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野史秘闻>正文

1939年法国重大历史事件 法国波兰历史战争

导语:1939年,法国波兰历史战争是法国历史上重要的事件之一。这场战争是波兰与纳粹德国的战争,法国在波兰一方进行了支持。这场战争对法国和波兰的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目录导航:

  1. 1939年法国重大历史事件
  2. 俄罗斯历史上主要战争
  3. 二战德国为什么先进攻占领波兰,不直接进攻法国
  4. 历史上的波兰大洪水是什么意思
  5. 荷兰与波兰的历史
1939年法国重大历史事件

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引发二战爆发。法国与英国宣布对德国宣战,开始了长达六年的战争。在战争初期,法国采取了防御策略,但在1940年5月,纳粹德国发动了猛烈的攻势,迅速占领了法国北部,并迫使法国于6月22日签署停战协议。

这场惨败导致法国在欧洲失去了地位和威信,直接导致了战后的政治和经济重建。

1939年对法国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点,因为这一年标志着法国卷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下是1939年法国发生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

1. 德国入侵波兰: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入侵了波兰,这一事件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2. 法国向德国宣战:在德国入侵波兰后不久,法国于1939年9月3日向德国宣战,这标志着法国正式参与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3. 法国进入“奇怪战争”时期:在宣战后的几个月里,法国与德国之间形成了一种紧张的对峙局面,被称为“奇怪战争”。双方几乎没有实质性的作战行动,而是通过防御工事和边界的军事活动来展开。

值得一提的是,这只是1939年法国历史的一小部分,因为在随后的几年里,法国经历了更多重大事件,包括1940年的法国战役和1944年的诺曼底登陆,这些事件共同塑造了法国的历史进程。

俄罗斯历史上主要战争

俄国历史上的十次俄土战争

俄土之间的战争断断续续前后共长达241年,平均不到19年就有一次较大规模的战争,是欧洲历史上最长的战争系列,奥地利、英国、法国、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国也先后参与其中,战争的结果是俄国扩大了疆土,土耳其逐渐衰落。

第一次俄土战争(1676年-1681年)

第一次俄土战争,这是沙皇俄国的罗曼诺夫王朝与土耳其奥斯曼帝国之间第一次较为重要的战争,为争夺第聂伯河下游地区,沙皇俄国同土耳其发生的战争。

1676年,俄国对土耳其宣战,战争持续5年,双方都没能分出胜负,于1681年签署和约,奥斯曼帝国承认沙皇俄国对第涅伯河左岸地区的统治。

第二次俄土战争(1686年-1700年)

1683年7月土军围困维也纳。1684年奥地利、波兰和威尼斯结成反奥斯曼帝国的“神圣同盟”,1686年俄国加盟。1695年及1696年俄皇彼得一世两度进攻亚速海,被奥斯曼帝国与其属国克里米亚汗国的联军击败。1697年9月奥军在蒂萨河畔进行的泽特战役中大胜土军,俄军占领了顿河河口。

战争的结局是:亚速和延伸到米乌斯河的亚速海沿岸一带归属俄国,俄国获得亚速要塞,在黑海建立了第一个出海口。

第三次俄土战争(1710年-1713年)

1710年,土耳其军遂北伐,收复顿河河口,俄土战争爆发。1711年,沙皇彼得一世亲征普鲁特河,陷入土耳其和克里米亚鞑靼人军队的重围。

战争以俄国失败告终,其被迫放弃亚速,并需拆毁亚速海沿岸的防御工事。根据1711年7月俄土《普鲁特和约》,亚速重归土耳其统治。

第四次俄土战争(1735年-1739年)

1735年底克里米亚鞑靼人袭击乌克兰和高加索成为了战争的借口,在1736年,俄国的指挥官们期望能夺取亚速和克里米亚半岛,但是,由于缺乏补给以及流行病的爆发,俄军不得不率军撤回乌克兰。1737年,为了接应瓦拉几亚和波斯尼亚的奥军,俄军于1739年初向摩尔达维亚展开进攻,使战争发生了转折,俄国面临瑞典入侵的威胁,而盟国奥地利又退出战争,不得已而同土耳其签订了贝尔格莱德和约。

根据1739年9月俄土《贝尔格莱德和约》,亚速再次归俄国所有。

第五次俄土战争(1768年-1774年)

第五次俄土战争是发生在沙皇俄国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之间的一场影响重大的战争,其主要结果是南乌克兰、北高加索地区和克里米亚从此被沙皇俄国控制,战争一开始俄军的名将亚历山大·瓦西里耶维奇·苏沃洛夫很快轻松打败了巴尔联盟的军队,在1773和1774年间多次取得大胜,在海上战场,俄军最终于1770年的切什梅海战消灭了土耳其海军的主力。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最终不得已于1774年7月21日签订《库楚克开纳吉和约》,俄国得到割地赔偿和二百五十万卢布的战争赔款,同时还获得了第聂伯河和南布格河之间的地区和刻赤海峡,打通了黑海出海口。

第六次俄土战争(1787年-1792年)

土耳其要求俄国归还克里木,承认格鲁吉亚为土耳其属地,授权土耳其检查通过海峡的俄国商船,俄国拒绝了这一最后通牒,土耳其出动了20万军队和一支强大的舰队对俄开战,在1791年的战局中俄军取得了巨大胜利,6月15日,库图佐夫所部强渡多瑙河,在巴巴达格附近击溃土一个军,7月9日,俄军主力在默钦战役中重创土军。

1792年1月,俄土签定《雅西和约》,土耳其承认俄国兼并克里木和格鲁吉亚,这次战争俄国作了充分准备,实现了称霸黑海的野心,获得了黑海不冻的出海口。

第七次俄土战争(1806年-1812年)

1806年,奥斯曼帝国受到法国拿破仑一世的支持,加上俄国在奥斯特利茨会战中遭到惨败,决定对俄国进行军事行动,以夺回对瓦拉几亚和摩尔达维亚两地的控制权,不久,米哈伊尔·库图佐夫接管了俄军指挥权,他制定了一次大胆的诱敌战术,以期尽快解决战事来抽调主力北上防备拿破仑,10月2日,两军决战,土耳其军彻底崩溃,并于11月23日向俄军投降。

土耳其于1812年5月28日承认战败,签定《布加勒斯特条约》,割让比萨拉比亚。

第八次俄土战争(1828年-1829年)

1828-1829年的俄士战争是欧洲列强瓜分兴起于亚洲西部、后向欧洲东南部和非洲北部地区扩张的奥斯曼帝国在巴尔干地区的属地的斗争所引起的,此时正值希腊人摆脱土耳其统治的希腊独立战争,俄国趁火打劫,法国也支持希腊,英国诗人拜伦率领一支志愿军赴希腊作战,土耳其与埃及联军战败。

1829年9月,俄土双方签定《亚得里亚堡和约》,土耳其向俄国割让外高加索沿海的领土。1832年,土耳其被迫承认希腊独立。

第九次俄土战争(1853年-1856年)

一开始它被称为“第九次俄土战争”,但因为其最长和最重要的战役在克里米亚半岛上爆发,后来被称为“克里米亚战争”,1854年底英国和法国对俄罗斯宣战,1855年萨丁尼亚加入这个同盟。奥地利迫使俄罗斯从多瑙河撤军,但并没有帮助英法围攻克里米亚上的塞瓦斯托波尔要塞的舰队,塞瓦斯托波尔被围攻近一年后英法联军占领了这个重要的堡垒,此后俄军退出克里米亚半岛。

最后签署的巴黎和约使俄罗斯丧失了几乎历次对土战争的成果,这也是土耳其在对俄作战中取得的唯一一次胜利。

第十次俄土战争(1877年–1878年)

1877年4月24日,俄国向土耳其宣战,从巴尔干半岛及高加索两地发动进攻,俄军主力进入罗马尼亚后,6月及7月在不同地点渡过多瑙河,12月攻占土军重要据点普列文,次年1月逼近土耳其首都君士坦丁堡,土耳其被迫接受俄国提出的和平条件,最后1878年欧洲列强在柏林举行了柏林会议并以《柏林条约》取代《圣士提法诺条约》,保加利亚、东鲁梅利亚改由土耳其保护,土耳其赔款2亿卢布。

另外,第一次世界大战传统上被认为是第11次俄土战争,俄国和英、法结盟,谋取君士坦丁堡,但先是英法联军在加里波利惨败,损失50万,1917年俄国又因为战争而崩溃,处于崩溃前夕的、已经沦为半殖民地、所辖的属地仅剩于亚洲西部地区的奥斯曼帝国趁机打下整个高加索,甚至进军南俄草原,这次算奥斯曼帝国获胜,但距离自身离灭亡也没有多少日子了。

1、俄土战争,是指17-19世纪俄国与奥斯曼土耳其之间为争夺高加索、巴尔干、克里米亚、黑海等进行的一系列战争,其中重要的有10次。

2、大北方战争(1700~1721),又称为第二次北方战争,是俄国为了夺取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及与瑞典争霸的战争。战争的结果是俄国从此称霸波罗的海,而瑞典则从此衰退,由欧洲列强的名单上消失。

3、拿破仑战争 1814年3月31日,打败了拿破仑的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亲率反法同盟军队进入巴黎。但是,这次胜利也给俄罗斯帝国带来了隐患,许多参加战争的贵族军官受到美国和法国大革命的启发。

4、日俄战争国内危机发展。1905年工人和平请愿被镇压,全国抗议浪潮此起彼伏,埋下了革命的种子。这次革命被列宁称作是“十月革命的一次预演”。

5、俄罗斯-格鲁吉亚战争,是2008年8月8日至18日,格鲁吉亚和俄罗斯为了争夺南奥塞梯的控制权而爆发的战争。在国际各方的调停下,格鲁吉亚和俄罗斯分别于8月15日和16日在停火协议上签字,俄军于8月18日开始撤离格鲁吉亚,战争结束。

6、俄国十月革命,又称红十月、十月起义、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或布尔什维克革命,获胜的苏联红军一方称之为“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俄国工人阶级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联合贫农所完成的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是1917年俄国革命中第二个、也是最后的重要阶段。

01 俄土战争

02 日俄战争

03 俄法战争

04 二战

05 大北方战争

06 苏波战争

07 雅克萨之战

08 车臣战争

09 库里科沃战役

10 芬兰战争

二战德国为什么先进攻占领波兰,不直接进攻法国

大家好,我是诗涵果果。

二战德国首先进攻波兰,而不是法国的目的只有一个:拔除英法自一战后镶嵌在德国背后的钉子!

波兰是二战期间,德国法西斯第一个占领的国家,也是近代以来,两次被灭国的国家!


波兰曾经的强大,随着国内民主意识的诞生,逐渐被曾经压制的普鲁士,俄国,奥匈帝国瓜分灭亡!一战爆发后,作为战败国的德国,受到了战胜国英法的强制性分裂,其国内经济被欧洲的大资本家控制,土地被割让,并且背负了沉重的经济负担—赔款!

这个时期的欧洲主要的政治博弈存在于英法两个拥有无数殖民地的国家。

1、德国的世仇法国主张彻底解刨德国,以无数个小国或者地区取而代之,为的是防止德国再度崛起和成就法国本身在欧洲的地位!

2、一向以欧洲大哥自居的英国看到了法国肢解德国的险恶用心,担心法国会一家独大,威胁到自己的利益,强烈反对法国定下的对德策略,并且减轻了德国需要付出的战争赔偿款!

3、德国本身所受到的压迫和负担,在英法等国刻意的打压下,已经变成了随时可以爆发的火药桶,屈辱和不甘充斥了每一名德国人的胸膛,欠缺的只是一个合适的点火器!

1889年,看起来瘦小精干的希特勒上台,成为了德国的总理!这个留着胡子的小个子通过和本土资本家的谈判以及大量的宣传和演讲,成功征服了德国人民,他的承诺和誓言得到了全德国人民的一致拥护,他的理念被所有德国人毫无保留的执行!疯狂鼓吹战争论的希特勒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成为了整个世界的战争狂人,他挑起了积压在德国民众心里的那团火,借着燎原之势的星火,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在二战之前,德国和英法等国签订了友好协议,又和苏联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在认为时机成熟的情况下,出兵攻占了原本属于德国,一战后被划分给波兰的但泽地区!并且为了安抚邻居的邻居—苏联,邀请苏联一起出兵,共同侵占波兰!

波兰这个国家在欧洲的地理位置十分尴尬,背靠苏联,直面德国,但是波兰政府和领导人却是亲英法派,这就造成了波兰成为苏联和德国的眼中钉肉中刺!一战以后,得到了英法等国的大力扶持,帮助波兰立国。其立国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监视苏联和制约德国,政治目的和军事意义早就被英法制定!

德国在发动二战初,之所以愿意和苏联达成同盟,共同侵占波兰的政治目的,在于麻痹苏联这头贪婪的北极熊,解除自己的后顾之忧,这是德国首先进攻波兰的第一原因!

第二个原因就是法国在当时声称拥有最强大的陆军,这是波兰远远不及的军事实力,柿子捡软的捏,这个道理希特勒同样明白,只有彻底解决波兰,才能全力以赴的进攻法国!

德国先进攻波兰是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虑。

1波兰比较弱小,相对来说很容易就把它打下来。当时的德国已经看出来了,英法两国不想开战,所以只要给予一些承诺,就可以避免英法两国介入战争。

2第二方面,德国之所以优先进攻波兰是为了试探一下英法两国的底线,最终的结果让德国希特勒非常的满意,因为英法两国只不过是口头抗议了几声就把波兰给卖了,并没有实际行动,面对德国法西斯的机械化部队,波兰的军队不堪一击,轻而易举就被德国消灭掉了。

3:希特勒的野心是非常的大的,但是他也明白,如果直接向英法两国开战,那么自己就会两线作战,在英法两国的压力下,波兰必定会从另一条战线对德国发动攻击。受到一次世界大战条约的影响,当时的德军并不具备两线作战的能力,而且希特勒当时也不敢这么做。希特勒虽然野心很大,但他并不是没有脑子,否则他怎么可能成为德国法西斯的统帅呢?

4:而且当时希希特勒打下波澜之后,把一部分波兰领土送给了苏联,这是两国在背地里的一次秘密合作,并且跟苏联的斯大林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这也是为何苏德开战初期,苏军会损失的那么惨重,一溃千里。




德国是逐步扩大自己势力况且这是第一次对外战争,可能自己心里也没底。毕竟当时波兰在欧洲也属于强国,实力不是弱小。德国在之前先后并吞奥地利,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参与西班牙内战。

虽然看起来德国似乎随心所欲,没有遭到敢于,实际上在德国吞并苏台德地区时,希特勒曾向英法保证这是他在欧洲的最后一项领土要求。此后为了阻止德国的进一步侵略,英国在1939年3月31日对波兰安全做出保证,还对罗马尼亚和希腊也作出类似保证。此外,英国开始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开始扩充陆军,以示威胁。

对于的过来说,打破这一僵局最好的办法就是去进攻英法,不过德国觉得如果先进攻法国,必然会受到波兰背后的抄袭。而且法国已经修建了坚固的马奇诺防线,直接进攻不仅会遭受严重损失而且也很难获胜。唯一的选择就是绕道荷兰和比利时攻入法国,这样又增加了对手。德军当时判断,英、法、荷、比有150多个师,波兰40多个师,而德军只有100个师。如果先进攻法国,兵力上不占优势而且腹背受敌,所以取消了先进攻英法的方案。

对于进攻波兰来说,波兰军队40多个师,德军可投入60个师,另有23个师驻防西线,20多个师用作预备队,当然德国这一方案的前提是英法不宣战且不会有实际行动帮助波兰。

单就进攻波兰来说,德军兵力上具有优势,而且地理上形成北、南和西三面包围,还有就是波兰东面的邻居苏联与波兰关系不和睦,理论上波兰属于四面被困。所以最终德军采取了先进攻波兰的方案,当然还是有些轻率。

德国人进攻法国,其实希特勒自己心里头没有底,别说去进攻法国了,打一个波兰希特勒都得犹豫好几天。

希特勒上台以后对德国的军工产业进行了大力的发展,但是整个德国的经济和军事仍然还是呈现一种软弱的态势,也就是说此时期和法国人开展希特勒自己都不知道能不能打赢。

在《凡尔赛合约》里面曾经规定就是莱茵河以西的这一片土地,是由法国人和英国人共同驻军的,此时期德国人只拥有不到10万的国防军,即便是希特勒大力发展军队人数还没有超过30万,在这种情况之下,希特勒想要做一次豪赌,要拿下莱茵河以西的这一片土地,但是在部队执行任务的时候,希特勒本人一直处于一种焦虑的状态。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的德国军队可没有大家所想象的那样,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那样坦克成群大炮成云飞机扎堆的情况,那个时候德国人有坦克,但大多数都是萝莉型的坦克,有飞机但是飞机的数量不够有人,但是军队的人数也不够,所以德国军队的战斗能力其实和法国军队不是说有差距,而是差距太大了,谁都能看得到。

这个时候希特勒不愿意和法国人开战,不愿意和法国人产生冲突,因此他一直在向东扩展,向东扩展,一方面符合了英国人和法国人的期望,想要让德国人和前苏联接上火,另一个方面希特勒也希望拿下这些国家,增加德国的综合国家实力。

在这其中最后一块儿土地,那当然是波兰,我们都知道原先的德意志第二帝国有一部分的土地被后来重新复国的波兰给瓜分了,其中包括一个重要的地方那就是旦泽,这是连接德国本土和东普鲁士的一个重要通道,但这块地区落入到了波兰人的手里面,希特勒一开始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利用这块土地作为一块儿理由,要求波兰把这块儿土地还给德国人,一方面这是向东发展符合英国人和法国人的愿望,另一个方面希特勒耶找到借口能够进攻波兰,(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即便是英国和法国想要介入,但是希特勒也有自己的理由。

可是让希特勒没有想到的便是希特勒想要拿下波兰这一条路被英国和法国给毒死了,英国和法国在听说希特勒派兵进攻波兰的时候,立刻就和德国宣战,这个时候希特勒听到这个消息表示不敢相信,说你一开始不是跟我说好让我去打前苏联的嘛,现在我去攻打波兰算是扫清障碍,你却跟我宣战了,这是为什么?

从一定的角度上来讲,此时期可能是德国人的机密外泄,也就是德国和前苏联之间缔结的盟约,已经被其他人给知道了,所以英国和法国迫不及待的和德国宣战,毕竟在不宣战,这头老虎真的养大了。

但是英国和法国还是犯了原先的老毛病,他们想的就是德国和前苏联签互不侵犯条约这个是真的吗?这件事情别是放出来的一个烟雾弹,还是走一步看一步先把波兰给卖出去再说,所以我们发现德国人倾尽全力在进攻波兰的时候,英国和法国只是象征性的对德国本土进行了两次袭击,然后就停下自己收着活动了。

闪击波兰的计划大获全胜,这个行动让希特勒的自信心突然爆棚,希特勒觉得别拦着我,我得赶紧去把法国给拿下来,要不是当时德国参谋本部极力的阻拦,我相信希特勒在打完波兰以后立刻就得去进攻法国,当然最后的结果都一样,在人的面前可能某些东西还真的是很难改变。

柿子要挑软的捏,路要一步一步走。

我们看,其实这仗并不是德国去打法国,而是德国进攻波兰之后,没过两天,英法对德国宣战了。从这点看,是英法先对德国动手的,从这个时候开始,德国和法国进入战争状态。这个宣战,是有很强的法律效力的,他要经过议会内阁什么的批准,向世界宣布,注定要打个你死我活的。

德国进攻波兰前前后后这个过程是,德国一步步试探英法底线,最后英法没忍他。德国先是扩军,随后将军队开进莱茵兰,然后吞并奥地利,吞并捷克斯洛伐克,这些呢,英法都忍了。而波兰战役,就是德国想玩个大的,结果英法没忍住,其实是这么个过程。

二战前呢,德国是掐着英法的脉在走一步看一步。这个战争呢,是一步一个脚印这样走下来的,德国也一样,一点一点的吃嘴边的那些肉。英法作为最难啃的骨头,德国肯定是放最后吃,而不是一口吞了。

我们看,日本扩张的时候,甲午战争可没和大清全面开打,没琢磨把大清吞并了,而是吃掉了朝鲜,扩大势力,断其羽翼,一步一步来。而英法则也一样,不能一口吃,柿子先挑软的捏,等吃饱了,再去想办法吃下一个。你想打法国,你不砍掉其羽翼,你没办法对他主体动手。

英法波三国,属波兰最弱,而这个时候,德国心里还是没底。德国其实是想拿回一战中失去的那一切,波兰就是凶手之一,而波兰最弱,他是最合适先开刀的。结果,这个时候,英法跟他开战了,尴尬,不打不行了。

历史上的波兰大洪水是什么意思

波兰的“大洪水”时代,是所谓“小北方战争”的主体部分,与稍早的“三十年战争”类似,是西欧/东欧势力圈的一次洗牌。其结果也类似,是神罗—西班牙/波兰—立陶宛的衰落与法国、荷兰、瑞典/俄罗斯的崛起。

需要注意的是,早在“大洪水”到来三十年之前,波兰的总体实力已经很难维持东欧霸主的位置了。主要的原因,在于和奥斯曼帝国打了一场两败俱伤的战争,波兰先败后胜。但是对于奥斯曼帝国来说这不过是皮肉之伤,而对于波兰来说,就是很难补充的高素质将士的巨大损失。其直接的影响,就是之后的波兰—瑞典第二次战争中难以抵挡古斯塔夫•阿道尔夫的兵锋,丢失了利沃尼亚和众多沿海城镇。而瑞典也在打完战争,收了不少赔款后参与到“三十年战争”中去。

之后的事态发展也与“三十年战争”类似。先是波兰贵族与哥萨克阶层的矛盾的总爆发,几番波折将其平息下去后,又被沙皇俄国罗曼诺夫王朝的第一位神君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宣战。当波军主力与俄军在乌克兰陷入苦战时,又被瑞典再次偷家。经历了一系列外交军事操作后,和平的代价就是将乌克兰大片领土割让给俄国。而在这之后,还有一场内战以及两次与奥斯曼的战争。总而言之,半个世纪连续不断的内外战争,将只有1000万出头人口的波兰的并不雄厚的国力基本耗尽了。

因而,虽然“大洪水”所指的仅仅是1648年至1667年的波兰内外战争,但是其前后数十年的混乱与战争,与其共同构成了波兰从极盛时代衰落的过程,很令人惋惜,但也难以避免。

荷兰与波兰的历史

波兰共和国是一个位于中欧,由16个省组成的民主共和制国家。东与乌克兰及白俄罗斯相连,东北与立陶宛及俄罗斯的飞地加里宁格勒州接壤,西与德国接壤,南与捷克和斯洛伐克为邻,北面濒临波罗的海。波兰在历史上曾是欧洲强国,后国力衰退,并于俄普奥三次瓜分波兰中亡国几个世纪,一战后复国,但不久又在二战中被苏联和德国瓜分,冷战时期处于苏联势力范围之下,苏联解体后,加入欧盟和北约。波兰是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近年来无论在欧盟,还是国际舞台的地位都与日俱增,自1918年11月11日恢复独立以来,经过90年的高速发展,特别是在21世纪初的几年里,波兰已经成为西方阵营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荷兰历史(1939-1945)是指从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后,至1945年之间发生的史实。

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之后,荷兰的国防经费才有了很大的增长。在法国和英国向纳粹德国宣战之前,荷兰人并没有向他们的军队做过动员。1939至1940年的冬天荷兰人收到了许多他们将受到德国攻击的假警报。在德国的荷兰商人警告过军队许多次,但是当这些消息最终被证明是假的后荷兰的指挥官最终并没有去理会它们。1940年5月9日,荷兰军队收到旅德荷兰商人报告到:“明天破晓。把握住!”,但没相信。第二天清晨,德国入侵了波兰。战争造成了大量伤亡以及损失。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yeshi/580571.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广元武则天的女儿是谁?下一篇:如何客观评价张卫健的演技 历史广播剧康熙王朝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