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野史秘闻>正文

如何理解中国革命在探索中的曲折 如何理解中国革命在探索中的曲折

导语:如何理解中国革命探索中的波折?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1.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及其挫折中国共产党发起并进行的土地革命(一)农民土地问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基本问题。进行土地革命,就是消灭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土地革命是红军反“围剿”胜利和革命根据地发展的重要条件。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的主要任务是发动和进行土地革命。②1928年12

如何理解中国革命探索中的波折?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1.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及其挫折

中国共产党发起并进行的土地革命

(一)农民土地问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基本问题。

进行土地革命,就是消灭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土地革命是红军反“围剿”胜利和革命根据地发展的重要条件。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的主要任务是发动和进行土地革命。

②1928年12月,毛泽东在井冈山主持制定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部土地法,第一次肯定了农民的土地权利。

(3)1929年4月,“没收全部土地”改为“没收全部公有土地和地主阶级土地”。

保护中农利益。

(4)1931年2月,毛泽东明确规定农民已经归田归农公民所有,废除了地主的土地所有制,实现了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五)毛泽东等人在土地革命中也规定了阶级路线,即坚决依靠贫农和农工,团结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商人,消灭地主阶级;土地划拨方式,即以乡镇为单位,按人口平均划分土地,在原有耕地的基础上,抽多补少,抽肥补薄。

土地革命的发动,充分调动了根据地农民发展生产、参军参战的积极性。

土地革命前后中国共产党的三次“左”倾错误及其成因和危害

(1)表现:第一次是1927年11月至1928年4月的“左”倾鲁莽错误,认为革命形势在不断上升,盲目要求“制造总的暴动局面”。

第二次是1930年6月至9月以李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地认为中国革命乃至世界革命已经进入高潮,盲目要求举行全国暴动,集中红军进攻和夺取武汉等中心城市。

第三次是1931年1月至1935年1月以陈绍禹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

(2)原因:八七会议后,党内一直有一种强烈的近乎绝望的冲动。

全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准备不足,理论素养不高,实践经验也缺乏。

共产国际的介入和对王明的全力支持,让很多人失去了识别和反抗的能力。

3危害:六届四中全会以后,国民党统治区党的工作混乱,组织严重破坏;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继续宣扬“左”倾错误;白区党的工作被破坏,中央临时政治局迁到中央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长征。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武汉东湖历史变迁 武汉东湖历史变迁下一篇:有关因梦想而背叛国家的例子 有关因梦想而背叛国家的例子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