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野史秘闻>正文

云南丽江古城历史

导语:以下关于云南丽江古城历史的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整理。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1.丽江古城的历史丽江古城是由穆家族的祖先建造的。追溯“丽江人”的建筑历史,从古窑洞、树巢、干柴房,发展到“三坊一照墙”、“四合五天井,走上阁楼”的古城居住格局。古城民

以下关于云南丽江古城历史的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整理。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1.丽江古城的历史

丽江古城是由穆家族的祖先建造的。追溯“丽江人”的建筑历史,从古窑洞、树巢、干柴房,发展到“三坊一照墙”、“四合五天井,走上阁楼”的古城居住格局。古城民居的平面特征是以庭院为中心,向内庭院组合,宅邸是纳西族民居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元1254年,丽江木氏家族的先祖加入忽必烈汗的行列,在古城设立三个文官。其组织体系属于查汉章文官。公元1276年改为丽江路军民总管理处。公元1382年,同安太守阿嘉阿德加入明朝,建立丽江军民办事处。阿嘉阿德被朱元璋皇帝赐姓穆,封为世袭知府。丽江古城和丽江军民府,以其独特的建筑和雄伟的气势,也是当时穆氏家族政治、经济和权力的象征。中国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曾在《丽江游记》中写道:“宫之美,意在为王”,“住宅小区衬瓦屋”。是丽江古城繁华景观的真实写照。纳西族人善于吸收和学习外来文化,因为丽江位于南丝绸之路的港口,在古老的茶马古道上。是滇藏贸易的集散地。从公元1253年开始,忽必烈在丽江的驻军引进外来文化,这些外来文化后来受到了藏传佛教、道教等中原文化的影响,一直延续到20世纪初,同时也受到了基督教文化的影响,连同古代东巴教、东巴经、东巴象形文字、东巴画、纳西洞古乐,被称为元人遗言。这些都可以兼收并蓄,共存发展。这些文化影响增加了丽江古城的内涵。

古城之美在于其地理环境的自然与和谐。古城西北三十公里是玉龙雪山和第四冰川遗迹,海拔5596米,至今未被人类征服。玉泉水流入古城,分成几条支渠,使水网与五花石铺成的路网交织在一起。“每年春天都围着诗唱歌,家家户户都挂着画图”,真的很奇妙。很多中外建筑师都赞叹不已,被誉为“高原姑苏”、“东方威尼斯”。长期以来,无数的国内外游客被古城和雪山所吸引,以淳朴的自然和静谧的优雅在古城流连忘返。

2.关于丽江古城的历史或传说

丽江古城,又名大研镇,位于漓江大坝中部,北临象山、金洪山,西临狮子山,东南面临数十里良田。丽江是中国第二批批准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中国向联合国成功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古城之一。

遗产类型:文化遗产

遗产选择标准:丽江古城根据其文化遗产于1997年12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批准日期:1997年12月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云南古城丽江巧妙地将经济和战略重要性与崎岖的地形结合起来,真实完美地保存和再现了古朴的风貌。古城建筑历经无数朝代洗礼,历经沧桑。以融合各民族文化特色著称。丽江还有一套古老的供水系统,纵横交错,精致独特,至今仍发挥着有效的作用。1997年12月4日在意大利那不勒斯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1次全体会议上,根据文化遗产评选标准c将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编号:200-017

丽江古城位于中国西南云南省丽江市,又名大研镇,位于丽江大坝中间。与四川阆中、山西平遥、安徽歙县并称为“四大保存最好的古城”,也是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它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的两座无城墙古城之一。据说因为丽江世袭统治者姓穆,建城必然会像木字框的“困”字。丽江古城的纳西名是“宫本之”,“宫本之”是仓颉,“之”是市场。可见丽江古城曾是仓颉的集散地。丽江古城建于宋末元初。古城位于云贵高原,海拔2400多米,面积3.8平方公里。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市场和重要的城镇。古城有6200多户,25000人。其中,纳西族占总人口的绝大多数,30%的居民仍从事传统手工业和商业活动,主要从事铜银制作、毛皮皮革、纺织和酿酒。大研古城是一座没有城墙的古城,青石路面平整干净,完全是手造房屋,到处都是土木结构和小桥流水。大雁古城是一个人文气息浓厚的小镇。明媚的阳光下,总有纳西老人慢悠悠地走着。他们穿着满是历史的靛蓝衣服,戴着红军时期的八角帽,对身后陌生的目光视而不见。丽江古城的街道都是依山傍水而建,大部分都是用红色角砾岩铺成的。雨季不会泥泞,旱季不会飞灰。石头上的图案自然优雅,符合整个古城的环境

丽江古城相得益彰。四方街,位于古城中心,是丽江古城的中心。古城和新城交界处的水车是丽江古城的象征。古城水车旁边有个大屏幕。每天播放的歌曲是古城最流行、最有特色的歌曲,其中《纳西净土》是比较有名的歌曲之一。丽江古城的雨荷河上建有354座桥梁,平均密度为每平方公里93座。桥梁造型多样,有索翠桥、大石桥、万顷桥、南门桥、马安桥、仁寿桥,都是明清时期修建的。其中,位于四方街以东100米的大石桥最具特色。

古城木府原是丽江世袭土司木石的官职。建于元代,1998年重建,改为古城博物馆。幕府占地46亩,内有大小房间162间。其中还悬挂着历代皇帝赠送的十一块匾额,见证了穆氏家族的兴衰。

五峰楼位于城隍庙郭芙,建于明万历二十九年,高20米。因其建筑形式酷似五飞彩凤,故得名“五峰楼”。五峰建筑融合了汉、藏、纳西民族的建筑风格,是中国古代建筑中不可多得的瑰宝和典型范例。

白沙居住区位于丽江古城以北8公里处,曾是宋元时期丽江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白沙居民楼分布在一条南北向的主轴线上,中心是一个梯形的广场,一股泉水从北面导入广场,四条隧道从广场通向四个方向,很有特色。白沙民居的形成和发展为丽江古城的布局奠定了基础。

束河住宅小区位于丽江古城西北4公里处,是丽江古城周边的一个小市场。建筑群内民居错落有致,布局类似丽江古城四方街。青龙河从建筑群中心穿过,明代修建的青龙桥穿过。青龙桥是丽江最大最古老的石拱桥。

丽江古城历史悠久,古朴自然。城市布局错落有致,兼具山城风貌和水乡魅力。丽江民居不仅融合了汉、白、彝、藏等民族的精华,还具有纳西族特有的风格,是研究中国建筑史和文化史不可多得的重要遗产。丽江古城蕴含着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体现了纳西族的繁荣和发展,是研究人类文化发展的重要史料。

3.丽江古城的历史有多长

丽江古城始于南宋,距今已有八九百年的历史。从明代开始,丽江古城就被称为“大研香”,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它位于丽江大坝的中心,四周青山环抱,绿野间绿水环绕,酷似一个大碧玉砚。

历史轨迹:

丽江在战国时期属于秦国的蜀郡。韩属越县。三国属云南县。隋端郡位于南朝,纳西族先民在此前后迁居。

古色古香的丽江古城,唐朝时曾是耀州的首府,后来是吐蕃和南诏,叫桑川,属于剑川节。

宋朝是大理的一个山县,开始建城。忽必烈南下大理,带着皮包渡过金沙江后,驻扎在此修行。“阿英”网站依然存在。当时一千多户,元朝十三年改为丽江路。丽江的名字从这里开始,以漓江湾命名。

明朝末年,当地土司家族修建的宫殿非常漂亮。徐霞客在游记中说是“宫中之美,意在为王”,而丽江地区则是“冠富而土县多”。《明代云南土司传》说“云南土司官知诗知书,谦恭忠信,以丽江木氏为首”。涪城大雁的名字也是从明朝开始的。因位于丽江坝子中心,四周青山环绕,形似巨砚,故名大研香。丽江

清朝是丽江政府。雍正元年改地定流,结束了元以来穆土司的世袭统治。乾隆三十五年,丽江县人。

丽江纳西族自治县成立于1961年,属于丽江地区。

1997年12月,丽江古城成功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填补了空中国在世界文化遗产中没有历史文化名城的空白。

2003年4月,丽江撤地设市,将原丽江地区改为丽江市,将原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分为古城区和玉龙纳西族自治县。

经过清朝的改土归流,丽江文化成为纳西族文化和汉族文化的综合体。与金沙江西岸中甸白蒂的纳西族和金沙江东岸泸沽湖地区的摩梭人相比,丽江坝区的纳西族社区更受中原汉族文化的影响和同化,这种同化过程在1996年大地震和此后旅游业的发展中逐渐加快。

4.丽江历史文化

丽江古城是历史文化名城,具有较高的综合价值和整体价值,体现了当地的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进步

本质特征。流动的城市空,生机勃勃的水系,风格统一的建筑群体,规模适宜的居住建筑,空友好宜人的环境,独特的民族艺术内涵,使其有别于中国其他历史文化名城。古城建设的珍贵特征,如珍爱自然、求实、率真、善和兼容,体现了特定历史条件下人类独特的创造精神和城市建筑的进步意义。丽江古城是一个重要的少数民族传统聚落。它的存在为研究人类城市建设的历史和人类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信息。是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国乃至世界的瑰宝,符合加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理由。

丽江古城在中国名城中的地位

丽江古城历史悠久,古朴自然,兼具水乡和山城的面貌。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城市,从城市的整体布局到工程建筑,它融合了汉、白、彝、藏等民族的精华,具有自己独特的纳西族风格。1986年,中国政府将其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并确认了丽江古城在中国名城中的地位。

2005年10月23日,中国最美的地方名单在北京发布。此次活动由中国国家地理主办,中国34家媒体协办,历时8个月。颁发了“专家社会组”、“媒体组”、“互联网手机普及组”三种奖项。“传媒集团”和“大众集团”分别通过媒体投票、网民投票和手机用户投票等方式产生了12个获奖名额。由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发起的“专家社会团体”奖是独一无二的。在中国六大最美的乡村古镇中,有著名的丽江大研古镇。

文化习俗

文化

这种文化演变在中国化程度最高的古城丽江尤为明显。1996年地震后,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汉语云南方言逐渐取代纳西口语成为古城社区的主流语言,年轻的纳西夫妇开始用汉语教育孩子。1990年以前的丽江,纳西口语是古城默认的社交工具。尽管他们的孩子在学校接受了汉语教育,但纳西族家庭和纳西族青少年用纳西语交流。1996年旅游业的蓬勃发展给丽江人民带来了信心,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汉语方言取代了纳西口语成为丽江的交流工具,使得纳西传统文化的未来更加严峻。但随着大条、纳西京地、东巴记日经等纳西歌曲在古城的流行,意味着纳西族本土文化的回归趋势在上升。

性别习俗

像今天汉族的宗法社会一样,丽江坝区的纳西族家庭大多以男性为主。但与泸沽湖摩梭女性的宗法制度不同,纳西族女性比汉族女性承担更多的家务劳动和社会义务。

在丽江古城,四十多岁的男人养花养鸟是常事,给人的印象是纳西族人太安于现状,不求上进。其实除了掌握家庭之外,还和丽江的传统商业经济有关,而不是和手工业经济有关。纳西族妇女不仅要承担家务,还要挣钱养家。古城里的老四方街市场,大部分都是中年妇女,男人在收钱看热闹。80年代《南华早报》记者在古城门口看到这一幕,以至于得出纳西族社区还保留着母性传承的结论。

在1253年蒙古人征服丽江之前,丽江的纳西族和泸沽湖的摩梭族都是男权社会。1253年后,倾向中原中华文化的穆家族逐渐影响了纳西族的宗法制度。1723年,韩的大量价值观开始盛行,包括宗法社会的规范和父母包办的婚姻制度。纳西族女性不仅失去了对家庭的掌控,同时,由于爱情自由和性自由受到儒家汉制的矛盾,死于爱情的纳西族女孩数量急剧增加,一些已经秘密结婚终身的男女搬到金沙江对岸的摩梭社区寻求自由恋爱。

70后出生的纳西族青年男女不再遵循传统价值观。像大陆上的新新人类一样,他们从西方文化的涌入中寻找纳西先民曾经拥有的自由精神。

5.丽江的历史演变

丽江古城始于南宋,距今已有8900年的历史。

丽江在战国时期属于秦国的蜀郡。

韩属越县。

三国属云南县。

隋端郡位于南朝,纳西族先民在此前后迁居。

唐代曾为尧州首府,后为吐蕃、南诏,称桑川,属剑川节。

宋朝是大理的一个山县,开始建城。忽必烈南下大理,带着皮包渡过金沙江后,驻扎在此修行。“阿英”网站依然存在。当时一千多户,元朝十三年改为丽江路。丽江的名字从这里开始,以漓江湾命名。

明末,当地穆土司修建的宫殿非常漂亮。徐霞客在游记中说“宫美,意在为王”,而丽江地区则是“冠县陆县富庶”。《明代云南土司传》说“云南土司官知诗知书,谦恭忠信,以丽江木氏为首”。涪城大雁的名字也是从明朝开始的。因位于丽江坝子中心,四周青山环绕,形似巨砚,故名大研香。

清朝是丽江政府。雍正元年改地定流,结束了元以来穆土司的世袭统治。乾隆三十五年,丽江县人。

丽江纳西族自治县成立于1961年,属于丽江地区。

1997年12月,丽江古城成功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填补了空中国在世界文化遗产中没有历史文化名城的空白。

经过清朝的改土归流,丽江文化成为纳西族文化和汉族文化的综合体。与金沙江西岸中甸白蒂的纳西族和金沙江泸沽湖地区的摩梭人相比,丽江坝区的纳西族群体受到中原汉族文化的影响和同化,这种同化过程在1996年丽江地震和此后旅游业的发展中逐渐加快。

2003年4月,丽江撤地设市,将原丽江地区改为丽江市,将原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分为古城区和玉龙纳西族自治县。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最重的金属 世界最重金属排名:黄金竟然垫底下一篇:如何增强党员意识发挥先锋带头作用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