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野史秘闻>正文

舅舅要杀外甥 外甥藏在马棚里躲过一劫 成为改朝换代的悍将

导语:我叔叔想杀我侄子,他侄子躲在马棚里逃跑了。他成了政权更迭中的一名激烈的参与者。以下文字资料是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的。让我们快速看看!朱元璋建立明朝后,特别重视对皇子们的教育,洪武九年,朱元璋做了一个特别的决定,他把几个10岁以上的儿子,都送到老家

我叔叔想杀我侄子,他侄子躲在马棚里逃跑了。他成了政权更迭中的一名激烈的参与者。以下文字资料是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的。让我们快速看看!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特别重视对皇子们的教育,洪武九年,朱元璋做了一个特别的决定,他把几个10岁以上的儿子,都送到老家凤阳,让皇子们在凤阳体会底层老百姓的生活。这一年,17岁的燕王朱棣刚刚成婚,他的王妃是魏国公徐达的长女徐氏。徐氏陪伴朱棣在凤阳居住了3年多,然后夫妻二人奉命一同赶往北京,从此,朱棣正式过上了藩王的生活。朱棣和燕王妃感情很好,他们一共生了三个儿子,分别取名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 朱棣从小喜动不喜静,因此,他多次受到朱元璋的批评。相比之下,他的次子朱高煦有过之而无不及。朱高煦从小非常凶悍,经常舞蹈弄棒,像一个混世魔王。他的哥哥朱高炽身材肥胖,读书写字比较认真,朱高煦十分不省心,经常因此被挨打。后来,朱元璋下令,把孙子们都接到南京读书,朱高煦到南京后,因为举止轻佻,不爱学习,朱元璋并不喜欢他,《明史》云: 高煦不肯学,言动轻佻,为太祖所恶。 ​ 朱高炽三兄弟在京城,除了在皇宫内接受教育外,还经常到外公徐达家中做客。其中,徐达的长子徐辉祖看朱高煦不学无术,曾教训过朱高煦。在古代,舅舅教训外甥,乃天经地义,但朱高煦桀骜不驯,一言不合,差点和舅舅动起手来。徐辉祖因此断言:朱高煦叛逆无道,若不严加管教,将来甚至叛父叛君。 朱元璋驾崩后,传位于建文帝朱允炆。建文帝是朱元璋的孙子,也是燕王朱棣的侄子。建文帝即位后,听信齐泰、黄子澄等人的建议,立即着手削藩。周王朱橚被贬为庶人,齐王朱榑被软禁,湘王朱柏被逼自杀……建文帝削藩愈演愈烈,远在北京的朱棣心急如焚。很明显,他作为势力较大的藩王之一,又是朱元璋在世儿子中最年长的一个,他注定要以悲剧收场。在姚广孝等人的怂恿下,朱棣开始秘密招兵买马,准备起兵造反。 建文元年五月,朱元璋的忌日到来,按理说朱棣应该到南京亲自祭祀父亲,但朱棣病了,只能派3个儿子代祭,于是,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三兄弟从北京赶往南京,代父祭祖。此时,魏国公徐辉祖秘密入宫,他告诉建文帝一件大事。他认为:他这三个外甥,只有二外甥朱高煦威胁最大,一定要想办法将他除掉,否则后患无穷。建文帝心软,没有答应。徐辉祖为了大局着想,打算私自行动。 在朱高煦等人打算离开南京的前天晚上,徐辉祖邀请外甥朱高煦来家做客,朱高煦察觉舅舅的眼神有异常,饭都没吃,躲到了马棚里。徐辉祖找不到朱高煦,以为朱高煦逃跑,连忙召集众人持刀搜索,找了一夜,也没找到。第二天清晨,朱高煦扮成马夫,抢了一匹马逃离南京。舅舅徐辉祖一路追杀,可惜没能追上。《明史纪事本末》记载: 辉祖察高煦有异志,非但不忠,且叛父,他日必为大患……高煦阴入马厩,取其马以行,辉祖追之,不及。 关于徐辉祖追杀朱高煦的细节,很多史书上都有介绍。有人认为,舅舅徐辉祖实际上并不想杀朱高煦,只是想把他抓住关押起来。但按照王世贞的说法,徐辉祖当时是想大义灭亲,因为他一旦抓了朱高煦,就等于和朱棣撕破脸,抓和杀,没有区别。因此,他绝对不是简单的抓自己的外甥。 半年后,主要高煦跟随父亲朱棣起兵造反,朱棣让长子朱高炽镇守北京老巢,他带上次子朱高煦出征。朱高煦十分勇猛,在白河沟之战,担任先锋,斩杀瞿能父子,名声大振。在东昌之战中,朱棣兵败,心腹大将张玉也战死,眼看陷入绝境,关键时刻,朱高煦率兵赶到,救出朱棣。建文四年,朱棣的大军来到南京浦口,为了激励朱高煦,朱棣说「 ”你好好表现,你哥哥身体不好,你是知道的。”朱高煦大喜,因为这是父亲在暗示自己,将来会把太子之位给自己。朱高煦奋不顾身,一举攻破城门。 靖难之役的结局,并不是「 ”清君侧”,而是改朝换代。朱棣登基,虽然大明朝还在,但他不承认建文帝的皇位,实际上是违背了朱元璋的遗愿。当年朱高煦从舅舅家马棚里逃走,仅仅过了3年时间,他就成了这场战争中的悍将,协助父亲推翻了建文帝,说明徐辉祖当初对他的断言非常正确。 ​朱棣登基后,徐辉祖不承认朱棣皇位的合法性。一日,朱棣派朱高煦去劝徐辉祖,徐辉祖看到朱高煦后骂道:「 ”乱臣贼子,当初没有杀掉你,我终身饮恨!”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辛丑条约赔款 辛丑条约中清朝赔款到底有多少 列强后来为什么都放弃了下一篇:唐朝是怎么灭亡的 安史之乱后的唐朝出现三次中兴 唐朝最后为什么还是走向了灭亡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