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野史秘闻>正文

秦陵地下“军备库”曝光:出土石甲石盔

导语:简介:秦始皇陵是世界上公认的最大、最奇特的皇家陵墓之一。最近,考古学家发现了秦陵的地下“军械仓库”。从出土盔甲堆放整齐的状态来看,秦军的管理非常严格,不仅兵卒排列整齐,而且物资摆放高度集中统一。从秦始皇陵博物馆了解到,最近正在挖掘面积超过1.3万平方米的编号为K98

简介:秦始皇陵是世界上公认的最大、最奇特的皇家陵墓之一。最近,考古学家发现了秦陵的地下“军械仓库”。从出土盔甲堆放整齐的状态来看,秦军的管理非常严格,不仅兵卒排列整齐,而且物资摆放高度集中统一。

从秦始皇陵博物馆了解到,最近正在挖掘面积超过1.3万平方米的编号为K9801的埋葬坑。各种迹象表明,这个埋葬坑很可能是秦始皇陵的一个大型“军械仓库”。

网络映射

制作一件石头盔甲需要一年的时间

K9801葬坑位于秦始皇陵东南内外城之间,距离现在的封土约200米。平面呈长方形,主体东西长130米,南北宽100米,两侧东西两端各有一个斜坡门道。连同四个斜坡和门道,该坑占地13000多平方米,是秦始皇陵城墙内发现的最大的埋葬坑。试掘中出土了大量密集堆积的石甲和石堤,其中石甲约87领,石堤约43顶。

据专家分析,石甲胄的制作应该与当时的玉器加工技术相结合:石头的开口和制作一块的毛坯;仔细打磨基本成型的板材;钻孔和抛光;编织成型。通过实验,平均手工加工600件甲胄服需要344-444天,按每人每天正常工作8小时计算,也就是说制作一件甲胄服需要一年时间。土葬坑使用的铠甲和盔甲总数超过500万件,人工成本巨大,可见秦始皇陵的规模。

在这个巨大的坑中,估计有数千件石甲和头盔,以及曾经在2号坑出土的缰绳、青铜车马、青铜锝、箭等军事装备和文物。因此,相关专家认为,这个埋葬坑应该准确地称为宫城地下秦兵马俑的兵器库。

秦军有严格的管理和先进的作训服设计

冢坑出土的盔甲主要由前后件组成,前甲护胸,后甲护背,部分配有肩甲。据考古学家介绍,裙甲不仅使用小片甲,而且片甲之间的间隙也比体甲大得多。这种巧妙的特殊设计,使得裙甲上下翻转更加灵活,从而让战士们穿着盔甲自由行进。

网络映射

石盔顶部到侧片下端的长度约为30 cm,直接覆盖肩部,起到更好的保护颈部和肩部的作用,使整个头盔看起来更加完美。盔甲和头盔的设计充分说明了中国的军装设计在秦朝是非常先进的,既注重外观的美观,又注重实战的需要。

考古学家根据出土盔甲堆放整齐的情况来判断:秦军的管理非常严格,不仅排列整齐清晰,而且材料摆放高度集中统一。

从出土文物来看,兵马俑的质地与盔甲完全不同。显然,盔甲的石头加工技术比兵马俑的粘土烧制技术要复杂精细得多。考古学家由此推断,在当时的秦军,等级和待遇是有严格区别的。

军官们穿着鱼鳞,甚至还有带石甲的战马

中国古代盔甲在殷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主要以皮革为原料。

据报道,出土盔甲的所有碎片都是用青石切割抛光的,碎片根据人体的不同部位设计成不同的形状,包括矩形、正方形、等腰梯形、圆形、瓦盖形、弧形、尖尾形等。每件盔甲都有方形或圆形的孔,用扁平的铜线绑在一起。指甲板未层压的一侧有擦拭边,对指甲板进行修饰,未层压的拐角处有擦拭角,使指甲板的层压更加贴合。这些盔甲造型精美,制作工艺高超,但不是实战装备。它们是秦始皇的随葬品,按照“死如其生”的概念,象征着地下的“军火库”。

网络映射

这些石甲虽然打磨工艺相似,但形状不同。秦始皇陵博物馆考古部副主任张卫星说:“像鱼鳞一样,我们看到它打磨得非常精致。除了边缘抛光和表面抛光,还有许多穿孔、圆孔和方孔。”据专家介绍,此前人们认为鱼龙出现在汉代,是高级军官佩戴的。这次在K9801中发现了鱼龙,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除了这些出土的盔甲和头盔,考古学家还发现了覆盖在战马上的背心和装备有马和战车的青铜部件。所有这些迹象表明,K9801的埋葬坑类似于一个大型“军火库”。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廓尔喀 廓尔喀之役时,清朝为何舍近求远从黑龙江发兵?下一篇:蜀国被灭后,为什么只有关羽后代要被灭族?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