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野史秘闻>正文

斯大林设下完美的诡计 斯大林设下完美的诡计 美国上了当 毛主席却找出唯一破解之道

导语:斯大林设下了完美的圈套,美国上当了,但毛主席找到了破解的唯一办法。下面的文字资料是边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让我们快速的看一下。1950年6月25日,人民军越过三八线,对韩国发动统一战争。不幸的是,朝鲜人民之间的这场统一战争本应迅速演变成大国博弈的舞台。战争的起因自然来自朝鲜人民统一国家的迫切愿望,也是斯大林为苏联谋取利益的战略举措。值得注意的是,斯大林并不支持朝鲜的统一愿望,苏联也满足于维持朝鲜半岛

斯大林设下了完美的圈套,美国上当了,但毛主席找到了破解的唯一办法。下面的文字资料是边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让我们快速的看一下。

1950年6月25日,人民军越过三八线,对韩国发动统一战争。不幸的是,朝鲜人民之间的这场统一战争本应迅速演变成大国博弈的舞台。战争的起因自然来自朝鲜人民统一国家的迫切愿望,也是斯大林为苏联谋取利益的战略举措。

值得注意的是,斯大林并不支持朝鲜的统一愿望,苏联也满足于维持朝鲜半岛现状。根本原因自然是苏联的战略重点在欧洲。但是,1950年1月30日,斯大林突然亲自打电话给什蒂科夫,告诉他:“我理解韩国同志的不满,但我应该明白,对韩国采取这样重大的措施,是需要做好充分准备的。这件事一定要组织好,不能冒太大风险。如果你想和我谈这件事,那我随时准备和他见面,和他谈。请告诉他这件事,告诉他我会在这件事上帮助他。”

斯大林之所以改变以前的态度,转而支持对朝战争,是因为沈志华认为斯大林的主要考虑是:

1.毛主席正在谈判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斯大林打电话给Shtykov的同一天,苏联被迫接受中国关于旅顺、大连、长春铁路的草案。结果苏联在远东失去了雅尔塔条约的一切好处。

斯大林突然转而支持战争,因为斯大林迫切需要为苏联找到一个新的不冻港,这是俄罗斯几百年来在远东一直寻求的。韩国的釜山、仁川等港口可以代替旅顺、大连。

第二,美国明确表示韩国不在其太平洋防线内,苏联和朝鲜都相信这一点,并做出了美国不会干涉的乐观判断。

但这两点似乎并不正确。

原因很简单。如果苏联真的想在朝鲜半岛南部建立一个不冻港,其外交官会尽最大努力在成功湖阻止美国,而不是长期缺席,拒绝出席安理会会议,这实际上为美国以“联合国”的名义进行干涉开了绿灯。

只要美国插手,朝鲜战败只是时间问题,只有一两个月。斯大林不能忽视美国干涉的可能性。即使斯大林乐观估计美国不会干涉,也会有应对美国干涉的方案。这是因为美国声称朝鲜半岛不在其防御线内,而苏联却获得了朝鲜半岛的完全控制权,这将对美国防御线的核心点日本构成极其严重的威胁,美国不能坐视不管。

事实上,面对美国的干涉,斯大林除了发脾气,似乎没有办法应对,也没有相应的计划。没有计划,也没有手段,这其实是斯大林最初的计划。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场战争可能带来的后果。

第一,如果人民军获胜,那么苏联将在朝鲜半岛获得一个不冻港。

第二,美国干涉。

1.朝鲜顶住了美国的反击。然后苏联吸引了它的直接对手美国,只有一个代理人,自然占了便宜。

2.朝鲜战败,中国不出兵。苏联空军队和地面防御空部队可以名正言顺地进入中国东北地区。

3.中国不会出兵。战争有进一步向东北蔓延的危险。根据盟约,苏军可以大规模进入东北。

4.中国出兵。苏联空军队和地面防御空部队可以正当地进入中国东北。

由此可见,无论朝鲜战败后局势朝哪个方向发展,苏联都有借口以帮助中国的名义维持其在东北的军事存在,并以此方式夺回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失去的利益。

第三,中国出兵。

1.赢。苏联还是拿到了朝鲜半岛的不冻港。

2.失败。苏联还是得到了上面第二条的好处。

3.形成僵局。美国势力将长期介入朝鲜半岛。

综上所述,无论战争向哪个方向发展,苏联都会获得利益。

综上所述,苏联可能带来的好处如下:1。在朝鲜半岛获得一个不冻港;2.维护东北利益;3.深化与中国的捆绑关系,加强中国对苏联的依附,使中国成为远东的一枚棋子;4.在欧洲趋于防御的情况下,我们将把美国的力量吸引到亚洲,以获得整体战略平衡。

这是同时削弱美国和中国,加强苏联利益的高明策略。在这个战略中,无论是美国、中国还是朝鲜,都只是斯大林手中的棋子。

作为最高战略家,斯大林的计划近乎完美。按照斯大林的假设,无论美国或中国如何应对,苏联都将是最后的赢家。

斯大林的方案能达到什么效果,就看美国或中国如何“合作”了。如果美国坚持艾奇逊在1950年1月12日宣布的太平洋防线,朝鲜半岛将在斯大林的意志下统一。苏联将获得该地区的所有利益。

然而,不成熟的美国反应过度,将台湾问题与朝鲜内战联系在一起,将第七舰队直接派往台湾海峡,以武力干涉中国内政。这一举动严重影响了中美之间的互信。早在1949年12月23日,美国国务院就发表声明说:“从历史和地理的角度来看,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没有特别的军事重要性”。

1950年1月5日,时任美国总统杜鲁门进一步明确了美国对台湾的政策:“美国从未掠夺过台湾或中国其他领土。目前,美国无意在台湾获得特别权力或建立军事设施。美国不打算动用武装力量干涉当前局势。美国政府不会试图介入中国的内部冲突。同样,美国政府也不会提供军事援助或顾问。给福尔摩沙的中国军队。”

在这些言论的基础上,美国突然将台湾问题与朝鲜内战联系起来,这不仅违背了美国的承诺,也是中国的直接和公开的敌人。所以从那个时候开始,美国就成了中国的敌人。这并不是说中国一定要把美国当敌人,而是美国首先把中国当敌人。

这一举动充分显示了当时美国人对中国的傲慢和蔑视。在没有强大海军的情况下,中国解放台湾的计划被迫搁浅。

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美国派出了第七舰队,但中国被迫停止对台湾的军事行动,并不意味着中美之间没有回旋的余地。虽然美国的行为严重影响了中美关系,但甚至可以说是致命的。然而,这一行动本身对中国并不是非常严重的威胁。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如上所述,这充分说明了美国对新中国的鄙视。换句话说,美国并不认为中国是棋盘上的棋手,而是认为中国是棋盘上的棋子。入侵台湾只是美国对苏联进攻的一种反应,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应有的地位并没有得到美国的重视。这也为后来的战争打下了基础。

随着美国全面介入朝鲜战争,朝鲜人民军很快遭遇惨败。面对美国的强大,斯大林表现出一定的“软弱”。在得知美国国会批准美国全面介入朝鲜战争后,斯大林敦促朝鲜加快战争进程,但另一方面又明确指示苏联驻联合国代表马利克“不参加安理会会议”,为美国干涉朝鲜打开了大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研究历史问题时,不能只从一个史料中得出片面的结论。苏联代表故意缺席联合国安理会,确实是苏联试图引诱美国到亚洲的铁证。但是我们不能从这一点得出一个单一的结论,因为斯大林的计划考虑了很多可能性,把美国拖入泥潭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美国又错判了斯大林的“软弱”。

随着朝鲜人民军灾难性的失败,自满的美国犯下了这场战争中最大的战略错误。9月9日,在仁川登陆前,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敲定了81/1号文件,直接提出美军越过三八线,消灭朝鲜军队。并于9月11日由杜鲁门签署生效。9月27日,经杜鲁门同意,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向麦克阿瑟发出指示:在三八线以北地区开展军事行动。

他跨过三八线,试图用武力统一朝鲜半岛。这种情况自然是中国绝对不能接受的。然而,中国面临着一个困境。斯大林试图“给东方带来灾难”,把朝鲜战争的烂摊子丢给中国;然而,美国傲慢的向北推进严重威胁了中国的安全。这种情况与第七舰队入侵台湾完全不相容。

中国必须做出选择。

面对这种情况,普通人就像现在很多中国人一样,认为中国出兵是在斯大林的火里播下种子,被斯大林收了进去。

斯大林的策略确实非常聪明。中国不出兵,美国在鸭绿江上推进,严重威胁东北重工业基地。美航空士兵可以轻而易举的摧毁这些工厂和基地。在如此严重的威胁下,迫切需要建设的中国将不会稳定。

必然会产生三种效果。第一,要利用苏联的防御空力量,让苏联获得进入前俄罗斯势力范围的借口。第二,中国必然会进一步倒向苏联。第三,削弱中国,让新中国像东欧一样,成为苏联的卫星国。

如果中国出兵,斯大林一厢情愿的想法是让中国代替苏联与美国开战,同时牵制中国和美国,也能得到上述好处。

这对新中国来说是一个很大很大的问题。

中国必须找到解决办法,既不能让美国威胁我们的国家安全,也不能让苏联牵着鼻子走。但是在斯大林完美的布局面前,似乎没有办法。

然而,毛主席看到了不同的东西。这场战斗不是为了替苏联拿小米,而是为了保家卫国,也是一个和苏美打平等地位的机会。只有打这场仗,美国才知道中国的决心,苏联才知道中国的实力。这将标志着中国不再是外国势力可以随意摆弄的玩物,而是一个独立的中国。以毛主席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一直坚持中国要走独立自主的道路,但是独立自主是打出来的,不是外国给的。如果不打,在苏联和美国眼里,新中国还是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在他们眼里还只是个棋子。

解决办法是坚决出兵,但尽量开始与美国谈判。早在10月3日,总理会见印度驻华大使潘尼卡尔时,周总理就指出,朝鲜战争应该局部化。毛泽东委员长甚至直接指出:“把国防线从鸭绿江推到德川、宁远及其南线是非常肯定和有益的。”毛主席10月23日给彭的电报中明确指出:“这将迫使美国与我进行外交谈判。”

这是中国对斯大林布局的解决,也是美国的推进。要出兵,但要控制战争的地方化,争取让美国谈判。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用了近三年的时间,终于迫使美国第一次没有胜利地签署了停战协定。战后,美国改变了以前认为中国是苏联的卫星国的观点,真正把中国作为对手封杀了。苏联不但没有保留斯大林极力保留的远东利益,反而彻底改变了看法,放弃了试图削弱中国对中国控制的想法。而斯大林作为平等盟友,真正开启了中苏全面援华的蜜月期,真心实意帮助新中国度过了初期建设期。鸦片战争100多年后,中国第一次回到了最初的历史位置,成为一个伟大的东方国家。

在国内,这场战争不仅没有像美国和蒋介石希望的那样打倒新中国,而且使新中国的新政权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迅速团结全国人民和海外华侨的心,轻松克服了新政权将面临的许多困难。人们在志愿军战胜美军的过程中重新找回了百年来缺失的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在新中国的旗帜下紧密团结。

这是中国出兵的根本原因,也是抗美援朝的最大意义。彭怀德元帅的话为毛主席的决定做了最好的注脚:“西方侵略者只需在东方海岸架起几门大炮就能占领一个国家几百年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所以我从来没有说抗美援朝战争是建国战争,是中国重新崛起回归世界强国的战争。

被美国人视为对手也是一种荣誉。这是苏联可以享受的待遇。如果我们不战斗,美国人根本不会看着我们的眼睛。周总理多次警告不要过三八线,美国人充耳不闻。

战后的1962年,周总理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如果美国越过17度线,中国就出兵。美国人老实,不敢越界。

这是一个大国的地位。这一切都源于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

让我们用500万字来全景回顾一下,中国是如何在斯大林和美国的双重压力下,逆转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成为这场战争的最终胜利者。

抗美援朝战争!

1950年1月30日,斯大林给什蒂科夫发了一份电报。

1950年7月1日,斯大林给什蒂科夫发消息,要求他敦促朝鲜人民军继续进攻。斯大林给什蒂科夫的电报。

1950年6月26日,美国在一次晚宴上告诉苏联代表,安理会将于6月27日开会,希望苏联出席会议,被当场否决。1950年6月27日,在苏联缺席的情况下,美国操纵安理会通过对朝鲜进行武装干涉的提议。同一天,美国驻苏联大使试图会见苏联外交部长,但没有见到他。29日,联合国秘书长拉伊向苏联通报决议后,苏联终于发表公开声明。

据时任苏联第一副外长的葛罗米柯称,斯大林在阅读了驻联合国代表马利克从联合国发回的报告后致电葛罗米柯:“你认为在目前情况下应该给予什么指示?”葛罗米柯说:“马利克应该使用否决权来阻止此类决议的通过。”斯大林说:“我认为苏联代表不应该参加安理会会议。”葛罗米柯提醒:“如果我们的代表不出席会议,安理会可能会通过任何决议,直到在联合国的旗帜下从其他国家向韩国派遣部队。”然而,40分钟后,斯大林口述了一个指示:苏联拒绝参加会议。“永远不要忘记——葛罗米柯回忆录”,第261页。

《美国外交关系》,1950年,第七卷,朝鲜,第707页。

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战争前后,第195-196页。

周恩来军事著作选编,第四卷,第92页。

仅1950年8月27日,美军航空兵空分5批13架次入侵我国,造成24人死亡,5列火车和2辆卡车被毁。之后他多次入侵我国空,轰炸,扫射。周总理向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提出严重抗议,要求联合国实施制裁。美国和联合国假装没听见,极其嚣张。

9月27日,代理参谋长的聂·通过印度驻华大使潘尼卡尔发来消息:“一旦开战,我们别无选择,只能抵抗。”美国国务院花了几分钟时间威胁说,认为中国在虚张声势。

10月3日凌晨,周总理在得知美军已越过三八线后,再次会见潘尼卡尔,明确指出:“美军企图越过三八线扩大战争,我们必须管好。”美国再次将其斥之为恐吓。

关于作者:新华社瞭望智库特勤军事观察员王正兴,解放军某野战军军官。曾在步兵支队、司令部、后勤部等单位工作,致力于战争史和战术学研究,对军事战术和非战争作战有独特的个人理解。他的书《这就是战争》于2014年5月和6月分两期被凤凰卫视推荐。他的微信官方账号名也是“这就是战争”,欢迎关注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古代为何停尸七日再下葬 神医:并非迷信 古代为何停尸七日再下葬 神医:并非迷信 停七天或许保住一命下一篇:得知宋江被毒死 得知宋江被毒死 武松并没有悲伤 而是冷冷地说了6个字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