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谯达摩 冯友兰:中国当代着名哲学家、教育家

导语:冯友兰,出生于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齐一镇。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 191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24年,他获得了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学位。回国后先后担任清华大学教授、哲学系系主任、文学院院长、西南联大教授、文学院院长;他是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二届至第四届

冯友兰,出生于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齐一镇。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

191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24年,他获得了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学位。回国后先后担任清华大学教授、哲学系系主任、文学院院长、西南联大教授、文学院院长;他是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二届至第四届CPPCC议员、第六届至第七届CPPCC人大常委会委员,并获得普林斯顿大学、德里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著有《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新编》、《贞元六书》等。,成为20世纪中国学术的重要经典,对中国现当代学术界乃至国外学术界影响深远,被称为“现代新儒家”。

1990年11月26日20时45分,病逝于北京友谊医院,享年95岁。

学习生涯

1895年12月4日出生于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齐一镇。

1902年,冯友兰7岁上学,先读《诗经》,后读《论语》、《孟子》,再读《大学》、《中庸》,从头到尾背诵。由于父亲公务繁忙,教育孩子的重担自然落在了穆峰·吴青芷身上,他对文字有着粗略的了解。当时的孩子重记忆轻理解,所以他勉强看完了《书经》、《易经》、《左传》。

1907年,冯佳专门聘请教师来负责冯友兰的教育,并开设了古文、算术、写作、作文等较为正规的课程。因为课程比较轻松,冯友兰经常在业余时间阅读一些父亲收集的新书和刊物,开始接触一些世界知识。12岁时,冯友兰的父亲冯泰一因病突然去世,于是他和母亲一起搬回家乡唐河,继续聘请教师教书。在此期间,他开始阅读带有民主色彩的书籍,如黄宗羲的《明史待访》。

1910年,根据母亲的指示,他被唐河县高级小学预科班录取。

1911年春,考入开封中州公学中学班。夏天回唐河,娶吴少奶奶的侄女吴淑珍。

1912年夏,调任武昌中华学堂。1912年冬,冯友兰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上海二中预科班。当时上海二中所有的课程都是用英文原著作为教材,其中一位老师也是用Yefangs的《逻辑大纲》作为英文读本。为此,冯友兰对形式逻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引起了他对哲学的兴趣。

1915年9月,冯友兰考入北京大学中国哲学文科系,开始接受系统的哲学训练。

1918年6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18年秋,在河南第一工业学校担任语文修养老师。毕业的最后一年,胡适和梁漱溟先后来北大任教。冯友兰很幸运地遇到了他们,受益匪浅,这对他今后的中西哲学研究,尤其是对思考中西文化关系很有启发。

1919年,他去美国留学。

1924年,他获得了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学位。

婚姻

冯友兰从北大毕业后回到开封。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结婚成家,迈出人生的第一步。冯友兰的婚姻和哲学家的哲学创造一样,具有现代启蒙的色彩。他的婚姻似乎打破了“父母命,媒人言”的封建印记。冯友兰先生在《三松堂概论》中说:“1911年,唐河吴夫人的外甥女夫人结婚,1913年夏天回到唐河度假,才知道夫人已经去世。”1914年,冯友兰在上海二中读书时,同学们把他介绍给河南新蔡人任在坤。1915年与任在坤女士订婚。任在坤是辛亥革命的前身任志明的第三个女儿。他的父亲最早在河南倡导妇女解放,先后把任在坤等三个女儿送到当时女性最高学府北京女子师范学校接受现代教育。冯友兰和任在坤订婚的时候,是任在坤在女子师范学校读书的时候,所以约定任在坤毕业后可以结婚。1918年夏天,冯友兰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任在坤也修完了北京女子师范学校的全部课程。两人都拿到了两所大学的毕业证,一起回开封结婚。此时冯友兰23岁,任在坤24岁。作为哲学家,冯友兰经常思考社会、人生、哲学。而家庭生活的重担却完全落在了出身名门、受过高等教育的任在坤身上。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个贤妻良母,冯友兰才“不腻俗”,专心创作。从1918年夏天到1977年秋天,这对真正可以称得上患难与共的夫妻,走过了59年的漫漫长路。

创始出版物

1918年6月,冯友兰从北京大学毕业,回到开封。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并迅速蔓延到全国。冯友兰反应积极,虽然没有亲自露面,和几个朋友一起创办了一本叫《心》的杂志。他在起草的刊物中明确指出:“这本杂志的目的是输入外界的思想,表达良心的意见,以打破社会和教育中的刻板印象,唤醒他们的梦想,指导他们走上未来的道路,促进他们的进步。”此时出生的冯友兰也认真思考和探索过这类问题。正如他在后来的回忆中所说,“我从1915年开始在武昌中华中学读书,六十多年来写了几本书,写了很多文章。所讨论的问题,总的来说,是以哲学史为中心的东西方文化问题。我出生在一个文化矛盾和斗争的时期。如何理解这种矛盾,如何处理这种斗争,为什么我会在这种斗争中,这种问题是我已经解决并积极回答的。”

美国的调查

1919年12月,冯友兰访美。1920年1月进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院,师从新现实主义者孟大哥和实用主义者杜威。1923年,他写了两篇文章《柏格森的哲学方法》和《心》,将柏格森的哲学思想介绍给国内思想界。同时他从柏格森的哲学角度写了《中国为什么没有科学》,指出中国没有现代科学的原因不是中国人笨,“不是不会就是不会”。因为中国传统讲究的是人是什么,也就是人品和修养,而不是人有什么,也就是知识和权力;中国哲学向内追求,以人性的完善为目标。而西方哲学则以认识自然、征服外部世界为终极目标,向外探索。正是中西哲学的不同理想和追求导致了中西文化的差异,导致了中国现代科学落后的缺失。冯友兰访美期间,还有幸会见了正在美国访问讲学的印度学者泰戈尔,共同探讨东西方文化的一些问题,并将谈话记录整理成文章《与印度泰戈尔对话》,发表在《中国新动向》第三期。同时,他也密切关注国内学术界。1921年,梁漱溟发表了《东西方文化与哲学》一书,认为中西文化之争绝不是古今之争,而是“欲望”作为文化之根的根本区别。基于这一理论,他对东西方文化展开了全方位的比较研究。冯友兰当时赞同这本书,并立即用英文写了梁漱溟的《东西方文化与哲学》,向美国学术界介绍梁漱溟的著作和思想。

回国教书

1923年,在杜威等人的指导下,冯友兰完成了他的博士论文《人生理想的比较研究》。在本文中,冯友兰将世界哲学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道家的损失,第二类是利益,第三类是中庸之道。这三种哲学之间的差异源于对“自然”和“人为”的不同看法。他认为人类经历的事情只有两种:一种是“自然的”,一种是“人为的”。“不用等别人,自己想办法是很自然的事情。人造的东西必须靠人才能存在,这和自然的正好相反。”有些哲学家看到了自然之美,但反对人造境界的力量是为了破坏道家。例如,在中国古代,他们主张“弃智从圣”、“弃义从仁”、“弃利从巧”

老庄是典型;有些哲学家看到了人造境界的美,而主张改造自然境界是为了道家的利益。比如主张改造征服自然的西方哲学,主张“人力胜天”的墨家,中国就属于这一类;但也有哲学家持和解妥协的态度,主张自然与人为利益相结合,这是一种中学。这个学派应该以提倡天人合一的儒家哲学家为代表。在这三个流派中,冯主张一种宽容的态度,让他们各奔东西。然而,他对儒学的偏爱使他明显偏向于中学的儒家哲学。冯友兰的中西哲学比较观与梁漱溟的“文化三向”理论不同,但其基本精神是一致的,不能不说是受到了梁文化理论的影响。不同的是,梁以印度文化为人类的最终归宿,而冯则以儒家文化为潮流。随着研究的深入,冯友兰终于超越了这种观点。

1923年,冯友兰回国,在开封中州大学任哲学教授,并兼任文学院院长。1925年,他成为广东大学教授。他教中国哲学史,把庄子教给一个美国人办的中国学校。1926年,他离开广东大学,成为燕京大学的教授。1928年,冯友兰教授中国哲学史。抗战期间,任西南联大哲学教授、文学院院长。从1927年到1937年,冯友兰集中研究中国哲学史。

1946年,他以客座教授的身份去了美国。1948年底至1949年初,任清华大学校委会主席。他获得了普林斯顿大学、德里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的荣誉文学博士学位。自1952年以来,他一直是北京大学的哲学教授。

参加会议

冯友兰应邀参加了1934年在布拉格举行的第八届国际哲学大会,并作了题为《中国近代哲学》的学术报告。会后,他通过申请获准访问苏联。怀着极大的兴趣和探索真理的心理,他踏上了苏联的领土。冯先生后来回忆当时的情况说:“关于苏联革命后的情况,有人形容它是天堂,有人形容它是人间地狱。我想亲眼看看是什么样子。”通过听和听,他得出如下结论:“苏联既不是人间地狱,也不是天堂天堂。只是一个不断变化的人类社会,可能会通向天堂,但还不是。”冯老师的印象比较真实,没有任何偏见。他还通过横向比较得出另一个结论:封建社会“贵”,资本主义社会“尊财”,社会主义社会“尚贤”。

被捕受审

回国后,冯先生根据所见所闻发表了两次正式讲话。一个是讲苏联;另一方面,以“秦汉历史哲学”为题,提出了以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思想为基本要素的“新三统一五德论”,着重论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的观点。这篇讲话引起了官方的怀疑和不满。1935年10月底11月初,他作为政治嫌疑犯被国民党政府警察逮捕审问。国民党此举在全国引起轩然大波,民众纷纷抗议。在全国民主力量的逼迫下,冯被拘留了几天接受检查后获释。对于这一事件,鲁迅先生曾在信中愤怒地说:“和冯友兰一样安全,你会被抓,你可以推断别人。”冯对此事感到震惊,但他并没有因此与国民党决裂,而是选择了一条更加谨慎的道路。

创新科学

从1937年到1946年,是冯友兰学术生涯的关键十年,他的理学体系就是在这里创立的。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抗日战争全面展开。冯友兰虽然在后方,但他关心国家大事,经常为中华民族的生存担忧。有一段时间避开长沙,他曾写过这样一句诗:“二仙寺拜张著,后庆千秋甲堂。公室可访南岳耳,半国太凄凉。”忧国忧民之感溢于言表!1946年5月西南联大使命结束后,冯友兰为西南联大纪念碑题词。碑文气势磅礴,寓意深远,文采辉煌。美国历史学家何炳迪称之为20世纪的英雄。冯友兰本人也很重视这篇文章,晚年回忆说:“文章是三十多年前的老作品。从今天来看,这篇文章见解深刻,感情丰富,气势磅礴,啰嗦嗦,把六朝的偶句融入到唐宋的古文中。《余忠生》是一部经典文本,它被用作自我期,所以他可以选择它。传承百代之流,在当今世界会变,在中国会积累,自己也没办法。今天重读,感悟尴尬。”

写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创造你自己的学说

1921年在《新浪潮》杂志发表《柏格森的哲学方法》和《与印度泰戈尔对话》。

1923年发表《评柏格森》、《中国为什么没有科学——中国哲学的历史与后果阐释》、《论中西比较》、《梁漱溟》等文章。

1923年夏,冯友兰以《人生理想比较研究》顺利通过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答辩,获得博士学位..秋天回国后,他沿着博士论文的方向写了《人生观》。

1924年,他写了《人生哲学》,作为高中课本。在这本书里,冯友兰确立了他对新现实主义的哲学信念,开始将新现实主义与理学结合起来。

1931年和1934年,分别完成了《中国哲学史》第一卷和第二卷,并作为大学教材使用,为中国哲学史学科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1937年发表《哲学与逻辑》、《论民族哲学》等文章。

从1939年到1946年,冯友兰陆续出版了六本书,被称为《贞元之时所写的书》:新理学、新世训、新事论、新原始人、新原道、新知识言。冯友兰通过《贞元六书》创立了理学的思想体系,使他成为当时中国最有影响的哲学家。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冯友兰学术思想的转型期。新中国成立后,冯友兰抛弃了他的新理学体系,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开始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研究中国哲学史。著有《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一卷、第二卷、《中国哲学史论文集》、《中国哲学史论文》、《中国哲学史料初稿》、《四十年回顾》、《中国哲学史新编》共七卷。

他坚信,有着五千年文明底蕴的中华民族永远不会灭亡。这种困境只是暂时的,很快就会过去。抗日战争胜利的那一天,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复兴的时刻!带着这种坚定的信念,冯更加勤于研究知识,潜心于描写,潜心于整理中国传统文化。从1939年到1946年,《贞元六书》的出版,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理学”哲学体系。至于冯友兰六书的深刻含义,他曾在《新原始人》序言中明确指出:“‘立心为天地,立命为生民,续学圣人,开太平为万世’,这是哲学家应该对自己的期许。我国的国籍值得镇远去见。到了世纪之交的时候,到了天人相连的时候,到了古今之变,懂得内圣外王的人不要说自己想要什么,以为我的国家会带来和平,我会安身立命。虽然不能来,但心里向往。如果一天做不到,你愿意学习。这《新理学》、《新事物》、《新世界训》,还有这本书的作品。”这充分显示了冯的宏伟抱负和深厚愿望。

回归中国

抗战期间,任西南联大哲学教授、文学院院长。1946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西南联大解散,清华回到北平。1946年,冯应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邀请作了一年的访问教授,在此期间,他组织讲座并出版了《中国哲学简史》,该书由纽约麦克米伦公司出版。1947年解放战争节节胜利,冯友兰怕新中国成立后中美断交,于是婉言谢绝亲友挽留,毅然回国。

当选院士

1948年秋,冯友兰回国后,当选为南京中央研究院院士、院士大会理事。1949年初,冯友兰辞去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哲学史组组长职务。他还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系常务委员,还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三、四、五、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和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但是,在学术上,冯友兰并不顺利。1950年,他刚刚解放,哲学界就开始批判他。冯友兰在解放初的思想改造运动和随后的反右运动中首当其冲。他的思想不仅多次被批评为唯心主义的代表,而且还被贴上了反动学术权威的标签,成为批评的重点对象,深受其害。195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常委。

文化大革命年代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时,冯也受到了影响。直到1968年11月18日,毛泽东在一次演讲中提到:北大有一个冯友兰,他从事的是唯心主义。要想理解唯心主义,就要找到他;还有一个搞帝王将相的剑伯赞。想了解一些帝王将相,也要找他。蔡丰能够离开牛棚,重获自由。

1973年10月,北大、清华成立,与、魏平起平坐,任写作班子顾问,“与群众批判森林、批判孔子”。《梁潇》分为写作组和材料组,再从材料组中分出一个注释组。成员有冯友兰、、、魏等著名学者,主要任务是为毛主席诗词作注解,并负责“检查”写作组的文章。在1973年的批林批孔运动中,先后发表了《孔子批判与我过去尊孔思想的自我批判》、《复古与复旧是两条路线的斗争》等文章,均在《光明日报》转载。1975年参加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任主席团成员。出版了《参加批林批洞一年的思想收获》和《谈我的批林批洞教育》,作为《论孔丘》出版。书的序言中说“从尊孔到称许孔,从感觉若灾到真正感受幸福,这是思想改造的一个转变”。1976年,他写了孔老二的《拨号》和走资派的《麻花》。

1976年10月,“四人帮”失势,的写作班子解散,冯被拘留审查。从1977年到1979年,他被列为反革命集团的一员,受到批评,要求“澄清”“与“四人帮”的关系”,并对其进行背靠背的批评。1979年,他获准在各地参加中国哲学史研讨会并发表文章。

心属于哪里

1980-1989年完成《中国哲学史新编》七卷本;1981年,86岁口述的《三松堂序》由三联书店于1984年出版;1982年,他获准参加在夏威夷举行的国际朱学术会议。冯友兰经历了将近一个世纪的沧桑。1990年11月26日,这位伟大的中国哲学家安全地离开了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中国哲学家 冯友兰:中国当代着名哲学家、教育家下一篇:陈亮传 关于邓广铭的评价是怎样的 他是怎么一个人

文章评论