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在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期 在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期 法家韩非是如何评价各家

导语:在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期,法家韩非是如何评价各家的?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光辉灿烂时期。分别涌现了儒家、法家、墨家、纵横家等各大学术流派。分别在这个时期发挥出自己最大的用途。所以把这些流派称为诸子百家。 各大流派的核心理论、治国策略有很大的区别,诸子百家的学者们都不是君主,没有资源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相当于现在的职业经理人,所以,

在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期,法家韩非是如何评价各家的?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光辉灿烂时期。分别涌现了儒家、法家、墨家、纵横家等各大学术流派。分别在这个时期发挥出自己最大的用途。所以把这些流派称为诸子百家。 各大流派的核心理论、治国策略有很大的区别,诸子百家的学者们都不是君主,没有资源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相当于现在的职业经理人,所以,只能靠游说各诸侯国王接受自己的观点。一系列纵横交错的关系,诸子百家皆有相互论战,法家批评儒家,儒家批评法家,都是非常普遍的。所以才产生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春秋战国文化。 那么,不同流派的学者对别的流派学者会有什么评论呢?非常有趣。 韩非,虽然在生期间没能成功推行自己的治国策略,一方面与他的口才有关,所以无法在现场说服对方让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但是,韩非的文笔相当的好,善于总结。也因此,他的文章被秦王看了都为之赞叹。假如他不是韩国的王子,或许韩非命运就是另一种结局。 我们可以通过《韩非子》系列文章来窥探韩非对其他流派学者的客观评论。这其实才是我们读《韩非子》的重要目的所在。 韩非对本学派代表人物之一申不害的评价 申不害 申不害 新派法家,为什么呢,因为他是自学成材,他的观点不同于商鞅去法家观点 ,其理论体系的基本点是:治国行法,以术驭臣。此时的法家学说已经历经了近百年的酝酿与发展,呈现出多元化思想的特点。在申不害的思想形成阶段,法家之理论体系已经形成了既定的两大流派,势治派与法治派。 韩非《外储说左上篇》,引证了申不害的话: 「 ”法者,见功而与赏,因能而受官。” 意思是申不害将法治的功能归结为两个基础,一是赏功制度化,二是任用官员制度化。这两个制度,是战时法治的两个基本方面; 明确地反对人治,提倡法制。用在当今企业管理也同样有效,很可惜咱们的企业主还在自我欣赏自己所谓的「 ”人格魅力”。 韩非《定法篇》对申不害的批评有两个基本点。其一, 「 ”晋之故法未息,而韩之新法又生;先君之令未收,而后君之令又下”; 其二 「 ”不擅其法,不一其宪令”。 什么意思呢? 申不害不清理晋国时代的传统律法,就颁布韩国的新法,不废除韩国前代君主的旧法,就发布新君时期的新法,导致了法制混乱。第二、申不害推行法治缺乏一致性,颁布的宪令不统一。或者说,申不害对当时韩国新旧并存的律法——宪令,没有实行统一化。都是推行法治的彻底性问题,而不是抛弃法治的问题。 孔子 儒家代表,看看韩非又是如何评价孔子的呢? 要知道韩非可是不怎么鸟儒家的,在《韩非.五蠹》里 是故乱国之俗:其学者,则称先王之道以籍仁义,盛容服而饰辩说,以疑当世之法,而贰人主之心。其言古者,为设诈称,借于外力,以成其私,而遗社稷之利。其带剑者,聚徒属,立节操,以显其名,而犯五官之禁。其患御者,积于私门,尽货赂,而用重人之谒,退汗马之劳。其商工之民,修治苦窳之器,聚弗靡之财,蓄积待时,而侔农夫之利。此五者,邦之蠹也。 把儒家比喻成五蠹之一: 那些着书立说的人,称引先王之道来宣扬仁义道德;讲究仪容服饰而文饰巧辩言辞,用以扰乱当今的法令,从而动摇君主的决心之人。 但是,韩非子在《难三》中,却高度肯定了孔子对政治定义「 ”一问三答”的行为。 叶公子高问政于仲尼,仲尼曰:「 ”政在悦近而来远。”哀公问政于仲尼,仲尼曰:「 ”政在选贤。”齐景公问政于仲尼,仲尼曰:「 ”政在节财。”三公出,子贡问曰:「 ”三公问夫子政一也。夫子对之不同,何也?”仲尼曰:「 ”叶都大而国小,民有背心,故曰‘政在悦近而来远'。鲁哀公有大臣三人,外障距诸侯四邻之士,内比周而以愚其君,使宗庙不扫除,社稷不血食者,必是三臣也,故曰‘政在选贤'。齐景公筑雍门,为路寝,一朝而以三百乘之家赐者三,故曰‘政在节财'。” 直译: 叶国大夫子高肃然一躬:「 ”敢问夫子,为政之要何在?” 孔子端坐答曰:「 ”政,在悦近而来远。” 鲁国宫殿。鲁哀公躬身:「 ”敢问夫子,为政之要何在?” 孔子答曰:「 ”政在选贤。” 齐国园林池畔。齐景公问:「 ”夫子,政事之要何在?” 孔子肃然答曰:「 ”政在节财。” 原野大道旁。孔子与群弟子在车旁歇息。 子贡皱着眉头问:「 ”敢问夫子,三公之问皆同,夫子所答却不同,何也?” 孔子平淡地说:「 ”三国治情不同,故政事之解不同也。叶国都城大,地域小,民众多有逃亡之心;故此,为政之要在人心归附,悦近来远。鲁国三桓并立,奸佞愚君;故此,为政之要在选贤任能。齐国君主挥霍无度,故此,为政之要在节财。” 最后韩非的评价: 「 ”夫对三公一言而三公可以无患,知下之谓也!” 由此看出,韩非的理论是比较客观的,并不因为申不害是法家而不差评,也不会因为孔子是儒家而不点赞。通过读《韩非子》可以快速客观了解诸子百家理论上的优劣所在,所以《韩非子》是非常值得一读的。各位怎么看呢?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权力生财——谈中国古代官员的发家之道 权力生财——谈中国古代官员的发家之道下一篇:普通鹅肝与法国鹅肝有那些区别 普通鹅肝与法国鹅肝有那些区别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