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野史秘闻>正文

四知 杨氏后裔代代传承“四知”家训 千年高风“四知堂”

导语:在龙岗升平吴恙居民小组,记者见到了77岁的杨来发。他打开随身携带的包,拿出杨的家谱和两枚奖章。一枚是刻有杨来发名字的南粤七一纪念章,一枚是加入中共广东省委50多年的老党员纪念章。作为东汉名臣杨震的后人,他以升平杨氏子孙恪守

在龙岗升平吴恙居民小组,记者见到了77岁的杨来发。他打开随身携带的包,拿出杨的家谱和两枚奖章。一枚是刻有杨来发名字的南粤七一纪念章,一枚是加入中共广东省委50多年的老党员纪念章。作为东汉名臣杨震的后人,他以升平杨氏子孙恪守祖训清正廉洁为荣,以“四知堂”为宗祠名,在深圳世代传承“四知堂”精神。在这位55岁的党员身上,“四大知识堂”的精神得到了很好的传承。

一个

吴恙有一个四芝堂

“四识拒金”代代相传

在龙岗客家民俗博物馆,杨震和龙岗“四知堂”的故事陈列在廉政文化展厅的重要位置,供游客参观学习。

1900多年前,东汉名臣杨震遇到了推荐他的地方官员王米。为了感谢杨震的好意,王米晚上送了他10斤黄金。杨真断然拒绝了。王米说晚上送礼物是未知的。杨震说:“天知道,天知道,我知道,我知道。什么叫无知!”。后来“四知弃金”的故事成为著名故事,广为流传。

杨家从明至清南迁,杨真的一个后裔从福建南下到东莞的梅州、陆丰、清溪,中后期在松原角、龙岗站稳脚跟,盖房子、建祠堂,形成吴恙村,在这里扎根繁衍。

根据1983年版升平《四枝堂杨氏族谱》记载,四枝堂太守杨震是升平杨来发等杨姓后裔的祖先。清朝中期,杨震的一个后裔迁居龙岗。升平杨氏宗祠以“四知堂”为题,世世代代宣扬先人廉洁之德,劝诫儿孙守廉。龙岗升平杨氏已有七代,“四知”典故在家族中代代相传,对百姓影响很大。

杨来发是升平社区杨家德高望重的老人。1956年17岁参军,1984年回到家乡。“老祖宗把这四大学问的典故代代相传,可以算是家训。”他说。

2

四大知识家训永远记在心里

做官不是为了私利

杨来发的父母是普通农民。他原本有五个兄弟姐妹,但因为家境贫寒,不得不将其中四个送人。尽管如此,母亲对孩子要求很严格,从小就被教育不应该贫穷。

杨来发1956年参军,4年后入党。1962年加入北京警备区某部,后成为该师后勤部副主任。80年代开始享受全团级别待遇。这是很多人眼中的“肥活”,肯定很油,但杨来发从没拿过大众一分钱。

“十几岁的时候,听家里的长辈说起‘四知’的由来,加上母亲的教诲,我心里从来没有贪念,只是把工作做好了。”杨来发不抽烟不喝酒,因为他管事又老实。他还被表彰为后勤部副主任。"在交接的时候,这个部门的食品和财政并没有减少."回忆过去,他依然骄傲。

1984年,杨来发到原深圳外贸公司主管人事业务,1999年退休,期间曾担任集团纪检副书记。“该提就提,不该提就别提。”杨来发说,集团里有些官员的子女还是他的下属,但他从未想过利用权力谋取私利。上世纪90年代房改进行时,他需要4万块钱买房,但他买不起那么多,于是向岳父借钱。

杨来发有一儿一女,他还告诉他们“四知”的典故。我儿子以前在深圳和香港运输,很辛苦。有时他不得不住在集装箱卡车里,然后他在深圳的一家国有企业工作。我女儿在吴恙村开了一家小商店做小生意。很多人说杨来发的资历可以帮助孩子获得一个好职位,但他拒绝这样做。他教育孩子不要违纪,这是对这个家庭“四知”家训的另一种诠释。

千年大风的三相流

重建祠堂,传承祖训

通过牌楼,大约300米远,你可以看到杨的祠堂,面积约200平方米。牌匾上写着四知堂大门两侧对联为:四知堂练字,三相香。宗祠的内墙还记载了1990年杨氏宗族为维护宗祠的捐赠记录,以及民族诗词。

“三相”是指辅佐明朝皇帝的杨家三位宰相:、、杨普。杨氏宗祠的年代不详,推测是二祖所建。“大门两侧的门缝没变,牌匾的位置也没变,只是当时是木头做的。”杨来发说,杨小时候祠堂里的“四知堂”牌匾是木头做的。他从小就在祠堂里玩耍。祠堂曾一度作为村里的私塾,供杨来发及其同辈接受启蒙教育。

在杨来发的记忆中,杨氏宗祠经历了两次大修,分别于1984年竣工,2012年重建。作为升平社区杨家高威望的长者,杨来发带领宗族在保持原有主体结构不变的基础上,对宗祠进行了修缮,希望将杨家的祖训传承下去。如今,外墙上的灰色瓷质瓷砖和地面上的酒红色瓷砖仍然有明亮的灯光。

杨来发在吴恙村已经很多年没住了,但每逢节假日还是会来祠堂祭祖。当他们谈论自己的祖先和家规时,他们会感到无比的自豪和荣耀。杨来发平时关注时事,每天晚上都要看新闻联播。“做官很简单,就两个字为民。想赚大钱,就别当官。”杨来发说。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黄埔十大名将 黄埔军校十大名将排名下一篇:黄蒲军校 黄埔军校培养了哪些军事人才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