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野史秘闻>正文

苏州大学的历史沿革 苏州大学的历史沿革

导语:苏州大学历史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一下它们。1952年,国立院校调整时,东吴大学文理学院与苏南文教学院、江南大学数理系合并,组建苏南师范学院,同年命名为江苏师范学院。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更名为苏州大学。1995年苏州蚕业学院,1997年苏州丝绸职业技术学院,2000年苏州医学院合并。2012年,南京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苏州校区合并。东吴大学东吴大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苏州

苏州大学历史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一下它们。

1952年,国立院校调整时,东吴大学文理学院与苏南文教学院、江南大学数理系合并,组建苏南师范学院,同年命名为江苏师范学院。

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更名为苏州大学。

1995年苏州蚕业学院,1997年苏州丝绸职业技术学院,2000年苏州医学院合并。

2012年,南京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苏州校区合并。

东吴大学东吴大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苏州、上海的几所监事会办的学校。

1871年,美国基督教监事会在苏州石泉街成立了托管学院。

1879年,他迁到天赐村,改名为博Xi书院。

后来并入上海中西书院。

1899年,监事会决定在苏州开办大学。

1900年12月,大学董事会在上海成立,孙当选为新大学的首任校长。

1901年3月,共襄中西书院迁至天赐庄博Xi书院旧址,东吴大学堂正式开放,成为美国基督教在中国最早建立的教会大学之一。

当初只有100人以下的中学班级。

同年6月24日,以“中国中央大学”的名义在美国田纳西州注册。

1905年,12名大学生入学。

大学的西方课程一般是仿照美国大学的,国学是自己安排的,文理、医学、神学三科,还有几个附属中学。

辛亥革命后,改名东吴大学。

苏州医学院1911年,晚清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创办通州医院。

1912年3月,张謇和哥哥张毅创办了通州医院附属医学院。4月,通州放弃州县,通州医院更名为南通医院,学校更名为南通医院附属医学院。

那年夏天,学校改名为私立南通医学院,张謇、张宇任校长。

起初学校没有校舍,就借南通寺招生教书。

张謇送熊生智去日本千叶医学院读书。熊生智获得学士学位后,回国帮助张謇、张毅创办南通医学院,南通医学院设立西医部。学制是预科一年,本科四年。学校的名称和教学内容基本模仿日本。

建校之初,张謇邀请熊生智担任学校首任院长、南通医院院长,并聘请留日归来的李希贤、赵主担任教师和医生。

8月,张謇、张仪出资1.37万余元,将南通南部的一座古寺——昭武寺改建为校舍。

1913年4月,建造了73栋房屋和37条走廊。

同年,张謇兄弟投资1.64万余元购买学校附近11.7亩土地,扩建南通医院供学生实习。

1914年6月,医院建成,张謇题写医院名称“南通医院”,后更名为“附属医院”。

12月,张謇写下校训:“愿中西交流,大施善举”。

1916年1月16日,学校举行第一次毕业典礼,张謇在会上讲话,鼓励学生“不要欺骗自己的心”。

1917年增设中医系,学制预科一年,本科四年。

张謇主张学生先学几年中医再学西医,并规定毕业后学西医的免学费。

1918年7月,张謇出钱从德国购买了数百台x光机、手术器械和化学仪器,充实学校和医院。

1919年,张謇派10余名优秀学生到三井医院、顺天堂医院、上京医院进行毕业实习。

之后,师生被派往东京帝国大学、大阪医科大学、神户医科大学等高等学府参观。

1920年,德国医学博士夏德门博士被聘为医院的首席医官和教师。

1927年,南通医学院更名为私立南通医科大学,医院更名为南通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从1912年到1926年张謇去世,私立南通医学院毕业的西医本科生168人,中西医本科生37人。

1928年8月,私立南通医科大学、私立南通纺织大学、私立南通农业大学合并,形成私立南通大学,张小若为首任校长。

任命李西文、王志宏、张毅为医药、农业、纺织三大医院院长,医院更名为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1930年11月,私立南通大学因民国大学组织法中没有纺织学院而更名为南通学院。

1937年8月,南通遭到日军战机轰炸,南通学院被迫停课。

其中,医疗部门和附属医院的人员和设备都搬到了扬州。

1938年2月,南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被国民政府军政部命名为第七重伤员医院,并投入抗战前线,救治从上海等地送来的600余名重伤员和病号。

之后,第七重伤员医院迁至湖南衡阳。

8月,南通大学医学院与江苏省医学行政学院合并,组建国家江苏医学院。

12月,江苏医学院迁至贵州贵阳,借用当地校舍办学。

1939年,学校迁至重庆北碚,并建立了附属医院。因为当时重庆经常被日军飞机轰炸,学校成立了几个空突击救援队和机动医疗队。

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立江苏医学院准备迁往镇江。私立南通学院反映,要求在原址恢复医学系。国民政府教育部很快批准了这份报告。于是,原重庆医务处师生从重庆码头上船,一路南下回到南通。

为了办好医务部,时任南通大学常务董事的张敬礼从盛达纱厂拿出16亿法国法郎,收购了当时的江北医院,用来充实医务部,重建附属医院。

1946年,医学系正式恢复招生。

1952年,国家院系调整,南通大学医学部在南通大学原址更名为苏北医学院。

1956年,因苏北区党委合并,更名为南通医学院。

1957年,南通医学院大部迁至苏州,更名为苏州医学院,苏州医学院南通分院在南通成立。

1958年,苏州医学院南通分院更名为南通医学院。

1962年,苏州医学院经国务院批准,划归第二机械工业部。

1992年11月,苏州医学院和南通医学院先后举行八十周年校庆,两校的长辈和教授互访祝贺。

医学专家顾尔耀曾写过诗证明这一点:“岸上弦歌之家,育才除疾之功,难能可贵;春秋八十同声赞,江北江南姐妹花”。

2000年4月,苏州医学院并入苏州大学,后成为苏州大学医学部。

苏州丝绸职业技术学院前身是1903年创办的上海私立蚕学,1960年更名为苏州丝绸职业技术学院。

苏州蚕桑学院前身是石先生创办的私立上海女子蚕桑学校,创办于1904年。

1911年改为公家,迁至吴县徐树关。被命名为江苏省女子蚕桑学校。

1950年1月,为了适应解放后建设新教育的要求,苏南人民政府办公室向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和华东军政委员会提出,江苏省教育学院和全国社会教育学院应设立公共文化教育学院。

成立了一个筹备委员会,由苏南行政公署副主任刘季平担任主席。

4月,无锡国学学院并入公共文化教育学院。

同年更名为苏南文教学院,在无锡佘桥原江苏省教育学院办。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唐肃宗李亨军师 唐肃宗李亨军师 唐肃宗李亨是不是个昏君下一篇:从西晋丧中行吉事件中入手 从西晋丧中行吉事件中入手 看经书古礼和现实需要之间的矛盾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