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野史秘闻>正文

蒙古帝国统治中亚多少年年 中亚历史中的蒙古

导语:蒙古帝国统治中亚多达几十年,对中亚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蒙古人在中亚建立起庞大的帝国,统治期间实行了独特的政治和经济制度,对当地文化、宗教和贸易都有重要影响。

目录导航:

  1. 蒙古帝国统治中亚多少年年
  2. 中亚的历史
  3. 中亚五国人种的构成
  4. 东汉末年中亚有哪些国家
  5. 中亚五国都是成吉思汗的后裔吗
  6. 中亚神话起源
  7. 中亚历史
蒙古帝国统治中亚多少年年


蒙古帝国统治中亚461年。

察合台汗国(1222——1683)是蒙古四大汗国之一,由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依其领地扩建而成。察合台汗国最盛时其疆域东至吐鲁番、罗布泊、西及阿姆河,北到塔尔巴哈台山,南越兴都库什山,包括阿尔泰至河中地区(河中地区特指阿姆河与锡尔河之间的大片地区)。

斡尔朵(宫帐)设在阿力麻里(中国新疆古地名,又作阿里马,“苹果城”之意,遗址在今新疆伊犁霍城阿力麻里境内东北端。)境内的忽牙思。巴鲁剌思、札剌亦儿和克烈亦惕三部,是该汗国中蒙古族的主体,其统治者是察合台后裔。

中亚的历史

中亚地区是中华文明、希腊文明、波斯文明与印度文明的交汇之处,长期处在欧亚大陆历史的十字路口,也是丝绸之路的枢纽所在。今天的我们习惯用地图上的“五斯坦国”,来代指整个中亚地区。为什么古老的中亚文明会演变为今天的五大斯坦国呢?

01 最早的中亚

最早出现在中亚地区的民族是讲东伊朗语的古代雅利安民族——斯基泰人、粟特人、吐火罗人等,他们属于广义上的古代波斯民族,同时衍生出定居民族与游牧民族两种形态,处在阿姆河、锡尔河流域的粟特人建立了繁荣的绿洲城邦与商业文明,处在北方荒原的斯基泰人则成为了沟通东西游牧民族的媒介,将马匹的驯养与马镫作战技术在东西方传递。

而“斯坦”(-stan)这一称谓,则恰恰来自于波斯语,表示一个具体地区的后缀词根。因此,最早的中亚可以说是伊朗系雅利安人的天下,彼时的中亚诞生了包括大宛、康居、乌孙在内的绿洲与游牧国家,但是与今日的斯坦国并无直接联系。

02 突厥化的中亚

公元6世纪后期,兴起于阿尔泰山的突厥人建立了从大兴安岭直到里海的广阔帝国。突厥帝国分裂之后,西突厥的左右十厢部落开始以中亚伊犁河与楚河流域为基地图谋整个中亚地区,甚至一度向西进攻波斯与拜占庭帝国。

公元7世纪中期西突厥帝国灭亡后,大量突厥部落继续西迁至中亚地区,以西突厥乌古斯部落为主的突厥人逐渐涌入中亚绿洲与草原之上,逐渐改变了当地的人种结构,开始了中亚的突厥化进程。成为黄白混血人种,波斯人的斯坦开始转化为突厥人的斯坦。

随着阿拉伯帝国的东扩与唐朝的退却,中亚地区的突厥人逐渐伊斯兰化。公元9世纪,以纯种波斯人为主建立的萨曼王朝被突厥化的喀喇嘛汗国所灭,灭国之后的波斯人退到到费尔干纳盆地,成为了今天塔吉克人的祖先,也是今天五大斯坦国中唯一一个非突厥系的民族。

03蒙古人的定局

公元12世纪后期,蒙古人铁蹄横扫欧亚大陆,整个中亚地区被察合台汗国、钦察汗国与伊利汗国所瓜分。这三大汗国的蒙古统治者在当地风俗的影响下逐渐皈依伊斯兰教,并任用突厥系的色目人担任王国的主要官吏。久而久之,整个中亚地区逐渐成为突厥人、波斯人、蒙古人相互杂居的民族大熔炉。

公元14世纪,北方的钦察汗国的穆罕默德·乌兹别克汗在钦察汗国的基础上建立了乌兹别克汗国,以他为核心的蒙古

历史文化如下:

一、中亚的地缘中亚和大中亚地区中亚地区一般指中亚五国,但依地缘特点还有一个大中亚概念,分为三个板块:伊朗高原、中亚五国和西域(即新疆)。

伊朗高原伊朗高原西部是伊朗,东北部是的阿富汗,东南部是巴基斯坦境内(占了巴的一半,另一半为印度河平原)。高原海拔1000~1500米,北是图兰低地,南是两河平原,西是安那托利亚高原,东是帕米尔高原。是欧亚非大陆的交汇腹地。伊朗高原是一个盆地,四面都是山地,中间有条山脉将这个盆地大致划为两块。西部是波斯人,是核心地域。东部东伊朗地区和兴都库什山脉的联系更显紧密一些。在高原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又适时的留出了四个山口,分别与南亚、中亚、西亚进行交流。而南边的那个山口又为波斯人的海上商业帝国奠定了基础。帕米尔高原向东延伸出天山、昆仑山、喜马拉雅山,向西是兴都库什山脉,海拔4400--7700米,不适合人类生存。

中亚五国中亚五国,即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依地理特点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西部的低地/平原国家,包括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又分图兰低地和哈萨克丘陵两部分;另一部分是东部的高地国家,包括吉尔吉斯斯坦(大部分是天山)、塔吉克斯坦(大部分是帕米尔高原)。七河地区、费尔干纳盆地、河中地区这三个区域是中亚定居民族较好的生存区域。七河地区、费尔干纳盆地、河中地区这三个区域是中亚定居民族较好的生存区域。天山山脉北麓雪水融化形成一条条河流,河流滋润出绿洲,形成了所谓的“七河地区”。大多数都向西北向流到了巴尔喀什湖,伊犁河是最大的一条,占水流的70%,所以也叫这个地方伊犁河谷,现大部分属哈萨克斯坦。中国史书记载的乌孙、康居就在这个地方。锡尔河从帕米尔高原发源,滋润着一个水草丰美的“费尔干纳”盆地。锡尔河和阿姆河则是著名的“中亚两河”,都注入咸海,中国古代称这个区域为河中地区。

中亚五国人种的构成

哈萨克斯坦,由130个民族构成,其中哈萨克人是主体民族,约占全国人口的57%,其他民族约占全国人口的43%。其他主要民族还包括俄罗斯人,占据全国人口的32%,乌克兰人占据全国人口的4.5%,乌兹别克人战绝全国人口的2.3%,还包括鞑靼人、德意志人、维吾尔人、朝鲜人、白俄罗斯人、阿塞拜疆人、东干人、摩尔多瓦人、塔吉克人、库尔德人、印古什人、土库曼人等民族。

乌兹别克斯坦,由129个民族构成,其中乌兹别克人是主体民族,约有1700万,占全国人口的70%。其他的主体民族还包括俄罗斯人,约占全国人口的8%,塔吉克人,约占5%,哈萨克人,约占4%。还包括卡拉卡尔帕克人、乌克兰人、白俄罗斯人、鞑靼人、土耳其人、格鲁吉亚人、维吾尔人、东干人、德意志人、犹太人等民族。

吉尔吉斯斯坦由80多个少数民族构成。其中吉尔吉斯人是主体民族,全站全国人口的62%,其他民族约占38%。其他主要民族还包括俄罗斯人约占全国人口的15%、乌兹别克人约占全国人口的14%,乌克兰人约占1.5%。此外,还包括鞑靼人、东干人、维吾尔人、哈萨克人、塔吉克人、土耳其人、阿萨拜疆人、朝鲜人等民族。

塔吉克斯坦由86个少数民族构成,其中塔吉克人是主体民族,约占全国人口的71%,其他少数民族约占29%。其他主要民族有乌兹别克人、俄罗斯人、鞑靼人、吉尔吉斯人、乌克兰人、德意志人、土库曼人、朝鲜人、犹太人等。

白种人和黄种人交错聚居

中亚五国分别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

中亚五国是白种人和黄种人的交错聚居地。

1 中亚五国人种构成丰富多样2 这是因为中亚五国位于欧亚大陆地理中心,历史上曾经是丝绸之路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东西合璧、北南交汇的地带,使得该地区不同民族、文化、语言和宗教融合。
3 中亚五国的主要民族包括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乌兹别克族、塔吉克族等,同时还有俄罗斯族、土库曼族、东非裔、汉族等人种。
这些不同的人种和文化交流互通,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中亚文化和历史。

中亚五个国家的人种是白种人,黄种人和黄白混血种人。

中亚是白种人和黄种人的交错杂居之地,二大人种通婚,产生了大量的白黄混血种人。

涵盖了欧亚人种、蒙古人种等多个种群,有伊拉克,阿拉伯人,闪米特人种族,欧罗巴人种地中海类型,白人伊朗,波斯人,亚利安人种族,欧罗巴人种地中海类型,白人新疆人,亚利安人种族和少量阿尔泰人种混血,白人等。

中亚五国有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

中亚五国均系多民族国家。

其中,民族数目最多的哈萨克斯坦达130个,乌兹别克斯坦129个,民族数目较少的也有几十个。

除哈萨克人、乌兹别克人、吉尔吉斯人、土库曼人和塔吉克人5个主体民族之外,俄罗斯人在中亚各国人口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尽管中亚国家独立后其境内的俄罗斯人大量外流,但到1995年他们仍是哈、吉、乌三国的第二大民族(其人口数目分别占这三国人口总数的34.8%、16%和8%),是土、塔两国仅次于乌兹别克人的第三大民族(分别占这两国人口的6.7%和1.7%)。

中亚地区民族成分如此复杂,而且俄罗斯人在中亚各国人口中占有如此大的比重,是沙俄和苏联时期不断向该地区大量移民的结果。

中亚各国还有不少东干人(中国人)、蒙古人和朝鲜人,如哈萨克就有陕西村,人口有30万,乌兹别克朝鲜人有10万

东汉末年中亚有哪些国家

1.乌孙(wū sūn)——现新疆伊宁市及附近几县是乌孙当时一部分。绝大部分已被沙皇俄国侵占。

2.龟兹(qiū cí)——现新疆库车、拜城一带。

3.焉耆(yān qí)——现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一带。

4.于田(yú tián)——现新疆和田一带。

5.若羌(ruò qiāng)——现新疆若羌东南,罗布泊西北,离古阳关最近。

6.楼兰(lóu lán)——现新疆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罗布泊旁沙漠中。后国名被改为鄯善(shàn shàn)。现存有楼兰遗迹。

7.且末(qiě mò)——现新疆且末县西南,现有周围二十里古城兀立,墙垣断续。唐玄奘取经,在此停留过。

8.小宛(xiǎo yuān)——现新疆且末臣河南,有人口只有一千五百多人。

9.戎卢(róng lú)——现新疆于田县南。

10.弥(mí)——现新疆南疆策勒县东。

11.渠勒(qú lè)——现新疆策勒县南。

12.皮山(pí shān)——现新疆皮山县东南,藏桂附近,尚有汉皮山国城墟,当地人叫破城子。

13.西夜(xī yè)——现新疆皮山西南。

14.蒲犁(pú lí)——现新疆叶城东一带地方。

15.依耐(yī nài)——现新疆英吉沙东南东勒库尔依耐和蒲犁两国虽小,但是汉唐以来东西交通要道。唐玄奘从天竺(现印度)取经回国,取道于此。

16.莎车(现代汉语读音shā chē)(古音suō jū)——现南疆莎车县,后被于田吞并。

17.疏勒(shū lè)——现新疆喀什市和疏勒县一带。

18.尉头(yù tóu )——现新疆南疆乌什、巴楚地。

19.温宿(wēn sù)——现新疆阿克苏和温宿一带。

20.尉犁 (yù lí)——现新疆库尔勒、尉犁地方。后被焉耆吞并。

21.姑墨(gū mò)——现新疆南疆拜城一带。

22.卑陆(bēi lù)——现新疆阜康县以北

23.乌贪訾( wū tān zī)——现新疆离现玛纳斯北和昌吉附近。

24.卑陆后国——现新疆阜康县东。

25.单桓(dān huán)——现新疆玛纳斯东北。

26.蒲类(pú lèi)——现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西北。

27.蒲类后国——现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西北。

28.西且弥(xī qiě mí)——现新疆乌苏县东南。

29.东且弥——现新疆昌吉县以西。

30.劫国(jié guó)——现新疆呼图壁东北。

31.狐胡(hú hú)——现新疆吐鲁番以北。

32.山国——现新疆南疆尉犁县东。

33.车师前国(现代汉语读音chē shī)(古音jū shī)——现新疆吐鲁番交河城。

34.车师后国——现新疆乌鲁木齐及附近地方。

35.师车尉都国——现新疆吐鲁番东南。

36.车师后城国——现新疆奇台周围。

中亚五国都是成吉思汗的后裔吗

这其实可以说完全对或完全不对的看法,当然在蒙古大帝国期间中亚很多地方都是有成吉思汗的后代成为当地最高职权者,也是当地最高贵人族。

后来这些贵族跟当地居民大规模的混在一起,并且被他们通化,渐渐他们血液和基因里的成吉思汗因素变得微不足道了。因此可以说,也可以不说。

蒙古帝国崛起之后,成吉思汗灭西辽和花剌子模,中亚被并入蒙古帝国版图。在此后的上千年里,中亚实际上一直是由以成吉思汗后裔为主的蒙古人统治着,中亚各国中都有蒙古血统,尤其是哈萨克斯坦,其开国君主贾尼别克就是成吉思汗长子术赤的后裔,因此哈萨克人也带有大量的蒙古族血统,今天的蒙古国一直视哈萨克斯坦为兄弟。

然而虽然蒙古人在血统上对中亚影响较大,但在文化上却败给突厥人,今天的中亚五国中,除了塔吉克斯坦以外,其他的四个国家都自称是突厥后裔,包括哈萨克斯坦。

中亚神话起源

公元前3世纪,分布与中亚地区的阿尔泰语系乌孙族后世的蒙古族中传乘着狼和乌鸦的双重信仰习俗和与之相对应的神话传说。

该信仰习俗和神话传说的盛行现象,是狼和乌鸦在自然界里的“搭档”关系在古人头脑中的反映所致。还有一系列的神话故事也因此展开。

中亚历史

前1500年-前1100年,来自高加索山以北东欧平原的的印欧人种雅利安人东迁到中亚和伊朗高原,一部分南下印度。他们将早先来中亚的古印欧人种吐火罗人赶到天山以东直至黄土高原一带。后来,定居在伊朗高原的雅利安人是波斯人的祖先,定居在中亚的雅利安人是斯基泰人(塞种人)的祖先,定居在印度的雅利安人是操印地语的印度斯坦族的祖先。他们分别操伊朗语、突厥语和印地语,在融合了当地不同的族群并逐渐分化后,形成西伊朗、东伊朗、印度雅利安三方。

中亚(东伊朗)地区的雅利安人因地域关系,又分农耕与游牧人群,波斯人统称他们为斯基泰人(中国称塞种人)。游牧人群有时又被称为“北伊朗人”。早期的东伊朗人,在前700年左右,建立了一系列政权。如巴克特里亚、花剌子模、索格迪亚纳国、安息。

中亚地区是中华文明、希腊文明、波斯文明与印度文明的交汇之处,长期处在欧亚大陆历史的十字路口,也是丝绸之路的枢纽所在。今天的我们习惯用地图上的“五斯坦国”,来代指整个中亚地区。为什么古老的中亚文明会演变为今天的五大斯坦国呢?

01 最早的中亚

最早出现在中亚地区的民族是讲东伊朗语的古代雅利安民族——斯基泰人、粟特人、吐火罗人等,他们属于广义上的古代波斯民族,同时衍生出定居民族与游牧民族两种形态,处在阿姆河、锡尔河流域的粟特人建立了繁荣的绿洲城邦与商业文明,处在北方荒原的斯基泰人则成为了沟通东西游牧民族的媒介,将马匹的驯养与马镫作战技术在东西方传递。

而“斯坦”(-stan)这一称谓,则恰恰来自于波斯语,表示一个具体地区的后缀词根。因此,最早的中亚可以说是伊朗系雅利安人的天下,彼时的中亚诞生了包括大宛、康居、乌孙在内的绿洲与游牧国家,但是与今日的斯坦国并无直接联系。

02 突厥化的中亚

公元6世纪后期,兴起于阿尔泰山的突厥人建立了从大兴安岭直到里海的广阔帝国。突厥帝国分裂之后,西突厥的左右十厢部落开始以中亚伊犁河与楚河流域为基地图谋整个中亚地区,甚至一度向西进攻波斯与拜占庭帝国。

公元7世纪中期西突厥帝国灭亡后,大量突厥部落继续西迁至中亚地区,以西突厥乌古斯部落为主的突厥人逐渐涌入中亚绿洲与草原之上,逐渐改变了当地的人种结构,开始了中亚的突厥化进程。成为黄白混血人种,波斯人的斯坦开始转化为突厥人的斯坦。

随着阿拉伯帝国的东扩与唐朝的退却,中亚地区的突厥人逐渐伊斯兰化。公元9世纪,以纯种波斯人为主建立的萨曼王朝被突厥化的喀喇嘛汗国所灭,灭国之后的波斯人退到到费尔干纳盆地,成为了今天塔吉克人的祖先,也是今天五大斯坦国中唯一一个非突厥系的民族。

03蒙古人的定局

公元12世纪后期,蒙古人铁蹄横扫欧亚大陆,整个中亚地区被察合台汗国、钦察汗国与伊利汗国所瓜分。这三大汗国的蒙古统治者在当地风俗的影响下逐渐皈依伊斯兰教,并任用突厥系的色目人担任王国的主要官吏。久而久之,整个中亚地区逐渐成为突厥人、波斯人、蒙古人相互杂居的民族大熔炉。

公元14世纪,北方的钦察汗国的穆罕默德·乌兹别克汗在钦察汗国的基础上建立了乌兹别克汗国,以他为核心的蒙古-突厥部落便逐渐成为了乌兹别克民族的祖先。公元16世纪金帐汗国崩溃之后,乌兹别克汗后裔昔班尼汗带领乌兹别克人挺进中亚,并在帖木儿帝国的废墟上几乎占据了全部的绿洲地带,并与当地的定居民族相互融合。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yeshi/586494.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舒伯特小夜曲的和声风格分析 欧洲历史小夜曲下一篇:西晋朝第五位皇帝 西晋在扬州的历史名人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