感谢「 ”秦直道”。 汉武帝时国力昌盛,名将如云,数十年的物质积累后,开始大举反击匈奴,并在河西走廊连连击溃强悍对手,秦始皇修建的此条战略军事大通道付出的卓越贡献,堪称功不可没。 没有它,数十万军卒、十万计的战马、百万计的粮草辎重,不可能在两三日之内源源不断地运往阴山脚下、包头城边的草原前线战场,更不可能有霍去病挥动铁骑、千里征战的动人场景。 01 西汉大军出秦直道收复河西。 河西走廊位于黄河以西,祁连山之间绵延一千公里的狭长地带,乃是连接中原和西域的咽喉要道,具有重要的交通和战略地位。 元狩二年,西汉国力强盛,决定与匈奴开展战略大决战,准备彻底「 ”斩断匈奴右臂”,收复河西地区。雄心勃勃的汉武帝任命19岁的霍去病为骠骑将军。于春、夏两次率兵出击占据河西地区浑邪王、休屠王部,歼敌军4万余人。俘虏匈奴王5人及王母、单于阏氏、王子、相国、将军等120多人。 同年秋,霍去病奉命迎接率众降汉的匈奴浑邪王,在部分降众变乱的紧急关头,当机立断率部杀入匈奴军中,斩杀变乱者,稳定了局势,浑邪王得以率4万余众归汉。从此,汉朝控制了河西地区,并在此设立了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进行经营治理。而祁连山北麓有着匈奴最大的马场,这片广阔的草原为日后汉军养马备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匈奴为此悲歌: 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河西之战中匈奴骑兵围攻李广的汉军 蒙古大草原 霍去病收复河西 河西之战出兵路线图 02 霍去病封狼居胥,「 ”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 元狩四年春,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各帅骑兵五万,「 ”步兵转折踵军数十万”,深入漠北,寻找匈奴主力,伺机歼灭。 可想而知,没有秦始皇修筑的秦直道帮忙,这些供应数十万军士、战马的辎重粮草物资,又如何象「 ”插上翅膀”般快速源源不断输往前线呢? 正如后世学者评价的那样:「 ”汉代批秦之风极盛,但汉代受秦遗惠最多”。 汉军原计划由霍去病先选精兵攻击单于主力,卫青打击左贤王。后从俘获的匈奴兵口中得知伊稚斜单于在东方,两军对调出塞线路,霍去病东出代郡,卫青西出定襄。 霍去病率军北进2000多里,翻越离侯山,强渡弓闾河,与匈奴左贤王部接战,共歼了敌军7万多人,俘虏匈奴屯头王、韩王等3人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83人,乘胜追杀至狼居胥山,在狼居胥山举行了祭天封礼,在姑衍山举行了祭地封礼,兵锋一直逼至瀚海。 这场大规模的进攻性战争,一举彻底改变了汉朝对匈奴战争中长期的守势,匈奴被汉军在漠南横扫荡涤,匈奴单于狼狈逃窜漠北,「 ”匈奴远适,而漠南无王庭”。因而长久地保障了西汉北方长城一帯,即漠南地区的边境安全。 剽悍的匈奴奇兵 匈奴大军 匈奴人祭天求保佑 匈奴金怪兽 霍去病雕像 汉代城池遗址 贝加尔湖 4 考古发现「 ”秦直道”,震惊世界,华夏骄傲。 秦直道最早记载于《史记·秦始皇本纪》:「 ”三十五年,除道,道九原,抵云阳,堑山眼堙谷,直通之。” 《史记·蒙恬列传》:「 ”始皇欲游天下,道九原,直抵甘泉,乃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堑山堙谷,千八百里。道未就。” 司马迁在《史记》中只是明确、明确记载了秦直道的起点和终点途经之地,然而在此后的2000多年里,古人留下的有关秦直道的信息却是支离破碎和模糊不清,这为后人考证秦直道留下一个千古悬案。 秦以后,关于「 ”秦直道”的记载,一条见于唐元和年间撰着的《元和郡县图志》,在「 ”宁州·襄乐县”条下记载了子午岭南段的秦直道。 另一条见于唐贞观年间编纂的《括地志》,有关秦直道的记述见于唐张守节《史记正义》征引。 上世纪60年代以来,历史的机缘巧合让秦直道又一次被世人关注。 1962年,延安地区报社的记者编辑考察队来到车路梁水磨坪一代,偶然看到一条苍茫宽阔的土道,肆意穿行在山脊之上,势不可当的伸向远方,虽然历经千百年沧桑,却显露出一种摄人魂魄的咄咄霸气。 经多方考证,认为这条古道就是秦直道,文章发表见报后,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 近年来,对秦直道在甘肃和内蒙的考古发现,不同程度的证实了遗迹位置。譬如在陕西富县发现了秦直道的路面和排水沟,于道旁挖出兵站遗址等实物例证。 今天在子午岭深处,人们会依稀发现一条被岁月时光、杂草荆棘湮没大道的痕迹,沿着主峰蜿蜒起伏,时断时续,这就是蒙恬负责修筑的秦直道。 纵然经历了2000多年的风雨侵蚀,后人仍能感受其「 ”削山填谷”、气吞山河、史无前例浩大工程的雄浑气魄。 据考古专家粗略估算,秦直道工程动用的土方,如果筑成高一米宽一米的土墙,至少可绕地球赤道半圈。 要知道在秦帝国之前,不但中国没有这样的道路,世界上也没有出现过。 史籍文献中记载了秦直道的宏大规模,除部分山路外,道宽三百尺,相当于今天的70米左右,道路每隔三丈距离种植一棵青松,道旁设有排水沟,并有日常维护的兵站设施。 2000多年前,在巍巍黄土高原之上,诞生了世界上第一条由关中平原通往塞北大漠的军用高速公路。 汉代疆域图 大史学家——司马迁 尽管历经千年的风雨沧桑,大部分路面依然宽阔平坦,许多路段至仍可以通车。由于黄土夯筑夯土坚实细密,至今在路面种树也无法成活。 秦直道在修建完成以后,除了在军事上有很大的效果之外,还对南北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史载, 西汉政权建立没多久,匈奴就曾经两次发兵进入关中,其中有一次就是因为忌惮这条直道而绕了远路。 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在泰山封禅之后,便利用这条「 ”秦直道”进行巡查,同行的司马迁得以清楚记录秦直道的起点、终点与相对应的历史史实。 为了充分利用这条极具军事价值的「 ”秦直道”,西汉积极进行维护措施,先后在子午岭两端建立了直路与除道两个县城,方便控制。 公元前207年,秦灭亡后,这条秦直道于后世乃至隋唐时期,都在发挥积极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清中叶以来,秦直道逐渐荒废于田野之中。 漫步秦直道,亲临这项两千年前世界领先的浩大工程,不仅令人浮想联翩、心潮澎湃,更为华夏先祖的聪明智慧、非凡勇气而深深折服! 伟哉!秦直道! 秦直道遗迹 卫青霍去病收复河西走廊 秦始皇兵马俑 汉武大帝雕像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哪个姓氏在历史上出现皇帝最多 哪个姓氏在历史上出现皇帝最多下一篇:越南历代皇帝 越南历代皇帝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