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野史秘闻>正文

大战生死对决中 他们的这些做法让人大跌眼镜

导语:在生死之战中,这些做法让人大跌眼镜。以下文字资料是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的。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春秋的战争中,经常发生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操作,有些是因为礼,有些……看了本文你才能明白。 整个春秋中期,基本的国际动向是晋楚争霸,其他一堆配角和不配拥有

在生死之战中,这些做法让人大跌眼镜。以下文字资料是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的。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春秋的战争中,经常发生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操作,有些是因为礼,有些……看了本文你才能明白。 整个春秋中期,基本的国际动向是晋楚争霸,其他一堆配角和不配拥有姓名的小国,只能擦亮眼睛纷纷站队。然而,有些国家好站队,有些国家,因为祖先眼光不长远,没选好地,夹杂在晋楚两个大国之间,只能像迎来送往的工作者一样,谁来陪谁睡。比如郑国。晋楚两个超级大国早就摸清了石头才过河——基本都不愿双方发生直接接触战,而采取打对方小弟的模式争霸,郑国就是这其中的汉堡包命运,伺候好谁都得挨揍。 >△春秋初期地图 1.邲之战在搞笑 >公元前597年,为了争夺郑国的陪睡权,晋楚两大流氓,在两棠这个地方发生了一次直接对战,又称邲之战。这场春秋极具代表性的战争,本来是打不起来的,在打起来后,又充满了游戏的成分,在后人看起来,完全不能算战争,它的调性,简直是侮辱“战争”。 >事情是这样的,郑国又和晋国眉来眼去,楚国老公知道了,派出大军围困郑国,郑国本想做一回烈女,坚决不投降,偷偷派人去晋国求救。晋国这会儿的中军元帅是荀林父,荀林父对和楚国直接交战心里没底,于是打哈哈,安抚使者先回家,晋国三军马上就来。 >郑国人信心十足地等着,结果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晋国连跟毛都没拔来,郑国没办法,只能把衣服一脱,裸身进入楚庄王阵营,表示投降。这种裸奔在古代称之为“肉袒”。 >△裸奔牵羊,投降标配 >晋国人为了维护自己中原霸主的名声,估算着郑国那边应该已经钻进楚国大床了,于是三军出发,慢悠悠地来到了战场。听说郑国已经和楚国签订了若干不平等条约,荀林父当场决定:仗都打完了,回家呗。 >但是,有人不同意回去。“这就跑了?晋国之所以当了那么多年的诸侯中的霸主,那是因为咱拳头硬,现在我们中原的小弟都把南蛮子叫爸爸了,你们却准备回家,这还有点大哥的架势?我不管,如果因为我们而把咱晋国霸主的名号丢了,还不如去死呢!听到敌人强大就想跑?你们是什么狗屁?”说话的人是中军佐先榖,也就是荀林父中军的副将。骂完以后,先榖也不管谁才是三军的元帅,率领自己的中军里的部分队伍渡黄河去了。 >△中军元帅荀林父 >晋国很尴尬,大家是一起出来的,而先榖小股部队肯定是打不赢楚军的,到时候如果战败,各位小弟那得到的消息只会是“晋爸爸败给了楚爸爸”,没人会在意细节,于是,晋国三军一边骂骂咧咧,一边艰难地做了一个决定——渡过黄河,做出跟楚国叫板的姿态。 >楚国的军队阵容是这样: >中军帅:沈尹 >左军帅:子重 >右军帅:子反 >楚庄王为总指挥。 >晋国的三军阵容如下: >中军将:荀林父;中军佐:先榖;中军大夫:赵括、赵婴齐 >上军将:士会;上军佐:郤克;上军大夫:巩朔、韩穿 >下军将:赵朔;下军佐:栾书;下军大夫:荀首、赵同 >司马:韩厥 >楚庄王这边刚跟郑国签完条约准备回国,听说晋国来了,也有点紧张。甚至,楚国的总理孙叔敖直接表达了意见:不打。 >△孙叔敖当老农民时 >“咱跑啥呢?出来不就是为了打仗,不就是为了与晋国一争高下吗?”说话的是楚庄王的宠臣伍参,楚国军队里也有主战和主和的分歧。 >双方又经过了一系列的内部争议,此处省略5000字争吵细节,最终,是楚国这边先下定决心,楚庄王拍板:走我是不走的,打嘛,也要玩点计谋。 >楚庄王先派人到晋国军队表达和平理念,说咱们和郑国的矛盾都搞完了,怎么敢劳烦晋国呢。晋国最高领导也表示,握握手好朋友嘛,打仗多不好。 >眼看着到这里,战争完全打不起来。但,楚国的和平使者前脚才出晋国大阵,后脚马上就有人寻衅闹事了——楚国大将乐伯让许伯给自己开车,摄叔为车右,单车匹马跑去找晋国单挑。三个人私底下商量了一会儿战略方针,三四个来回,完美胖揍了晋国士兵一顿,打得晋国驻边将士鲍癸心里气极,二话不说,左右两面出动,夹击乐伯三人。乐伯也是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既然敢单枪匹马来挑战,就有把握全身而退,只见他张弓搭箭,左右开弓,左边射马,右边射人,晋军左右两翼完全不能靠近他们。然而,正当乐伯得意之际,许伯脸色不好地说:“箭,箭没了,就剩一枝了……” >乐伯大惊失色,眼看着自己就要被晋军活捉,忽然眼前一亮,救苦救难的和平使者出现了——一只麋鹿。 >乐伯用最后一枝箭射中了麋鹿,派摄叔拿去交给后面追赶的鲍癸。摄叔恭恭敬敬地说:“将军你好,现在季节不到,很多禽兽都没出来,我们将军叫我将这头麋鹿敬献给你们,你们远道而来,改善改善伙食吧!” 鲍癸见乐伯善于骑射,辞令也十分客气,既然楚国人服软,也就接受了麋鹿,下令部下不再追击。就这样,一头麋鹿解决了这次单挑危机。 >△麋鹿 >看到这里很多人就不懂了,这是打仗啊兄弟,咋这么轻松就不搞了?咱一会儿再说。 >小小的骚动并没有影响晋国元帅接受和平的决心,中军元帅荀林父的意思还是不打,赶紧结盟,主战派的先榖和赵括等认为必须打,还有的人则认为,你们不打也得打,并且还要你们输。 >晋国有一个叫魏锜的人想做公族大夫,但是没有做成,于是,魏锜想,一定要让战争打起来,并且还要让晋国打败仗。刚抵达目的地的时候,魏锜就已经提出自己单车前去挑战楚国,以此激怒楚军,荀林父等不同意。到这会儿,魏锜又一次计上心头,提出让自己去出使楚国,当是楚国使者求和的回礼。这次,荀林父没有理由再拒绝,勉强答应了。 >魏锜拿着礼品高高兴兴地走了,心里想了一万个激怒楚国人的方法。魏锜来到楚军后,完全不提和平结盟的事,并自己代表晋国,声称马上就要与楚国决一死战,嚣张的态度气得楚国大将潘党忍不住开车就去打他。魏锜见状,爬上车子“拔腿就跑”,跑到荧泽已经累得上气不接下气,忽然战争中的和平使者又出现了——六只麋鹿。魏锜连忙张弓搭箭射死了一只,回车献给潘党,说:“您有军事在身,打猎的人恐怕不能供给新鲜的野兽吧?这头麋鹿献给你们,改善改善伙食吧!”潘党考虑到晋楚“结盟”的大局,接收了礼物,不好继续追赶,魏锜也躲过了一劫。 为什么春秋时期两军交战时都不努力抓俘虏,对方送上一头麋鹿就就没事了呢?抓获敌方将军,不是大功一件吗?别急,春秋时期的做法,一切都有礼法可依。 根据《论衡·乱龙》意象载:“天子射熊,诸侯射麋,卿大夫射虎豹,士射鹿豕,示服猛也。”也就是说,麋是诸侯级别才能享用的猎物,敌方将一个诸侯级别才能享用的物品敬献给你,顺便向你服软,承认你的勇猛,这已经足够让人握手言和了,因为,穷追到底也不一定有把握战胜对方嘛。再者,鹿自古以来都是帝王的代表,逐鹿中原、逐鹿天下一词就从这里诞生——拥有鹿的,是帝王,能有资格逐鹿的,都是天下英雄和霸主的意思。 >△连游戏里动不动都是要逐鹿中原 >好了,最终,这场战争还是要打起来的。其中细节,也可以省略10000字。 >赵氏兄弟中最小的赵婴齐二话不说,带着自己的部分军队跑到黄河边占着船只,只要稍有晋国战败的消息传来,他们的部队第一时间全面撤退。 >从这里就可见,晋国对开战的准备很不充分。果然一开战,晋国败势就很明显了,荀林父看见军队乱作一团,生怕再待下去会死伤更多,马上派人击鼓大声广播:“大家快跑,跑去渡河回家,跑得快的人有奖!”三军统帅都说叫大家跑了,哪里还有人肯卖命?于是,大家一哄而上,都往黄河岸边跑。 >到了黄河那边才发现,原来中军跟下军都在逃跑,而船只被赵婴齐弄走了一批,现在所剩不多了。此时此刻,中军和下军也顾不上对方是不是一国同胞了,彼此都抢着上船,十分激烈。先上船的人准备走,后面的人都用手拉着船不让走。紧急时刻,船上的人也顾不了那么多,抓着船不让走,大家都跑不了,不是同归于尽么?于是,船上的人不约而同地做出了一个举措——砍手!船上的人拿着刀出来一顿乱剁,扒着船的手全部断了,可就算是这样,后面逃命的人还是蜂拥而至,拉着船不让走,跟剁手比起来,毕竟保命更要紧。最后的结果是,船里到处都是断掉的手指头,随手一抓可以捧起来无数个。 >这是黄河岸边的情形,其他战场上也到处都是晋国中军和下军的逃兵,于是,发生了相当有趣的一幕——晋国人在前面跑,楚国人在后面追,跑着跑着,晋国人的战车忽然不小心掉到坑里去了,怎么样也上不来,眼看着楚国的追兵很快就要追上,驾马车的吓得浑身大汗。 >果然,不一会儿楚国的追兵就赶上来了,按理说,此时楚军应该赶紧下车去抓晋国的俘虏才符合逻辑,可是,如果事情按照常理发展就没有趣味了。 楚国追击的人看见晋国士兵的马车陷在坑里出不来,竟然一个个跳下车去检测情况,一边发出技术性的教导:“你这样驾车不行,这样车子出不来。”晋国人愣了,没想明白这是咋回事。楚国人继续说:“我看,你们得把车前面横着的那个木头抽出来,车子才可以开出坑呢!” >死马当活马医,晋国人照做,果然车子出来了。楚国人露出救世主般的微笑,晋国人二话不说驾起马车就跑,生怕跑得慢了楚国人反应过来又要抓他们。结果,跑出去没多久,马车又出故障了,这会儿不是掉进坑里,而是马车根本不在往前面跑,而是原地打转。 >楚国人在不远的后面看见这一幕,又追了上来,帮忙看了看战车:“兄弟,你们把那个大旗拔掉,再将车辕头上的横木丢了,这样车子才能走。” >△春秋战车 >有了上一次的经历,晋国人又照办了,果然,车子正常向前跑了。和上次一样,车子正常以后,晋国人驾车马车又跑了,不过,这次他们边跑边调过头说了一句话: 「吾不如大国之数奔也。」还是你们逃跑有经验的,知道逃跑的路数,知道怎么对付战车遇到的各种艰险。我们晋国不如你们啊,你们是逃跑中的冠军,有经验啊! >这……还是战争吗? 2.鄢陵之战在打酱油 >晋楚争霸期间共进行了三次较大的正面交锋,分别是城濮之战、邲之战,以及这场鄢陵之战。前两次战役各有胜负,城濮之战楚国虽然战败,但楚国并非全军出动,只有楚成王的西广、东宫及子玉的六卒人马,损失并不太大;邲之战中,晋国除了上军,其余两军皆败,无论从晋国内部和国际效应来说,晋国都损失较重。此战之后,国际形势有了细微的变化,郑国和齐国首先以各种形势宣布不再一味遵从晋国的命令,与晋国结有世仇的秦国更是时刻准备伺机报复。于是,晋国的策略变成了先服诸侯,再与楚国争霸。 >△晋楚争霸 >值此尴尬局势时,晋国的策略尤为高明,采取各个击破的方法将齐、楚、秦三大联盟打破。首先,公元前589年,晋国与齐国在鞌地作战,齐国大败,楚国的救援不及时,晋国重树威信;其次,公元前579年,晋国主动与楚国握手言和,双方邀约诸侯各国在宋国举行弭兵之会,秦楚联盟破裂;紧接着,公元前578年,晋国与秦国在麻隧发生战争,重挫秦国,前一年在弭兵大会上与晋国结盟的楚国未曾出兵援救,自此,晋国的霸主地位再次被巩固,如晋国士燮所言,“今三强服矣,敌,楚而已。”现在,敌人就只楚国了。 >此时,郑国又一次变成了楚国于晋国交战的导火线。 >晋楚争霸之际,郑国之所以成为两国极度重视和争夺的国家,一方面是因为,他可以作为晋楚两国正面交锋的缓和点;另一方面,楚国想要北上进入中原,势必要经过郑国,也即是说,郑国是楚国与中原国家的交通枢纽。而晋国为了遏制楚国北上,势必要拉拢郑国,拦住楚国出关之路。由于这些原因,晋楚双方又都不愿意灭亡郑国,让两国直面相遇。因此,争夺郑国的归属权,是晋楚双方争霸中不约而同、心照不宣的策略。 >这次,同样是郑国被楚国指挥着去惹晋国的小弟,晋国于是商量派人来揍郑国。说是攻打郑国,其实,小小郑国完全不配晋国如此重视,哪用得着商量?关键是攻打郑国之后,势必要与郑国背后的楚国交手,于是,晋国内部又一次分成了主战和主和两派。 >这个过程,又是一段主战派和主和派的互相骂战,虽然很精彩,但前序和中间过程依然很长,省略5000字。 >战争还是要来的。晋厉公亲自统帅晋国四军出动,由栾书为中军元帅,士燮辅佐;郤锜为上军元帅,荀偃辅佐;韩厥为下军元帅,下军佐荀罃留守晋国;郤犫为新军元帅,郤至辅佐。 >出发之前,下军帅郤犫前往卫国和齐国,请求两国出兵协助,栾书之子栾黡前往鲁国乞师,于是,晋国三军首先向郑国挺进,齐国、鲁国、宋国、卫国陆续安排发兵。 >郑国得知消息,派遣使者及姚句耳向楚国求救,楚国倒没有主战和主和两派分歧,楚共王亲自率领三军援救郑国,以令尹子重率领左军、左尹子革率领右军、司马子反率领中军,另有扈从小国若干,奔赴郑国。 >五月初,晋国三军渡过了黄河,楚国历来讲究兵贵神速,虽然发兵比晋国往,却比晋国早一步到达了郑国境内。 >△鄢陵之战 >大概由于邲之战的教训,士燮仍不想与楚国正面交锋,以种种理由请求退军回国,栾书不听,没办法,士燮只好硬着头皮继续前进。 六月,晋、楚两军在郑国境内的鄢陵相遇。 >接着,这场战争就变成了游戏一样。首先是晋楚两国各自的“卖国贼”的战场——伯州犁和苗贲皇搞了一段着名的军前演讲。 >然后,开战没多久,楚共王被晋国的射箭高手吕锜射成了独眼龙,楚共王这才想起来自己大楚也有神射手啊——养由基和潘党,赶紧召过来,分了两支箭给养由基,替自己报仇。然而,开战前,养由基和潘党玩射箭的时候,楚共王还曾经很生气地骂他们,就知道射箭玩。 >△电视剧《东周列国·春秋》中的养由基 >另一边,郑国军队战败,韩厥正在追郑成公。 说是追击,其实韩厥只是想赶跑郑军。韩厥的司机杜溷罗发现郑成公的司机心情很紧张,连连回头查看追击的晋军,心思完全不在马车上,只要自己加快速度,一定能追上郑成公,于是向韩厥请求追上他们。韩厥心想,追上能怎么样呢?又不能俘虏郑成公,作为外臣,羞辱他国国君实在是不合乎礼,于是就停止了追赶,转向其他战场。 >△电影《赵氏孤儿》中的韩厥 过了一会儿,郤至的战车与郑成公相遇,车右茀翰胡也提议由轻车从小路迎击郑成公,两面夹击把他抓了。郤至连忙nonono,伤害国君是要受到刑罚的,作为外国的下臣,没有资格俘虏诸侯,也不追了。 >难道,刚才他们就是追着玩玩? >其他战争,也跟闹着玩一样。 栾鍼曾到楚国出使,和楚国的子重见面并会谈过,俩人背地里有点互相欣赏,因此,在战场上碰到后,俩人不仅没打,还互相送酒致敬。晋国的郤至也几次遇到楚共王的战车,不仅没想去围攻,反而每次都脱帽下车,低着头赶紧走过去,就当没看见似的。 >小伙伴们看到这里完全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了。为啥?这是在打仗? >其实,究其原因,还是有深刻道理的。 >韩厥之所以不追郑成公,并不是因为啥抓他国国君不符合礼,因为, 前面和齐国的鞍之战,韩厥可是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抓了冒充齐顷公的逄丑父,完全没觉得抓别国国君有罪啊。 >△鞍之战 >郤至嘛,在晋国几乎是万人嫌,家族跋扈张扬膨胀到了顶点,即使晋国残存了一些对礼的拥护者,也不可能是郤至来实现。 >想明白这个问题,就不得不提晋国内部的背景,也就是晋国上军帅士燮坚决不肯开战的原因——晋国内部太乱了。 >士燮反战的理由是:当今天下的局势,齐国在鞍之战被整惨了,秦国在麻隧之战被打趴下了,狄人也被我们干怕了,现在只剩下一个楚国是我们的敌人。按照晋国历来的内部环境来看,我们必须留一个强大的敌人,时时警醒我们一致对外,否则,把敌人都消灭了,晋国人就会把眼光收回来,专门搞内部权力斗争。 这是大方向的局势,更细节的,很明显,士燮也看到了晋国内部正在酝酿一场大祸——晋国的三郤跋扈,晋厉公和底下的一系列宠臣早就谋划消灭郤家,届时,晋国六卿必定要再一次瓜分郤家,像上次灭赵氏一样,几大家族再洗牌……而这,必定是一场大流血事件。可惜的是,晋国大部分人没有士燮的长远眼光,只想着继续争霸,打败楚国。 >现在,事情就简单了,士燮可以看到一场暗藏的暴风雨即将来临,没理由聪明的老滑头韩厥完全感觉不到。韩厥在不久前曾亲眼见到晋景公时期,赵盾这一支赵氏被灭族,而前面被灭、被驱逐出晋国的,还有先氏、狐氏等,难保自己韩家不会有下场惨烈的一天,即使轮不到韩氏,现在,三郤这么跋扈,将来乱起来,谁说得定局势会怎样?他必须为自己留一条后路。 >三郤之中,郤至是最聪明的一位,鄢陵之战前夕,晋国内部对三郤的不满已经比较明显了,他必须放过其他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好给自己、或者说给整个郤家留一条后路。 他们的这条后路,即是当时的国际规则——各国都必须敞开怀抱接收外国逃亡来政治避难的人,并且根据他原始祖国的大小,以及在祖国的地位,给予封官封地。换句话说,郤至和韩厥已经预料到了战争之后的事情不简单,当然不敢去抓别国领导,得罪外国势力,说不定,到时还得求他们收留呢…… >后来,这场鄢陵之战,以晋国胜出。于是没多久,晋国就发生了大乱子,三郤被灭,甚至,晋厉公都被杀死,整个晋国陷入混乱状态,又一次验证了士燮的预言,以及韩厥、郤至他们的顾虑。 >△晋厉公连环画 >所以说,春秋时期的各种举动,虽然现在人可能理解不了,甚至嘲笑他们在搞啥,但,当时的人必定有自己的考虑,要么是尊礼,要么,则是历史背景需要! 大梁如姬/文以上内容由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明朝风水宝地——明十三陵究竟有哪些玄机下一篇:春萌芽、夏赏花:清人都有哪些休闲方式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