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知识点 | 汤显祖 知识点 | 汤显祖 与莎士比亚齐名 抨击腐败被皇上贬官

导语:知识点|汤显祖,和莎士比亚同名,批判腐败,被皇帝降职。以下文字资料是边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汤显祖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 汤显祖天资聪慧,从小受家庭熏陶,勤奋好学。 5岁时进家塾读书,12岁能诗,13岁从徐良傅学古文词,14岁便补了县诸生。21岁中了举人。 按他的才学,在仕途上本可望拾青紫如草芥了。但是,跟随整个明代社会一起堕落的科举制度已经腐败,考试成了上层统治集团营私舞弊的幕后

知识点|汤显祖,和莎士比亚同名,批判腐败,被皇帝降职。以下文字资料是边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汤显祖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 汤显祖天资聪慧,从小受家庭熏陶,勤奋好学。 5岁时进家塾读书,12岁能诗,13岁从徐良傅学古文词,14岁便补了县诸生。21岁中了举人。 按他的才学,在仕途上本可望拾青紫如草芥了。但是,跟随整个明代社会一起堕落的科举制度已经腐败,考试成了上层统治集团营私舞弊的幕后交易,成为确定贵族子弟世袭地位的骗局,而不以才学论人。 万历五年、万历八年两次会试,当朝首辅张居正要安排他的几个儿子取中进士,为遮掩世人耳目,又想找几个有真才实学的人作陪衬。 他打听到海内最有名望的举人无过于汤显祖和沈懋学等人,就派了自己的叔父去笼络他们。声言只要肯同宰相合作,就许显祖等中在头几名。以宰相之威势,加以许多人梦寐以求的诱惑,沈懋学等出卖了自己,果然中了高科。 但汤显祖却洁身自好,一无所动。他虽然并不反对张居正的政治改革,但作为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他憎恶这种腐败的风气,因而先后两次都严峻地拒绝了招揽。说:「 ”吾不敢从处女子失身也。” 结果是可想而知的:汤显祖名落孙山。而且,在张居正当权的年月里,他永远落第了。 34岁,汤显祖以极低的名次中了进士,布满荆棘的仕途从此开始。 他先在北京礼观政,次年以七品官到南京任太常寺博士。一住七年。自永乐以来,南京是明朝的留都。虽各部衙门俱全,实际上毫无权力,形同虚设,太常寺尤为其中的闲职。 有人咏之于诗曰:「 ”印床高阁网尘纱,日听喧蜂两度衙。”其闲寂可想而知。然而,当时南京却是文人荟萃之地,诗文家不论,即戏曲家,前后就有徐霖、姚大声、何良俊、金在衡、臧懋循诸名家。 汤显祖在此,一面以诗文、词曲同一些人切磋唱和,一面研究学问,作书中蠹鱼。虽至夜半,书声琅琅不绝于口。别人问他:「 ”老博士何为嗜书?”答曰:「 ”吾读书不问博士非博士。”这种恬淡自得的生活正同因投靠张居正而终于在这时被严加处分的文人形成鲜明的对照。 明代中期,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在哲学上,出现了王艮、何心隐、罗汝芳、李贽等离经叛道的思想家。 他们的观点虽不尽相同,但都以掀翻天地的雄心,赤手缚龙蛇的气概,痛斥口谈道德而心存富贵的伪君子,并以「 ”非圣无法”自命。 在思想文化上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汤显祖早年就做了罗汝芳的学生,自小跟他学道,读「 ”非圣之书”。后来又与激进的禅宗大师紫柏交朋友,尤其敬仰激进的思想家李贽,读其《焚书》,十分倾慕。 他说:「 ”如明德先生者,时在吾心眼中矣,见以可上人之雄,听以李百泉之杰,寻其吐属,如获美剑。”形成了他政治上、文学上的反抗性和斗争性,也被人称之为「 ”狂奴”。这样,他不仅在品格上不愿与专制的统治者同流合污,而且在政治上锋芒毕露。 万历十九年,汤显祖在南京礼部祠祭司主事的任上,上了一篇《论辅臣科臣疏》, 严词弹劾首辅申时行和科臣杨文举、胡汝宁,揭露他们窃盗威柄、贪赃枉法、刻掠饥民的罪行,疏文对万历登基二十年的政治都作了抨击。 疏文一出,神宗大怒,一道圣旨就把汤显祖放逐到雷州半岛的徐闻县为典史。 汤显祖一生蔑视封建权贵,常得罪名人。晚年淡泊守贫,不肯与郡县官周旋。这种性格作风使他同讲究厉行气节、抨击当时腐败政治的东林党人顾宪成、邹元标等交往密切,也使他推重海瑞和徐渭这样「 ”耿介”或「 ”纵诞”的人物。 汤显祖的这种性格特点在作品中也有明显反映。《明史》记他「 ”意气慷剀”,「 ”蹭澄穷老”,这评语颇能概括其生平之要。 汤显祖在当时和后世都有很大影响。即使是认为他用韵任意,不讲究曲律的评论家,也几乎无一不称赞《牡丹亭》,如晚于汤显祖20多年的沈德符说:「 ”汤义仍《牡丹亭》梦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又说他「 ”才情自足不朽”。 和沈德符同时的戏曲家吕天成推崇汤显祖为「 ”绝代奇才”和「 ”千秋之词匠”。王骥德甚至说,如果汤显祖没有「 ”当置法字无论”和其他弱点,「 ”可令前无作者,后鲜来哲,二百年来,一人而已”。 由于汤显祖的影响,明末出现了一些刻意学习汤显祖、追求文采的剧作家,如阮大铖和孟称舜等,后人因之有玉茗堂派或临川派之说,实际上并不恰切。《牡丹亭》中个性解放的思想倾向,影响更为深远,从清代的《红楼梦》中也可看出这种影响。 汤显祖生前就有《玉茗堂文集》刊行。逝世后5年,韩敬编印《玉茗堂集》。他的作品于明清两代均有刊本,比较通行的是1964年由钱南扬、徐朔方合编的《汤显祖集》,包括诗文和戏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有关部门对汤显祖的作品进行了全面认真的搜集整理,出版了《汤显祖集》。 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戏剧家、文学家,人民政府在临川市修建了汤显祖墓园、玉茗堂影剧院,影剧院内设有汤显祖纪念室。 1982年10月,中央文化部、中国戏剧家协会,江西省文化局和中国剧协江西分会在抚州玉茗堂影剧院联合举行了纪念汤显祖逝世366周年大会。 1992年,人民政府又筹建汤显祖纪念馆;1995年,占地二百亩的汤显祖纪念馆建成并对外开放。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天牢和地牢有什么区别 什么样的人会关进天牢 天牢和地牢有什么区别 什么样的人会关进天牢下一篇:清末四大奇案之名伶杨月楼案:戏子娶良家之女被判充军 清末四大奇案之名伶杨月楼案:戏子娶良家之女被判充军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