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莫言:《红高粱》最初的手稿作引火草生了炉子

导语:10月27日,电视剧《红高粱》登陆山东、东方、浙江、北京四大卫视,自开播以来收视率火爆。近日,参加文艺座谈会的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首次接受采访,畅谈《红高粱》背后的故事。“其实酒不能炒鬼子。”

10月27日,电视剧《红高粱》登陆山东、东方、浙江、北京四大卫视,自开播以来收视率火爆。近日,参加文艺座谈会的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首次接受采访,畅谈《红高粱》背后的故事。

“其实酒不能炒鬼子。”

记者:诺贝尔奖之后,你被封为中国文学标杆。你觉得你现在被禁足了吗?

莫言:应该说不像以前那么接地气了,因为我参加过太多更高规格的活动。比如我经常在电视台做节目。这个地方不接地,这个地方接“电器”。

记者:你现在是一座雄伟的“山”,很多人都赞叹不已。

莫言:高密没有山,高密最高的山,海拔5米。

记者:在《红高粱》中,我们感受到了战争的悲壮。参军的时候没经历过一点子弹吗?

莫言:我是1976年参军的,那是和平年代。我的一些战友参加了1977年和1978年的边境战争。我当时是非常渴望上战场的,但是后来因为部队工作性质的原因没有这个机会。当然,我也参加过一些军训。新兵连有射击训练和轰炸训练。有人认为我的军事技能很差。相反,我在新兵连的射击表现非常出色,10发子弹打了80多个环。

记者:说起《红高粱》,要提到张艺谋导演的电影《红高粱》。这部电影其实改变了很多有创意的人的命运,比如巩俐,姜文,张艺谋。你觉得你的生活变了吗?

莫言:我的生活没什么变化,尤其是对我的创作心态没有影响。继《红高粱》之后,我的人气高了,可能更方便出版。以前我不出名,这部小说要这样那样的修改。写完《红高粱》,人家不让我修改,人家就按我写的。我觉得没有其他变化,也是不对的。毕竟我还是从《红高粱》拿到了不少稿费,拿到稿费的时候,家里的生活也就变得比较安逸了。

记者:当时导演是怎么找到你的?

莫言:他首先找到了《红高粱》的责任编辑,朱伟,他现在是三联生活周刊的主编。他说张艺谋想把《红高粱》改编成电影。我说没问题,然后就约了。当时没有手机,也没有BB机。

记者:他在哪里找到你的?

莫言:我在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的筒子楼里,因为暑假同学都回去了,但是我还有一篇中篇未完成,急着去拿稿子,就在那里加班。他一丝不挂,光着脚,提着一只破鞋子等等。我说他像一个制作组的队长,他说我像一个制作组的会计。一个会计和一个组长可以带领一个制作团队,见面就产生信任感。我后来作为编剧之一参与了这个剧本的创作。

有一些关键的细节。张艺谋问我能不能用高粱酒当炸弹炸魔鬼车。我说据我所知,我们不太可能把一桶酒扔在地上,也不可能着火。这个细节经不起推敲。当年给爸爸用了一小壶酒。酒烧开后会点燃,火是绿色的,我手里看不到。但后来,他像炮弹一样把酒罐扔向敌人的车爆炸了,观众也没有调查这个细节是真是假。

一个母亲一辈子都不容易

记者:妈妈在你心中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莫言:我觉得我妈是中国北方最普通的母亲。一辈子都不容易,她忍受了人间的苦难。她很善良。她确实是一个受到我们邻居高度尊重的女人。村里很多家庭都想结婚。当时农村妇女想开脸,就是用两根线把新娘脸上的头发拧下来。这个时候就要找一个人品好的人,孩子多,公婆在家,孩子在家。我记得我妈回来给人家新娘开脸时的表情和幸福。总之,她是一个很善良的人,这辈子没和任何人吵过架,也没和村里任何女人吵过架。

小时候对她很孝顺。赚钱后,我想我应该先给妈妈买点好吃的。

记者:老大哥用几个对象概括了你人生的几个主要阶段。第一个是一块煤。为什么?

莫言:我在小说《蛙》里描述了一群孩子在吃煤。1963年和1964年后,学校拉了一卡车装松香的煤,半是恶作剧半是认真。每个人都不能吃煤,但我们当时确实吃了。饥饿一直是个问题。后来在农村,1965年情况有所好转,当时是半饥半饱,跟饥饿有关。

记者:人生第二个主要阶段的代表对象是字典。

莫言:我之前说了,村里没有可以看的字典。

记者:这是我小时候?

莫言:小学退学后,我看完了村里的书。也是一种自学,没书看的时候就拿着字典翻。写字总有几个汉字,但是小学五年级学的汉字远远不够写字。只有读书的时候,读书的时候,碰到不认识的单词,就去查字典,相当于弥补了这个学校知识的不足。

记者:琅琊山也有两块石头。

莫言:我是保定满城县的一名军人,在琅琊山附近。那时,我开始写文学。当时保定有个刊物叫《莲池》,对《莲池》有贡献。终于有一天,我收到了《连池》编辑部的来信,我的小说《雨春夜》出版了。

记者:然后是最后一座奖杯。

莫言:他应该说的是诺贝尔奖杯。如果诺贝尔没有奖杯,那只是一枚奖牌。

记者:我们导演在今天采访前提醒我,有两个人预测你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一个是大江健三郎,一个是你的童年,他死于2010年。

莫言:张。大疆先生在199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演讲中提到了我的名字。后来他多次来华,访问期间发表演讲,私下交谈说我可能会得诺贝尔奖。他的确是我的海外知己,我的创意老师,同事,长辈。他比我大20岁。

另一种是我们都是东北本地人,《红高粱》孙家口的埋伏就发生在他的村子里。

后来1973年,我们在公社棉花加工厂当临时工,后来成了朋友。他确实说过我可能会获得诺贝尔奖,他也在这方面鼓励过我。

我想颠覆

记者:演员选拔中选周迅你知道吗?

莫言:关于去年,我们也谈了几个女演员。当然还有周迅,我觉得很不错。千万不要抄袭电视剧《红高粱》里某部电影的巩俐。找巩俐的气质没有意义,因为反差越大越好。完全是另一种风格。这样才能让观众有兴奋感和攀比感,对演电视剧的演员也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我认为她将创造一个新的九儿角色。一个巩俐式的演员演阿九-二,周迅肯定会演周迅演的九儿,也叫一种豪放。因为演员个人气质不同,新的演绎会变成这个,而不是那个。

记者:九儿牺牲了自我,完善了自我,就是完善了余占鳌等人。你对这个结局的改编满意吗?

莫言:好些了,我现在想不出更合适的结局方法了。一部长篇电视剧的结局让人觉得很有感情,挺好的。

记者:但是在小说中,我的祖母九儿在运送东西的路上被枪杀了。好像比起那个结局,这个有点冷清?

莫言:结局应该有两种方式。电影的结局是九儿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杀,她没有做好准备。这个结局是主动的。她想用自己的生命去拯救别人,去赢得正义,这是一种主动的行为。

记者:所以《红高粱》中的每一个角色都感觉非常生动真实。红高粱手稿据说是在特种纸上完成的?

莫言:《红高粱》最早有一本很小的书。我曾经在总参谋部第三部合作过。电报员有一本培训用的纸质书。这篇论文的质量很差。我拿了几本书,先用圆珠笔快速的写,然后找了一张比较标准的方形纸,就是稿纸是用潦草的字体写的,我一边抄一边写。

记者:原稿在哪里?

莫言:作为火种草,造了一个火炉。但是手稿后来被发现了。在《人民文学》杂志上,我告诉他们的主编,我要回来了。第二本《高粱白酒》《高粱葬礼》《离奇死亡》《狗路》,在解放军文艺社,有的在十月杂志。我想他们永远不会被发现。

记者:但是你一开始写在电报书上的稿子保存的有多好,为什么要烧呢?

莫言:我没觉得这些东西有什么价值。

记者:电视剧《红高粱》和小说还是有很大变化的。

莫言:这个是必须的。我带着两个女儿去做大纲的时候,也想到了这样一个颠覆性的改编。电视剧一定要围绕九儿,不能围绕余占鳌改编。

另外,我特别强调一下,原来工作中的县长,当时叫曹梦九,现在叫朱,应该把这个人物变成一个跟和余占傲并驾齐驱的人。因为他的故事很丰富,还有他和九儿的关系。

记者:你为什么这么喜欢朱?

莫言:我小说里叫曹梦九,是真人真事。抗战前,高密县令叫曹梦九。他是当时韩福举的属下,也是他的得力战士,高密也留下了不少传奇故事。他来了之后,提倡孝道,教育,然而禁赌,等等。当然,后来我担心曹实后人表达不满,如果我们剧里有不敬的地方,如果文笔不太好,如果曹梦九后人子孙觉得我们很麻烦,改个名字完全正确。

记者:余占鳌是你三爷爷?

莫言:我们姓关。余占傲确实有我三爷爷的影子,也是很多人物的综合体。从张三身上拿一个细节,从李四身上拿一个细节,从王五身上拿一个细节,最后混到小说里的形象里。据山东卫视报道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北平无战事梁经纶原型是谁?梁经纶是谁演的?下一篇:始祖女 上古最美的女神仙是谁?掌握了长生药的她实至名归

文章评论

  • 茹萱

    莫言的手稿犹如引火草,为《红高粱》炉子注入生命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