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野史秘闻>正文

初二历史的重点知识 初二历史的重点知识

导语:初二历史重点知识以下文字资料是边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大家快来看看吧!初二每节历史课的重点第一课鸦片战争的烽烟一、虎门鸦片销毁1.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2.鸦片走私对中国社会的危害:(1)导致大量白银外流,导致清政府财政危机;(二)危害中国人民健康,造成国家混乱的;(3)军队战斗力减弱,导致吏治腐败;3.林则徐在虎门销毁鸦片1)林则徐的禁烟措施⑴没收的鸦片(2)严禁不法商人贩卖、走私鸦片③虎门

初二历史重点知识以下文字资料是边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大家快来看看吧!

初二每节历史课的重点第一课鸦片战争的烽烟

一、虎门鸦片销毁

1.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

2.鸦片走私对中国社会的危害:

(1)导致大量白银外流,导致清政府财政危机;

(二)危害中国人民健康,造成国家混乱的;

(3)军队战斗力减弱,导致吏治腐败;

3.林则徐在虎门销毁鸦片

1)林则徐的禁烟措施

⑴没收的鸦片

(2)严禁不法商人贩卖、走私鸦片

③虎门鸦片销毁

2)虎门灭鸦片的影响:虎门灭鸦片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人民抵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鼓舞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这是中国人民反对侵略的正义战争,对后世影响深远。

3)评价林则徐

第二,中英南京条约

1.鸦片战争

1)爆发原因

①清政府禁烟

(2)英国想打开中国市场,掠夺中国廉价工业品

2)流程

3)性质:英国为开拓中国市场而发动的侵略战争

4)结果:清政府被迫签署《南京条约》

2.南京条约

1)主要内容:

①五个通商口岸: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作为通商口岸开放;

2赔款: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

3陆伐: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4)关税: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所缴纳的税款,必须经中英双方同意。

2)影响:

①五港贸易:a .瓦解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B.中国经济融入世界市场;

2赔款:a .增加清政府财政负担;

B.增加了普通人的负担;

③伐地:a .破坏中国领土完整;

B.香港岛成为英国侵略中国的基地;

④关税:中国失去了关税自主权。

二、魏源的《国海图志》

“向外国人学习,控制外国人”

第二课在灾难中挣扎

第一,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1.第二次鸦片战争

1)爆发原因:鸦片战争后,英国不满足其攫取的权利,要求修改条约,扩大侵略权益,企图进一步开拓中国市场。

2)为什么叫第二次鸦片战争?

从战争的起因和目的来看,这场战争是鸦片战争的延续和扩大,被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

3)过程

4)危害:中国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2.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启示:不忘国耻,立志上进

二、俄罗斯浑水摸鱼

①忙于应付英法联军的入侵

2忙于镇压太平天国起义

第三,太平军痛打洋枪队

1.太平天国起义,新特点)

2.击败洋枪队

第四,左收复新疆

1.背景

(1)中亚汉族军事首领阿骨打率军入侵新疆,占领天山南北多处。

②1871年,俄国入侵伊犁。

2.过程:军事斗争,消灭古柏

外交斗争,夺回伊利

3.意义:维护...

第三课1894-1895年的中日战争

第一,黄海海战

1.背景

(1)根本原因(2)精心准备(3)借口(4)突然袭击

2.过程

黄海海战

威海卫之战

第二,《马关条约》

主要内容:①清政府切断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与日本的联系;

2赔偿日军2亿银子;

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厂;

危害:①进一步破坏中国领土完整;

包道台成为日本殖民地50年;

刺激了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2)增加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西方列强趁机加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和政治侵略;

(3)帝国主义势力从沿海深入大陆,加强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4)进一步加强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总之,《马关条约》是自《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极大地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极大地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

第三,分裂中国的狂潮

1.背景

2.开始标志

3.概况

4.影响:中国正处于被大国屠杀和瓜分的危机之中。

第四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第一八国联军入侵并占领了北京

1.义和团运动

1)崛起原因:民族矛盾激化;

时间:1899年

地点:山东→北京、天津

2)口号:扶清灭洋→自然:农民反帝爱国斗争

3)结果:中外反动势力共同扼杀

2.八国联军入侵中国

1)原因:接口:直接原因:义和团

根本原因:进一步扩大对华侵略利益,迫使清政府彻底投降,以达到瓜分的目的

2)过程:①义和团运动对八国联军的主要斗争

②八国联军入侵后台,罪大恶极

二.《辛丑条约》

1.主要内容:①清政府向各国支付4.5亿两白银,由海关等税收担保,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

(2)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边界,允许国家驻军保护,不允许中国人在边界居住;

(3)清政府保证禁止人民参加反帝运动;

(4)清政府拆除了北京沿线的天津大沽至射樊的炮台,允许列强和国家向山海关铁路沿线的重要地方派兵。

2.危害:①进一步加重人民负担;

从那以后,西方列强控制了中国的财政;

②西方列强完全控制了清政府的内政和外交;

③清政府完全成了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④中国丧失了军事主权。

总之,通过《辛丑条约》,西方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清政府彻底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成为“洋人的朝廷”,中国彻底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

第六课现代工业的兴起

一、洋务运动

1.什么是洋务派和洋务运动?

2.洋务派的主要活动

1)20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打着“自强不息”的旗号,创办了哪些大型军工企业?另外,有哪些主要措施?答: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成立江南制造总局。

1866年,左创办福州船政学堂,并派留学生到英法两国深造。

洋务运动为了达到“自强不息”的目的,积极准备建立新型的公路海军,并采用西方军队的训练方法进行实践。

到80年代中期,洋务运动建立了北洋、南洋、福建三个海军。

2)北洋海军的命运如何?它标志着什么?答: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

3 > 20世纪70年代后为什么军工转民用?答:建设军工需要很多钱。

4)七九十年代,洋务派在“求财”的口号下,创办了哪些民用工业?答:三个局一个厂。

3.评价洋务运动

目的:维护清政府的统治

失败原因:洋务运动是指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而不从根本上改变封建制度;

外国帝国主义百般阻挠;

洋务派要维护的腐朽落后的封建社会,是违背历史规律和潮流的;

客观影响:①洋务运动并没有使中国富强,而是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中国第一批现代化工业企业,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②有利于现代中国技术人才的日常生活。留学生回国后带来西方先进技术、新观念、新文化,有利于中国民主革命的继续发展。

③洋务派建立的近代民用工业客观上抵制了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第二,近代中国交通运输的出现

交通:1872年,上海成立了招商局。

1880年,开平煤矿修建了唐山-徐各庄铁路运输煤炭。

通信:1880年,清政府在天津设立电信总局。

1881年,天津和上海之间的电线架设完成。

第三,顶级实业家:张謇实业救国

盛达纱线厂

①爱国主义

2坚持不懈的创业精神

③民族的迫切发展与国家的繁荣有很大关系

4.詹天佑在京张铁路上

1.意义:这是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它的建成激发了民族精神,为中国工程界赢得了荣誉。

2.启示:①立志报效祖国的精神

②刻苦学习、勇于创新的精神

③要勤奋学习

第七课改革运动

一、崛起

1.背景

2.开始

二.发展

1.维新派推动变法的活动:创办报刊、组织社团、兴办学校、培养人才。

2.严复翻译了《自然进化论》

第三,高潮:戊戌变法

1898.6.11——1898.9.21

1.开始: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的圣旨

2.主要内容:发展农工商业,培养新式海军,创办报刊开辟演讲,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废除科举八股文,废除冗繁衙门和无用官职

第四,结果:失败

原因:①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没有形成强大的社会力量;

(2)改革不彻底,资产阶级改革在中国行不通;

③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势力太强;

(4)违背历史发展趋势,必然失败。

第八课1911年革命

一、“两会”

兴中会:第一个振兴中国的资产阶级团体

联盟:第一个全国模范资产阶级革命党

政治纲领:驱逐满族人,恢复中国,建立中华民国,平均土地权利

革命目标: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作为革命目标

“三民主义”:民族主义:反对满清统治和民族压迫

民权主义:推翻君主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民生:平均地权

二.武昌起义

1.意义:①推翻封建帝制;

2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2.影响:①鼓舞全国人民,推动革命高潮;

②清政府的统治开始瓦解,为建立中国名国创造了条件;

三.中华民国的成立

第九课打开思想解放的大门

一、崛起

1.背景

2.开始标志、代表、主要位置和口号

二.发展

1.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主张反对

民主专制

科学无知

新道德与旧道德

新文学与旧文学

2.影响:激起了年轻人追求新观念的热情,促使人们突破封建思想的陷阱,探索救国救民的新途径,掀起了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风暴。

它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做了思想宣传,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思想条件。

3.胡适

4.鲁迅

第十课清末民初的文化教育

一、清末的教育改革

1.开办新学校,比如史静大学堂→北京大学

1898 1912

2.制定新的学术体系

3.废除科举制度

二、清末民初的文化

1.宣言的确立

时间、地点、性质和影响

2.商务印书馆的建立

第十一课社会生活的变化

清末民初以前

摄影和电影在日常生活中的介绍和普及

清军入关后,此人留辫子,剪辫子

人际叫大人,老爷,君子,君子

服装长袍、夹克、国旗服、中山装、高领服装

第十三课伟大的开始

1.五四运动

1.导火索:中国在巴黎和会的失败→五四运动的根本原因:西方列强加强了对中国的侵略。

爆发: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自然: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

2.过程发展:1919年6月5日上海工人

结果:初步胜利体现在:①6月10日,北洋政府被迫罢免曹儒林和张宗祥,

鲁的立场迫使释放被捕的学生;

②6月28日,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签署和平条约。

3.意义:①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划时代的事件,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2)他从阶级和意识形态方面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出生条件

2.出生标志:中国共产党的“一大”

1921年7月23日,地点

代表人:、董、、陈潭秋、、、何叔衡、李达等13人。

主要内容:①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②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党当前的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开展工人运动;

(三)党的领导机关中央局,由大会选举产生,陈独秀为书记。

意义:这次代表大会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中国共产党革命以来,面貌焕然一新。

(1)新领导阶层;

②新的指导思想;

③新革命纲领;

④革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第三,工人运动的高潮

例如,香港的海员总罢工

安源路和煤矿工人罢工了

开滦五矿工人罢工

京汉铁路工人总罢工

第十四课民族革命的洪流

一、黄埔军校的成立

1.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

它标志着民族革命运动的开始

2.目的:推翻列强,消灭军阀,把革命运动推向全国,统一全国。

1924年5月广州附近的黄浦岛

1.“4·12”反革命政变

2.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它标志着:①第一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

②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了。

第十五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一、八一南昌起义

1.理由

2.过程

3.影响:南昌起义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端,开启了中国共产党历史的新时期。

二、井冈山,革命的摇篮

直观原因:秋收起义失败

客观原因:井冈山的有利条件:①地形险要,易手难攻

1.成立原因2。良好的群众基础

③敌人的统治力量薄弱

主观原因:毛泽东做了一个快速的决定

2.意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只能改变中国共产党探索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的开端。

第三,红军长征

1.红军为什么要长征?“反围剿”的失败

2.长证书的开始

3.遵义会议

4.红军继续长征

5.长征的胜利结束了

6.胜利的意义:①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入安全的关键;

(2)长征的传奇故事传遍世界,说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第十七课“中华民族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一、九一八事变

1.事件发生:原因:①蓄谋已久②经济危机③蒋介石在“剿共”,无暇北顾。

工艺:书P85

2.蒋介石的态度:不抵抗→导致东北三省的灭亡

二、不朽的民族赞歌

义勇军进行曲:字:田汉

曲:聂耳

三.Xi事件

1.事件发生:原因:张学良、杨虎城→逼蒋抗日

工艺:书P88

2.和平解决及其意义:和平解决Xi事变成为改变现状的关键,国共两党从此走上了联合抗日的道路。

它标志着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从而给团结抗日带来了新的困难。

第十八课全国抗日战争的兴起

一、卢沟桥事件

背景:P91①②

第二,南京大屠杀

第三,一起去国难

华北八路军

后台战场

新四军华中民族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

国民党政府军→正面战场

片面抗日战争路线

第19课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

一、台儿庄之战

1.背景

2.过程

3.意义: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一次伟大胜利。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斗志。

二、百团大战

1.背景

2.过程:为了粉碎日军的围攻,1940年8月,在彭、等人的指挥下,八路军出动100多个团,约20万人,在华北2000多公里的前线对日军发动大规模进攻。

3.特点:①时间长;

②规模大;

3.前线长;

④以破坏活动为主。

4.影响:①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主动进攻日军最大最艰难的一次战役,给日本侵略以沉重打击;

(二)增强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信,增强了中国人民对抗日战争胜利的信心。

第三,团结一致

1.人民音乐家:冼星海黄河合唱团

2.著名爱国主义画家:徐悲鸿、宜山、涂

3.爱国科学家:侯《侯制碱法》

第二十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一,中国共产党的“七大”

1.召集:背景:抗日战争胜利前夕

时间:1945年4月

地点:陕西延安

2.主要内容:

3.意义:①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召开的最重要的会议。他以“统一会议,胜利会议”载入中共史册;

(2)为打赢抗日战争,实现全国美好未来,准备了条件。

第二,日本无条件投降

1.加速日本投降的因素:①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

2苏联政府对日宣战,派苏联红军进攻占领东北的日军;

(三)毛泽东号召“日本侵略者的最后一站”,八路军、新四军等抗日力量对日本侵略者发动了大规模的反攻。

2.投降时间:1945年8月15日

3.投降仪式

4.意义:①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战胜帝国主义侵略一百多年的第一次民族解放战争;

(2)抗日战争的胜利洗刷了近代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的转折点。

第三,台湾的复苏

第二十二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一、重庆谈判

人民的愿望:渴望和平与民主,反对内战和独裁

1.抗战胜利后的国内形势。国共两党的政策;国家;垄断胜利果实;和平、民主、团结

两党实力对比:国民党占优势

蒋介石伪造和平的阴谋

2.重庆谈判前后国共两党复杂的政治斗争毛泽东赴重庆谈判

3.重庆谈判的两个关键问题:①人民解放军民主政权;

②人民军队的法律地位。

4.谈判的结果是双十协议

内容:①坚决避免内战;

②在和平、民主、团结、统一的基础上,建立独立、自由、繁荣的新中国;

③双方没有就两杯可乐的问题达成一致。

5.意义:重庆谈判是中国共产党政治斗争的胜利。

第二,蒋介石加快了内战的步伐

1.事实:①《剿匪手册》的编写和发行;

2接受美国援助;

③接受日本援助。

2.蒋介石镇压要求民主的和平人民

第三,全面内战的篝火

1.爆发迹象:1946年6月,蒋介石大举进攻中原

2.性质:美帝国主义出钱买枪,蒋介石上台为反共反人民战争

第23课走向战略进攻

第一,国民党对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1.陕甘宁解放区于1947年3月歼灭了中共中央

2.山东解放区于1947年3月至7月中断了解放区之间的联系

二、跃入大别山千里

1.刘邓的军队进军中原

①背景

②过程

③意义:拉开了解放军全国战略进攻的序幕。

2.三支武装力量齐头并进:互相牵制→形成之字形阵列

第24课国家政权的崩溃

首先,世界末日

1.背景

2.概况

参演部队主要战区指挥员的作战特点及意义

辽沈战役

48.9-48.11东北野战军锦州林彪、罗荣恒关门打狗1解放东北全境;

②歼灭敌人47万余人,人民解放军取得对国民党军队的第一次数量优势;

淮海战役

48.11-48.1中原野战军

华东野战军年庄地区和安徽宿县双堆集地区,陈观庄、刘伯承、陈毅、邓小平、苏羽、谭震林突破1,歼灭敌人55万;

(2)解放长江中下游郭达地区,为解放军渡江奠定了基础。

平金战役

48.11-48.1东北野战军

华北野战军张家口、津林彪、罗荣恒、聂荣臻先打两个头,后取中间一个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五十二万余人;

②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二、渡河之战

1.前线

2.南京于1949年4月23日解放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知道吗 这几个国家军人最喜欢喝酒 知道吗 这几个国家军人最喜欢喝酒 还闹出不少笑话 尤其是俄军下一篇:生物科学与技术研究历史探析急需万分感激 生物科学与技术研究历史探析急需万分感激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