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汪海洋对太平天国忠心 汪海洋对太平天国忠心 太平天国康王汪海洋 在形势危急时还自相残

导语:王海洋忠于太平天国,太平天国在王海洋,康王。情况危急时,他仍然自残。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发布。让我们快速看一下它们。王海洋,康王,太平天国,危急时刻自相残杀。他是忠诚还是邪恶?我个人认为康王和王海洋是忠于太平天国的。因为太平天国暴乱时,他从未放弃对清朝的抵抗,最后因为争取太平天国的保护而死。从这个角度来看,他是中心人物。海洋早年加入太平军,成为施大凯手下的部将。之后脱离石达开,随李秀成征服

王海洋忠于太平天国,太平天国在王海洋,康王。情况危急时,他仍然自残。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发布。让我们快速看一下它们。

王海洋,康王,太平天国,危急时刻自相残杀。他是忠诚还是邪恶?

我个人认为康王和王海洋是忠于太平天国的。因为太平天国暴乱时,他从未放弃对清朝的抵抗,最后因为争取太平天国的保护而死。从这个角度来看,他是中心人物。

海洋早年加入太平军,成为施大凯手下的部将。之后脱离石达开,随李秀成征服杭州,取名康王。杭州失陷后,李世贤征服漳州。

第一,1860年王海洋等人脱离石达开后,他们的首领带领他们在广西向清军投降,而王海洋拒绝向清军投降,率军北上在江西李秀成会合。1862年,清军首领劝说王海洋投降,但王海洋杀死了前来劝说他的使者。清军首领大怒,杀了他。

其二,1863年,与王镇守杭城,却没想到李鸿章与上海合谋投降杭州。王海洋得知他们的阴谋后,王海洋非常愤怒,并趁机处决了投降的信使。他们是的堂兄陈,震惊了想投降的弱者,放弃了投降的念头。

第三,1863年,在阜阳,王海洋太平军为了包围阜阳,在夜间袭击清军,使阜阳士兵士气低落。

第四,1864年,王海洋率兵在余杭临清堰伏击地击败左唐宗的湘军,同年年底又在南阳麻阳塘击败左唐宗的湘军。同时还杀死了福建汀州军名将张,可见战斗力之强。

以上是我对这个康王王海洋的看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太平天国的王海洋是谁???

王海洋是太平天国后期著名的将军,有着太平天国后期巨人的美誉。安徽全椒人。早年加入太平军,属施大凯。1857年随施大凯离开。1860年,与童荣海、朱一典一起离开石达开,经江西与来自广西的忠君李秀成会师,进军浙江,攻克杭州,守卫余杭,取名康王。1863年,打败清军蒋一力。1864年杭州失陷,太公李世贤进军福建,攻克漳州。1865年,李世贤在镇平被刺身亡,孤身率军。与清军在闽赣粤交界的云平、长宁、定南、平和、兴宁等县作战,后死于嘉应府。历史学家范文澜认为这标志着太平天国的彻底失败。

太平天国后期王海洋为什么要杀李世贤?

王海洋:为了争夺权力,他杀死了王臣李世贤和李元茂;怕惹事生非后,刺杀了李世贤。12月攻占嘉应府。1866年1月,被左围困。战斗中受重伤;2月,他未经治疗死亡。

太平天国最后的结局是什么,那些中途叛变留下石头的凶悍勇士?

其实那些人的命运是悲惨的。很多基本都是同年被杀。不如直接斩首。死的体无完肤,很惨。但仍有一些人在战斗中死去,我想谈谈王海洋。

事实上,虽然王海洋最初是在石达开手下,但他实际上比石达开大一岁。但后来他成了李秀成的手下之一。过了一会儿,他从李秀成手里移到了李世贤手里。他是一个非常勇敢的将军,每次出征都会亲自出马。他在李世贤手下的时候,帮助李世贤做出了很多成绩。他在军事工作上取得巨大成就后变得狂妄自大,开始打算取代李世贤。

但李世贤是个难啃的骨头,于是把目标转向了李秀成。他密谋陷害李秀成女婿为汉奸,女婿被处死。后来,王海洋也以同样的方式杀死了李秀成。杀了李秀成之后,王海洋的野心更大了。

后来太平天国灭亡,李世贤战败,去了王海洋。本来,王海洋很高兴,以为自己能成功杀死李世贤。然而,李世贤以前的部下又想去找李世贤,这使王海洋失去了他的地位。但后来,李世贤自己也死了,为了逃避清军的追击,装扮成清军。这样,他的形象被王海洋诬蔑为叛国,李世贤也被杀害。

后来,当清军征服王海洋时,战争达到了白热化的地步。太平天国清军里有个汉奸。叛徒知道王海洋每次都会亲自出马,所以他命令十几个人直接去王海洋。王海洋一拳被几十个人打倒,直接被击毙。其实他的命运在太平天国更好。

太平天国起义中太平军使用的武器主要是冷兵器还是热兵器?

太平军使用的武器主要是冷兵器,但也有不少热兵器,冷热兵器的比例约为9: 16。在很多文艺作品中,太平军士兵的形象都是裹着红色头巾,穿着“太平天国”的衣服,手里拿着大刀或长矛。且不说头巾和军号是否适合真正太平军的着装,武器只能打50分:太平军的武器装备不仅有刀枪,还有很多火器。早在金田起义的时候,太平军就有很多枪。咸丰元年6月27日,清军大将乌兰台攻打新圩,一举拿下太平军13门炮,全部铸有“太平军左右”字样。显然这些枪是起义后自己制造的,魏昌辉桂平也有“开辕门造枪”的记载。除了枪,太平军早期还有很多其他火器。据被俘的黎金福说,太平军在紫金山的每个士兵都必须带一个装有火药的布袋,这表明有很多用途。根据1855年前后出版的《行军要领》,太平军最基本的作战单位配备二炮五炮,炮由两人操作。按照这个计算,太平军步兵中火器与刀枪的比例是9: 16。考虑到太平军一般不允许新兵直接上阵,实际比例更高。与太平军为敌的湘军,分四柱八队,每柱四队,其中刀枪四队,老枪二队,小炮二队,秦冰六队,其中刀枪三队,山炮二队,小炮一队。冷兵器和热兵器的比例是1: 1。大炮对太平军来说非常珍贵。1852年,太平军意外获得吴三桂在湖南岳州留下的铁枪,为宝;进入南京后,重炮多集中部署。比如江北要塞瓜州,曾经分配过2000斤的铜枪。相对来说,老枪、鸟枪、小枪要流行得多。对于洋枪的使用,太平军并没有落后。在1855年的壶口之战中,王海洋和太平军的其他“先头部队”使用外国枪支进行攻击。在1858年的繁昌战役中,太平军的刘大量使用洋枪。后期太平军大量配备洋枪洋炮。比如忠君侍卫数千人用洋枪当武器,苏州就有两万多士兵配洋枪。不管是八旗、绿营还是湘军,清军过去都是把冷热兵器分开编组。比如湘军,每营八队,要么配刀枪,要么配火枪,散弹枪和老式枪分开分组。太平军初期冷热兵器混杂,基层的“两个”也不例外。冷热混装武器的好处是所有士兵都可以学习火枪技术,便于普及推广和扩军,每个小单位都可以有独立作战能力。但是在太平天国时代,火枪的射速很慢。只有组成一个旅成群结队地齐射,才能形成一个弹幕来突破敌人的防线或阻止敌人的进攻。从这个角度来看,湘军的建立模式更有利于大兵团的阵地战。后期太平军的一些部队也采用了洋枪集中编组的形式。例如,陈炳文和邓光明的外国枪队分别多达7000支和4000支。在1862年的雨花台战争中,忠诚的国王李秀成率领13位国王和10多万人进攻曾国荃的湘军。他还“借鉴”了他能收集到的数万门洋枪和数百门新老洋枪,还探索了用弹幕转移代替武力转移进行压制的方法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的决定正确吗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无疑是正确的,尤其是时间的选择更为恰当。

  太平天国于1851年在广西金田武装起义,历经3年,于1853年一举拿下金陵,并定为都城,号天京。太平天国失败后。   太平天国中人才济济,其中不乏远见卓识之士,翼王石达开就是一位佼佼者。结合实际,灵活应用。拿下南京后,太平天国在南京建都成立中央政府,是相当及时和正确的,具有重要的意义。太平天国自金田起义以来,攻城略地,旋攻旋走,几乎没有真正管治一个地方,很多地方是旋得旋失,非常不利太平天国的后续发展壮大,迫切需要一个根据地,成立一个指挥中心和统治中心。而南京正是非常理想的地方。历史的后来发展亦证明太平天国的选择是正确的,后来外国侵略者就是在江南用兵扼满清的粮道逼其就范的,中国的近代和现代的许多重大事件和发展与江浙一带密切相关,时至今日该地区仍是中国举足轻重的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江南一带属富庶地区,且人文汇萃,据此,一可壮大声势,与清王朝分庭抗礼,又可使部队得到必要的休整和补充,吸纳更多的人才,以作长期斗争的准备,还可北上中原,直捣北京,夺取最后的胜利。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满清大震,咸丰皇帝是寝食难安,惶惶不可终日。太平天国俨然已具新朝之象,人们似乎看到满清行将灭亡,一时之间各地义军是蜂起云涌,各种人才是源源而至,以图一展才华,外国势力亦采取观望姿态,当时革命迎来一个高潮。这些都表明建都天京是及时和正确的。 至于建都后,太平天国旋即采取两个重大的战略行动,即西征和北伐。因为西征既可控制长江沿线,确保天京的安全,亦可建立新的根据地,拓展疆域,与天京连成一片,其战略意义显而易见。后来西征遭受一些挫折,但翼王临危受命挂帅亲征后,迅速扭转战局,大败满清王牌主力曾国籓的湘军,湘军水师几乎全军覆灭,曾国籓数次自杀,湘军一厥不展,极大地打击了敌人,取得巨大的胜利,使太平天国达到鼎盛。已使战略意义得到充分的展现,划上圆满的句号。至于北伐,显操之过急。这种“速胜论”高估自己低估敌人,是脱离实际一厢情愿的幻想,当然,北伐的失败并不能置太平天国于灭亡,而太平天国的败亡实归咎于后面发生的天京事变及其后洪秀全逼走翼王。可以说太平天国是败在自己手中,而不是败在敌人手里。  总体而言,太平天国定都天京无疑是正确的,尤其是时间上的选择更显恰当。   

太平天国分封了几个国王?

太平天国名录

1、东王。杨秀清。 初封“秀师赎病主左辅正军师东王”后加封“劝慰师圣神风秀师赎病主左辅正军师东王”。所刻东王印称“传天父上主皇上帝真神真圣旨圣神上帝之风雷劝慰师圣师左辅正军师顶天扶朝纲东王杨秀清”。 1-1、幼东王。洪天佑。 封“殿前统领转奏左辅正军师顶天扶朝纲王五殿下幼东王九千岁”。 2、西王。萧朝贵。 封“右弼又正军师西王”。所刻西王印称“传救世主天兄基督太子圣旨圣神上帝之雨电右弼又正军师顶天扶朝纲西王萧朝贵”。 2-1、幼西王。萧有和。 封“殿前赍奏节钺右弼又正军师顶天扶朝纲幼西王八千岁”。 3、南王。冯云山。 封“前导副军师南王”。 3-1、幼南王。萧有福。 封“殿前公议前导军师顶天扶朝纲幼南王七千岁”。 4、北王。韦昌辉。 封“后护又副军师北王”。 5、翼王。石达开。 封“左军主将翼王”。后封称“殿前吏部又正天僚开朝公忠又副军师顶天扶朝纲翼王喜千岁”。 6、燕王。秦日纲。 7、豫王。胡以晃。 7-1、幼豫王。胡万胜。 封“殿前礼部正春僚顶天扶朝纲幼豫王强千岁”。 8、安王。洪仁发。 8-1、信王。洪仁发。 由安王改封“殿前京内又正总鉴顶天扶朝纲信王显千岁” 9、福王。洪仁达。 9-1、勇王。洪仁达。 由福王改封“殿前京内副总鉴御林兵马顶天扶朝纲勇王伦千岁” 10、恤王。洪仁正。 封“殿前工部正冬僚顶天扶朝纲恤王利千岁” 11、巨王。洪和元。 封“殿前京内又副总鉴顶天扶朝纲巨王显千岁” 12、宗王。洪利元。 封“殿前京外正总鉴顶天扶朝纲宗王显千岁” 13、元王。洪科元。 封“殿前京外又正总鉴顶天扶朝纲元王显千岁” 14、长王。洪瑞元。 封“殿前京外副总鉴顶天扶朝纲长王显千岁” 15、见王。洪现元。 封“殿前京外又副总鉴顶天扶朝纲见王显千岁” 16、唐王。洪瑭元。 封“殿前正总铸宝顶天扶朝纲唐王显千岁” 17、同王。洪同元。 封“殿前又正总铸宝顶天扶朝纲同王显千岁” 18、次王。洪锦元。 封“殿前副总铸宝顶天扶朝纲次王显千岁” 19、定王。洪钰元。 封“殿前又副总铸宝顶天扶朝纲定王伦千岁” 20、汉王。洪釪元。 封”殿前正开矿顶天扶朝纲汉王伦千岁“ 21、封王。洪春元。 封”殿前兵部又正夏僚顶天扶朝纲封王猛千岁“ 22、请王。李开芳。 封”殿前春季电察天军顶天扶朝纲请王合千岁“ 22-1、请王。李永保。袭李开芳爵。 23、求王。林凤祥。 封”殿前夏季电察天军顶天扶朝纲求王协千岁“ 23-1、其子袭求王爵。 24、祝王。吉文元。 封”殿前秋季电察天军顶天扶朝纲祝王洽千岁“ 25、嘏王。庐六。 封”殿前冬季电察天军顶天扶朝纲嘏王让千岁“ 26、勤王。林启容。 封”殿前兵部副夏僚顶天扶朝纲勤王茂千岁“ 26-1、其子袭勤王爵。 27、光王。洪天光。 28、明王。洪天明。 29、瑛王。洪春魁。 30、琅王。洪魁元。天王 洪秀全 幼天王 洪天贵福 东王 杨秀清 南王 冯云山 幼南王 冯炳文 西王 萧朝贵 幼西王 萧有和 北王 韦昌辉 翼王 石达开 英王 陈玉成 忠王 李秀成 豫王 胡以晃 燕王 秦日纲 干王 洪仁轩 安王 洪仁发 福王 洪仁达 恤王 洪仁政 巨王 洪和元 崇王 洪利元 定王 洪钰元 请王 林凤祥 求王 李开芳 辅王 杨辅清 赞王 蒙得恩 幼赞王 蒙时雍 章王 林绍璋 侍王 李世贤 勤王 林启荣 顺王 李春发 补王 莫仕睽 戴王 黄呈忠 首王 范汝增 正王 徐广琛 佐王 朱一波 慕王 谭绍光 遵王 赖文光 勇王 罗大纲 纳王 郜云官 诸王 黄文金 烈王 方成宗 宁王 张学明 随王 杨柳谷 听王 陈炳文 庄王 吉志元 翰王 项大英 奖王 陶金曾 以王 陈金刚 顾王 吴汝孝 松王 陈得风 慰王 朱兆英 扶王 陈得才 康王 汪海洋 宁王 周文康 对王 洪春元 襄王 刘官芳 奉王 谷隆贤 来王 陆顺德 护王 陈坤书 启王 粱成富 导王 陈仕荣 孝王 胡鼎文 航王 唐正财 相王 陈潘武 古王 蓝成春 比王 钱桂仁 比王 伍贵文 从王 陈得德 康王 汪安钧 保王 康容海 归王 邓光明 会王 蔡元隆 谐王 谭体元 淮王 邱远才 敬王 林大居 畏王 秦日南 直王 林得英 趋王 黄章桂 爱王 黄崇发 善王 陈观意 匡王 赖文鸿 循王 魏超成 梯王 练业绅 金王 钟万信 荣王 廖发寿 挺王 刘得功 佑王 李远继 乐王 谭应芝 享王 刘裕鸠 昭王 黄文英 感王 陈荣 潮王 黄子隆 凛王 刘肇钧 拱王 杨张安 湘王 黄子澄 广王 李恺顺 武王 汪有维 纪王 黄金爱 祥王 黄隆芸 贵王 陈得胜 扬王 李明成 守王 方海宗 利王 朱兴隆 显王 袁得厚 志王 陈志书 然王 陈时永 粱王 凌国钧 邹王 周林保 柬王 赖桂芳 怀王 周春 献王 王文发 养王 吉庆元 佩王 冯真林 跟王 蓝仁得 沛王 谭星 誉王 李瑞生 稽王 吴玉堂 陪王 谭富 幼陪王 谭标 赞王 赖阿养 报王 秦日富 奏王 苗沛霖 端王 蓝大顺 文王 蓝二顺 周王 汪麻子 卫王 杨雄清 成王 陈聚成 贡王 粱凤超 穰王 黄绍忠 列王 黄明厚 徐朗 林彩新 金友顺 傅振纲 李万才 刘得义 邱国文 萧雅泗 黄宗保 洪桂芳 李清青 朱义得 沃王 张乐行 鲁王 任化邦 荆王 牛宏升 魏王 李蕴泰 粱王 张宗禹 勇王 龚德树

太平天国迁都天津

好用一只手绑两只鹿?——就首都天津问题与王庆成先生商榷

  作者:陶短房   王庆成先生在其《太平军内部对建都问题的论争及其影响》一文中,对太平天国在占领南京前后围绕建都问题的争论考据甚详,并认为,东王定都南京的意见占据上风后,太平军的战略态势因此趋向保守,失去了与清廷争天下的勇气与决心。   窃以为,事情远非看上去那样简单。   首先,太平军并未因定都金陵,而失去对北中国的关注。   扫北军从客观上看,的确不足以致清廷于死地,但从太平军方面来说,却已是最精锐的部队,全部九个军都是编号5以内的老部队,统兵主将则系惯打头阵的林李吉,占了当时全部六名正副丞相的一半。他们的确是低估了敌人,高估了自己,并为此铸成大错,然而当时太平军从偏远山区一路打到东南大邑,尤其自武昌至金陵,简直势不可挡,对于经验缺乏、阅历不丰的起事农民们而言,由此引起对敌我力量对比判断不明,并产生轻敌急躁情绪,是非常正常的。这当然应该批评,但因此而指责他们忽视北中国而偏安东南,是不客观,不公平的。   扫北失败后,太平军也并非就此失去争衡全国的信心。“誓屠八旗以安九有”、“与该清争天下”之类词句,在各级天国官员的对内对外文书布告中屡见不鲜;干王初到天京不久便连衔发布《诛妖檄文》,并自拟北伐文稿,以出师扫北,消灭清廷相鼓呼;天王本人在答复欲与其平分疆土的外国冒险家时也明白地说,“我争中国,欲想全图”,庚申十年并曾命忠王等出师扫北,因不切实际遭到抵制而未果,直至壬戌十二年湘军兵临雨花台,还强令忠王“进北攻南”、争夺北方;甚至天京陷落之后,退到福建南阳乡的汪海洋余部,也仍然在壁上大书“陈谭胡廖定灭清”。虽然这些北进的想法未必现实,有些甚至是完全错误并给天国带来重大损失的部署,但这足以表明,上至天王,下至普通官兵,并未因定都天京而抛弃与清廷争天下的理想。   其次,占领南京后,分军镇守江南,而主力北进取河南为业的战略本身,有其难以克服的困难。   太平军占金陵后号称百万,其实战兵不过十万多,精锐更少,如分军镇守,主力北进,能北上之战士估计也不会多于八九万,盖江南留兵太多则北上兵力不敷,留兵太少,则不足以保固南方。历史上起义军北伐,分兵留守者多不能持久,如卢循攻建康,而广州为晋水师袭夺;黄巢攻长安,鲁景仁只堪退守连州一隅。且当时天国眷属老弱,多达数十万,随军北上则无舟楫便利,必碍军情;留江南则力不能佑,北伐将士后顾有忧。历史上吕子明白衣渡江,尽取荆州军户家口,使关羽数万得胜之师旬日崩溃的前鉴,不能不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事实上,扫北军以单薄的兵力一路打到天津,有其特别的条件,即这数万人马都是久经战阵的选锋锐卒,战斗力较强,且无眷属拖累,骨干官兵家小俱在相对安全的天京,将士无后顾之忧,因而不论攻守进退,较诸拖家带口的部队,在战略上的选择余地要大得多;而若是全军北进,利钝相杂,妇孺相望,人员虽多,反倒失去了战略上应有的机动性、灵活性。太平军自金田至永安,从蓑衣渡到郴州,屡屡盘桓打圈,束手束脚,也常常因为此。而从武昌到金陵的神速进兵,系因有舟船万计以安顿妇孺,且可轮流修整兵士以保持其精力,这才大大提高了老幼相杂数十万的太平军的进军效率。而北上中原,无此舟楫之便,再想重复上述奇迹,几乎是不可能的。   还有便是粮食问题。   东王不愿迁都河南的顾虑是“水小而无粮”,这个顾虑是不无道理的。淮北以至河南,当时是地瘠人多,粮食本已不敷食用,因此捻幅打粮之众才此伏而彼起。自元初汴水湮塞后,漕运断绝,仅凭陆运,是无法解决数十万兵民妇孺的温饱问题的——事实上大得舟楫之便、广略湖广江南鱼米之乡的天京军民,还时或弄到吃粥的窘境,何况“取河南为家”呢?   王先生在文中部分承认了上述困难的现实性,但认为革命应有勇于冒险的精神。话虽不无道理,但冒险必须建立在稳健的基础上,即冒险可能得到的收益应远远高于可能遭遇的风险,冒险才有其合理性,而从上述分析上看,这样的冒险,显然是得不偿失的。   必须指出的是,始终坚持迁都河南的天王,其迁都的决心系建立在“天父天兄佑护”的基础上,而非建立在对局势和战局的理性分析基础上——这是这位“睡稳都坐得江山”,身居宫中不出,不喜庶政的真命天子所不屑为的。这样作出的决策难免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危险性。他后来不顾敌情,强行“进北攻南”的恶果,不正血淋淋地验证了这一点么?   当然,定都天京后,诸王矛盾激化,生活腐败,享乐主义抬头,并最后导致天京事变的惨祸。但此事系诸王因胜利冲昏头脑所致,与定都本身并无关系。定都天京,同样可以如刘邦、朱元璋那样选择正确的战略措施,最终取得全国胜利;全军北上,也同样有可能像杜洛周、翟让等部那样发生火并和内讧,而且,倘在流动作战的情形下发生如此事件,损失必然更大,太平天国政权本身也很可能无法象后来那样,在天京事变后仍维持长达八年之久。   以当时天国之力,只能倾全力于一个战略方向,先定东南而后北图,则是最稳健的选择。然诸王虽定都天京,却计不出此,而是置百里外的清军于不顾,分兵北进以取燕京,这种战法如同只手搏双鹿,结果导致两个战役方向都不足以致敌于死命,窃以为,这才是扫北无功的症结所在,却不能因北伐的失败而认定“建天京于金陵”是一项错误的抉择。 00 分享到: 太平天国自相残杀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北宋名臣包拯简介 北宋名臣包拯简介 包拯是几品官下一篇:查理曼大帝 查理曼大帝 法国 德国与意大利的最早雏形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