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青海省循化县的历史 青海省循化县的历史

导语:青海循化县历史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整理。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青海省循化县历史最高气温青海省循化县历史最高气温为34.1℃。1.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位于青海省东部,东与甘肃省积石山县、临夏县接壤,南与甘肃省夏河县、青海省铜仁县接壤,西与尖扎县接壤,北与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接壤,总面积2100平方公里,总人口12.69万。2.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位于青藏高原边缘,平均海拔2200米

青海循化县历史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整理。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青海省循化县历史最高气温

青海省循化县历史最高气温为34.1℃。

1.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位于青海省东部,东与甘肃省积石山县、临夏县接壤,南与甘肃省夏河县、青海省铜仁县接壤,西与尖扎县接壤,北与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接壤,总面积2100平方公里,总人口12.69万。

2.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位于青藏高原边缘,平均海拔2200米,是青海省较低的地区之一。循化属于高原大陆性气候,气候温和,夏季不热,冬季不太冷。年平均气温8.5℃,历史最高气温34.1℃,历史极端最低气温-19.8℃。昼夜温差较大,平均日温差为13.4℃。

青海省循化县历史最高气温

青海省循化县历史最高气温为34.1℃。

1.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位于青海省东部,东与甘肃省积石山县、临夏县接壤,南与甘肃省夏河县、青海省铜仁县接壤,西与尖扎县接壤,北与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接壤,总面积2100平方公里,总人口12.69万。2.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位于青藏高原边缘,平均海拔2200米,是青海省较低的地区之一。

循化属于高原大陆性气候,气候温和,夏季不热,冬季不太冷。年平均气温8.5℃,历史最高气温34.1℃,历史极端最低气温-19.8℃。

昼夜温差较大,平均日温差为13.4℃。。

撒拉族历史

元末来到中亚土库曼斯坦,撒拉族的盖尔芒特和阿赫芒特兄弟经不起部落贵族的污蔑、排挤和冲突,带领族人长途跋涉,迁徙到青海循化定居。

今天拱北附近有一个叫“骆驼泉”的泉,是为循化街子一带的盖尔芒特和阿荷芒特修建的,是为了纪念远道而来的撒拉族祖先。元朝时,撒拉族先民的首领被中央王朝封为“世袭不倒翁”、“世袭百户”、“副千户”,成为本民族的统治者。

明朝紧随其后,到了清朝,“二嘴”制度、“哈尔”、土司等构成了撒拉族内部新的统治者。明代,撒拉族是贺州招茶十九匹马之一。

每年的纳玛依茶。明初制定了“金质奖章”制度,撒拉族有一枚金牌,每年约360匹马。

嘉靖拿两块金牌的时候,娜玛翻倍了。终止于清朝雍正。

://baike.baidu/link?URL = wsk 30 VMM-9ekra 6-sbpwyd 4n-F2 vrh 4 ywikfu-XcAbtDMJuRxBky-dyh2 hfsaovqlhbneciflazqyi7kkok # 2 .

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的景点

红土嘴子遗址;位于白庄乡宫海村和诸葛村的西面之间。

出土的石斧、石锤、石杯等新石器时代遗物,内涵丰富,属于仰韶文化的庙底沟式遗址。说明原始居民在5000多年前就定居在循化地区。

1988年9月,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仓库遗址位于岔汉都寺镇黄河南岸第一级阶地,是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马家窑加贺文化类型的居住地。

它有4500到3000年的历史。1986年5月,被列为省级重点保护单位。

张嘎遗址位于白庄乡张嘎村北部。它是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马家窑式的居住地。

1986年5月,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桥日当遗址位于杜文乡拉雄村东山口,是新石器时代马家窑及半山文化遗址。

1987年6月被列为县级重点保护单位。灵柩沟墓地位于街子乡古吉来村脚下。墓葬被盗发掘,地上有陶片。

一是位于青铜时代的马厂式和加贺文化式墓地。1986年5月,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马葭山公墓位于吉士镇沙坝塘村西部的第一个露台上。它是五个相连的坟墓,露出人骨和陶器碎片。

它是青铜时代卡约文化类型的墓地。1986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苏胡沙墓地位于白庄乡苏胡沙村。发掘218处,出土文物1700余件,其中60%为彩陶壶、壶、碗、瓮棺、铜泡、石纺车。

它是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半山型和青铜时代加贺文化的复合墓葬群。阿哈特拉墓地位于界子乡托龙都村阿哈特拉山南部。

1981年共发掘墓葬217座,出土文物1300余件。大多数随葬品是青铜器,很少有石器。青铜器具有很强的地方特色,陶器多为双耳壶,制作工艺粗糙简单。属于卡约文化,但有差异,所以取名为卡约文化阿哈拉墓地,是循化土著文化。

克瓦古城位于白庄县张嘎村南部,西昌河与稻台河交汇处的三角地带。这座城市的周长约为1000米。该城出土了“大唐关震* *年”的门槛、宋代“大观鲍彤”的钱币、唐宋时期的砖、瓦、陶片等遗物。

建于唐代。《循化县风土调查大纲》说:南北朝和唐宋时期鞑靼人居住的土地。

据古代史料记载,是唐代米州、米川县的土地。1988年9月,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杜文古城位于台湾西北岸的杜文和中库的交汇处,分为内外两个城市。城东有翁城,城西较高。地上散落着大量的砖、瓦、青琉璃瓦,收集着陶罐、壶碎片、四系壶碎片。内城和外城是不同时期修建的,外城在宋代修建的时间比内城早。

《循化县风土调查大纲》说:南北朝和唐宋时期鞑靼人居住的土地。1988年9月,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此外,还有固始山城、固始群古城、积石峡赛日古城、七台宝黑城、七台宝古城、张莎古城、清代循化城。建于光绪八年的积石关护林碑,原建于积石关,现保存于梦达乡木厂村清真寺。高160 cm,宽73 cm,厚34 cm。

碑文有17行楷书,字体工整美观,共384字。检查加工光绪十二年建立的水利宪章碑。

始建于循化殿首门,1958年迁至化隆县烈士陵园,此后一直对外开放。高2米,宽1米,厚20厘米。碑文残破不全,只有688字,但缺30字。题词后面有17个各种工作者的“领导和军事成就”签名。

民国11年草滩坝人建立的大理院水封判决碑,现藏于积石镇草滩坝清真寺,保护完好。高2.4m,宽0.76m,厚0.22m。

中间部分镌刻“铁壳乳山”二字,铭文镌刻楷书。书写字体清晰可辨,共511个字,其中16个字风化掉,无法辨认。循化查家沟革命烈士纪念碑。

1955年,循化县各族人民在该县东部修建公墓,埋葬忠诚的遗骨,并竖立纪念碑,安慰1949年的革命烈士。循化县反抗烈士纪念碑,1958年6月建立于烈士陵园。

用花岗岩石凿。正面刻有中共循化县委、县人民政府委员会的题词和1958年为平息反革命武装叛乱英勇光荣牺牲的15名革命烈士的姓名,楷书565字。

烈士陵园纪念塔,矗立在县城东部的烈士陵园内,于1955年7月竣工。印章上刻有中共青海省委、省人民政府、青海军区、中共循化县委、县人民委员会的题字。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烈士纪念塔位于县城以西25公里的赞步湖村南,1987年竣工。为纪念红军烈士而建。

嵌有省人民政府、青海军区、中共循化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铭文。塔后有碑文。

1990年,被省人民政府列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保护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兵团第二军赶赴黄河烈士纪念塔。

位于县城西北6公里,循化黄河大桥北端。1989年1月竣工。

刻有青海省委、省人民政府、循化县委、县人民政府题字。它是为了纪念1949年8月越过黄河向西宁进军时牺牲的革命烈士而建造的。

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简介

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位于青海省东部,在祁连山的分支——拉吉山的东部,东与甘肃省的积石山县、临夏县接壤,南接甘肃省的夏河县、铜仁县,西接尖扎县,北接青海省的化隆回族自治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总面积2100平方公里。到2011年,3个镇6个乡154个行政村,总人口12.69万人。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位于青藏高原边缘,南高北低。四面环山,山谷环绕,气流上升。年平均气温为8.7℃。近十年来,随着全球气温上升,年平均气温在9℃以上。夏天不热,冬天不冷。平均海拔2200米,是青海省低海拔地区之一。山谷地区的平均海拔是1850米。黄河全长79公里,公伯峡和积石峡电站都是国家级大型电站,位于县城三峡东端。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梦达天池为重点的自然地理,人文景观丰富,民族风情独特,是全省最佳旅游区之一。

撒拉族历史

元末来到中亚土库曼斯坦,撒拉族的盖尔芒特和阿赫芒特兄弟经不起部落贵族的污蔑、排挤和冲突,带领族人长途跋涉,迁徙到青海循化定居。今天拱北附近有一个叫“骆驼泉”的泉,是为循化街子一带的盖尔芒特和阿荷芒特修建的,是为了纪念远道而来的撒拉族祖先。元朝时,撒拉族先民的首领被中央王朝封为“世袭不倒翁”、“世袭百户”、“副千户”,成为本民族的统治者。明朝紧随其后,到了清朝,“二嘴”制度、“哈尔”、土司等构成了撒拉族内部新的统治者。明代,撒拉族是贺州招茶十九匹马之一。每年的纳玛依茶。明初制定了“金质奖章”制度,撒拉族有一枚金牌,每年约360匹马。嘉靖拿两块金牌的时候,娜玛翻倍了。终止于清朝雍正。

://baike.baidu/link?URL = wsk 30 VMM-9ekra 6-sbpwyd 4n-F2 vrh 4 ywikfu-XcAbtDMJuRxBky-dyh2 hfsaovqlhbneciflazqyi7kkok # 2

循化街子清真寺在撒拉族历史上的地位如何?循化街清真寺在萨

街子清真寺位于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街子乡,是青海第二大清真寺。

结子清真寺是撒拉族的祠堂,建于元初。相传清朝中叶,介子推上房庄一富寡妇捐款修建前半殿。

1934年,一位名叫韩的撒拉族绅士出资建造了大殿的后半部分,寺庙开始成型。明清时期的建筑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拆毁。

今天的界子清真寺是80年代初在原址上重建的,是典型的阿拉伯清真寺建筑。整个寺庙占地4050平方米,正殿占地2397平方米。

寺内正殿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呈方形,寺外东、南、北走廊宽敞,由28根方柱支撑,正殿四根棕瓦大柱支撑49个大屋顶;殿顶方而平,中央有一个大圆顶,每个角落有一个小圆顶,每个圆顶上立着一轮新月;大穹顶是一个两层六边形的中空圆柱体,一层安装了螺旋铁梯。在每一个礼拜时间,庆祝者都会走进庆祝建筑的顶部,用阿拉伯语召唤礼拜仪式。大厅的内部整洁而简单,地板上铺着特殊的礼拜地毯,西墙中央有一个半圆形凹进去的“迈赫拉布”,顶上刻着镀金的阿拉伯文字“清严阵”。

它前面两米是一个阶梯形的讲坛,伊玛目在那里宣讲教义,背诵“胡图拜”。正殿外广场南北两侧,有两排建筑,南楼东侧为洗浴室,其余为拉曼招待所和自习室;北楼是藏经室、会议室、接待室、寺庙管理委员会、教长开学办公室等。

庙里有一本手写的可兰经,据说是撒拉族祖先从撒马尔罕带来的,被撒拉族人视为珍宝。庙的东侧是撒拉族祖先盖尔芒特和阿赫芒特的坟墓。墓墙是青砖砌成的。墙外砖雕阿拉伯语浑厚有力,花雕传神;墓的东侧有撒拉族祖先的扎根树,北侧的学校房后面是历代墓,南侧的学校房后面是界子撒拉族墓地,寺的东南侧有骆驼泉。

撒拉族的历史人物有哪些

骆驼泉遗址和骆驼石遗址

关于撒拉族的历史渊源,这个民族有以下口头传说:很久以前,在中亚的撒马尔罕,有盖尔芒特和阿赫芒特两兄弟,他们在族群中很有威望,很受尊敬,但又被国王所恨,于是告别故土,带领族群向东进发,寻找新的天堂。他们爬山涉水,穿过沙滩,到达新疆,然后沿着天山北路向东去嘉峪关。入关后经过河西走廊去了周琴,然后搬到甘肃夏河甘家滩,在那里稍事休息。之后又有45个人跟着。他们经由天山南路进入青海,沿着青海湖南岸,进入贵德县元竹沟。有些人累了,不能向西走,就暂时留下,其余的继续前行。后来,他们到了循化县西昌沟,越过梦达山,上了奥蒂斯山,因为天已经黑了,骆驼也不见了,就点起火把寻找。当他们找到沙坡时,天已经亮了。后人把这个山坡叫做“奥特波因纳赫”,意思是“火坡”,山下的村庄叫做“奥特波因纳赫村”。撒拉族把这个地方叫做“唐古提”,意思是“黎明”。当他们在黎明时,他们发现街子的土地平坦、清澈,四周是山和森林。他们走到一个清泉边,泉水香甜可口。突然,他们看到那只丢失的骆驼躺在泉水中,两座山峰从水中伸出,变成了白色的石头,古兰经躺在山顶上。他们同甘共苦,把随身带的水土拿出来,就地化验,和老家的一样,就在这里定居了。到目前为止,街子有骆驼泉遗址和骆驼石遗址,引起了人们对这个传说的遐想。这个遥远的传说曾经被创造为撒拉族舞蹈。

近年来,史学界研究了撒拉族的语言、主要风俗、院落布局、历史背景、迁徙路线以及中外史书中对撒拉族活动的记载,确认撒拉族祖先不是本地人,而是西突厥奥古兹部分的萨鲁人,唐朝时居住在中国,后于西方迁居中亚。元朝13世纪,经过撒马尔罕,经过长途跋涉,迁徙到青海省东部,定居循化地区,与周边的汉、藏、回、蒙等民族融合,逐渐形成一个民族。元代称撒拉族为“撒拉族”、“撒拉族”,明代称“摇”、“沙慈群”、“撒拉族”。

撒拉族历来富有反封建、反压迫的革命传统。清乾隆四十六年,撒拉族苏四十三人领导的大规模反清起义震惊了朝野。起义旨在反对清朝封建统治者和撒拉族土司及张角的压迫,受到包括妇女在内的撒拉族人民的广泛支持。起义队伍迅速发展到2000多人。之后在兰州外的华林山上被一万多清军围困,经过激战全部英勇牺牲。此后,撒拉族人民积极响应,在太平天国、西北回民反清起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49年秋,循化县人民政府成立。1953年,循化县召开了第四次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经过充分协商,根据各民族的人口规模、经济和文化,报中央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了循化撒拉族自治区、杜文和道代藏族自治区、旬阳回族自治县人民政府。1954年2月24日,循化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正式召开,宣布成立循化撒拉族自治区人民政府;1954年9月,根据宪法更名为循化撒拉族自治县。

梦达天池的历史是怎样的

在黄河上游南岸,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东北20公里处,有一个在青海高原被称为西双版纳的地方,这是梦达林区,是青海省建立的第一个以野生植物为主的梦达自然保护区。

梦达天池梦达天池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80年,2000年4月被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青海省的避暑胜地、疗养胜地、旅游胜地。

占地9544公顷,主要保护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林。梦达天池占地约300亩,水清天蓝,映峰随浪微动。

水鸟在湖里飞翔,鱼在舒然游泳。梦达天池已成为青海著名的风景旅游区。

关于天池的起源,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很久以前,古印度有一个名叫雅瓦处的葛瓦建王。他只有一个独子,名叫许亲王,他喜欢施舍。他把国库里的财宝毫无怜悯地送给了乞丐和穷人。

一些邻国的人伪装成乞丐和穷人来乞讨。有一次,在梦达天池,他把一个国王的财宝——一只保卫国家的大象——送给了敌人附近的婆罗门,这引起了他父亲和大臣们的不满和愤慨,并决定把这位幸福出生的王子流放到中国西北一个名叫丹斗的原始森林里十二年。

王子奉命带着妻子和一对孩子上路。一路上乞丐们被给了他们所骑的车马,所以他们在各种困难之后不得不去青海省丹斗。丹斗附近的悬崖洞里住着一家四口。

王子和一个在这里修行的和尚阿喀达一起学习和修行佛法。他的妻子去森林采集野果,两个孩子在这里和出没的野生动物玩耍。后来,他们住在丹斗洋斗和冬山。

之后,他们把两个可爱的孩子给了两个来乞讨的婆罗门。他们带着孩子一路乞讨。他们想把两个孩子换成衣食,但总是找不到合适的雇主。也是天意,他们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回到了雅瓦。国王的一个侍从认出了它,并向国王报告,国王用金银赎回了他的孙子。

徐王子和他的妻子失去了孩子,他们的日子更加难过。他们每天都用眼泪洗脸。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的眼泪汇成了一片湖水。在藏语中,被称为“错钦俄”或“玉措俄”。

冬天四面环山,故名冬玉措。太子夫妇在此苦了12年,留下了一些崖洞、脚印石、乳头石等遗物,被丹斗等寺庙视为圣物。

徐王子和他的妻子在来宾的欢迎下回到了家。邻国听说许王子夫妇平安归来,就归还了宝象,化敌为友,成为友好的邻国。

还有说志美耿登王子被流放到这里,他的经历和故事和徐王子一模一样。据说夏秋两季,树叶和植被在冬天落入玉卓湖,被水鸟清理干净。绿色的湖面上从来没有一片树叶漂浮。

冬天结冰时,表面会形成许多吉祥图案,如八个吉祥标志、宝塔和海螺。撒拉族从撒马尔罕迁移到循化后,冬季的玉卓湖改名为梦达天池的象征性名称。

“梦达”的撒拉族语意为“七子”。撒拉族祖先迁居循化时,有一部分留在了这里。“梦达”是“七字”的中文翻译,意思是“这里”。冬天,山西边下有一禅洞,据说是刺杀三宝颜达摩的高僧拉龙·贝吉多杰隐居的山洞。它现在被称为神仙洞,佛教徒经常来这里朝拜。

附近,三世达赖喇嘛来到这里静修乐圣的洞穴禅房。据说在禅修期间,他亲眼看到了乐圣金刚的圣面,信徒们来到这里煨桑祈福。梦达天池有“青藏高原西双版纳”之称,因其古木参天、无膝、山峦壮丽、鸟语花香、溪水潺潺、风景秀丽、气候宜人。

在海拔2500米的翠岭怀抱中,有一个波光粼粼的湖泊,就是著名的“梦达天池”。进入天池门户后,只能看到刀斧等绝壁,谷底清溪潺潺,令人心旷神怡。然后,是梦达林区的腹地。

这里古树参天,草无膝,山花烂漫,挺拔苍劲的古松和挺拔参天的山杨挽臂共存,高大的枫树上缠绕着又粗又长的藤蔓。山风一吹,枝叶摇摆起舞,仿佛在笑,在迎客。

梦达林区面积超过14万亩,位于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是最复杂的林区,树种最丰富。植物有153种。森林中居住着麝、山羊、黄羊、狐狸、雪鸡、马鸡、五倍子鸡,森林中有大黄、黄芪、党参、羌活、秦艽等100多种药用植物。

梦达林区简称“万宝林”,已被青海省人民政府列为天然林保护区。梦达天池是重点保护区,面积近2700公顷,植物509种,包括冷杉、青冈、华山松、辽东等十多种树木,以及人参、三七、贝母等珍贵药材。

此外,还有大量的珍稀动物。在林区,奇怪的岩石和瀑布垂下来。

梦达天池占地约300亩,水清天蓝,映峰随浪微动。水鸟在湖里飞翔,鱼在舒然游泳。

是青海省的避暑胜地、疗养胜地、旅游胜地。通往天池的路线铺着无数长方形的石头,上山有两条小路,一条是骡马上山的马道,一条是人行小道。

据当地人说,天池是一个可以预测天气的“魔池”。如果天池西南角有一个像沥青一样的小弯黑槽,说明第二天会下雨;这样的水槽如果穿过水池中心,到达东南角,就形成一个很大的弧形,说明会适度降雨;如果水槽贯穿池中心,贯穿东西,将天池一分为二,则表示会下大雨;反之,如果黑色的水槽穿过水池中心南北贯通,则表示第二天是晴天。梦达林区不仅植物繁茂,动物奇特,而且风景优美。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诸葛亮陵墓1700年无人敢盗 诸葛亮陵墓1700年无人敢盗 只因坟边大树太神秘 你不敢靠近下一篇:朱元璋:应该如何封赏功臣 刘伯温只说6个字 朱元璋:应该如何封赏功臣 刘伯温只说6个字 朱元璋大喜不已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