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战国水晶杯 战国古墓水晶杯是真实存在的吗 古代比玉器更罕见

导语:  战国古墓中真的出土了一尊水晶杯。水晶杯,属于国家一级文物,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1990年浙江省杭州市半山镇石塘村战国墓出土。收藏于浙江杭州博物馆。    1990年10月,杭州文物考古所在杭州市半山区石桥乡发现编号为90-1战国土墩墓一座,随即这只水晶素光杯从

  战国古墓中真的出土了一尊水晶杯。水晶杯,属于国家一级文物,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1990年浙江省杭州市半山镇石塘村战国墓出土。收藏于浙江杭州博物馆。

  

  1990年10月,杭州文物考古所在杭州市半山区石桥乡发现编号为90-1战国土墩墓一座,随即这只水晶素光杯从该座战国土墩墓里现世。

  

  考古人员在发掘半山石塘战国一号墓时发现了这件水晶杯。随后,水晶杯被送到北京鉴定。中国考古界泰斗苏秉琦先生见到此杯,即赞为国宝。

  

  杯高15.4厘米,口径7.8厘米、底径5.4厘米。敞口平唇,杯壁斜直呈喇叭状,底圆,圈足外撇,酷似今天我们使用的玻璃杯。

  

  杯身通体平素简洁,透明无纹饰,整器略带淡琥珀色,器表经抛光处理,器中部和底部有海绵体状自然结晶。此杯是用整块优质天然水晶制成的宝用器皿,国内罕见。

  

  是中国出土的早期水晶制品中器形较大的一件。相对于中国古代独具特色的玉器文化而言,水晶以其晶莹剔透的物理属性,自古以来就赢得了人们的喜爱。

  

  至东汉佛教传入中国以后,水晶饰物则被赋予佛教的神秘色彩,更成为善男信女佩带之信物。水晶清澈玲珑,兼有玉石相亲之雅。  

  又因其莹如水、坚似玉,在古代被认:为是玉的别属,所以有“水玉”、“水晶”、“千年冰”、“玻黎”等许多名称。

  

  水晶杯和现代人所用的玻璃杯形状完全一样。器表经抛光处理,器中部和底部有海绵体状自然结晶。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和墓葬中也曾多次伴有水晶制品出土。

  

  战国时期,我国的水晶制品已经非常精细生动。这件杯子说明,当时,中国工匠已经掌握了比较全面的钻孔和弧面打磨的工艺。

  

  水晶指无色透明的二氧化硅结晶,属贵重矿石。时下与冰彩玉髓,碧玺等并列纳入彩色宝石范畴,产量较少。在矿物学上属于石英族。纯净时形成无色透明的晶体。

  

  当含微量元素Al、Fe等时呈粉色、紫色、黄色,茶色等。经辐照微量元素形成不同类型的色心,产生不同的颜色,如紫色、黄色、茶色,粉色等。

  

  含伴生包裹体矿物的被称之为包裹体水晶,如发晶、绿幽灵、红兔毛等,内包物为金红石、电气石、阳起石、云母,绿泥石等。

  

  水晶的形成条件要比一般石英更加苛刻。首先需要有足够且较稳定的的生长空间;其次要有富含硅质矿物的热液,略偏碱性、盐度较低。

  

  第三需要低一高的温度;第四需要有一定的生长时间,具备这四个条件才可生成水晶。

  战国古墓中真的出土了一尊水晶杯。水晶杯,属于国家一级文物,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1990年浙江省杭州市半山镇石塘村战国墓出土。收藏于浙江杭州博物馆。

  

  1990年10月,杭州文物考古所在杭州市半山区石桥乡发现编号为90-1战国土墩墓一座,随即这只水晶素光杯从该座战国土墩墓里现世。

  

  考古人员在发掘半山石塘战国一号墓时发现了这件水晶杯。随后,水晶杯被送到北京鉴定。中国考古界泰斗苏秉琦先生见到此杯,即赞为国宝。

  

  杯高15.4厘米,口径7.8厘米、底径5.4厘米。敞口平唇,杯壁斜直呈喇叭状,底圆,圈足外撇,酷似今天我们使用的玻璃杯。

  

  杯身通体平素简洁,透明无纹饰,整器略带淡琥珀色,器表经抛光处理,器中部和底部有海绵体状自然结晶。此杯是用整块优质天然水晶制成的宝用器皿,国内罕见。

  

  是中国出土的早期水晶制品中器形较大的一件。相对于中国古代独具特色的玉器文化而言,水晶以其晶莹剔透的物理属性,自古以来就赢得了人们的喜爱。

  

  至东汉佛教传入中国以后,水晶饰物则被赋予佛教的神秘色彩,更成为善男信女佩带之信物。水晶清澈玲珑,兼有玉石相亲之雅。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揭秘雍正两道密诏 乾隆皇帝因为这两道密诏坐稳60年下一篇:长白山天池天气 长白山看天池最佳时间是什么时候 3月去别有一番景象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