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张治中:三到延安的“和平将军” 张治中:三到延安的“和平将军”

导语:张治中:以下《和平将军》从3日到延安的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张治中,原名本耀,安徽潮县人,1949年参加国民革命。1949年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西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国革命委员会第二届中央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第三届、第四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第一届和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席。CPPCC第一至第四

张治中:以下《和平将军》从3日到延安的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张治中,原名本耀,安徽潮县人,1949年参加国民革命。1949年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西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国革命委员会第二届中央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第三届、第四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第一届和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席。CPPCC第一至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

1949年4月,国共和谈在北平破裂后,国民党代表团准备收拾行李返回南方。周恩来在百忙之中赶到六国饭店,却留住了一位被毛泽东称为“真正要和平的人”的“姓张的朋友”——国民党代表团首席代表张治中。

张治中是国民党政府中一个著名的倡导者和派系,曾被毛泽东和周恩来真心挽留。在北平和谈之前,李宗仁等人认为他“曾三次前往延安,亲自护送毛泽东主席回到与中共有着深厚历史关系的陕北”,并认为“他出来组阁,可以顺利推动和谈的进展”,所以他被调回南京,担任国民党和谈首席代表。

促进和谈

1949年4月1日上午,张治中、、黄、张、、等20余人乘中央航空公司专门准备的“空中国旅行宫”飞机从南京飞往北平,下榻于六国饭店。2月2日至7日,国共两党代表就中共中央提出的“八项条件”所涉及的各种问题交换了意见。

在此期间,张治中在周恩来陪同下会见了毛泽东。见面时,毛泽东紧紧地握着张治中的手,深情款款地说:“谢谢你,1945年你在重庆的热情接待,全家人都感动了,给了我们桂圆,并举行了隆重的欢迎和告别晚会!别来了。身体和家庭都好吗?”毛泽东的开场白温暖了张治中的心,他们愉快地聊了将近四个小时。

张治中认为蒋介石留在中国可能是和谈成功的障碍。为了促进和谈的成功,他专门给蒋介石写了一封信,劝他“放下一切”,出国。只有这样,他才能刺激腐朽的国民党政府。在信中,他还提到“他到北平后受到极大的刺激,难以言表,真是百感交集”,指出如果江继续“留在中国”,他可能“重新开战”。

4月13日,中共代表团与南京政府代表团举行首次正式谈判,周恩来向南京政府代表团提交了《国内和平协议草案》,并做了总体说明。张治中几乎一口气看完了协议草案,认真的把南京政府不能接受的观点一一提出。他在讲话中说:“我真诚地承认国民党的错误;我也有勇气接受国民党的失败。”“今天,我代表我国政府与中国共产党谈判和平,我个人一直是中国共产党的朋友。”“我们真诚而尊重地希望中国共产党从现在起领导国家,实现独立、自由和民主的目标,建设国家,实现繁荣和福祉。这是我们代表团同事想向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同事表达的一点意见和希望。”会后,张治中和南京代表团成员对协议草案修正案进行了逐条研究,希望找到解决问题的一线希望。

毛泽东、周恩来和张治中

15日晚,两国代表团举行了第二次谈判。周恩来宣布了中共代表团敲定的《国内和平协议》,指出:我们期待南京代表团同意并签署该协议,否则中共将大举过河。张治中听后表示,明天派人到南京请示,立即答复。他表示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意见,并说:“我们很清楚周恩来先生在哪些地方作出了让步,即他在哪些地方不能作出让步,我们也知道他所持的理由。”会后,张治中回到住处,与南京代表团成员认真研究。大家一致认为要重视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活力,接受《国内和平协议》。只有真诚地承认错误,勇敢地接受失败,我们才能为国家和人民做得更好。

至此,以张治中为首的南京代表团为推动和谈成功尽了最大努力,但南京的想法却大相径庭。关于协议,李宗仁犹豫不决,白崇禧反对,蒋介石砰然一案:“无能,辱国!”4月20日晚,李宗仁、何致电张治中及代表团,称拒绝接受《国内和平协议》,并通知代表团回国。北平和谈正式破裂。最终,在毛泽东和周恩来的真诚挽留下,张治中经过再三考虑,放弃了回南京过自己生活的想法,决定留在北平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贡献。国民党和谈代表团的其他成员也是应中共中央的诚挚邀请留在北平,后来基本上参加了国民党革命。

国民党政府对张治中留在北平非常愤怒。6月15日,广州“中央社”发来“张治中关在平详情”电报,6月20日、22日继续发来两份电报,混淆视听,对其进行人身攻击。张治中对这种颠倒是非的行为非常生气。26日,他果断发表《时局声明》,公开宣布与国民党反动派彻底决裂,号召国民党内有识之士与中国共产党精诚合作,共同努力实现新民主主义理想。

重庆谈判结束后,张治中陪同毛泽东回到延安

对国家名称和国旗提出建议

1949年9月,张治中作为特别代表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此期间,他多次向党中央提出重要建议。

在国号审议讨论过程中,大家各抒己见,气氛热烈。最后,毛泽东提议中共中央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张治中说,“共和国”这个词本身就包含了民主的含义,两个字不用重复。他建议删除“民主”一词,直接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毛泽东认为这个提议是合理的,经过反复讨论,他最终决定采纳它。

在确定国旗的过程中,张治中的建议也被吸收了。当时,毛泽东从所有的国旗上保留了两种图案作为替代图案。一个是红色背景,左上角有一个大五角星,中间有一个横条。解释是:红色象征革命,五角星代表共产党,横条代表河流,象征中国文化的发源地。还有一个是现在五星红旗的原型,以此来征求大家的意见。大多数人倾向于支持前者。张治中认为这个方案不合适,建议选择五星红旗方案。他在小组讨论中详细解释了他的反对意见,但没有结果。他心里很着急。当我有机会见到毛泽东时,我机智地说:“有一件事我想问你,但是如果你不方便公开让人们知道你的意见,我应该保密。”毛泽东隐约知道这是关于国旗计划,他同意前一个计划。但是,当张治中明确询问自己的意见时,他问:“你怎么看?”“我反对!”张治中直接说:“第一,杠不能代表河,中间有个单杠容易被认为是分裂国家,分裂革命;第二……”毛泽东想了一下,小心翼翼地说:“你说的是个严重的问题。”两天后,毛泽东专门邀请了四五十个人来讨论这个问题。最后采纳了张治中的建议,会议再次讨论时一致通过了五星红旗方案。

左起:张治中、、傅、

为祖国统一做出贡献

除了对国号和国旗提出建议外,张治中还多次对毛泽东进行直接劝诫。新中国成立后,张治中担任西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1949年11月,参加完第二次国民革命后,张治中从北京飞往西北。为了准备改组新疆省人民政府,张治中和西北军政委员会主席彭一起到迪化,商讨制定新疆政策。

张治中也利用自己的特殊地位,主动参与起义部队的改革。1949年12月6日,张治中向新疆起义官兵作了关于“如何改革”的重要讲话。之后,他应邀为解放军第一兵团和迪化起义部队的官兵做了一个3万字的“再谈如何改造”的报告。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自己在北平八个月的故事,衷心希望官兵们正视现实,勇于认错,真诚改正。会后,彭鼓励发表他的讲话。为了打消他内容太长的顾虑,彭对说:“没关系。更细致具体,让人看起来真诚生动,很好。”文章发表后,正如彭所说,引起了起义部队的触动,取得了良好的反响。

在讨论宪法草案时,张治中建议删除大纲草案第四条中的“除台湾外”几个字。特别是他解释说,台湾问题是暂时的,宪法是永久的,没必要写进宪法。对此,毛泽东非常赞成。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后,张治中也提出了书面建议,主张全国人大常委会每一位委员每年都要出去视察,了解当地情况,听取群众意见。这一意见也得到毛泽东的支持,不仅被采纳,还延伸到NPC代表和CPPCC委员的年度检查,成为一项坚持了几十年并延续至今的制度。1956年3月,在第三届全国革命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张治中当选为全国革命委员会中央副主席。一年后,中国革命委员会中央成立了和平解放台湾工作委员会,由中国革命委员会中央常务委员会决定由他担任主任。

为了实现祖国统一,张治中做了大量工作,写下了“台湾应主动抛弃美帝”、“告诉逃到台湾的人民”等文告,热切呼吁台湾的国民党军政人员,把中华民族的统一和祖国领土的完整放在第一位,停止与美帝的勾结,回到祖国的怀抱。

北平南京代表团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中国核潜艇之父的“世界第一”:62岁参加深潜试验 中国核潜艇之父的“世界第一”:62岁参加深潜试验下一篇:中国历史上的善射箭名人 中国历史上的善射箭名人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