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野史秘闻>正文

品三国:浅析诸葛亮《隆中对》的两个基础和四个对策。 品三国:浅析诸葛亮《隆中对》的两个基础和四个对策。

导语:尝三国:诸葛亮隆中对的两个基础和四个对策。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隆中对》的提出是在建安十二年,也就是赤壁之战发生的前一年。《隆中对》的提出无疑给刘备提供了一个基本正确的政治选择,改变了刘备东奔西走,没有明确战略方针,颠沛流离没有主攻方向的尴尬处境。以后历史发展的进程,很大程度上也证明了《隆中对》预见的正确性。 《隆中对》的成功,很大原因在于它是依据事实基础的预见,

尝三国:诸葛亮隆中对的两个基础和四个对策。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隆中对》的提出是在建安十二年,也就是赤壁之战发生的前一年。《隆中对》的提出无疑给刘备提供了一个基本正确的政治选择,改变了刘备东奔西走,没有明确战略方针,颠沛流离没有主攻方向的尴尬处境。以后历史发展的进程,很大程度上也证明了《隆中对》预见的正确性。 《隆中对》的成功,很大原因在于它是依据事实基础的预见,而不是凭空的想象和臆断。具体来讲,《隆中对》的事实基础有两个: 一、曹操在北方的统治基础已经十分牢固,其凭借「 ”挟天子以令不臣”的优势,天下已经无人能与之争锋,也没有人能够拥有与之妥协的资本,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了。 二、曹操凭借其具有的优势,准备向南方用兵,而此时南方有三股割据势力,分别是荆州刘表、江东孙权和益州刘璋。但这三股割据势力彼此之间并没有什么联系,甚至还有一定的利益冲突。因此如何更好的让他们团结起来共同对抗曹操,是时下的关键所在,这也是刘备能够借此机会,发展壮大自己的关键所在。如果这次错过这个机会,刘备将再也没有发展壮大自己的机会。 根据对当前形势的基本估计,诸葛亮为刘备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对策作为近期的目标: 一、取刘表,取荆襄九郡为基业,这是可行的一步棋,但是刘备不敢这么做。 因为刘表尽管没有大的作为,但是平常情况下,在荆州地界也做到了保境安民,刘备如惊弓之鸟、寄人篱下,在荆州当地缺少足够的根基,凭借手下的几千人马就像吞并刘表,如果没有非凡的才干和胆略,是无法获得成功的,而刘备最缺少的就是这些。当曹操的部队大兵压境的时候,刘备从新野赶紧赶往襄阳,这个时候刘表已经死了,幼子刘琮继位。 诸葛亮劝刘备借此机会夺取襄阳,自己做荆州之主,但是刘备回答说自己不忍这么做。很多人因为这件事就说刘备仁德高义,从刘备之前的作为和之后的表现来看,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我们如果仔细看一下刘备之前的人生经历,就会发现刘备的做法和所谓的仁义相距甚远,朝秦暮楚、反复无常的做派并不比吕布上多少,因此恪守政治信义并非刘备的特点。当孙权准备向刘备借道入蜀的时候,刘备又说出了下面的话: 汝欲取蜀,吾当被发入山,不失信于天下也。——《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刘备的态度很坚决,你孙权要是灭蜀,我就隐居山林不过问世事,以免失信于天下人。听到刘备的说辞,孙权和周瑜也就只好暂时放弃了攻取西川的想法,因为刘备当时具有荆襄之地,他不借道孙权只能放弃,否则就要和刘备刀兵相见,这是当时的孙权并不想做的事。但不久之后,刘备借着入蜀帮助刘璋对抗张鲁的机会,就借此机会把刘璋取而代之了。当让刘备最开始还是「 ”不忍”,那是有原因的,因为刘璋对他还心存芥蒂,还不到下手的最佳时机。 备自江陵驰至涪城,璋率步骑数万与备会。张松劝备于会袭璋,备不忍。——《后汉书》 请注意,这里最关键的原因是刘璋和刘备会面带了步骑兵数万,也算是有备而来,并非毫无防备,如果刘璋带几百人就来迎接刘备,恐怕刘备就要兵不血刃的夺得益州之地了。 别人取蜀是不行的,因为那是我的囊中之物,你们取了是不仁,我取而代之是因为刘璋薄弱无能,为了救益州百姓出水火,我才勉为其难接替刘璋的,在双重标准下,刘备根本就不顾及政治信义。因此刘备不取襄阳不是因为「 ”不忍”,而是因为「 ”不敢”。 二、取刘璋。占据益州之地,对于当时还没有立足之地,寄居于刘表手下的刘备而言,似乎有点遥不可及。 对于仅有几千人马的刘备而言,这个似乎并不是当前的紧要之事,但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坚持认为刘备应当取益州为基业,并植根于此,利用益州易守难攻的地理条件,割据一方、静待时变。 三、承认东吴孙权的割据势力,并与之结盟共同对抗曹操。 孙刘结盟的主动权,并不在刘备和诸葛亮手里,而在孙权和鲁肃的手里。当时的情况下,曹操占据荆州之后,下一个打击目标就是孙权。对于曹操或战或和是个问题,江东内部的意见并不统一,江东的世家大族很多主张投降,因为这样他们自己的利益不会受到影响,受损失的只不过是孙权这个外来户。 但是孙权和鲁肃、周瑜等人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都认为必须坚决抗曹,鲁肃更是提出了必须和刘备联合起来共同对抗曹操,以增加赤壁之战的胜算。对于孙权来讲,排在第一位的是要保住江东的基业,因此必须和曹操一战,不战而降是不能接受的。这就决定了为了增加战胜曹操的砝码,他必须救援刘备,因此刘备是求救,孙权则是不得不救。孙刘联盟对于双方都有利,这时候双方的矛盾还没有暴露出来,因为他们首先要面对共同的敌人——踌躇满志、气势汹汹,意图一统天下的曹操。 《隆中对》针对刘备当时的处境,提出的近期方略就是以上的三个,其目的是让刘备建立自己的根据地并和孙权结盟共同对抗曹操,成三足鼎立之势。 四、至于《隆中对》的远期方略,则是关于入蜀、治蜀和通过秦川和宛洛北伐中原,最后达到天下一统目的的战略规划。 综合这些因素来看,《隆中对》似乎是一个开拓进取的方略,对于缺少战略规划的刘备来说似乎十分合适。这个方略能执行到什么程度,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客观条件;二是刘备自身坚定的信念。那么刘备是不是坚定的执行了诸葛亮《隆中对》里面的谋划了呢?显然没有,否则就没有刘备的夷陵猇亭之败了。尽管如此,历史还是按照诸葛亮《隆中对》里的方向向前发展,这证明《隆中对》总体上符合客观条件,具有无形的力量。 刘备并没有坚定的执行诸葛亮《隆中对》的战略方略,白帝城托孤之后,诸葛亮才得到了彻底贯彻的机会。 很多人愿意提刘备得诸葛亮后如鱼得水,和刘备白帝城托孤的故事,以说明诸葛亮多么得到刘备的赏识和重用,多么推崇诸葛亮《隆中对》中的战略规划。但事实上,直到刘备生命的最后时刻,蜀汉的基业才正式交到诸葛亮的手里。可以说刘备得诸葛亮后,也没有带在身边形影不离,刘备的谋主是法正,智囊是庞统,诸葛亮最开始的角色不过是辅政之臣。 刘备以为关羽报仇为理由,准备兴兵讨伐东吴的时候,有人主战,有人主和,但正史里没有记载诸葛亮的意见。如果从夷陵猇亭之战失败后,诸葛亮的说法来看,他的内心是不支持伐吴的,否则就没有下面的话了。 章武二年,大军败绩,还住白帝。亮叹曰:「 ”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三国志》 这段话传递了两个信息:第一是诸葛亮认为法正能够影响刘备的决策;第二以法正之能,伐吴就算不胜也必然不会全军覆没。可见当时诸葛亮在刘备的心目中的地位,并没有我们认为的那么重要,至少在军事方面,刘备是不认可诸葛亮的能力的,蜀汉的谋主是法正。 直到刘备夷陵猇亭之败后,蜀汉人才凋零,面临随时倾覆的危险时,刘备才意识到自己已经没有可以托付之人了,这个时候诸葛亮是唯一的选择。在诸葛亮正式辅佐刘禅,开始正式领国主政的时候,他的《隆中对》方略才开始彻底按步骤和计划的执行起来。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历史上麻县是现在哪里 历史上麻县是现在哪里下一篇:二战奇闻:一帮美军和一帮德军合作解救一群法国人还一起并肩作战 二战奇闻:一帮美军和一帮德军合作解救一群法国人还一起并肩作战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