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野史秘闻>正文

洋务运动代表人物 保守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 清洋务运动时期着名反洋务论者刘锡鸿简介

导语:刘锡鸿,20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时期著名的反洋务理论家,保守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是中国第一位出国的外交使节,曾任清驻英、德国、奥匈帝国和荷兰公使。文章介绍了他的生平和主要作品。

刘锡鸿,原名刘锡仁,广东番禺县人。原籍广东新会。他是20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时期著名的反洋务理论家,保守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1876年任清驻英使馆副公使、德国公使,还任奥匈帝国和荷兰公使。他堪称近代中国第一位出国的外交使节

人物生活

他父亲以卖鱼为生。其弟刘锡鹏,道光二十三年御考官。道光二十八年考上的刘锡鸿很生气,潜力很大。

他从小接受正统的儒家文化教育,以“修身、齐家、平天下”为人生理想。他考完试后当了镇压农民起义的参谋。他后来加入了郭颂-陶的幕府,并成为他的心腹和得力助手。他也得到了评价,说他“口无遮拦,大公无私”,但“不懂人情世故”,两人曾经是朋友。

后来郭嵩焘被任命为驻英公使,但副职缺空。于是,郭嵩焘提名刘锡鸿,刘锡鸿也就这样成了外交家。然而,他对郭颂-陶提名他为谋士而不是助手非常不满,这导致他们后来反目成仇,埋下了隐患。

1877年,他们作为中国外交使节访问英国,关系相当融洽。然而,国书上没有列出副特使的姓名和领薪事件,使得他们之间的矛盾最终总是爆发。两人互相攻击。他参与了郭嵩焘的“三大罪”、“十大罪”,郭嵩焘参与了他的过度支出。最后,他们“各打50大板”,1878年被召回中国。回国后,刘锡鸿继续担任光禄寺邵青。最后,她因批评和抨击李鸿章“拒绝向帝制顶礼膜拜”而被慈禧罢黜,于1891年逝世。

他的作品包括《赵英列传》、《日耳曼编年史》、《刘广录最后的手稿》等。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yeshi/313521.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清宣宗 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的妃嫔之一:成贵妃的生平下一篇:报复领导的最恶毒方法 慎入!三大最恶毒诅咒方法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