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野史秘闻>正文

1966 刘少奇1966年恳请辞去国家主席

导语:奇特的八届十二中全会在刘少奇政治生活中宣布死刑的人数还不到一半的时候。在59名官方代表和74名代表中,只有陈少敏不怕高压,坚持自己的意见。当其他人举在空中时,她会把脸朝下放在桌子上表示反对...1964年,毛泽东、刘少奇、

奇特的八届十二中全会在刘少奇政治生活中宣布死刑的人数还不到一半的时候。在59名官方代表和74名代表中,只有陈少敏不怕高压,坚持自己的意见。当其他人举在空中时,她会把脸朝下放在桌子上表示反对...

1964年,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参加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本文摘自《中南海人物春秋》,顾宝子著,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

1968年10月13日,八届十二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奇特的事情。根据规定,出席全会的有87名中央委员和98名候补中央委员。因为有的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被推翻或者审查,关在监狱或者牛棚里,实际上有40个中央委员和19个候补中央委员,还不到应该参加会议的人的一半。这在中外执政党历史上是罕见的。正是这次出席人数不足半数的全会,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的死刑,制造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大的冤案:

“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初期,经过革命群众和红卫兵的广泛揭露,专案组的深入调查,以及大量物证、人证、旁证,充分证明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党内头号当权派刘少奇是汉奸,是埋在党内的叛徒和工贼,是帝国主义、资本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的走狗,犯下了累累罪行。”“刘少奇犯下了滔天大罪,罪有应得。项目评审组建议,党中央根据党内党外广大革命群众的强烈要求,撤销党内党外一切职务,开除党籍,继续清算刘少奇及其同伙叛国罪。”

八届十二中全会批准了《关于刘少奇汉奸卖国贼工贼罪行的审查报告》,作出了永远开除刘少奇党籍、撤销其党内外一切职务的决议。在59名官方代表和74名代表中,只有陈少敏不怕高压,坚持自己的意见。当其他人举在空中时,她会把脸朝下放在桌子上表示反对...

毛泽东和刘少奇是多年并肩作战的老朋友。1922年,他们共同领导了安源路矿工人运动。后来,刘少奇在白区工作,毛泽东在根据地探索革命道路。在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统治时期,他们都被认为是右倾机会主义的代表,也受到了打击。在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上,刘少奇支持毛泽东的正确观点,为党的历史上的这一伟大转折作出了贡献。作为“左”倾危害的亲历者,刘少奇积极参与清算王明“左”倾机会主义的斗争,撰写了《论共产党员的培养》《论党内斗争》等一大批著作,做出了突出贡献。毛泽东当时高度评价刘少奇。他曾对薄一波说,中国革命有两个方面军,苏区是军队,白区是军队,刘少奇同志是白区的代表。1943年,回到延安,在中央书记处工作,实际上只有、、任。这一时期,刘少奇在系统阐述毛泽东思想、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确立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刘少奇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和书记处书记。事实上,刘少奇成为党的二把手,被称为中国的斯维尔德洛夫。每当毛泽东外出时,刘少奇都被委托主持日常工作。1959年,他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与毛泽东一起领导中国。国内官方出版物中,“刘主席”的称号与“毛主席”并列出现,并有两位主席的画像。刘少奇也被称为毛主席“最亲密的战友”。当毛泽东在1961年会见蒙哥马利勋爵时,他确认他的继任者是刘少奇。

毛泽东和刘少奇之间的分歧一般发生在1962年初。在与外宾的谈话中,他说他是在1962年发现刘少奇有问题的。他写的《炮兵司令部》大字海报也说“与1962年右倾有关”。产生分歧的主要原因是刘少奇对“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的认识和态度偏向于三面红旗。然而,毛泽东在1961年八届九中全会上提出下大力气调查研究后,又回到湖南宁乡县老家谭子冲进行调研,接触农村的真实情况。他看到荒无人烟的田野,到处都是饥饿的人,妇女在田里挖野菜,老人和孩子在树下摘树叶,还有很多人饿得了水肿病,这与最初的报道和想象完全不同,改变了他们对三面红旗的看法。刘少奇说,我这次回来,看到村民很苦,我们的工作做得不好,让我很同情你。在5月份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他明确表示“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是造成目前困难的主要原因。中央政府应该对这些错误负主要责任。”。在7月份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刘少奇再次批评党没有做好一些工作。“这几年党成了执政党,这是好事,也是成绩,乱指挥的时候人家会听你的。但是,如果你继续这样下去,你会摔倒的,你不能再这样了。”。

在1962年1月21日至27日的7000人会议上,刘少奇进一步指出,国内某些地方的错误是主要的,成绩不是主要的,不可能说有七个等级三个错误,并提出了“三天灾七人祸”的诊断。他认为,错误的原因是缺乏经验,但也有很多领导同志不谦虚谨慎,骄傲自满,违背实际。他还指出,彭信中提到的许多具体事实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当时人民公社不搞可能好一点,几年后搞可能好一点,建议解放彭。这些观点显然涉及三个危险信号,这也引起了毛泽东的不满。毛泽东始终认为,三面红旗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体现,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创造性发展,是完全正确的。他曾表示愿意与全世界反对三面红旗的人作斗争,包括党内大量的反对者和怀疑者。因此,谁反对三面红旗,谁就被认为是修正主义者,刘少奇也被他认为是犯了右翼错误。这一分歧导致了老同志的分手。

导致毛和刘分手的第二个原因是他们对四清运动的不同看法。毛泽东认为,政治上搞四清,斗争的重点是解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刘少奇认为,要经济上搞四清,解决任何矛盾,不要把所有问题都拉到阶级矛盾上去。在1964年底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刘少奇打断了毛泽东的讲话,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毛泽东非常生气。他认为邓小平建议他不要参加会议。他认为中央的前线没有让他安心。他认为这不是个人之间的是非,而是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之间的是非。这一事件加剧了两人之间的冲突,毛泽东对刘少奇失去了信任。

此外,在当时的外交问题上,毛和刘在调整和改革上也有很大的分歧。总之,毛泽东认定党内有走资本主义道路的总代表,中央会出现修正主义,他要解决这个问题。

1964年底,中央召开工作会议。当时中央已经明确决定,毛主席退居二线,刘少奇主席主持一线工作。会后,江青请陶铸夫妇在礼堂看《大红灯笼高高挂》。演出前,他们在休息室遇见了毛泽东。毛泽东问陶铸:“你开完会了吗?我还没有参加会议。有人在我头上拉屎!虽然我已经退到二线了,我还能说话吗!”陶铸他们已经隐约感觉到了毛泽东所说的“某人”这个词,而这个“人”大概指的是刘少奇。毛泽东斩钉截铁地命令道:“叫他们一走就回来!”

参加中央工作会议的省书记都被叫回来了。这一次,毛泽东亲自发言。他从容不迫,但语气相当严肃:社会教育者谈论的是四清,没有阶级立场,也没有阶级分析。关键是查新资产阶级。新资产阶级有的在党内,有的在党外;有台上的,也有台下的;有前台和后台。

这是什么意思?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思路跟不上毛泽东的思路。

会议刚刚结束,恰逢12月26日,这是毛泽东的生日。汪东兴、江青主持生日会,并邀请陈永贵、邢雁子、董加耕等部分参加会议的同志吃饭。在这次生日会上,毛泽东再次表达了对刘少奇的不满,说了很多话,使得生日会没有了节日的气氛,尤其是毛泽东说出的“独立王国”这几个字,让人紧张又费解。

毛泽东在指责谁?当时在场的人不敢去想刘少奇。不幸的是,毛泽东的矛头恰恰指向刘少奇。

毛泽东的解决办法是发动“文化大革命”。

六月的北京,政局动荡。刘和邓决定派一个工作组去指导“文化大革命”。毛泽东不同意,他认为应该“彻底驱逐”。

1966年5月4日至5月26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北京召开,发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毛泽东在其他地方没有参加会议,但会议是根据他4月在杭州主持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的部署和他在会前的安排进行的。刘少奇主持了会议。5月16日,会议发出《中共中央通知》,但刘无奈地接受了“文化大革命”。

“516通知”发出后,继续在南方休养生息,留下刘、邓在京主持工作,主持“文化大革命”。聂发布了第一张大字海报,得到了的支持。群众组织的红卫兵出现在清华大学,大批学者专家被围攻批判,有的被捕拘留,有的自杀身亡。中央政府派出了一个工作组,但它与群众有对立的分歧——刘少奇不知道如何处理混乱的局面。旧革命遇到了新问题。他多次打电话给毛泽东,要求指示,但没有得到明确的答复。无奈之下,他和邓小平飞到杭州采访毛泽东关于体育的情况,并要求毛泽东回京讨论他的工作。毛泽东委托他们进行摄像处理。

回到北京后,刘、邓立即主持召开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决定派工作组到大中学校控制和指导“文化大革命”。但毛泽东不这么认为。他认为工作组“发挥了不好的作用,阻碍了运动”,应该“全部驱逐”。7月24日上午,毛泽东召集中央常委、“中央文革小组”成员开会,点名批评刘少奇、邓小平,决定撤销工作组。还是那个决定了无数重大事件的手势,还是那句典型的湖南话:撤,全撤。

8月1日,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毛泽东在全会上发表了《炮兵司令部——我的大字报》,刘少奇成了不点名的“资产阶级司令”。他在党内的地位从第二位降到第八位,林彪被确定为接班人。刘当即表示:保证服从党的决议,努力认识自己的错误,不做任何反党的事。从那以后,刘少奇一直受到批评。

对于革命者来说,政治上的打击往往是最重的,但正是因为他们是革命者,所以他们始终有着不屈的韧劲和旷达的胸怀。对刘少奇来说,还有工作要做,还有饭要吃,但他说话不太明显。

他有一个习惯,总是在饭前几分钟进入餐桌,随便说几句话就开始吃饭,边吃边想事情,基本上不在餐桌上说话,吃完饭就去办公室。现在,他犯了一个“错误”,吃饭更是心不在焉。他需要知道错误并准备一个书面考试来满足毛泽东。

十月是北京最迷人的季节。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毛泽东主持召开了以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为中心内容的中央工作会议。议程之一是全体会议对刘少奇的审查。

对此,刘少奇早有准备。1964年,毛泽东大发脾气,终于做出了检讨。这么大的“错误”现在怎么能不检讨呢?刘少奇精心准备,很快就把检查稿送到毛泽东审阅。9月14日,毛泽东对刘少奇的视察作出指示:

刘少奇同志:

考试很好很认真,尤其是后半段更好。建议政治局、书记处、工作组、北京市委、中央文革小组的同志以草案形式印发,讨论提出意见,可能会有所收获,再酌情修改,再作报告,可能会比较稳定,请大家斟酌。

毛泽东

9月14日

刘少奇按照指示做了。

10月23日上午,刘少奇在中央工作会议上作了检讨:

今年六月一日以后的五十多天里,我指导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犯了错误。这个错误的主要责任应该由我来承担…第一个要负责的是我…我犯这个错误不是偶然的。历史上我在原则和路线上犯过一些错误。例如...1946年初,我指导东北战争犯了错误。当时,对林彪的指导还不够...1949年春天,我讲了许多关于天津城市工作的事情...有些演讲是右倾错误...1962年犯了右倾错误,1964年犯了形式上的右倾错误...原因如下:第一,我不明白文化大革命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发展的更深更广的新阶段,文化大革命怎么搞……我怕乱,怕大民主,怕群众起来反对我们,怕反革命分子上台。第二,错误估计了当时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形势...第三,思想上的资产阶级世界观没有根本改变...第四,最根本的是没有学习和掌握毛泽东思想...

当然,他是按照“炮兵司令部”的口径违心说话的。他虽然不怨天尤人,敢于承担责任,但其实他并没有发现,也查不出自己犯了什么错。

刘少奇的检查未能降低“文化大革命”的蓬勃温度,也未能保护更多的人免受冲击。相反,被指责、被批评、被批判的人越来越多,就连被红墙包围的中南海也出现了耀眼的海报...作为中国的总统,他有责任阻止这种行为,但他没有能力,然而,现实让他做出了选择。经过慎重考虑,他决定辞职。

刘少奇找到了周恩来总理。

“总理,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这是我没想到的。作为这个国家的总统,我现在毫无用处。为了尽快结束这场运动,让广大干部免受更大的冲击,国家少受损失,我将辞去国家主席一职。”

周恩来也很担心,安慰他说:“刘少奇,别太难过了。很多事情都很难。这不可能。还有一个全国人大的问题。”

毛泽东会见了刘少奇,刘少奇请求辞去国家总统一职,以便该党遭受更少的损失。

就在想方设法让党和国家少受损失的时候,刘变得越来越凶:12月18日,成立了名为王的工作组。当天下午,“打倒刘少奇”的海报走上街头。1月6日,王被造反派骗出中南海。1月7日,刘少奇的儿子刘云若被投入监狱。1月中旬,中南海的造反派赶到刘少奇家,召开刘少奇批判会,要求他背诵毛主席语录。如果他不能背诵它们,他就不忠于毛泽东思想。

1月13日深夜。一辆华沙卧铺车直奔刘少奇的住处。船上的秘书让他立即乘车去人民大会堂。毛主席想和他谈谈。事情似乎有点突然,刘少奇的内心并不确定此行的意图,他拉下窗帘,闭目养神。他们都是老同事。没什么好想的。让我们互相交流。看他的态度。反正目前的工作也不容易做。真的不可能。保护各级领导干部很重要。这种方法给国家造成了太多的损失...

“哦,刘少奇来了,坐下,坐下。”毛泽东倚在沙发上抽烟,但他没有站起来。

“好主席,你想和我谈点事吗?”刘少奇平静地问道。

“跟你聊聊。平腿准备好了吗?”很明显,已经知道造反派把王骗出中南海,以腿被车撞断的名义被拘留到清华大学。

“根本没有这回事,是骗局。”刘少奇没有表现出愤怒和委屈。“主席,这次我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这是路线上的错误,这是我的责任。广大干部好,特别是很多老干部是党的宝贵财富,我要负主要责任,尽快解放广大干部,使党少受损失。我想辞去国家主席、中央常委、《毛泽东文选》编委主任的职务,带着妻儿去延安或老家种地,早日结束‘文化大革命’,让国家少受点损失。"

毛泽东没有马上回答这句话,他若有所思地保持沉默,不停地抽烟。

毛泽东不会接受刘少奇的请求。表面上看,这似乎是刘少奇自动退出政治舞台,但实际上这是一种训诫,甚至是一种无奈的挣扎。毛泽东不想结束“文化大革命”。再说了,让总统带着妻儿回农村种地也是坏事。

毛泽东回避了刘少奇的话题。他建议刘少奇认真读一些书。他还特别介绍了德国学者海克尔的《宇宙之谜》、法国哲学家、医生拉梅特里的《人是机器》、中国汉代的《淮南子》。临走时,毛泽东亲自把刘少奇送到门口,要求他“好好学习,照顾好自己”。

对于刘少奇来说,这次会谈没有实质性的意义,尽管他后来说,“主席没有批评我的错误,他很有礼貌,告诉我要努力学习,照顾好自己。”。他知道毛泽东既没有拒绝他的请求,也没有同意他的请求,他仍然高高在上,接受批评。

果然,几天后,的家再次遭到袭击,叛军把他和他的妻子王推到一张没有腿的桌子上接受批评。面对嘈杂的人群和质疑,刘少奇的声音很坚定:我从来没有反对过毛泽东思想,但有时我违反了毛泽东思想;我从来没有反对过毛主席,但是我在工作中有不同的意见...随着他的声音,是寒风中颤抖的白发。

随后,叛军一方切断了刘少奇家中的电话线,红色机器的声音再也听不到悦耳的声音。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武元华 《风起霓裳》武元华是武则天吗下一篇:秦国是怎么灭亡的 为什么说因王翦一个决定秦国灭亡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