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李鸿章爱替慈禧背锅 李鸿章爱替慈禧背锅 为何又贬斥其求救信为「 ”乱命”

导语:李鸿章爱替慈禧背黑锅。他为什么痛斥自己的求救信是“乱命”?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向敬之 1 晚清名臣李鸿章,作为淮军、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曾临危受命,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中法简明条约》等30多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1885年,清军在中法战争中赢得镇南关大捷,成功阻止法军登陆台湾的优势局面下,慈

李鸿章爱替慈禧背黑锅。他为什么痛斥自己的求救信是“乱命”?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向敬之 1 晚清名臣李鸿章,作为淮军、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曾临危受命,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中法简明条约》等30多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1885年,清军在中法战争中赢得镇南关大捷,成功阻止法军登陆台湾的优势局面下,慈禧却以主动求和、签订不平等的《中法天津条约》来结束战争。 左宗棠不好痛骂慈禧,于是直指主和的李鸿章:「 ”对中国而言,十个法国将军,也比不上一个李鸿章坏事”,「 ”李鸿章误尽苍生,将落个千古骂名”。 没有慈禧拍板,李鸿章再有声威,也是无济于事。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战败后的《马关条约》、1900年庚子拳乱导致的《辛丑和约》,也都是李鸿章为首席谈判大臣,但慈禧作为最高权力责任人,均有不可推卸之责任。 不可否认,在外交场合,在谈判桌上,李鸿章都是据理力争,尽最大可能地维护中国的利益,只是无奈于国力羸弱,不得不接受屈辱的要求。如1876年,英国签订《中英烟台条约》,李鸿章在英国公使威妥玛以下旗宣战的要挟下,巧妙地利用国际法挽回决裂之局。1895年春天,正在日本马关与日本议和的清政府全权大臣李鸿章,抱着「 ”争得一分是一分”的态度,拼力力争,「 ”舌敝唇焦,磨到尽头处”,但狼子心肠的日本全权代表伊藤博文却毫无商改之处,李鸿章最后只好签下了中国近代史上最耻辱的一页——《马关条约》。 《走向共和》中的慈禧和李鸿章剧照 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他独自前往谈判,最终以巨额赔款而不割地平息事件,是他卫国有利的一面。当时已经78岁的李鸿章,本是两广总督,被慈禧临时下旨让他重新调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为谈判的全权大臣。李鸿章殚精竭虑,四处奔走,最后染上风寒病倒,不久病逝。 慈禧说:「 ”大局未定,倘有不测,再也没有人分担了。” 就连伊藤博文也不得不承认,李鸿章是「 ”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 2 八国联军侵略中国,即指清光绪二十六年,英、美、法、德、俄、日、意、奥八国组成联军,以镇压义和团运动为借口,旨在瓜分和劫掠中国,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联军前后约为5万人,装备精良,却能很快够攻陷京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就连联军总司令瓦德西也承认:「 ”所有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不能查出,但为数必极重大无疑。” 慈禧将巨额军费挪作修颐和园,为自己的六十岁生日献礼,结果导致清军军备出现了严重的问题,不敌而败。 这是失败的一大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 清军也曾让侵略者在天津保卫战中吃尽了苦头,遭到了装备精良、配有德制重机枪的聂士成部顽强抵抗。 俄国记者扬切韦茨基在《八国联军目击记》中写道:「 ”整整五个小时,联军都被中国人的炮火压在泥里动弹不得。” 聂士成 然而,能像直隶提督兼任武卫前军总统聂士成这样浴血奋战的清朝官员却是少数。袁世凯的万余新编精锐陆军,就驻扎在离京很近的天津小站,始终并未参战。 时任两广总督李鸿章和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山东巡抚袁世凯、闽浙总督许应骙、四川总督奎俊等公然违背中央政府的命令,推进东南互保运动,拒不同外国开战,保存东南各省的稳定,保护了河北、山东以外的地区避免于义和团与八国联军战乱的波及,亦使地方的政治与军事权力进一步扩张,清廷中央的权威大为下降。 这些坐拥重兵的督抚不勤王,一是远水救不了近火,二是不支持载漪之流招抚义和团,三是不赞同慈禧的贸然宣战,四是要保住自己辖区的稳定。 3 端亲王兼军机大臣载漪、协办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刚毅,是激化这一场战争的主要战犯。 1898年戊戌政变后,光绪成为了被幽于瀛台的囚鸟,慈禧由幕后走上前台开始训政。慈禧与心腹重臣、文华殿大学士兼军机大臣荣禄密谋,相中载漪次子溥儁为同治帝嗣子,议定为大阿哥,有废储光绪帝的意图。 溥儁为载漪次子,慈禧弟桂祥的外孙。慈禧不但内定他为皇位继承人,还为其选定了同治岳父崇绮、同治帝师徐桐为嗣君师傅,预定庚子年元旦让光绪禅位,并定了新的年号——保庆。 慈禧期待嗣君保护大清,庆贺祥瑞。结果,两江总督刘坤一致书荣禄,说:「 ”君臣之分久定,中外之口宜防。坤一所以报国在此,所以报公亦在此。” 由于刘坤一等总督的不同意,慈禧只好作罢,不再行废立之事。同时,外国公使也是纷纷提出抗议,抗议清廷废黜光绪,迫使慈禧不了了之。 这是晚清史上的己亥建储。载漪废帝不成,试图利用义和团对抗八国联军,唆使慈禧贸然向十一国宣战,结果弄得仓皇西逃、帝都沦陷。 李鸿章西方之行的第二站就是加拿大。在一群西装里,他们显得格格不入。 晚清的总督,实际权力越来愈大。像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曾国荃、张之洞等总督地方,有正一品大学士、军机大臣身份。他们大多有军功在身,位列侯爵,慈禧也不敢怠慢。 晚清督抚坐大欺主是实,但说慈禧在联军侵华、濒临亡国时,调不动李鸿章、张之洞一类督抚,也未必尽然。且不说这些督抚忠贞体国、中兴晚清有功,如果他们受命北上勤王,那么这一场战争必然会持久血拼,说不定「 ”一战”也会因此提前,改变了对手。 慈禧向十一国宣战,为的是抵御外来侵略,而不是侵略他国。李鸿章接到慈禧的求救电报,竟按兵不动,犹如隔岸观火,回电「 ”此乱命也,粤不奉诏”,确有不听调配的可能。他甚至接受了张之洞提出的李鸿章总统方案,即一旦北京不保,帝后不测,就共同推举李鸿章「 ”总统”,主持大局。 这个总统,即统领、总负责,与总督、总管、都统的意思差不多。汉朝就有这个概念,《汉书·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第七上》云:「 ”太师、太傅、太保,是为三公, 盖参天子,坐而议政,无不总统,故不以一职为官名。”到了明清之际,李自成死后,陕北集团军被南明隆武帝改编为忠贞营前,高一功就被李过等推举为总统。康熙初年,三藩叛乱,平西王吴三桂在反清檄文中,自称「 ”原镇守山海关总兵官,今奉旨总统天下水陆大元帅、兴明讨虏大将军”,靖南王耿精忠响应,也自任总统兵马大将军。清廷也多用此说,如乾隆十六年设圆明园八旗内务府三旗护军营掌印总统大臣,二十七年设总统伊犁等处将军。 此总统,即统揽事务的动词。 当「 ”总统”成为名词时,那就是国家元首了。 后来,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党密谋筹建「 ”两广共和国”,英国驻香港总督卜力也竭力推动李鸿章与革命党联合,实行两广独立。他们达成意见一致,如果独立成功,将推举李鸿章出任「 ”两广共和国”的总统,但被李鸿章拒接了。 这个总统,则是从西方学来的名词。 李鸿章不想背负分裂国家、叛国自立的骂名。 然从其后来接受慈禧的指令,作为协办大臣和首席谈判,跟着总理事务大臣、庆亲王奕匡去签订丧权辱过的《辛丑条约》,可见他还是很听话的。他当然知道此举遭国人唾弃、天下不齿、遗臭更久,远比奉命勤王要自亏得多。 综观李氏人生,是聪明还是愚蠢,是机巧还是愚忠?成败都需两说。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你买房租房的痛苦 你买房租房的痛苦 古人都知道下一篇:唐朝宦官王守澄为何敢多次玩弄君王 唐朝宦官王守澄为何敢多次玩弄君王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