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野史秘闻>正文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 经济全球化的原因和实质

导语:经济全球化的原因与实质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经济全球化的原因和实质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服务、生产要素和信息跨境流动的规模和形式不断增加,通过国际分工在世界市场上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使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程度日益加深的趋势。这一概念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但早在19世纪

经济全球化的原因与实质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经济全球化的原因和实质

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服务、生产要素和信息跨境流动的规模和形式不断增加,通过国际分工在世界市场上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使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程度日益加深的趋势。这一概念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但早在19世纪末,就有了贸易和投资高度自由化的世界市场,但这一过程被资本主义大萧条和两次世界大战打断。近20年来,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经济全球化进程逐步加快,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随着国际商业和贸易的快速增长,国际投资日益活跃,金融国际化加速,互联网迅速扩张。

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和发展有以下原因。一是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客观上要求分工的深化和市场规模的扩大。这一要求促进了生产从国内区际分工向国际分工的发展,促进了销售从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的拓展。跨国公司在追求规模经济和分工的过程中,形成了通过跨国投资活动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跨境协调生产经营活动的格局,促进了产业内贸易和公司内贸易的快速发展。例如,在全球处于垄断地位的波音公司制造了450万架B-747大型喷气式飞机零部件,由包括美国和英国在内的6个国家的1.1万家大型企业和1.5万家中小企业生产。著名的ABB公司总部位于瑞士,工作语言为英语,财务报表以美元为单位,生产和销售遍布全球。其总裁曾说:“ABB是一家国际化的公司,是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公司合作的联盟。”

跨国投资、生产和贸易活动的大量增加,必然要求国际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以确保这种跨国经济活动的高效运行。例如,全球外汇市场的日交易额从1989年的6200亿美元上升到1995年的1万多亿美元。外汇市场24小时全天候运行,各国金融外汇市场瞬间互通,资金在全球快速流动。海洋运输技术、航运空货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大提高了运输和通讯的效率,降低了成本,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例如,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估算,1980-1990年,空的运输成本从每吨公里68美分下降到11美分,1990-1997年世界出口商品的运输成本仅占其价值的2%;从1930年到1996年,从纽约到伦敦的3分钟电话费用从330美元减少到1美元,估计到2010年将减少到3美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有可能在全球范围内快速、经济地传输大量的信息和数据,使跨国公司的管理者能够将生产的各个阶段广泛地分布在世界各地,并通过信息传输统一地组织这些生产,而不会失去对管理的控制,从而使管理科学发生飞跃。它还能让管理者瞬间了解全球的市场情况,并进行必要的计算,从而最有效地配置资源,获得盈利机会。

第二,战后国际经济的变化为经济全球化创造了条件。二战结束后,经济因素在整个国际关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成为国际经济与合作的战略目标。同时,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国际竞争力和经济实力,在建立国际双边和多边经济关系中不遗余力地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前殖民国家在二战后独立,大多数国家在探索本国经济时遭遇挫折。然而,一些实施出口导向发展战略的国家和地区取得了巨大成功,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在榜样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实施了贸易、投资和金融自由化改革。

随着国际产业分工和技术扩散,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比较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发展中国家不再只出口初级产品,而是逐渐成为世界市场上劳动密集型商品的重要供应国,有的甚至从资本净进口国转变为资本净出口国。在这种形势下,发展中国家也对进一步降低贸易和投资壁垒提出了新的要求。冷战结束后,前苏联和东欧国家走上了经济转型的道路。为了尽快摆脱原有计划经济的束缚,在全球范围内寻求发展机遇,他们也选择了开放政策。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政策是追求自身利益的积极选择。越来越多的国家实施了自由化的经济政策,为货物、服务和生产要素的跨境流动创造了更广阔的空空间。

然而,由于世界各国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经济自由化进程不可能同时推进。因此,一些发展水平相近的周边国家和地区相互提供贸易和投资便利,促进经济一体化,形成了一些区域经济组织,如欧洲共同体、北美自由贸易区、东盟自由贸易区等。它们所在区域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与多边贸易关系的目的密切相关。只要没有排他性的趋势,区域集团化也会从另一方面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从根本上说,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以跨国公司为主要驱动力的世界性产业结构调整。这种调整既体现了部分行业的整体转移,也体现了同行业部分生产环节的转移。过去产业结构调整多在一个国家内部进行,一个国家内部的产业结构调整成本高于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成本,且耗时较长。因此,西方国家,尤其是投资和贸易相对开放的国家,如英国和美国,由于全球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正在经历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型,从而带来了强劲的经济发展势头。

世界产业结构调整一般采取两种形式:一是发达国家通过跨国公司间的交叉投资和企业兼并,在更大的经济规模上配置资源、开拓市场、更新技术,实现发达国家间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升级。这一过程主要始于20世纪90年代,当时所有外国投资的95%都来自发达国家,然后它们吸收了整个投资的75%。由于交叉投资和合并,很多高度国际化的行业,比如电信、汽车,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第二种形式是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这种转变始于20世纪80年代,并在90年代加剧,推动了发展中国家吸引的外资占全球外资总额的比例从80年代的25%上升到1996年的37%。

正是因为新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才形成了全球化的趋势。因此,大力发展高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中国参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先决条件。要理解全球化的本质,只有在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考虑参与这一过程的总体战略,才能将中国的对外开放工作与国内经济工作紧密联系起来,使中国经济发展在以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为特征的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趋利避害,争取利益最大化,防范和减轻可能出现的风险和弊端。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两极格局 两极格局为什么解体下一篇:英国由哪几部分组成 内战时期的英国包括哪几部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