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从犬牙交错到设州立县——贵州是如何从边疆变为内地的 从犬牙交错到设州立县——贵州是如何从边疆变为内地的

导语:从犬牙交错到设立州县——贵州是如何从边疆走向内陆的?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一、朱元璋:保云南必先保贵州 贵州是我国西南一大重要的省份,与云南、四川一起并称云、贵、川,其地势东低西高,与云南共同组成了云贵高原。自古以来从内地进入云南的孔道主要有三条,其一为秦汉五尺道故道,即从成都平原经过今镇雄、昭通、曲靖等处进入云南,这条道路唐代称之为石门道,到明代废弃不用,转而向贵

从犬牙交错到设立州县——贵州是如何从边疆走向内陆的?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一、朱元璋:保云南必先保贵州 贵州是我国西南一大重要的省份,与云南、四川一起并称云、贵、川,其地势东低西高,与云南共同组成了云贵高原。自古以来从内地进入云南的孔道主要有三条,其一为秦汉五尺道故道,即从成都平原经过今镇雄、昭通、曲靖等处进入云南,这条道路唐代称之为石门道,到明代废弃不用,转而向贵州赤水、毕节、威宁地区入曲靖发展出「 ”乌撒路”。其二为秦汉零关道,即唐清溪关道,经成都出雅安、邛崃,进入凉山安宁河谷,再经攀枝花到达丽江、大理等地区,转而到达昆明。其三为唐代以后发展出的湖广入滇通路,即经湖广辰州进入贵州东部,经铜仁、思州、都匀、普安、普定等地区进入云南曲靖,即后来明代所称的「 ”普安路”。唐代以后,由于统治中心从关中迁往中原和幽燕地区。故而湖广经贵州入滇的通道越来越重要。随着元代对云南的评定,唐代开始独自立国分裂近500年的云南重新纳入了中央王朝的统治范围。 但元代对西南地区的管辖效率并不高。元代行省之下设路,而云贵的大部分地区路以下多设宣慰司统治,如滇黔边界地区的乌撒乌蒙宣慰司,贵州的贵州宣慰司、播州宣慰司,都由原本占据此地,世袭统治的当地少数民族酋长统治,即史称的「 ”土司制度”。明代也沿袭此制,不同的是元代的宣慰司一级主官都由朝廷官员担任,这些朝廷官员有任期,依靠政绩升迁,通常被被称之为流官。而明朝则将土司统治地区完全交由土官统治,而在土官之下设立经历、通判、照磨、教授等流官,这些官员都是土官的佐贰,没有实权。 土司城堡「 ”海龙屯” 明太祖平定云南之初,即充分的认识到贵州对保障云南的作用。明朝在云南驻扎了大量的军队,明初军队屯田尚不完善,对云南的的补给都要从四川、湖广运送。故而明太祖说:「 ”霭翠等不尽服之,虽有云南,亦难保也。”明代对贵州的建设,很大的程度上都是为了保障云南,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明初时只在贵州设立土司和卫所,并未像内地一样设立布政司和州县治理。 明代土司 二、各种政区犬牙交错下的贵州 土司和卫所管辖下的贵州,并不太平,土司们由于内部争夺继承权以及互相之间争夺土地都时常爆发冲突,冲突引起的战乱时常导致道路阻绝,官军和商人都不能进入云贵。永乐十一年,贵州思州、思南两宣慰司内乱,互相仇杀不已,整个黔东北「 ”乱成了一锅粥”,朝廷平息叛乱之后,废除了这两处宣慰司,在贵州正式设立了布政使司,并先后设立思南、思州、镇远、程番、乌罗、黎平、石阡、都匀、普安、贵阳等府。这些府和清平、平越、五开、安庄、普定、平坝、威清、镇远等卫所总体上分布于湖广入滇通路两旁一线排开,故而这条路在明代时被称为「 ”一线路”,于是贵州同时存在土司、州县、卫所三种政区,并分为四个互相区分开的单元,首先是布政司直接统辖的州、府、县,都司统辖的卫所,土司管辖的地区,以及朝廷和土司势力都无法到达的苗、彝、仲、瑶等族聚居的「 ”生界”地区。 明代贵州「 ”一线路” 以一线路为基础,卫所为点,明朝在贵州布置了一套军事管控体系,卫所平时屯田戍守,有事则出城镇压,起到了较好的保障作用,一定时间内维持了贵州的稳定。但随着明朝卫所体系的逐渐崩坏,「 ”开中法”逐渐被破坏,卫所的保障体系无法再维持,依靠军事管控来控制贵州的目的很难达到。明廷必须寻找一种更加长效的方式来维持对贵州的控制,否则云南就很难保有。爆发于正统年间的贵州苗民运动、成化年间的米鲁之乱都曾造成云贵道路阻隔,甚至现任官员都无法到任的情况。乌撒、水西、东川的土司动辄进攻云南沾益州、曲靖等地,给云南造成巨大麻烦。而靠近贵州的四川永宁、播州土司又长期和贵州土司产生争端,杀掠贵州屯堡和州县。给当地各个民族的人民都造成了深重的灾难。 三、从明代到清代——改土归流在曲折中进行 从这种情况来看,明朝的改土归流实际上已经迫在眉睫,但实际操作起来又困难重重,万历二十八年平定播州之乱过后,改播州地为遵义和平越二府,分属四川和贵州两省,而播州长期处于土司统治之下,土司势力根深蒂固,大规模的改土归流引起当地小土司的反感,土司残余势力勾结水西、永宁等大土司,在天启元年爆发的「 ”奢安之乱”中重新占领遵义。故而在「 ”奢安之乱”平定后,总督朱燮元极力反对直接进行改土归流,朱燮元的观点不是孤立存在的,早在成化年间平定四川南部的山都掌蛮以及平定镇雄府沙保之乱的时候,朝议中就有相当一部分反对改土归流,镇雄府甚至在改流之后重新复土。总而言之,改土归流存在着太多的障碍,土司反对、风俗习惯差异、行政成本、军事镇压成本都是重要的难题。但如不改土归流,在明朝国力日衰的情况下任由土司在贵州发展,很有可能会使贵州重新回到元代以前的状况。明代就是在如此进退两难的环境下完成了对贵州最大的两股土司势力的打击,为清朝彻底的改土归流创造了条件。 和少数民族作战的明军 明朝在平定播州杨应龙叛乱和永宁、水西的「 ”奢安之乱”中态度坚决,调动数十万大军,花费数千万两帑银才将其平定。犹以「 ”奢安之乱”影响力最大,该叛乱持续九年,纵横云贵川三省,杀巡抚二人,其余官员不计其数,叛军攻陷重庆、江津等内地州县,一围成都,两围贵阳,参与叛乱的叛军达二十余万,乌撒、乌蒙、东川等彝族土司纷纷响应,内地流民也被裹挟从乱,叛军势力极为强大。但明朝耗尽四川、湖广、云南三省钱粮,最终将其镇压,贵州西部最强大的一股彝族土司被彻底打垮,永宁被改流,水西也被削夺官位,其余的土司也在战争中实力大损。明朝彻底制服贵州的土司势力,但此时离明王朝的灭亡也只剩下了十数年时间。 明清鼎革之际,贵州成为清军、南明军、大西军反复拉锯作战的战场。清朝为了稳固统治,保留了土司世袭的权益,但实际上此时的土司经历了明末的几次大乱早已不复当年。康熙三年,吴三桂彻底消灭水西安氏,将其地改为黔西府。雍正四年鄂尔泰在云南大力推行「 ”改土归流”政策,东川、乌蒙等土司随即叛乱,但很快被清军击败,清军出兵将这几地的土司势力彻底扫荡,改其地为东川府、昭通府。其后的乾隆年间,张广泗等人又在黔南地区积极开拓苗疆,把原本土司和朝廷都无法控制的「 ”生界”地区也纳入到国家政治体制当中。至此,贵州大部分地区都完成了国家化的进程,如今的贵州各市、自治州的基本政区轮廓被确定下来。当然,族群冲突在各个杂居地区仍然广泛存在,直至清末。郭沫若先生的外祖父便因苗乱死在黄平州知州任上。 清代贵州全图:可以看到贵州的行政区划轮廓已经和现代基本一致 总的来说,贵州大范围的改土归流工作是在清代进行的,但改土归流最为庞大的障碍——土司势力,在明末就已经被消灭殆尽了。故而清朝的改土归流政策几乎没有遇到多大的阻碍就得以实现。在见识到中央王朝强大的动员能力后,土司当然知道自己无力对抗,一些土司主动献出土地要求改流,如镇雄的陇氏,从经历了嘉靖年间的沙保之乱后以后再也没有参与过土司叛乱,鄂尔泰改流时镇雄也主动交土地,保护了陇氏一族的传承。而水西等土司则家破人亡,被吴三桂杀戮殆尽,历史大势面前,个人的选择往往关系到家族存亡绝续,在国家机器更系统更规范的管理下,存续的陇氏土司应当不会后悔当初的决定。 参考文献 杨永福:中国西南边疆古代交通格局变迁研究 : 以滇川黔毗邻地区为中心 明史·土司传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 周振鹤:中国行政区划通史 龚荫:中国土司制度 手打不易,喜欢就关注我吧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徐州之战刘备为什么会被曹操打败 他败在什么地方下一篇:猫有杀主人的意识 猫随时想杀死主人?揭秘猫想杀主人的几大举动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